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英姿

粗榧英姿

粗榧英姿

海南粗榧,别名红壳松,海南特有树种。全身含有抗癌生物碱,从它的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总碱中,可分离出9种生物碱,其中有4种是具有抗癌活性的酯碱。目前,在霸王岭森林公园的热带雨林中已发现3株高达20多米、直径45厘米的特大粗榧母树,这3株母树龄有500余年以上,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粗榧母树。据初步调查,霸王岭地带长有100余株粗榧。

霸王岭山地雨林沟谷雨林雅加大峡谷雅加大瀑布野生兰花群落坡垒根抱石野生荔枝林低山雨林桫椤翠影见血封喉古榕抱石海南长臂猿霸王岭石壁雅加松顶级群落仙人炼丹霸王洗剑池


仙人湖畔看花海 健身骑行展英姿

“砰”,随着武穴市人民政府毛副市长一声枪响,武穴市第七届油菜花海垄上骑行活动拉开了序幕。

此次活动在武穴市仙人湖景区开展,起点设在余川镇砌石村,终点设在余川镇龟山村,全程12公里,100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和200名长跑爱好者参加此次盛会。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余川镇砌石村的腰鼓节目响声震天,20余名舞者随着《春来武穴看花海音乐翩翩起舞,将气氛引向了高潮。除了参加活动的运动员外,余川镇砌石、龟山、干仕、王宪自发组织3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启动仪式,并全程助跑跟跑,呐喊助威,展现出余川镇党员干部群众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良好风貌。

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余川镇党委政府3月初就油菜花海筹备工作展开调研,积极与市委宣传部对接,制定精细方案,尤其是在沿线环境卫生、安保秩序维护、宣传氛围上大下功夫。活动准备期间,余川镇号召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对沿线进行除杂除障,悬挂宣传条幅,按照市领导要求,余川镇党委成员带队,国家干部全员上阵,带领各村治保委员、党员群众代表对各个路口进行值守,技防人防严格到位,对沿线群众进行安全提醒。发动各景区、各村将相关展板进行集中摆放,展现余川镇旅游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秀成果,鼓励更多的人关注余川、做客余川,来余川干事创业。余川镇联合武穴融媒体中心对此次活动全程直播,积极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并通过无人机向广大网友展现仙人湖畔的美丽风光。

组织到位,服务到位,比赛选手可以心无旁骛的享受比赛乐趣,欣赏绝美风光,活动过程中,自行车车队互助配合,有序前行,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长跑运动员经过系统的准备,在比赛过程中奋勇争先,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和耐力,同时心态良好,和观看活动的群众互动交流,比赛在一片加油声中圆满结束,所有运动员成绩喜人,第一名以42分钟跑完全程,得到现场人员的一致称赞。

活动结尾,市委宣传部蔡军、市政府毛永超、余川镇党委书记饶维学、宣传部柯鑫、程改平、蔡慧等市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余川镇党委书记饶维学在接受采访时,推介了余川镇231(横岗山佛教文化、一尖山禅宗文化两大旅游区,仙人湖、红色旅游公路、松大线三条美丽乡村建设线,仙人湖、龙门冲、怡湖山庄、一尖禅修等一大片旅游景点)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余川镇坚持一主两翼战略,全力创建旅游名镇的奋斗目标,并就余川镇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进行介绍,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余川游旅游景点、赏美丽乡村、听民间故事、尝特色美食,品禅修文化。

消息来源: 美丽余川 编辑:彭飞 审核:刘世玉 版权归原著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探秘黄陂木兰山 登山、徒步显英姿

武汉去过好多次,知道黄陂是近年的事,日前有幸来到黄陂,代表达人大咖与10000多名参赛者一起参与了木兰山登山节,体验了黄陂区一年一度的文体盛事。沿途不仅感受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黄陂区遗留的各种古建文化也让我分外痴迷。

木兰山登山节以“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共分为2017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木兰山站)暨木兰山徒步达标赛、武汉市首届职工登山大赛和第二届武汉木兰山山地徒步竞速赛三大项目。

随着一众领导嘉宾鸣枪发令,三大竞赛项目同时开赛。

原来黄陂是一座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距今1300多年的唐朝古建遗迹木兰殿,并非黄陂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建。在黄陂区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古建遗址,那就是中国商代前期城市遗址-黄陂盘龙城

即将到达终点时,我看到一位男士用一根绳子带着女同胞跑,深感到团队精神的无坚不摧。

经过激烈的角逐,健将们胜利到达终点木兰山胜景广场,领导们为获得前8名的团队颁发了奖状和奖杯。

探秘黄陂木兰的第一站便是集宗教、地质建筑奇观为一身的木兰将军的故里、佛道两教圣地木兰山。山上木兰山古建筑群,以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为格局,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群。其中以木兰殿历史文化最为悠久,木兰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一砖一瓦、一檐一角莫不透露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木兰山是一座雄伟、美丽而神奇的山,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其3万亩生态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具备开展登山户外运动众多项目的条件。一年一度的登山节总是能吸引众多登山运动爱好者的到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武汉木兰山沿途风景雄奇壮美、旖旎迷人,让人陶醉。

这次的黄陂之行,让我认识了黄陂,了解了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黄陂。原来这里有三张文化名片享誉世界,殷商盘龙文化、汉唐木兰文化、北宋二程文化。

