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记探索 | 钱钟书杨绛湖北向阳湖之谜
作者:鄂记 张欧亚
编排:鄂记 李奎
序
实事求是坦白,我并未读过杨绛的文章,也更谈不上有过研究。
但我喜欢钱钟书。他在《围城》中所讽喻的社会现象,就像写的是我们今天。换句话说,那个时代的一些“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并未随便着时代远去。
尤爱几个文学青年,到湘南大学教书的路上那段经历。甚至幻想过,找些意气相投或也会有些见识相左的朋友:我们结伴到乡下吧,到乡下支教去吧。
然而,对所充满敬意的钱钟书,也只是读过他的《围城》而已。私以为,一个人一生只写过这样一本经典,已经是足够了。
因我无知,因而盲言。因此,当我看到“杨绛在咸宁向阳湖”这条微信时,几乎没有迟疑,立即策马奔向咸安。以下是全过程——一
(1)杨绛在湖北咸宁写下《干校六记》?
我那时正在宜昌,忽然看到同事转发的一则著名评论员的微信:“杨绛在咸宁向阳湖”。
文中写道:“ 我最早知道咸宁干校和“向阳湖”,是读郭小川的《楠竹歌》,发表在他去世后的次年,1977年2月的《诗刊》上,以及臧克家写于1972年因病从干校返京后,出版于1978年3月的诗集《忆向阳》。
“杨绛的《干校六记》有一章是《学圃记闲》,她说在干校的工作其实不太艰苦,就是单调,或者是担尿挑粪等知识分子从来不会主动接触的劳动。在《凿井记劳》说,贫下中农的眼中,“我们”是“他们”,农民对干校学员都很见外,还常常把他们种的菜和农作物偷去。这样的说法很真实。”
我看到这则微信的时间是2016年26日中午12时15分。
湖北咸宁向阳湖是中国文化部的五七干校。1969年春,文化部所属的26个部门和文艺团体的6000多文化人及其家属,分3批先后下放到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其中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国家级专家、学者、作家、画家、名演员。他们在这里烧砖盖房,围湖造田,短则一年,长则达5年之久,为当地留下了上万亩湖田,上千栋富有北方风格的四合院;同时也留下了一篇篇不朽之作,如郭小川的《楠竹歌》、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臧克家的诗集《忆向阳》等,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基于此,且由于我的无知,我当然相信了杨绛这样的文学大家曾有过咸宁向阳湖“锻炼”的经历。
我当即办理退房,并决定搭乘时间最近的一趟13:23分宜昌到武汉的火车。这样我就可以在当天的下午4点半左右到达咸宁,然后直接前往杨绛的旧居,当天发回有关报道。在去宜昌东站途中,我联系好了朋友,他们将派车在咸宁北站等候,载我到向阳湖。
但是,差几分钟,我没能赶上这列火车。我只得选择另外时间的车次,经武汉站转乘,到达咸宁已经是薄暮时分,当天的访问未能按我的预想进行。
(2)“干校总部”变身展示馆
向阳湖位于咸宁市咸安区今甘棠镇,距城区约20公里。向阳湖是古云梦泽湿地末端的延伸,为鄂东南最平坦的湖区。原来这片地方叫关阳,传为三国时关羽屯兵之地。文化部在此建五七干校后改名向阳湖,据说是取自“朵朵葵花向太阳”、“社员就是向阳花”之意。
27日上午,咸安区委宣传的新闻科长李旻媛带着我往向阳湖而去。 路上,我想象着向阳湖的模样:一片静静的湖水,有小舟泊岸,有芦苇摇曳,青砖红瓦掩映在绿树丛中......
