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石刻

华严经石刻

华严经石刻位于晋源区晋祠镇晋祠社区晋祠博物馆内,年代为唐。华严经石刻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严经石刻,华严经石刻简介,华严经石刻-太原市晋源区华严经石刻旅游指南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三季)之 “晋祠《华严石经》”

☝)

听得见的博物馆,大家好,今天为您介绍的是晋祠《华严石经》。

晋祠《华严石经》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方柱型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年),是研究唐代佛教与政治的珍贵史料,也是当时大唐盛世的一个集中体现。近年来佛学研究不断深入,晋祠《华严石经》也越来越被海内外佛教学者所关注。

武则天(624—705年),名曌,祖籍并州文水人。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她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同时她也是一名笃信佛教的信徒。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如今,翻开任何一本佛教经书,扉页上都会写着这一首由女皇武则天亲自所写的《开经偈》,它便是当年圆满翻译八十卷《华严经》时,武则天题下的这四句“开经偈”。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太宗驾崩后,武则天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遁入空门。这段经历,使得她对佛教“情有独钟”。武则天称帝后,为弘扬华严宗佛法,特聘于阗高僧什叉难陀主译《华严经》。圣历三年(700年),命吕仙乔等书法家将2厘米见方的小楷书写并镌刻在石柱上,武则天亲自作序,许多篇章书写风格各异,世人称为“唐人小楷”。

有关《华严石经》的流传与保存,可谓是历经沧桑。《华严石经》刻成后被存放于唐朝龙兴之地晋阳。按理推测,很可能存放于某个佛寺中保存,但存放于何处佛寺至今仍是个迷。据说可能存放于晋阳蒙山法华寺,也可能存放于晋祠南面的晋阳大佛寺奉圣寺内。但在五代十国时期,法华寺和奉圣寺均遭到破坏,《华严经》石刻也受到损失,北汉时曾予以补刻。

抗战时期,日军侵华时将大部分石经盗挖出洞外,准备劫运,幸得当地民众奋力抢救,及时运到晋祠保存。石经主要堆放于晋祠唐叔虞祠两廊下,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晋祠工作人员又将散落在别处的部分石经收藏于晋祠,并进行了数次整理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随着晋祠奉圣禅寺的重建,《华严石经》重新陈列保存于此。

《华严石经》现存135通,其中完整的60余通陈列于奉圣禅寺碑廊内。文字以楷书为主,少数几块为隶书,碑文中可见14个武周造字。晋祠《华严石经》,是传世唐译本八十卷《华严经》最古老及最完整的石刻孤本,不仅是研究佛经经典、佛教宗派起源和甄别六十与八十卷《华严经》版本的珍贵实物资料,而且是研究唐代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先生所说:晋祠《华严石经》“它的重要性是这个版本是最早的,尽管现在不太完备,但是非常宝贵,以前有宋代的印刷本,敦煌的手抄本,这个是石刻版本,而且是柱形,很少见。”因此,从石经学、考古学、文献学、佛学等多方面看,晋祠《华严石经》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听得见的博物馆》

文/晋祠博物馆 樊晓静

播讲/太原广播电视台 田晨涛(实习)

来源/FM975老年之声广播

版权申明

总监制:冀晓峰

监制:陈雅彬、马文、张剑锋

策划:贾敬杰、郭昕、郝文静

录音:罗义、曲虹谕、田晨涛(实习)

编辑:王斌、张文娟、贾雨、狄瑞

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艺术典范:安岳石刻华严洞

安岳主要以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位置,有“中国古代石刻又一伟大宝库”之誉称。安岳石刻盛于唐、五代、北宋,元、明、清渐少,民国为数最少。现存最早造像题记为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最多的是唐代的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咸通(860—874)、天复(901—904)和五代的天成(926—930)、天福(936—942)、广政(938—960)及北宋的端拱(988—989)、绍圣(1094—1098)、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等。

全县境内现有摩崖造像200余处,10万余尊,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它们是八庙卧佛院,石羊毗卢洞,鼎新华严洞茗山寺,黄桷玄庙观,城郊圆觉洞、千佛寨孔雀洞、石仿木古建筑木门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尤以驰名中外的唐代左侧卧佛和有“东方美神”之称的北宋紫竹观音评价最高,最受世人瞩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明夷先生盛赞安岳石刻有10个全国之最:

(一)安岳卧佛是全国现存盛唐时期最完美的摩崖卧佛造像;

(二)安岳佛经《一切经论目序》等,是玄奘译经班子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版本;(三)五代时期的石刻造像在国内最多;

(四)圆觉洞五代的“地藏菩萨”在我国南方最早;

(五)圆觉洞五代时期的“地狱变”龛在国内最早;

(六)毗卢道场的北宋柳本尊“十炼”修行图全国最早而罕见;