木兰山交通

木兰山在武汉黄陂,武汉港乘坐旅游大巴客运长途车和旅游车都可直达木兰山。公交车没有直达的,汉口火车站坐292公交到黄陂客运站,再转专线旅游大巴即可到木兰山。

武动桐庐---武风飒爽英姿强身健体

编者按

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调动周身每一根神经去努力感受。每一个武术门派,都有着一段传奇曲折的历史。纵观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从没有哪一种传统搏击技巧,具有如此丰富的技术理论体系,也没有哪一种搏击技术具有武术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桐庐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武术如同荒原上的野草,顽强而又执着地延续着。每当春天来到,它就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在春风中舞动。

TOP 1

从默默无闻走向大发展

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舞刀弄枪的武术事业也曾一度陷入低潮,民间习武者寥寥可数。但此时,由人民政府组织的武术训练仍然断断续续地发展着。据载:桐庐从1972年至1977年先后举行了四次不同形式的小学生武术表演比赛。1982年国家体委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为全国的武术事业大发展吹响了号角。我县武术重新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1983年12月26日,县体委组织成立了“桐庐县武术协会”,举行了首届民间武术比赛。制定了一系列武术管理措施、训练方法和组织章程。1983年11月,当时的桐庐县芦茨乡组织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乡级武术协会。每年进行武术考试,并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随后,在富春江、凤川等乡镇,武术协会纷纷成立,习武爱武之风重新吹遍了桐庐大地。

自《少林寺》放映后,群众武术活动也蓬勃发展,各乡村青年都自发组织练武小组,自费聘请民间拳师教拳授艺。如芦茨、畲乡、横村、钟山、分水、百江、怡合、合村等地,基本上村村练武,人人谈拳。此时,全县上下掀起一股“习武热。原先隐居民间的拳师也开始舞拳弄棒,桐庐大地呈现一片武风正茂的新气象。

1985年,桐庐县建立了第一支武术师资队伍。基层武术也逐渐纳入正轨。而就在1984年4月,桐庐县体委、县武协遵照国家体委“挖掘、整理民间武术,抢救国之瑰宝”的文件精神,成立了“桐庐县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前后共花了整整一年半时间,踏遍全县所有乡镇、村,走访了50多个拳师之家,召开了大小十几次座谈会,采取拜访、谈心、交朋友的方式,挖掘整理了桐庐县武术的来龙去脉。共挖掘整理源流宗派4个,拳种27种,古老的点穴书籍一本,拦手门秘笈手抄本一本,古老的桐庐武术开始逐渐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TOP 2

以武会友,武林盛会聚英豪

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各种武术比赛让他们能够认识更多的武术通道,一窥更高的武术境界,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盛会一般。桐庐县自1983年成立武术协会以来,先后举办多次武术比赛,每次比赛都采用国家武术比赛竞赛规则,取甲、乙、丙三个等次。

1983年12月,当时的县体委举行了首届桐庐县武术表演赛。并邀请“杭州市少年业余武术队”、上海市通臂拳师朱铭成、青年拳师封春勇等进行了助兴表演。自全县22个乡镇,厂矿企业,100多人次运动员参加表演。其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81岁。表演赛在当时的桐庐县人民大会堂(圆通寺)举行。因建国以来桐庐首次举行如此隆重的武术表演,赛前门票被抢售一空,观众达1400多人次。参加这次表演比赛的武术项目有传统的八仙拳、潇洒飘逸的长拳、刚劲有力的地方南拳、柔软似水的太极拳,还有刀、枪、棍、棒、镰刀、柴冲、板登、对采等武术套路。特别是省武术队陈国安的南拳,刚劲威猛、气势逼人;上海精武会封春勇的醉拳,潇洒飘逸、举杯自酌、颠簸醉倒,更令人耳目一新。这一切为桐庐县武术事业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武术表演赛珍贵原文

此后,我县在1984年11月举行了“第二届民间武术表演赛”,参加的运动员来自各乡村和辅导站。比赛时分拳术和器械两大类。参赛运动员比第一次比赛的水平有所提高。1985年11月县体委在灯光球场举行了“桐庐县职工运动会武术比赛”。1988年11月举办了“全县第四届武术比赛”,参赛的有老中青40人次。1989年10月举行了“第二届桐庐县职工运动会武术比赛”。从1983年到1989年的这五次规模较大的武术比赛让桐庐的人们进一步了解武术,为推广武术作出了贡献。

而近年来,桐庐武术界更是走出县境,走出了国门。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6届国际武术比赛中,桐庐武术协会的朱广洪与王胜利分别在练手拳和太极刀项目中夺得金牌,桐庐武术正在走向世界。

TOP 3

强体健身的桐庐少数民族体育

桐庐武术发展走过的道路,同样也是桐庐整个体育事业大发展的缩影。当桐庐武术在飞快发展的时候,其它体育事业也正在不断地前进。这其中,就包含了近年来逐渐为人所知的桐庐少数民族体育事业。首届少数民族暨横村初中第一届畲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是押加、蹴球、高脚马等独特的比赛项目。在这些比赛项目中,你不难发现他们与武术一样,充满了魅力。

相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更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给观众以全新的观感,同时还增进了对不同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的了解。

“押加”:“押加”项目的比赛只限于男子参加,不分年龄,按体重来分组。比赛时两个人背对背,以绳圈通过胯下套在脖子上,双手着地,将对方拉过中线就算赢。有点类似于“拔河”,可又不同。此项活动最早源于藏族

蹴球比赛:就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分两队进行比赛,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竞赛项目分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球等。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两色。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比赛时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80分者为胜方。比赛中,有时为了自己得大分,需要此前给对手送小分。此项比赛虽然没有多少对抗性,但需要很强的蹴球基本功及场上应变能力,不仅是技术的比赛,同时也是策略的较量。

本篇图文由杨露萌、朱广洪与县档案局共同整理

桐 庐 记 忆

桐庐县档案局(馆)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