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文昌庙

河西文昌庙

文昌庙在贵德共有三处,一般特指河西文昌庙,藏语称“尤拉康”,位于县城西郊六公里处的下排村西侧山坪台东坡上。文昌庙西靠山坪,北临黄河,庙前温泉河婉蜒北流。文昌庙始建于明代晚期(1590—1600年间)。据朱辑五编《贵德县续志稿》记载,“距贵德城西十四里,旧有文昌庙,创自前明……”清同治六年(1867年)文昌庙毁于一场大火,同治十三年(1874年)筹资重建,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1958年遭破坏,1982年,在旧址上按原规模建起了新的文昌庙。

文昌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阶梯式庙宇,踏上第一层平台,一座三层的横枋斗拱组成的牌坊建筑便是文昌庙山门。牌坊三开间,中间宽而两边窄,主次有别。三开间都安装了钢管绾花的金属栅门,即美观大方,又多少透出现代建筑的气息。山门两边“工”字形的水泥基座上石狮虎视眈眈,门前一对旗杆冲天而立,透露出寺庙特有的威仪和神秘。经几十级石条台阶,登上第二平台,这里三面建有楼阁,东楼为魁星阁,塑有魁星之像,南北两侧是钟鼓楼。北为火祖阁,内塑火神、牛王、马祖三位神像。正南楼为娘娘阁,内塑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献花娘娘三位神像。第三层平台正中建有文昌大殿,通高10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气势恢宏,突出了建筑群中的主体地位。大殿为飞椽双檐的歇山顶式横枋斗拱建筑;描金绘彩,雕龙刻凤。殿顶琉璃瓦铺面,阳光下光彩烁烁,耀人眼目。殿内泥塑彩绘的文昌坐像,威严中隐含着慈祥,“天聋”、“地哑”二童侍立两旁。

武威文庙,西北最大的文庙,为何建在了河西走廊

武威文庙:声名冠陇右 文章传千秋

“斯文绝继在人才。”文庙正是养文气之地,育人才之所。

武威文庙号称“陇右学宫之冠”,如今则是全国三大文庙之一。

五百年的文庙

兰州,过黄河,翻越乌鞘岭后,遇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武威。武威是汉武帝为扬言汉军的“武功军威”而设立,算起来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同敦煌酒泉张掖号称河西四郡,在汉唐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国际化大都市。这座千年古城,既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曾一度是我国的三大文化中心,据说唐玄宗都曾到武威观花灯,可见当时武威经济文化的兴盛程度。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武威文庙。这座建于明正统年间的寺庙,如今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祭孔场所之一,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建水文庙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城东南隅,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二年至四年(1437年—1439年),距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了。后经明成化、清顺治、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重修后逐渐成完整的古建筑群。

文庙是孔庙的另一种称呼。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人们把祭祀关羽的庙称之为“武庙”,由此文宣王庙也被称为“文庙”。

“天下文庙,惟论传道以列位次。”可见文庙的作用是教书育人,宣扬礼制。由于文庙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学校职责,许多地方学校就设于文庙之内,故此人们往往把庙和学连在一起称为庙学。在解放前,几乎每一个县都有文庙,如今能够保存下来的文庙没有多少了,而完整的文庙就更少了,一些地方剩下个大成殿,就很不错了,足以让许多地方作为开发旅游的王牌了。

声名冠陇右

武威文庙被人们称之为“陇右学宫之冠”。进入武威城区,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天马广场,武威文庙就在距广场不太远的地方。

这是个雨后的下午,走进武威文庙,阳光灿烂,树叶初展,文庙内弥漫着些许尘土的气息。古代官私都可以兴办书院,有官办的也有私立的。武威文庙的修建却与众不同,它是凉州卫的军户们所修。据明正统四年(1439)《凉州卫儒学记》载:明正统初年,徐 “睹将校子弟,多明秀好学,而未设学舍以为讲肄之所,遂请于朝,得命以农隙令军士取陶甓而经营之”。

人们酝酿设立文庙的目的自然是教书育人,学子进而参加科举考试,最终中举人考进士,获得一官半职,最后成为“体制内”的人,做高官骑骏马。这似乎就是人们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可见,人们修建文庙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祭祀,还带着很强的功利性。

进门前行,曾经令无数人向往的文庙就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人们巧妙地将对孔子的尊崇礼仪融入了建筑的布局,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这些参观者。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部分,以大成殿为中心,南为戟门、棂星门、状元桥及泮池,北为尊经阁,西为凉州府儒学院。棂星门后面,就是戟门,此门又叫大成门,进去就是大成殿,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

