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横县平马镇平马社区中心小学内,时代为1949年,类别为。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南宁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旅游指南

厚植红色根脉,探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

主办: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东南网莆田站

【东南网TV】惠民人社·工伤保险在身边:工伤保险进企业

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东南网莆田融媒体中心出品)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黄怡萍为大家讲述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旧址风光

东南网莆田9月27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李剑军)大洋乡地处莆田、仙游永泰福清交界处,是闽中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闽中支队的火种在这深山密林中点燃,鲜艳的红旗也飘扬在这崇山峻岭之间。

闽中司令部全称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闽中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也是全省建制比较完善的一支武装队伍,有正规编制约6000人枪。

△闽中司令部五角亭

走近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闽中司令部五角亭。亭中展示了福建省委原书记陈光毅于1991年为闽中司令部旧址题写的碑文。

通过旧址的月洞门,一座朴实的雕像跃然眼前。雕像展示了一位身背布袋,手拿旧式武器,脚上穿着简陋草鞋的游击队员。通过雕像凝视前方的神情,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小米加步枪的艰苦斗争岁月。正是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决战到底的信念,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大好河山、美好生活。

走进闽中司令部陈列馆,三个展厅分别介绍了1926年至1934年闽中革命历史,1934年创建闽中游击区至1945年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闽中革命斗争史以及1945年至1949年解放时期闽中革命斗争的情况。

在展厅内,一个立体的大洋地形沙盘尤为夺人眼球。由于涵江大洋西临仙游,北靠永泰,东近福清,南向新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沙盘展示了当时闽中政治和军事的指挥中心——闽中司令部机关;被服加工厂——善扬宫;兵工厂——贵峰岩;印刷厂——万安寺;粮仓旧址——水头宫;疗养所——带雾寺;悬钟岭战斗遗址等。这些革命遗址,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引起神思,不禁缅怀,永远牢记无私无畏的革命先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

革命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有许多家庭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整个闽中,游击队员有三万多人,在经过3年游击战争,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牺牲了两万三千多人,仅仅剩下七千人。1988年12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批示确认闽中游击区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

遗址旁的一口古井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红军井”,其背后蕴涵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49年7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9侦察营抵达大洋与闽中游击队胜利会师。突然来了这么多解放军,井里的水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于是解放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这口井挖深挖宽,这口井见证了当年解放军和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

△"走向胜利"石雕

沿着古老的石阶,漫步走向屹立于小山坡上的“走向胜利”石雕。解放前夕,大洋这片红色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

1949年7月27日,国民党福建当局在得悉闽中司令部与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在大洋会师的消息后,立即以省保安6团为主力,纠集3000多人,从四个方向饿虎扑羊般扑向大洋,妄图一口吃掉闽中支队和解放军先遣部队。从兵力上讲先遣部队侦察连加上司令部游击队员,总兵力不足500人,可谓敌强我弱,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阴谋,司令部广泛发动群众,决心打一场依靠群众的大洋人民保卫战。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大战,由于解放大军的步步进逼和游击队的频频袭扰,进犯大洋的敌人终于在8月1日早晨匆匆撤往福清。大洋军民终于用反“清剿”斗争的胜利,迎来了南下的人民解放军。

据悉,当年参加过大洋保卫战,时任解放军先遣部队侦察连连长的李尚盈回忆,在大洋保卫战中,除了参加战斗的解放军部队外,游击队也持各种旧式武器,担任警戒,配合作战;妇女们组织后勤队为前线服务;儿童团在游击队的领导下全部动员起来,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套路条,严防敌探进出。可以说,大洋保卫战的胜利,凝聚了大洋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集中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战火中诞生的一支人民军队,迎来云南解放的曙光……

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三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全面部署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武装斗争的工作。接到中央指示后,中共云南省工委部署发动了全省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这场武装斗争

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

并在游击根据地建立起各级人民政权……

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

刘转曾并告华东局①

曾丑感电悉(注:曾于2月27日打来的电报知道了)。你们上次会议及此次来电方针是很对的。目前蒋管区后方甚为空虚,许多省份只有保安团并无正规军,特别是东南各省为然。蒋如在前线继续大败,有些地方保安团也会抽赴前线,而财政经济愈破产,人民生活会愈不得了,不论城市乡村的群众斗争情绪和要求亦将会继长增高。解放区军民决心于今年内在蒋介石进攻方面继续消灭他的有生力量,如按照过去八个月已消灭蒋军65个旅的比例推算,则今年内改变蒋我力量对比的形势是大致可以确定的了。因此,在蒋管区发动与组织农民群众武装斗争的客观条件与时间是完全具有的。在武装斗争的发展过程中,个别的损失与部分的挫折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只要如你来电所说极当心地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胆大心细地发动群众,既勇敢又谨慎地领导斗争,相信你们会在群众斗争中建立和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农村游击根据地而逐渐取得胜利的。

我们的总方针是从解放区自卫爱国战争与蒋管区人民民主爱国运动的配合发展和胜利中,取消大地主大资产的独裁统治。但这一奋斗道路有可能要经过一些曲折和困难,也有可能要有某些间隙和停顿。因此,你们的斗争口号还不忙马上将下一步的目标揭出,而应多从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口号着想,以利群众斗争的发动、深入和继续。在斗争形式与组织形式上,你们也可先从合法斗争形式上建立群众基础,先从敌人力量较薄弱的地方发动武装斗争,求得存在和发展,尤其在组织上,开始不要铺张门面,过分刺激敌人,反易招致敌人过早过大的打击。好在时间亦有,你们应根据党的方针与过去的经验,订出本年内组织与发动农民武装斗争的计划,并督促其实施。

