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吕墓

孙吕墓

孙吕墓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犁头尖山麓。2010年,孙吕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名人墓葬 —— 孙子秀墓

孙子秀墓位于梁弄镇贺溪村建隆自然村建峒岙石井山(又名后象鼻山)东坡,这里青山绿水,石多洞奇,环境幽雅,是理想中的一处风水宝地。南宋名宦 “ 开府仪同三司 ” 一品阶衔孙子秀便是该墓的主人。

孙子秀墓周边环境

孙子秀墓是孙子秀与其父孙大年的合葬墓。2011年3月,为了统一名称,余姚市文管会专门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会议认为此墓有如此之规格,完全是由于孙子秀的政治地位,故建议定名为 “ 孙子秀墓 ”。同年4月,余姚市人民政府采纳该建议,并发文进行了更名。

孙子秀墓墓道回眺山下

孙子秀(1212—1266),字元实,号静见,世居梁弄姚巷。他自小聪慧勤奋,熟习《诗经》,于绍定四年中举,次年又登进士第,就任江苏吴县主簿。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言,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其父孙大年(1185-1267),字诚斋,号古严,生前无官职,父以子贵,授朝散大夫。他晚于孙子秀一年去世,享年83岁,与子同葬。

该墓是余姚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墓葬。据实地调查及老人口述,此墓园建造规模十分宏大,从山下官道至墓地铺设长约2公里的墓道,都用鹅卵石砌成,宽可五马并行,还特置进丧、转丧两石桥(现桥已毁),使送葬人不必走回头路。

孙子秀墓墓道

墓道尽头为石砌台阶,登台阶后为一约300平米的圆形平台,作为祭扫时的拜坛。拜坛前部为石碑亭,整座石亭为花岗石建成,上置云纹石梁石雕飞檐亭顶,中间立棕红色石碑,约2.5平方米,上刻宋太常少卿、右司农、临安知府孙子秀生平。绕过碑亭,有石桌、石凳,桌上有石质祭品90件。

墓前立有4个石翁仲和2匹石马,他们成横向排列,左右各一文一武,文官在前,武官在后,武官一侧还各立有一匹高大配鞍的石马。石翁仲高约2米,粗至两围,文臣头戴进贤冠,身穿朝服,手持朝笏,文质儒雅;武官身披盔甲,双手按剑,石马旁立,英姿飒爽。石人、石马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精品。目前石人石马大半埋于土中,只露出上半身。

墓前石人石马

再往后便是墓主体,整座墓圆周约90步(估计直径为20多米),高约一丈八尺(近6米),封土高30米,与山脉浑然一体。墓道口约有1.5平方米大小,墓门做成地面建筑形式,散落有石屋顶、石瓦当、石斗拱等残件。墓后有数百块赤色条石砌成的半圆形护墙。墓室内由于未进一步发掘,故情况不知。

墓室门屋顶飞檐残件

墓室门石斗拱残件

墓区内还出土孙子秀墓志铭和其父孙大年墓志铭。其中孙子秀墓志铭断裂数块,剥蚀严重,孙大年墓志铭尚清晰可辨。

孙大年墓志铭

孙子秀墓志铭残片

孙子秀墓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余姚地区唯一一座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级别较高的南宋名人墓葬。其次,孙子秀是南宋名臣,其墓葬对于研究其生平事迹是一个重要的实物补充。再次,从墓葬本身来看,其规模较大,封土很厚,风水极佳。从地表的石雕像观之,雕刻相当精细,纹饰相当丰富,是浙东地区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繁复的石翁仲,对于研究南宋服饰、盔甲、纹饰有着重要作用。文臣武将的排列方式也有别于一般的沿墓道纵向排列,而是在墓室口横向对立,给南宋名人墓葬形式提供了别样的例证。此外,孙子秀墓对研究南宋品级墓地的制度与丧葬习俗有一定的作用。最后,东钱湖之外规格较高的南宋墓地石雕多已搬离原址,孙子秀墓还保持着原状,这与保持文物现状的原则相一致。孙子秀墓于2017年1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学鼻祖,精心设计自己墓室,900年后,子孙打开了他的墓门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盗墓之风自古盛行,屡禁不止,甚至有人戏称,盗墓者和施工者是发现古墓的两大“功臣”。但毫无疑问,盗墓与考古有明显区别,盗墓为的是填满自己腰包,考古却是为了保护和抢救文物

进入21世纪后,国内曾发生一起十分荒唐的盗墓案件,考古学的鼻祖,墓门竟然被其子孙打开,墓中文物被盗。这个盗墓的人叫吕富平,吕富平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他的先祖却是个厉害人物。

他的先祖叫吕大临,吕大临是北宋名士,陕西蓝田人。吕家世代书香,吕大临和自己的父亲兄弟加起来一共5人,5人居然全部金榜题名,这种情况在古代仅此一例。

吕家4兄弟在朝廷任职,各个领域都有成就,整个北宋,能与苏轼苏洵苏辙“三苏”并列的只有这“蓝田四吕”。

吕大临是4个兄弟里年纪最小的,他曾经向程颢、程颐求学,学问广博,一生著述甚丰,留有《考古图》和《考古图释文》两书,擅长研究青铜器和石刻碑碣,被后世史学家与考古学家视为中国考古的先行人物。

公元1090年,吕大临去世,享年47岁。去世后,吕大临自然葬入了老家陕西蓝田县五里头村的吕氏家族墓地。而前面提到的吕富平,祖上正是吕氏家族一支,世代负责守护吕氏先贤的墓地。小时候,父母就常常带吕富平去祭祖。

长大后,吕富平去了西安打工。他知道家族墓地的价值,和其他人交往时以此吹嘘,结果几个人利欲熏心,决定靠盗墓发一笔横财。2005年12月某天,村里有人办喜酒,乡亲们都去祝贺,吕富平也去了。

但吕富平那会儿其实刚回乡几月,在此之前他一直跟同伙暗中踩点勘察。酒席吃到一半,吕富平悄悄溜走,和同伙一起直奔吕氏家族墓地。吕大临和其他吕氏先贤的墓室,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比如吕大临的墓就有2个空穴作掩饰,这是后来考古专家抢救时发现的。

只可惜,再怎么精心设计,也敌不过子孙想发财的心。吕富平带着自己的同伙炸开洞穴钻入墓室,将找到的文物全都搬回家。第二年年初,吕富平的案子被发现,警方查获其从家族墓地盗走的89件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有3件。

吕大临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去世900多年后,吕氏家族竟然会出这样的不肖子孙,如果他还活着,恐怕也要被气死过去。而就在吕富平的事传出去后,越来越多的盗墓者闻风而动赶到了五里头村,尽管文物部分派人看守,8个月内仍然发生了3起盗挖案。

无奈之下,从2008年开始,考古专家只能对吕氏家族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700多组随葬物品、砖石墓志铭24合,墓葬共计29座。在吕富平案中,2名主犯都被判死缓

沈尹默楷书《孙禹行墓志铭》

沈尹默,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孙岳,别名孙禹行,民国宿将、民国将领。在1924年与冯玉祥、胡景翼发动北京政变,将末代皇帝赶出故宫。1928年5月,孙岳在上海病逝。葬于北京温泉龙山下。墓前立有张继撰文、沈尹默书写的墓志铭。墓南纪念碑亭中立有《孙禹行先生纪念碑》,墓东建有纪念堂,内有蒋介石、冯玉祥等人的题字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