《人文始祖-黄帝》|《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1

简介

黄帝相传是少典和有蟜氏的后代。黄帝本姓公孙,长于姬水而姓姬,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故称姬轩辕,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出生地:新郑的轩辕之丘

生日:农历三月初三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

陵墓: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

别名:轩辕氏 地位: 人文初祖

2

主要成就

(一)、与炎帝部落联盟,融合了蚩尤部落,统一了中原各部族,形成华夏民族。

(二)、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三)、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四)、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五)、教百姓挖井取水;

(六)、发明舟车、弓矢、房屋等;

(七)、黄帝的正妃嫘祖发现了养蚕、制丝的方法。从此,先民有了蚕丝衣料。

3

陵墓及交通

陕西黄陵黄帝陵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传说为黄陵的衣冠冢,黄帝在此御龙升天,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柏,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4

历史地位

轩辕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5

活动区域

生于河南新郑轩辕之丘,其活动中心在今河南地区,葬于陕西延安黄陵县。

6

考古发现

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是最古老的,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影响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7

生平战役

(一)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是华夏集团内部两个同源共祖的部落间的一场争雄的战争。开战初,炎帝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之野进行对峙,炎帝先发制人,用火围攻黄帝部落,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后,黄帝率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围困炎帝帝的三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二)冀州之战

轩辕认为攻打冀州,只能智取,不能硬拼。和大臣商议后,决定在九月九日,夺取冀州。蚩尤加紧冶炼铜铁,死守冀州。九月九日是重阳。这日黄帝命令士兵假扮逃命妇女混入冀州城,他们手执石斧,砍杀冀州城守门士兵,并打开城门,偷偷埋伏在冀州城外的轩辕军队,听见牛角号声,知道城门已开,便从草丛中、树林里一跃而出,冲进冀州城。蚩尤一看,知道中计,来不及抵抗,便迅速率领残军从北门逃跑。在这次战斗中,蚩尤军队伤亡并不大,最大的损失是冶炼成的铜铁,制造成的铜铁兵器,被轩辕军队全部缴获。从此,轩辕的军队也有了铜铁兵器,结束了石刀石斧的时代。

(三)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左右着中华民族走向。交战初,蚩尤部族士兵剽悍、武器优良,依仗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炎黄部落联军九战而九败。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8

后世评价

后人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9

神话传说

(一)、黄帝擒杀蚩尤后,封禅泰山,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二)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在桥山之巅,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慢慢靠近黄帝,十分温顺,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华夏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听后跨上龙背,并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然后御龙升天消失在云雾中。后来的人为了纪念黄帝,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10

著名宗祠

(一)河南灵宝黄帝庙

河南灵宝市西20公里处阳平镇东北5里黄帝岭西端的黄帝庙,南北坐向,据史籍记载汉武帝建宫。历经战火乱世,明朝县令黄方见庙破败后重新修葺,并于庙后建奎阁一座。不久又遭破坏,明崇祯二年县令李服义重建。今天所见的黄帝庙,是在原旧有庙址的基础上重建的。

(二)河南新郑轩辕庙

河南新郑县具茨山上的轩辕庙,为明代以前所建。庙坐西向东,大殿全部由青石板砌成,内供轩辕黄帝老年坐像一尊。门上方悬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题写的“人文初祖”匾额,因为全为石材建构的原因,整个庙宇显得大气雄伟,庄严肃穆。

(三)北京平谷轩辕庙

北京平谷县渔子山山东庄的轩辕庙,始建于战国至西汉年间,历经废毁,遗址尚存。现今重修后的轩辕台为仿汉风格,建于山顶之上。正殿内正中彩塑黄帝坐像,上悬汉篆金字巨幅“人文始祖”,两侧为伏羲、神农。左右厢房为展室,展有黄帝功德事迹及祭祀黄帝资料照片。每年正月十五为轩辕庙会,届时四方百姓云集,进香祭奠;各种民间花会,争相登山献艺。

(四)浙江缙云黄帝祠

浙江缙云县缙云山天柱峰下的黄帝祠宇,坐落于鼎湖峰下,始建于东晋成帝年间,唐时称为黄帝祠宇,毁于清初,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建。祠宇正中有用香樟木精心雕刻的黄帝塑像一尊。重建后的黄帝祠宇,气势恢弘,颇具盛唐风格。

11

祭奠活动

(一)黄帝陵公祭大典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西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自秦始皇以来,有历代国家大典的祭文,历朝历代陵区历经多次修复,2004年开始每年对黄帝陵祭祀国家公祭。包括刘彻、朱元璋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名人都曾参与拜谒或撰写祭文。

(二)新郑拜祖大典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据史书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早在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黄帝中是我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关于他的身世,主要记载于《帝王世纪》(晋·皇甫谧)、《黄帝内经》和《史记》(汉·司马迁)等古籍中,《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其中《史记》的记载,似乎是归纳了前两本书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认可了前两本书关于黄帝身世的记载。

具体来看,首先,黄帝的父亲少典,是有熊氏的首领,也就是伏羲氏的后代,母亲附宝则是炎帝的后代,因此可以说黄帝是王族之后、血统高贵。二者,黄帝的出生非常奇异,不是普通人经历的受孕、怀胎、生产过程。黄帝的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而受孕,而且孕期是二十四个月,刚好是两个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三者,黄帝具帝王之相、禀赋优良、成长迅速。

黄帝有四个妃子:正妃是嫘祖;次妃方雷氏、彤鱼氏、嫫母。四个妃子,一共生了25个儿子。25个儿子里面最著名的是正妃嫘祖生的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即少昊帝,东夷族的首领,五帝传说中有些记载认为少昊是五帝之一。还有一个说法,少昊帝是方雷氏生的。)被封在江水(四川岷江,考证的说法很多);另一个叫昌意,被封在若水(四川雅安荥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生下高阳。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除了玄嚣和昌意,黄帝还有12个儿子被分封出去做了诸侯,他们根据自己的封地名称为自己命名姓氏,如: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还有2人沿袭了黄帝的“号”轩辕和“姓”公孙两个复姓。由这些姓氏可以看出,后来的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部落,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又以国为氏,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所以,中国人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Hash:0f029096d3acd365459b2b2b6ae39e85506b742e

声明:此文由 佛心公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