中央2月1日(丑东)关于目前形势及任务的指示,望刘交曾一份细阅后回去以口头传达。

曾同志由沪返乡,望十分警惕,电台波长呼号已告三局另行通知。

中 央

注:①刘:指刘晓,时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曾:指曾镜冰,时任闽浙赣区党委(后改为闽浙赣省委)书记。

“一支人民的军队”在战火中诞生

1947年12月,云南决定发起大规模游击战争,配合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隐蔽在缅甸的朱家璧、张子斋回国领导开展圭山、西山武装斗争。1948年3月,朱家璧在弥勒西山将部队组建为“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是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打响了云南反蒋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为云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团结群众发动武装斗争

圭山与西山绵亘几百里,这里是汉族和彝族杂居的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彝族支系阿细、撒尼的贫苦农民。由于长期遭受压迫、剥削和民族歧视,圭山、西山的人民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有着深刻的仇恨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从1940年起,中共云南组织在这一带秘密开展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建立活动据点,争取彝族阿细人的头人。经过多年准备,弥勒县(今弥勒市)和路南县(今石林县)的西山、东山、五山、圭山等地区地下武装的人数和装备日益发展和增强,已经建立起一支武装游击队,在这里进行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此外,圭山、西山一带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离省会昆明也不远,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实现农村包围城市也非常有利。

1948年2月29日,在弥勒县党组织的接应下,由缅甸秘密回国发动武装起义的朱家璧、张子斋等,率队到达弥勒西山勒克村。朱家璧、张子斋将弥勒县党组织发动组织的农民武装和从滇南带来的武装共200余人集中起来,初步编为3个中队和1个政工队,着重针对面临的紧急形势,进行战前动员和军事、政治训练。

云南游击队的逐步形成,引起国民党政府的严重不安。训练只进行了三四天,国民党便妄图扑灭刚刚燃烧起来的革命烽火。朱家璧统一指挥这支新生的游击队武装,在西山人民的支持下,灵活作战,分三路阻击敌人。游击队牺牲3人、伤11人,挫败了敌人消灭游击队的企图,激励了人民的斗志,游击队发展到300多人,圭山、西山起义获得成功

迎来云南解放的曙光

圭山、西山起义成功后,敌军虽被打退,但很快又纠集各路人马,卷土重来,企图把游击队歼灭在西山、圭山地区。遵照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示,1948年3月上旬,在弥勒县西山活动的游击武装突破敌人的包围圈,经路南县的圭山向陆良县龙海山地区、师宗县的阿乃地区、罗平县板桥钟山乡地区转移和进发,沿途集结部队。至3月中旬,部队发展到3个大队400余人,暂称“一支人民的军队”。

“一支人民的军队”雕塑 (明雄忠 摄)

到4月,部队已发展到7个大队1000余人,实现了中共云南省工委提出的“形成拳头,打击国民党军队”的目的。

1948年5月11日凌晨,部队突然发起进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举攻占师宗县城。师宗县城系人民武装解放的第一座县城,这一胜利,鼓舞了滇东南各族群众,提高了部队士气,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一支人民的军队”在战火中发展壮大起来了。

7月1日,部队在富宁县里达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7周年,同时宣布将“一支人民的军队”以及在滇东南发展起来的部队统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后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迎来云南解放的曙光。

(作者为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陈祖英)

来源:云岭先锋

德庆红色印记 | 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团部旧址——清任书室

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团部旧址——清任书室,位于德庆县凤村镇大村村。绥贺支队二团在清任书室召开了多个重要军事会议,指挥过多场战斗。清任书室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军事要地,为德庆县地方党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团部旧址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凤村镇大村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及二团建立后,为开辟游击新区,二团团长刘超明带领部队挺进凤村九龙盆地。在攻打下氹窟、洞坑坪、匝村顽敌后,即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大村寨的清任书室为二团团部驻地。

△德庆县凤村镇大村村的清任书室

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二团主力开进凤村九龙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后,支队第二团领导机关即设在大村的清任书室,时间长达一年之久。绥贺支队二团在清任书室召开了多个重要军事会议,指挥过多个战斗。

△经修缮后的清任书室

1948年7月,绥贺支队司令陈胜、政委叶向荣在清任书室内召开武工队长会议,研究攻打国民党双郭自卫队战事。会后,武工队偷袭了双郭自卫队,歼国民党自卫队员30多人,缴获长短枪30多支。同月下旬,在清任书室门前广场召开数千人的群众大会。会上,陈胜、叶向荣作了讲话。国民党德庆当局对九龙游击根据地的日益扩大感到不安,派出县自卫总队“围剿”九龙武工队。二团暂时撤出九龙,接着夜袭国民党县自卫总队,毙敌3名,伤敌8名,缴获步枪11支、机枪1批。

△粤桂湘边纵队老战士合影

从左至右:陈胜、李海、叶向荣、梁嘉、林锋、黎雄

1949年8月15日,绥贺支队二团在清任书室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对外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二团”番号,并宣布二团团部设在清任书室。 8月30日,绥贺支队二团在清任书室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研究攻打凤象乡公所。 9月1日晚,绥贺支队二团集中队伍170多人,在团长刘超明率领下,攻打凤村圩的国民党三乡部队,活捉了国民党三乡联防队队长罗剑波及其部下30多人,缴获机枪3挺、长短枪40多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为解放德庆奠定了基础。清任书室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军事要地,为地方党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革命战士的手稿记录资料

清任书室,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西向东,为砖、木、石结构,长13.65米,宽37.21米,建筑面积447.75平方米,有四房两厅四走廊两个天井,基本陈列主题为绥贺支队二团领导人。

清任书室革命建筑物(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二团团部旧址)于1988年2月被德庆县委公布为德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8月被德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在清任书室为学生讲解革命历史

(图源:德庆县凤村镇中心小学)

- THE END -

来源:德庆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