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宫西神道胜景钩沉——千年五龙宫

龙宫景区

五龙宫宫观

五龙宫一角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一)千年五龙宫

五龙宫是武当山最早由皇室敕建的道观。唐太宗在此敕建“五龙祠”,后于永乐十年(1412年)大规模兴建,赐额为“五龙宫”。而全长约两公里、石条铺成的西神道,至今仍只有考古学家和道教研究专家才涉足。

西神道虽然是残垣断壁、鲜为人知,但它有多个武当山之 “最”:武当山最大的涵洞—“五龙宫涵洞”,始建于宋代,是当今专家研究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经典案例;武当山最大的石雕香案;最大的武当道人墓穴—“榔梅真人墓”;武当山惟一一座跨河谷两岸修建的庙宇 “仁威观”;孙思邈研制药物的岩洞—“凌虚岩”等。在五龙宫中,至今保存有武当山最大的真武铜像—元君殿汉白玉座上的铜铸鎏金真武坐像。此外,五龙宫还有明永乐年间的御制碑和记录着武当山风貌、道教起源以及五龙宫兴衰始末的元代碑文,对研究武当山道教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西神道一带还有十多个岩庙,这些建在岩石洞穴上的岩庙,有的曾是道士为求长生不老修行和炼丹的地方。

新修复的元君殿雄伟壮丽,沉睡于地下的九曲黄河墙重见天日,正在修建的西神道旅客集散服务中心和南岩至五龙宫索道工程,正在将西神道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山峦峻拔,溪水长流,动植物众多,云绕雾荡,是一处藏在深山人未知的自然奇观,更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

在武当山磨针涧西,耸起一峰,名曰“五龙峰”,雄伟壮观,和五龙宫一道坐落在半山腰。到五龙宫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正在修建的南岩宫经驸马桥至五龙宫的索道;一条是从汉十公路旁的西神道旅客集散服务中心,乘车经鲁家寨、系马峰、长方岭隧道至五龙宫;一条是专供探险者步行的古神道,由武当国际旅游码头途经仁威观、隐仙岩将军庙至五龙宫。五龙宫的前身叫五龙祠,是武当山建筑年代最早的宫观,建于唐贞观十二年间(638年)。

据《太和山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大旱,太宗遣均州太守姚简上山祈雨。五条龙显灵,降下甘霖,解除了旱情。太宗遂降旨敕建五龙祠。到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时,赐名灵应观。后升观为宫,改为“五龙灵应宫”,元朝末年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1412年)又敕建五龙宫,在旧址上建殿、堂、楼、阁、亭215间,辛亥革命后毁于兵火。现存黄河九曲墙、宫门、龙虎殿红墙、碑亭及泉池、五口古井等,建筑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五龙宫前有金锁峰,左绕磨针涧,进宫门是龙虎殿,高达4米多的泥塑彩绘青龙、白虎,饰金泥像,肃穆威严,侍立两旁。出宫门,有两夹道九曲十八折,极为壮观。上有祖师殿、君圣殿等。九重殿阶拱拥,百余级台阶逐级而上。祖师殿供奉的1.95米高的铜铸鎏金真武神像,其神态安详,庄严肃穆。殿前院中有“五龙古井”,相传井内卧有红、黄、白、蓝、黑五龙,一井打水,五井皆动,故得名。在玉像殿山坡下尚存元至元四年(1338年)所立的“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和大量的明代碑刻,记述了五龙宫的兴废始末。五龙宫的南边是五代和宋初著名道士陈抟诵经处,名曰“诵经台”。从五龙宫门登山,为“榔梅台”,立有五龙宫道士李素希碑,记述了明永乐三年(1405年),李素希将长生不老的榔梅果子进贡给皇上及得厚赐的经过。

五龙宫院内皆用青石板铺地,青石板下面是贯穿南北的水帘洞,纵横交错,幽暗阴森。中间部分有处深潭,全用青石条所扣,系水帘洞之水源处。五宠宫建筑呈宝座状,天然形成,浑然一体。游客到此,无不惊叹。在五龙宫周围有松萝、五龙、青羊诸峰,还有华阳岩、尹仙岩、灵应宫、凌虚宫等胜景。

(二)系马峰与仁威观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的琪桐河畔,有一棵据说植于元代足有5人合抱的大青檀树。树干虽空,枝丫却非常茂盛,像一把偌大的绿伞,仍为今天的行人无偿提供乘凉的舒适场所。

从青檀树越过汉十公路,便进入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从古神道上山,是一道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山梁。山梁上不时有一段石板路出现,这些石板路铺得很规则,中间并排铺着三块大石板,两边各有两块小石板,宽度约有3米,这就是明代以前修的武当山西侧的古神道。

在起伏蜿蜒的山梁古道上行走7.5公里之后,面前是一个马鞍形的宽阔山垭,这里叫“系马峰”。以前,山垭中立有一块石碑,后来,石碑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个石碑座子,歪歪斜斜地躺在路边草窝里。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经过此地时题诗曰:“天马走长空,兹峰偶一系!万象欲现时,神将系吾意。”系马峰在武当山历史上的名气与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系马峰下山,五里长的青石阶古神道,如今已是荒草遍地,藤蔓缠绕,左拐右盘。下到谷底,是一座道观的山门,这里便是武当山最富传奇色彩的古代大型道庙建筑—“仁威观”。传说,古时这里住着一伙花脸和尚,他们将进香妇女劫掠藏进夹墙密室,奸淫享乐。一次,知府大人的太太与小姐也遭此劫,知府为了查清大案,派人扮作货郎,来此地专卖妇女用品,小和尚果然中计,买了许多脂粉、彩线。探明情况后,官府派兵围剿,逮了和尚,救出众妇女,一把火烧了和尚庙。据老人们讲,官兵是夜里来的,为了不惊动和尚,他们将马拴在庙后的山峰上,“系马峰”由此得名。