汽车沿107国道行程半个多小时,在一幢挂有“咸宁市向阳湖奶牛良种场”牌子的楼房前停下。这里就是向阳湖五七干校的总部了。
因为向阳湖地处偏僻,虽经半个世纪发展,这里形成的仍是一个不大的集镇,“街道”一眼可以看到头,房舍依稀,只有一个不大的小卖店,几个老人在门前聊着家常。
原五七干校总部就在临街的由红砖红瓦组成的一个四合院。现在,这里建有有一个展示馆,记录着当年6000文化名人生活和工作的情景。
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党委委员孙志清接待了我。向阳湖五七干校今隶属于他们管辖。
孙志清刚从另一乡镇调到这里只有几天,因此对向阳湖文化名人的情况尚在熟悉之中。当他听说我来寻访杨绛在此生活的情况,有些吃惊。他说,还没有听说杨先生在这里下放。
穿过四合院,他将我引到五七干校展示馆。这也是一排红砖红瓦的平房。
孙志清说,这展示馆是五七干校解散,文化名人们回到北京后另外修建的,而那四合院则是由文化名人们亲手建设的。两种房舍质量有根本的不同。文化名人们是手工自己烧的砖,你看那砖多整齐,墙上的线条也是整齐划一。这以后修建的就不行了,机器打的砖,却比手工制作的要精制的多。但是,在向阳湖文化名人名录中,我没有发现杨绛的名字。
(3)向阳湖无湖名人旧居挂牌保护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核心区,位于咸安区甘棠镇祝垴村8组。
我决定到哪里再去试试。 向阳湖并没有湖。在此下放过的红学大师周汝昌曾这样说:红楼梦非梦,向阳湖无湖。沿着向阳湖大道,孙志清带我们前往核心区。车行十分钟,孙志清指着一片已经推平的红土地说,“文化名人博物馆”就是建在这里面。
博物馆所在地正好守在一个村口。由此下到小路,穿过一片绿竹林和几排农舍,十几排红色的平房有序排着,呈现在我们眼前,有工人来回忙碌,修缮门窗,补着墙灰。
孙志清说,这就是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核心区,共有17栋红砖红瓦的平房,现正在统一全面整修,有的已经挂上了所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的牌子。
这片所称的“核心区”17栋平房,是向阳湖14、15、16连队的居住区,也是6000文化名人旧址最集中、保护最好的营房。五七干校撤销后,有60多户当地农民居住在此。
2013年,“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宁市加强了保护,将居民全部迁出,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翻修。
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对已经破损的门窗进行修复。靠近村头的两排平房已经挂上了名人的牌子,其中有张天翼、冯雪峰、韦君宜、楼适夷、绿原。冯雪峰和韦君宜还是邻居。
孙志清说,已经挂上牌子的,是经文化名人的后辈们现场回访时确认过的。其中有当时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儿女们也在这里生活过几年。本着忠于历史的原则,这些旧址都将进行确认后挂牌。
我在现场见到了祝垴村8组80岁的老人韩宏发,他拄着拐杖,看着工人们劳动。他回忆说,在这些平房还未建起时,臧克家等8位文化名人曾在他的家中暂居3个月。后来这些平房建好,就搬到了这里。
咸安区文化局文物股股长张志刚对我介绍说,对旧址进行翻修,兴建“文化名人博物馆”,是咸宁市向阳湖保护“五个一”工程的一部分。
此“五个一”是,一个总体规划,一条公路,一座名人博物馆,一个核心区,一个现代农村示范园。总体规划和公路已经完成,博物馆按计划将在今年10月封顶。
但是,这里依然没有任何与杨绛或钱钟书有关的痕迹。
距核心区20公里外的汀四桥镇凤凰山,有个文化部五七干校的石灰窑厂,许多文化名人曾在那里烧过石灰。哪里会不有什么线索?
我们又驱车前往凤凰山。
在一个半山坡上,有几排红砖平房。一幢有几户人家居住,另有几栋已经淹没在荒草丛中。这几家住户只知道这是文化名人们的旧居,但到底是谁住过,他们也说不清楚。
在荒草丛中,我们找到几块瓦片,用水洗过发现上面刻着字,清澈可见。有两种。一种刻着“文化部五七干校砖瓦厂”,还有一种是武汉砖瓦厂。
面对荒芜的山野,我心疑惑:难道这里就是疑似杨绛先生旧居?
(4)确证:钱钟书夫妇并没到过向阳湖
当天准备访问咸宁学者张城外,没有成功。中午两点,我乘G434高铁返回武汉,匆匆结束咸宁19小时之旅。 我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杨绛《干校六记》,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杨绛在《干校六记*下放记别》中有明确说法,“干校的地点在河南罗山”。
但是杨绛后来搬到另一个县,是不是就是咸宁向阳湖?也不是!
同在“下放记别”这一章中,杨绛写道:“过了一个多月,干校人员连同家眷又带着大堆箱笼物件,搬到息县东岳。”息县位于大别山丘陵地带,还是在河南省,属于信阳市管辖。
那么是不是杨绛到过向阳湖,只是没有写在“六记”中?
为了确证,我终于电话打通了正外地出差的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李城外采访过300多曾经在向阳湖工作过的文化名人,并有8部关于向阳湖的专著问世。李城外在电话中明确表示,杨绛确实没有到过向阳湖。
向阳湖汇集6000文化名人,为何独缺杨绛与钱钟书?
其实,查“下放记别”,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我们夫妇同属学部。”原来,钱钟书和杨绛虽然是文化大家,但工作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而非文化部系统。
这样也就完全明白了。杨绛在向阳湖下放并于此写下《干校六记》只是误传。
然,无论如何,曾汇集6000文化名人的向阳湖,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中国文化的符号......
—— 小 喇 叭 ——欢迎您关注鄂记,您可通过搜索“鄂记”或“hubeimedia”进行关注。如果您是湖北籍新闻媒体人,欢迎加入鄂记大家庭,可通过微信号42036008进行联络。
Hash:8f24fa6754d458bfc94470b0ea4a607bb217faec
声明:此文由 鄂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