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今临蔡乡政府所在地)。《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据,筑城临蔡河(今老黑河古为蔡水),故名临蔡城”。《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陈郡改名宛丘。析置临蔡县。大业初(605年)置淮阳郡,并临蔡县入焉。”古城一高台上,台高6米多。现存城垣残高2米至3米,东西宽211米,南北长240米,基本为方形。周有城壕,宽20米至30米,只有一南门曰同心门,城内有丁字形大街,南有火星庙,北有佛爷庙。经省、地、县多次调查,根据出土文物特征,此城应建于战国晚期。

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

淮阳有座充满传奇的古老城池——临蔡故城(下)

建议在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从北面第三次攻打陈州城,在路过临蔡时远远看到前方有座寨子,三面环水,位置险要。李自成心有所动,便想将此地纳入自己以后秘密藏身的据点。于是,派人进寨商量,没曾想所派之人因傲慢无礼,出言不逊,竟被寨内族人驱赶而出。

这件小事让李闯王很没面子。心想,这么个小寨子居然瞧不起他这位即将称帝的大人物。于是,闯王勃然大怒,后果很严重。他决定由他亲自指挥强攻此寨,靠武力抢夺。谁料到这寨子虽然不大,却只有南面一个寨门,三面环水,易守难攻,义军损兵折将。更让他懊恼的是,寨墙上有位英俊的年青人隔着几百米竟然一箭射中他左臂。这箭射中的岂是他的身?而是真切地射中了他的心。

两天两夜的激战,起义大军非但没有攻破此寨,反而损失惨重。后来,他的军师向他建议,说这个寨子应为母猪型工事,皮糙肉厚,只有肚子处相对比较薄弱。此时的义军已经配备了火炮,火炮形状如白色的龙,碗口粗细,檩子般长短。李自成听从军师建议,用十二门白龙火炮从西面狂轰滥炸。

寨墙终究抵挡不住威力巨大的火炮轮番轰炸,最后被炸开很大一个豁口。义军用木门板搭桥从宽阔的护城河上冲入寨中。李自成为报一箭之仇早已吩咐手下兵士:攻进寨内后,无论老少,不留活口。寨子里的男女老少看到义军的暴行后,奋勇抵抗,可怜三百多口人尽遭杀戮。

事后,经清点发现,原来抵抗义军的寨内青壮之士仅有百人。而义军死伤过千,仅在巷战中就死伤四百余人。有的兵士进寨之后,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误打误撞就落入寨内正在奋勇抵挡的寨民圈套。

战后,闯王李自成好奇地在寨子内转了又转,惊叹这个寨子建造的竟然如此鬼斧神工,并决定将自己李姓亲信族人留下近百人,随后,又将附近几个村庄男丁杀绝,劫掠同等数量姿色较佳的女子至寨中,让他们在此繁衍生息,以备将来危难之时有处躲避之所。并亲自给寨子取名为“李寨”。

一切安排妥当,闯王大军继续向南挺进陈州城。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在陈州他又遇到一位负隅顽抗的劲敌——睢陈整饬兵备道关永杰。

关永杰据传是三国名将关羽后人,他初来陈州时,因该城地处中原,且又是交通要道,经常遭到土匪强盗的骚扰。他眼中看到的陈州竟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百废待举。这情景不禁激起他强烈的赋诗欲望,因为他不仅是一位廉洁奉公、强直不阿的封建官吏和将领,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在他较为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作。著作有《岳华集》,亦名《晴云亭诗草》。此时此刻站在陈州城楼之上,令他触景生情,用黯然神伤的笔调作了一首《柳》:“陈州城外柳,枝叶尽摧残。不是赠离别,饥民独自残。”

自从关永杰到陈州上任,整饬军备,加强城防,日夜防范。当李自成起义军进入河南后,其他州县纷纷开城投降,唯独关永杰在陈州负险固守,阻止起义军向华东挺进。李自成那时刚在临蔡老寨吃了亏,如今又遇到这个不知死活的关永杰。

于是,闯王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陈州城。六天六夜不停的炮轰与强攻,最终义军将陈州城攻破,关永杰也在此役中战死,成为明王朝的“殉节”之臣。他的“英勇事迹”也给淮阳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闯王李自成经此役之后,也逐渐走向没落,最后被吴三桂联合入关的清兵打败。而身处临蔡李寨李自成留存下的旧部,听到闯王兵败身死的消息后,决定隐姓埋名,伺机行事。后来,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此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生活习性也早已融入本地生活。

