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功杜村遗址

县功杜村遗址

杜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汉唐地址: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杜村保护范围:东至杜村村东山坡,南至杜村村南断崖,西至杜村村西与李家崖村之间冲沟,北至杜村村北半山腰。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2018年,县功杜村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县功杜村遗址,县功杜村遗址简介,县功杜村遗址-宝鸡市陈仓区县功杜村遗址旅游指南

赣县田村有什么遗址?

一、赣县田村有什么遗址?

江西赣县于汉高祖6年初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县名。现代考古学家在境内曾发现青铜器时代遗址、遗物,足见赣县悠久的历史。商周遗址、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晋朝储君庙、清朝文昌阁白鹭客家围屋名胜古迹,是其灿烂历史文化的佐证。

赣县田村契真寺,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传说建寺初期香火并不旺,汉代时有十八儒生投宿于寺庙后留下了十八部经书,被人称为“十八罗汉经”。自从十八儒生投宿留经之后,契真寺的香火开始旺盛。寺里的罗汉殿中至今设有藏经阁,十八罗汉经就收藏于其中。这些经书,已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赣县田村宝华寺,系佛教大丛林中之古刹,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位于赣县田村镇东北边境的东山村,与兴国县永丰乡李树下村之交界处。据《赣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马祖禅师到龚公山传播禅法,为开山祖师,后历代高僧在此传经诵佛,为赣南佛教圣地。

田村花灯是赣县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它造型奇特,制作精细,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

二、湖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省有历史文化名城7处,其中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洪江黔城古城为省历史文化名城。

三、古代文明遗址

很多的……

诸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罗马斗兽(竞技)场、雅典娜神庙、玛雅神庙……

四、张掖有什么古迹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1986年,国务公布张掖市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各种文物和历史遗迹丰富,有全国量大的西夏室内泥塑木胎卧佛;有魏晋时代建造的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该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物古迹。

大城县这个村子竟是西汉古城遗址!

大城县西南河间市交界处留各庄镇完城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户县城遗址。该遗址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整个完城村便坐落在古城遗址上。

图为遗址出土陶器

遗址附近出土诸多文物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古城早已夷为平地,只剩下被村民称为“南台”的城台。城台长宽各约600米,高于周围地面0.6米。就在这约5平方公里的的面积上,从取土剖面上计算约有1米多厚的文化层。至今留下了“将台”、“南台”、“台东”、“台口”、“台南沟”、“西城壕”、“西南城角”、“娘娘地”等历史地名。

遗址上,秦砖汉瓦和陶器碎片俯拾即是,残破的石器也不难寻觅,每值雨后还偶有不同规格的铜箭镞和古币出现。通过村民取土而被发现的古陶井有20余眼,井中大多有数量不等的、不同规格的陶罐。在土层剖面上经常发现古人用火的碳堆遗迹和大量的兽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有人在遗址上捡到一枚方寸大小的铜印,上铸有“别部司马”字样,现陈列在廊坊博物馆

在完城村北,曾出土过残破的铜战车、铜剑、刀币等文物。遗址西部古墓中曾出土过残破的铜戈两件、青铜短剑一柄、铜战车部件和战马挽具。在遗址北,越过燕南长城遗址约2公里处,为现今的西位敢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出土过一枚铜印,上铸有“部曲将印”篆字。2003年春,在该遗址东,西曹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年代久远、早已塌陷的古墓葬,墓室是由中间为太阳、周围为对称的古兵器图案的方型墓室砖砌成。

2002年11月26日,大城县文物管理所在完城村开展了一次文物征集活动,一次就征集到多年散存在村民家中的陶盘、陶鼎、陶瓮、陶罐、铜箭镞等文物27件。

参户为汉渤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

该遗址是怎样被发现和确认的?此事应归功任职于大城县地名办公室的杨馨远。

杨馨远多年从事对大城县历史的研究,他发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载:“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世谓之平虏城”。然后又从古籍资料中进一步得知:参户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置的渤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在东汉初刘秀称帝后,因“官多役繁”故“撤并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参户县被撤,降为亭。

参户城曾为河间侯国所辖。汉武帝时,诸侯虽不像以往那样强大难以统治,但个别的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中央政权。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国的封号。河间王刘德是个尊贤有德的王侯,《汉书·河间献王传》中赞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成语源于此。他得知武帝用意,于是便把封地又分给了下代,其中把参户封给了第九子刘勉。参户侯位共传了五世,至东汉初随参户县一并裁撤。参户县虽被降为亭,但它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完备的城池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侵略起到了重要军事据点的作用。

从“乞活城”变更为“完城”

参户城又为何演变为完城?据《元和郡县志》《晋书》等史料记载:参户故城遗址到西晋初,“太安(公元302—304年),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掠羯胡万户于山东,卖为生口,值俭难售,恐其有叛,不听入州郡,筑此城以居之,任其乞活。”这也是西晋时汉族地方官僚掠夺少数民族以叛卖为奴隶的民族压迫现象,参户城从此演变为“乞活城”。城北约2公里处为战国时期的“燕南长城”,此地有“燕南赵北”之称,“完城”的“完”字不仅有“完整”、“充足”的含意,还有古代刑罚的释义。汉以前指髡刑,即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不伤肢体故曰“完”。“完者谓不钳而筑城也”。在东汉后,城内驻兵较少,因而成为司马腾安置羯族人较为理想的地方,司马腾除卖部分羯族人外,他深恐未卖完的羯族人造反,故利用原参户城安置羯族人,任其乞活。