按照习俗,武威文庙的正门从建成至今没有打开过,因为武威在科举时代没有出过状元。文庙的正门自然就不能开启,如今这里虽然变成了博物馆,但依旧恪守着这个古老的禁忌,大门依旧紧闭,似乎还在期待传说中的状元出现。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他打破了当时只有贵族子弟学习的弊端,抱着有教无类的想法,真正将知识向平民普及。从孔子以后,我国教育体系逐渐走上官私共存的道路

绝学谁人继

凉州府学就在文庙西面。这是一个长方形院落,明伦堂是府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明代官私兴办的书院很多了,有些县有三四所。有各级政府兴办的,也有学者私人创办了书院,而且私立书院的教学质量往往超过了官办书院。有些书院在全国影响非常大,比如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它提醒书院的学子们不能一味地读死书,否则就会读书死。然而,真正能够明白其中含义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据说当时的生员们每天晨间要写大小楷二三百字(估计需要1-2小时),上午读四书、五经一板(估计需要2-3小时)。下午读时文一篇、诗一首(需要2-3小时)。灯下则作抄摘、试贴等工作。综合来看,每天周而复始地写字,死记硬背,和作八股文。因为山长(即书院总管)五日一抽查,教师也要求五日一背书和默写。所以书院的课业与生活是为科举做官,而终年埋在故纸堆里,与现实相隔离。

到清末,儒学教育彻底和现实脱节,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念之乎者也。宋代关中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早被大部分学生忘记了。不少学生都企盼着能够考中举人进士,然后一门心思捞官挖钱。

武威文庙内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众多的匾额,多达44块。保存在桂籍殿内,这些匾额涵盖了从康熙到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其内容有“天下文明”、“书城不夜”、“辉增四垣”、“文明长昼”、“辉腾七曲”、“佳录垂青”、“聚精扬纪”等,其中“天下文明”匾额是武威人牛鉴所书。牛鉴是武威人,考中二甲第四名,曾任两江总督,是清代甘肃文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也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人。牛鉴签订南京条约后,又过了60多年,科举制度就被彻底废除了。不久,新文化运动兴起,科举制度和儒学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

走在武威文庙内,看着一块块大匾,张载的话再次想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东河旅游的独特魅力——南龙王庙西口道文化

龙王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包头老城最早的宗教建筑,位于东门大街东侧,北起东门大街,向南延伸至南龙王庙街。全长1190米,宽4米,土路面。因东南有南龙王庙而得名。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东河区十大庙宇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少女金凤在挖野菜的途中拾到一颗红果子,食用后竟然怀孕了,后生下一子。令人更奇怪的是男孩出生时头上长着个小角,金凤给他取名“玉龙”。玉龙长到十几岁时,连续三年大旱,使得菜园附近的农民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玉龙”见状,腾云而去变为一条小金龙,为当地百姓降下雨水。后人为纪念这条善良的玉龙和他的妈妈,于是便在城南他们的家中盖起一座龙王庙。

南龙王庙修葺前后对比图像

老包头,是因"走西口"而生的移民城市,山西人居多,所建庙宇、所供神像,也有着浓浓的晋风。既是"南龙王庙",当然先请龙王入驻为好,并且应请广济龙王,由此承继老包头历史与宗教之渊源。

南龙王庙的山门与钟楼

南龙王庙

老包头,最为热闹的莫过于庙会。南龙王庙每年也有数场庙会,既有鲁班社(木匠行会)敬奉祖师爷的,也有园行(蔬菜行会)酬谢龙王爷的。不管哪家唱戏,广济龙王(五爷)都是满心欢喜。据老人讲,唱戏之后,必要一场好雨。

南海禹王庙庙会(摄于1937年)

重新修建后的南龙王庙戏台

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南龙王庙度过了历史的沧桑洗礼。如今国运昌隆,宗教信仰得到落实,为了满足群众的信教需求,南龙王庙重新恢复,设想以历史原貌恢复道教宗教活动。祈愿在新的时代,龙的精神能够遍及九州,龙的传人能够将祖先的文明发扬光大。重振晋商精神,让老包头的灵魂再次升腾。

从兰州出发 走进美丽的河西走廊 古凉州武威文庙

12月25日,从兰州出发走进河西走廊奔马的故乡---古凉州武威市的文庙,第一眼目观槐树年轮,就可看到文庙具有历史的厚重和文化底蕴。

天马故乡-醉美凉州,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享誉中国诗词盛坛的“凉州”而闻名天下,有历史文化,有人文积淀、有心灵栖息的文化殿堂,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五凉古都。

武威文庙(市博物馆),位于武威城区南部,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武威文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