他们先前那种幻想重新光复大顺政权的锐气,也渐渐被消磨殆尽,再无非分之想;而关于他们那段鲜为人知的隐秘身世,也逐渐被后人淡忘。随着时代更迭,寨子里又陆续住进许多异姓居民。后来,大家慢慢又沿袭了以前的名称,称这座历经磨难的古老城池为“老寨”。

故事非历史,切勿做史料。热忱欢迎广大热爱淮阳乡亲提供淮阳境内古老文化遗址线索。微信号:qingchenxuanzi

图文/编辑/玄子

:临沅故城与张若城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临沅故城在今常德城西,张若城在今常德城东。今常德城原为常德县城。常德县最早称临沅县,因滨临沅水而得名。始建于公元前221年。当时,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县),临沅县属黔中郡。西汉时仍称临沅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同时在临沅县东部新置索县(县城在今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在临沅县沅水以南(包括桃源县西部地区)增设沅南县(县城在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古城山村)。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临沅、汉寿、沅南三县合并为一县,取名武陵县民国二年(1913)改武陵县为常德县。县城一直在今常德城。1988年撤区建市,改常德县为鼎城区,区治迁往今武陵镇。

关于临沅故城与张若城的确切方位,清代《嘉庆常德府志》卷六《山川考.古迹》记载较详:“临沅故城在县西,汉置县,隋改为武陵。张若城,县东。秦白起伐楚黔中,楚(应为秦——笔者)遣其将张若筑城以拒之。”由此可见,后来的武陵县(常德县)城,是由历史上的两座古城合并、演变而来的。武陵县城西头的是临沅故城,东头的是张若城。关于这一点,更早的明代《嘉靖常德府志》也有记述。该志卷二《地理志.城池》明载:“府城,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楚人(应为秦人——笔者)张若筑城。是年秦昭王遣其将白起伐楚取黔中地,楚人筑城以拒秦(应为秦人筑城以拒楚——笔者)。旧志在县东一百步。今治城疑即旧址也。”这里说的“旧志”是指明朝永乐和成化年间先后编纂的两部《常德府志》。前者由陈志明总纂,后者由杨宣总纂。这几部府志都说临沅故城在县西,张若城在县东。应该是较为可靠的。对此,清代《同治武陵县志》并有精细的考证,该志卷八《建置一.城池》说“临沅旧城在县西。汉置县,隋改为武陵。按:《统志》(即《大清一统志》——笔者)‘沅水经平山(河洑山——笔者)即经临沅县,后历枉渚。’则临沅故城即在今县城西,或谓在东者,非。”这就把临沅故城与张若城的地理位置辨析得非常清楚了——今常德城西头是临沅故城,东头是张若城。

( 作者系常德文史专家)

注:《常德文史》栏目所有作品均为学术争鸣成果,属作者个人研究所得,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如需转载使用,请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

编辑:陈飞君

审核:尹媛媛

蔡国故城3000年!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蔡国都城遗址,又是蔡姓发源地

1、蔡国故城是西周和春秋时期蔡国都城,作为蔡国都城长达500年。今存蔡国故城遗址,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西周古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别名也叫上蔡县驿,是从后来驿站的说法,位于今河南上蔡城西南。

2、蔡国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遂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蔡叔度遂在芦岗东侧建都,修筑都城,未竣而殁。周成王三年,其子姬胡继续修建而成。

3、春秋时蔡灵侯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蔡第一次被灭,楚公子弃疾任蔡公。前530年,弃疾即位,即楚平王,蔡平侯庐复国,旋迁都于吕,称新蔡,后蔡昭侯又从新蔡迁于州来,称下蔡,因此蔡国的故都称上蔡。蔡国都上蔡五百余年。

4、蔡国故城,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周长10490米,高4-11米,宽15-25米,城门最宽处有百米以上。面积8.86平方公里,东西略短,南北稍长。据清康熙年间撰修的《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其形如山……"。故城有城门,有瓮城、门卫房,内有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外有护城河、蔡侯墓及贵族墓葬区等。

5、西、南城墙现保存较为完好,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小夯窝圆底,每层厚8-14厘米。城墙内部明显分为上下三个层次,就是修复加高所致。故城西垣高台之上有蔡侯望河楼,北垣有烽火台

6、春秋时期这里不但是蔡国的国都所在地,而且战国时期也是楚国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

7、蔡国都城南面三门,东面、西面、北面各两门,共九门,谓之九门九关。最大的城门长116米,宽87米,其规格之大,实属罕见,九道旧城门遗址还依然清晰尚存。

8、蔡侯的宫殿区座落在蔡城中央,高出地面约3米,周围流涧环抱。城内并有居民区、街道和制作各种器物的作坊。

(博图角摄影师周一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