羯族人是古代匈奴的别部,相传为中亚人,高鼻深目多须,天性骁勇。后随着“永嘉之乱”,这些羯族人乘机离开,回归了本部落,“乞活城”便逐渐荒凉成为废墟。后来此定居的居民大概嫌其名不雅,而古人更名又多沿原意,遂更“乞活城”为“完城”。

西汉参户县城遗址有的部分为何演变为洼地?民间有传说毁于地震,亦有传说毁于战乱。据杨馨远讲,这还与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瀛州刺史卢晖开“长丰渠”有关。“长丰渠”参户城遗址南引子牙河“东入淇通漕,灌田五百余倾”,后因管理不善渠水横流,参户城遗址四周演变为古河道,遂长年积水变为洼淀。

留下“老包坐完城”和“显城”的传说

此外,现今,在完城村一带的村庄,还世代流传着“老包坐完城”和“显城”的传说。相传北宋年间,包公巡察到此城,坐衙升堂,平反冤案,为民除害。为此,笔者曾查阅了《河间县志》,在该志书的“大事记”中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52年至1053年,包拯高阳关路安抚使,治河间,统瀛、莫、雄、霸、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10州军,并兼任瀛州知州,在任期间上疏《论瀛州公用》。既然包拯曾任过河间的安抚使,做为一代名臣,来距河间仅40余公里的完城巡察也是有可能的。完城村一带的村民把古城与历史上的包拯联系起来,并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世代传颂,也是一种崇尚清官的良好愿望。

村中一些老人说,在完城南洼,逢天气晴朗,晨曦微明,薄雾如纱,便有一座城池显现,城楼巍峨壮观,城门洞开,百姓军士进进出出,熙熙攘攘,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这就是传说中的“显城”。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显城”很可能是一种“海市蜃楼”现象。

(来源:廊坊都市报)

大家都在看

洛宁县景阳镇:孟村简介及文化遗址

孟村,是洛宁县景阳镇的一个行政村。原名云梦村,简称梦村,因村西傍云梦山而得名。后来,梦村识文断字的文化人,觉得与“梦”字相关的成语“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等似乎都有贬义,联想到“孟母三迁”和“至圣孔子亚圣孟”等典故,便将梦村改为“孟村”。

孟村位于景阳川口,郑卢高速洛宁西站口,距洛宁县城13公里,距景阳镇政府10公里。辖6个村民组,278户,1102口人。2006年,孟村被选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洛阳市和洛宁县财政局及扶贫办的鼎力相助,村支书杨书起带领村组干部殚精竭虑,一心为民,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各项建设事业成绩显著。原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成玉、副省长刘新民、刘满仓曾到孟村调研;2006年8月26日,全国扶贫研讨会与会代表到孟村调研。2007年,孟村云梦舞楼和文化大院建成启用,孟村获得洛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奖牌。2008年4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到孟村调研,对孟村两委会的各项工作成绩予以肯定。

随着永宁金铅和紫金冶炼两大企业入驻孟村塬,2009年10月孟村新村动工兴建,2011年6月搬迁,以景阳河为界分东西两区,共安置村民140余户。2012年,河南省爱卫会授予孟村省级卫生村奖牌。近几年来,在洛宁县和景阳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孟村安装了路灯,栽植了花木,竖起了村标,并建起了景阳镇第一扶贫产业基地,生产竹编产品,惠及周边村庄及马店、赵村、底张、兴华等乡镇群众。如今的孟村交通便利,新房成片,绿竹掩映,鲜花处处,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孟村历史悠久,现有三处历史文化遗址。一是鬼谷子修禅洞遗址,在村西云梦山上。山上曾建有云梦寨,寨内有云梦洞。相传鬼谷子王禅在此修炼后,方北渡黄河择栖另一云梦山收徒,“幽居鬼谷传韬略,教习高徒天下雄。”

第二处是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孟村村北的宜故公路旁,东至屠宰厂西墙,西为农田,北到地边,南邻宜故公路,是洛河南岸地势较低,离洛河最近的两处古遗址之一。东西200米长,南北100米宽,总面积20000平方米.该遗址陶片较少,文化层0.5米,陶片有细泥红陶、彩陶、细泥灰陶、夹砂粗红陶、灰陶等。纹饰有粗绳纹、附加堆坟、篮纹、细绳纹;器形有豆、钵、鼎、罐等;石器有石铲、石凿等。是仰韶、龙山文化时期遗存。

第三处是晋龙骧城遗址。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晋龙骧城。《水经注》:洛水又东,侯谷水流出南山北流入洛。洛水又东经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行所由,故城得其名。”《河南府志》:“侯谷今名侯峪,在永宁西三十五里。道元记龙骧城在洛水南,侯谷东,由溪西则龙骧城,当在永宁西南三十里。”“又东为广由涧水,即景阳川。”《水经注》:“广由涧水出南山由溪,北流经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根据《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记载的“龙骧城在洛水南、侯谷东、由溪西。”及“由溪水即广由涧水,广由涧水即景阳川水,广由涧水北流经龙骧城东而北流入洛”的界定,1991年的《洛宁县志》在第90页载:“龙骧城,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建,在今孟村西北处。”同一本县志第740页记载“孟村有仰韶文化遗址、晋朝龙骧城遗址。”

岁月更迭,时过境迁,孟村的三处文化遗址或绿草铺毯、庄稼茁壮,或绿树成荫,花朵芬芳,亟待有关部门勘察保护。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乡村旅游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下,孟村的三处文化遗址一定会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雷志远/搜集整理)

作者简介:雷志远,男,1968年生于洛宁县景阳镇郭庄村,1988年开始发表诗与散文作品,以乡土诗为主,多次在全国诗赛中获奖,作品入选《大陆青年诗人诗选》《当代青年抒情诗选》《河洛散文百家》等。河南省作协会员,景阳镇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