仁威观是武当山西神道上除五龙宫以外的最大宫观,它横跨在观沟峡谷中,一座古老宽大的拱形石桥,将南北宫观连成一体。一北一南两道山门,矗立神道正中,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所以,香客必须进入山门,从庙院中走过石桥,拜罢神灵,再由另一山门走出,如今仍是这样,别无选择。后来仁威观遭遇大火,剩下的仅为山门两道,石桥一座。站在仁威观的古石桥上,溪水在脚下潺潺流过,看着蝴蝶飞舞,百鸟鸣涧,林海苍莽,期盼着宏伟的建筑得到重建修复,为游客增添一处亮丽景观。

(三)凌虚岩与诵经台

再顺着古道爬上山,便是凌虚岩与诵经台,此处是陈抟老祖修行过的地方。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 (今安徽亳州)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 (公元871年),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 (公元989年),活了118岁。他先后在武当山自然庵、炼丹池居住,后隐居桃源峰,即今日的凌虚岩与诵经台。陈抟在此修行20余年,炼睡功,能辟谷,后转到华山修行。

凌虚岩位于五龙宫西南的桃源峰下,距五龙宫约3公里,唐初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曾在此修道。孙思邈,京兆华源(今陕西耀县)人,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在《孙真人丹经》中,他记载了制作火药的成分,他因医药上的成就被后人尊为“药王”。他一生著书30余部,当然需要一个风光秀丽、幽僻清静的环境,所以,他选择凌虚岩修道,是最合适不过了。

凌虚岩不大,里面有元代砖殿一座,以前供有陈抟老祖与吕洞宾神像,进洞的通道上是石阶、石栏杆石门。如今一段石栏被毁,丢在万丈悬崖下面,一扇石门睡在地上。目前这个早已被遗忘的地方正在修复中,不久将展现当年的风采。

在岩洞一边有一处大垮方,山石散乱地堆着,著名的武当山桃源洞,正在垮方的山石里面,涵洞边缘整齐的青石墙,尚可辨认。弧形的拱圈,华丽的花纹图案,证明这里是一处极具研究价值的建筑,在明代以前,这里是一处宏伟的道院。明代都御史章焕在此赋诗一首:“悬崖浮动欲凌虚,彩凤翩翩两翼舒。桃源洞口人相待,为寄青鸾海上书。”文学大家何仲徽亦为此洞题诗一首:“闻说桃源可避秦,乾坤别是一般春。桃花洞水依然在,哪得当年问世人。”

从凌虚岩下望,半山头上,有一条青石栏围着的青石通道,面迎东方,是观看日出的最好场所,这是就是陈抟老祖的诵经台。几棵大树,长在青石道场正中,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从凌虚崖到诵经台,悬崖上有石凿的阶梯痕迹,相传是当年陈抟一早一晚到诵经台时走过的山间小道。古人生活在这样无污染的大自然环境中,当然有他们自己特殊的养生之道和生活情趣。

(四)五龙峰与灵应岩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这话一点不假。武当山五龙峰就是这样。

从五龙宫上五龙峰,约有10公里,路上没有人家,古神道在原始森林中时隐时现。由于多年水冲泥淤,山体滑坡,现在几乎没了路。前几年,笔者到五龙宫时,上五龙峰迷了路,摸到天黑才找到去五龙宫的路。因此,外地人到此,一定要找当地向导引路。现在五龙峰住着不少习武之人,沿途人家用路标牌指示上山的路。

五龙峰顶,是一片马鞍形的平地,当年均州刺史姚简就是在此祈雨的。两边稍高,中间低洼,面积约有一亩地的样子,中间低洼处有一口六角石井,井水满得平了井沿。双手捧起井水解渴,清冽甘甜。谁能相信,在一个海拔1000多米高的五龙峰顶,竟有如此好的天然井水,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

站在峰顶,当年唐太宗下旨修建的五龙祠,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口大水井还在印证着这一历史传说。这口井边原来立着一根大铁柱,铁柱上拴有一根很长很长的铁链,铁链的那一头撂进井水里,传说里边锁着一条孽龙。现在,孽龙已驾彩云飞走,只留洞水在人间。前人留下来的传说故事却叫人回味无穷。明代有诗一首描写此峰:“岸容初得雨,山势欲飞天。王母乘云至,斑龙九色鲜。”

灵应岩位于五龙峰东侧,崖长30米,深10米,正中有一座古砖殿,元代建筑风格,砖殿后有泉水流得哗哗直响。守山练武人说:“天旱了,人们就对岩缝放响炮,天上准堆起云彩下大雨,所以这叫灵应岩。”是呀,当年姚简是否就因这里祈雨灵验,才不辞千辛万苦,爬上此峰,为武当山道教胜地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呢?这个武当山的自然之谜,有待气象学家、地质学家们探寻研究。

五龙峰一侧还有一个长生洞,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曾在此见过一个道人,90余岁,十分健谈。此洞内有石仓、石灶、石桌。现在因洞口栈道天桥朽烂,已无人居住了。

有龚秉德五言律诗一首,描写五龙宫景象:“万叠与千重,寻真过五龙,瑶台消霭散,丹井白云封。地僻狼栖树,林深虎卧峰。相逢多道侣,良夜话仙踪。”

随着五龙宫西神道开发,五龙宫西神道将揭开神秘的面纱,重现它昔日的辉煌,迎接海内外游客领略西神道的风采。

Hash:db2806c3162136351a988af2071fb7a6cbfaf5c6

声明:此文由 十堰视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