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墩古文化遗址

船墩古文化遗址

船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河北社区赵家边村北距汤铜公路约100米。

宝墩文化遗址的古城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宝墩文化遗址的6个古城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间的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其中鱼凫城保存较差,似乎近于六边形,其保存最长的南墙也与附近的现代河流遥相平行。

寻找“戚家墩”——上海地区最早发现的古文化遗址

戚家墩,

距离金山卫镇五公里左右,

在海塘附近。

在这海塘上面也就是老的沪杭公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戚家墩附近的海塘外有一片空旷的“铁板沙滩”,铺有盐民晒海盐用的盐板。远处芦苇丛中不时有成群的野鸭飞出。当时,每天会有几班公交车从金山卫“十字街”终点站,延伸到南门土城墙当中的“缺口”附近。走上高高的海塘,可换乘从浙江乍浦到奉贤西渡的“西乍线”公交车。下车摆渡,对岸就是闵行

如今的戚家墩,早已是成片的滨海居民区。手机地图上只显示了戚家墩,而找不到确切的“戚家墩古文化遗址纪念碑地址。不过当地人倒比较熟知,在路边询问稍微年长者可知“戚家墩古文化遗址”纪念碑就坐落在临潮三村旁的临潮街,区教育局“教工之家”的南侧。

△戚家墩海域

说到戚家墩,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明代戚继光抗倭。然而在金山卫,四处抗击倭寇的是一代名将俞大猷。他与戚继光齐名,人称“俞龙戚虎”。

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戚家墩遗址石碑

戚家墩古文化遗址,是在一九三五年发现的。最为特别的是,戚家墩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地区最早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目前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二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两次清理发掘。遗址的上层属西汉时期文化,发现水井一口,墓葬三座;下层以是几何印纹硬陶和釉陶为特征的春秋战国文化,清理战国墓葬五座。

其中有用绳文陶井圈垒成的西汉的水井。井内充满淤土,在上部淤土中发现有西汉的绳纹筒瓦、鹿角核桃杏梅核和瓜子等;在下部有铁釜、灰陶圜底罐等。

△60年代出土西汉水井

考古发现战国墓葬中有各种陶器。其中有印纹硬陶坛、黑衣灰陶盆、夹砂红陶乳丁足鼎、釜等。在金山区博物馆里陈列着上述这些文物。

“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说明:两周时期,金山长期处于吴、越国交会之地。“吴文化”与“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和集成之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吴越文化。随着历史的沉淀,吴越文化凝固成一种强固的传统,深植于人们意识深处,并影响至今。

END

编辑丨刘海滢责编丨胡兰萍

今年,良渚申遗成功,也是江阴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20周年!

北京时间2019年7月6日,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江阴高城墩遗址

是目前长江沿岸发现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

2019年也是其考古发现20周年!

距今5300到45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标志着良渚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时代,被国家文物局定位为“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实证了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以不争的事实书写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而今为世界所公认。

良渚文化是以良渚遗址为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主要分布于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一支著名史前考古学文化。江阴高城墩良渚文化属环太湖地区、长江沿线遗址,等级较高的高台墓地,今年申遗成功,也正好是高城墩遗址考古发现20年。下面,小编和您一起回顾一下高城墩遗址始末。

▲良渚文化核心区遗址分布图

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江阴市石庄乡大坎村高城墩自然村北,70年代村民在遗址中心建窑取土制砖,后期土窑停烧,村民建房取土,将原有面积近万平方米,高10余米的土墩被不断蚕食削减,至1985年10月由江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止,遗址残存北部约2000多平方米,高度也降至7米左右。在此期间,大量文物毁坏或流失,仅有2件玉琮和若干件玉器等少量文物为常州博物馆收藏。

▲1985年10月由江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3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发掘前状况

常州博物馆藏高城墩出土玉琮

1998年11月,基于遗址破坏严重,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江阴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对高城墩遗址正式进行抢救性发掘。

▲钻探

▲考古发掘现场

▲翁雪花(左)、邬红梅(右)现场绘图

▲刁文伟对12号墓葬绘图、记录

▲孙军在清理器物

▲高振威(左一)清理墓葬

本次发掘共计开10×10米探方9个,5×10米探方4个,探沟1条,发掘面积共1157平方米,发现14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祭台一座。

▲高城墩遗址考古现场全景

▲高城墩遗址平面线图

遗址共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233件(组),其中琮、璧、钺、锥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组),最终证明,高城墩遗址是良渚文化时期又一座规模大、有严谨的布局规划和严格的建筑方法的高台墓地。

▲5号墓

▲高城墩出土玉琮

▲高城墩出土玉璧

▲高城墩出土玉钺

▲高城墩出土玉镯

▲高城墩出土玉锥形饰、玉管、玉珠

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苏南环太湖地区北部、长江沿线地区良渚文化墓地的时空分布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这处“高台墓地”与周边同类墓地(如寺墩、乌墩等遗址)似可成为良渚文化的另一重要区域,是这一地区良渚文化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由此提出了良渚文化可能不止一个中心的问题。2000年4月6日至8日,在江阴召开了 “江苏江阴高城墩、佘城遗址全国考古研讨会”,同年高城墩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阴市人民政府被授予“文物保护突出贡献奖”。

为更好的保护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江阴市人民政府在不破坏遗址本体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陈列馆,2002年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陈列馆建成开放,陈列馆为园林式建筑,占地6000平方米,6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采用复原式陈列的形式,恢复了7座墓葬的原貌,开创了省内遗址陈列馆先例。

▲开馆仪式

▲展厅内部

▲陈列馆外貌

来源:江阴市博物馆

版权及声明

1、本微信号所转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仅作分享。

2、本微信号所转载内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不愿意在此刊登,请及时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