(七)北宋时期的石刻造像最美;

(八)玄妙观盛唐的道教造像对研究我国道教史最有艺术价值;

(九)历代的佛道合龛和儒、释、道合龛像在国内最多;

(十)明代木门寺仿木结构的无际禅师石塔其造像和雕工是国内少见的。

安岳石刻主要是佛教造像,也有为数不少的道教造像,而且均盛于唐。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佛、道二教造像互相融合,在佛教寺庙有道教造像,在道教宫观也有佛教造像,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佛道合龛。

最为典型的是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较多,而且场面多具恢宏气势,历经唐、五代、宋、明、清不断,这为研究儒释道三教合一历史文化现象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安岳石刻中的“经变”造像很多,有地狱变、观音经变、西方净土变、涅槃变等(所谓经变,“经”是佛经,变是“变相”“变现”,即形象化的意思,所以经变就是佛经的图像化)。

安岳石刻,特别是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资料采集自安岳县旅游信息网)

华严洞

华严洞窟/华严三圣像

位于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箱盖山上,距石羊镇6公里,安岳县城东50公里,重庆大足县30余公里。

华严洞建造于宋代,是集石刻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华严洞有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960)的华严洞和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的大般若洞两大石窟,内有宋代造像159尊,历代碑刻题记24处。

大洞为华严洞,因内刻“华严三圣”而得名。洞高6.2米,宽11.1米,深11.3米,窟正面呈矩形。华严洞造像,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是安岳石刻旅游区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

造像分布于左中右窟壁,中造高5.2米的“华严三圣”雕像,左右并排高4.1米的“十大菩萨”坐像,洞壁刻满“经变”故事图景。

摩利支天

连环画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求法图”极具特色。“剪云补衣”、“众妙香国”、“化城七宝”等众多求法场景跃然壁间。华严洞窟口两边所刻下山狮、准提佛母、摩利支天,面相凶恶,与慈悲的佛、菩萨及多变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片为好泉拍摄并授权提供。

石经幢雕刻 经幢石雕的简介

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寺庙石经幢蕴含着佛教文化的很多内容,它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而且还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大的灵感. 凯岩石业对寺庙石经幢的设计理念值得在各种建筑中得到应用。这种建筑来源于佛教文化,其设计理念就是要讲求自然和谐,这种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中所欠缺的。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作为现代建筑来说应该多参考一下这种设计思想。让冰冷的建筑也能够更加有人情味,让建筑也能体现出人性化的思想,能够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在一起。这是古代建筑带给我们最大的思考,也是我们现在做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的东西. 寺庙石经幢的建筑虽然是个简单的柱子,但是它也有美感,比如平衡的美感,威严的美感, 这咱美感用心就能发掘。

佛教虽不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但从其传入到中国,经历了盛唐时期后逐渐已经成为了宗教文化中的主流代表。佛教,以其祥和、平静、万物皆空的理念让世人的心态能够平和,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贪求,这种理念同时也在佛教的各种建筑雕刻形象中呈现出来。中国的寺院建筑保留了传统的文化魅力,在继承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开创了具有盛唐特色的文化魅力,让我们至今还能够透过佛教寺院建筑看到盛唐遗留的那些痕迹。在寺庙建筑中,石雕经幢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态各异、造型多样的建筑,让我们能够解读更多不同的佛教文化。

石雕经幢上所选择的图案造型很多,不过多半还是与佛教文化有直接联系。那么怎样设计经幢上面的装饰图案,一般来说,在幢身上会采用浮雕的形象,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佛教人物雕刻,通常会选择佛经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来雕刻。比如佛像菩萨、力士、天王等,雕刻的佛像神态祥和、体态柔和,眉眼之间让人有安定心神的效果,我们在看到这些石雕经幢精湛的雕刻工艺的同时也能够领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在这种祥和静谧之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佛像塑造,以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为主,普贤为真理,而文殊为智慧,是佛教中聪明与理念的代表,让佛教圣徒们可以增长智慧,领略风采。

石雕经幢上除了经典的佛教人物雕刻之外,还会选择一些飞天和莲花的形象。在中国佛教文化中,飞天是常用的元素,比如敦煌莫高窟中的飞天形象让人惊叹其造型的魅力,在石雕经幢身上也会有这样的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同时加入象征佛教的生花——莲花,凭着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也给人的心灵更多祥和感,在其中寻觅净土。

此外,石雕经幢中经文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向佛教徒展示佛教文化的建筑,珍贵的经文是必然会雕刻在其上的。从现在保留的石雕经幢作品来看,主要使用的经文包括了《大悲咒》、《法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重要经文,让我们能够默念经文,在其中寻觅到佛教文化的魅力,也能够让自己的心得到释放,重新回归到这样的一片宁静与安详,与尘世芸芸众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