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红军墓群

以青春的名义,传承张山头红军墓群的革命薪火

它们是没有名字的,三块青砖,一个编号,一根红飘带,就标记了一个墓冢;它们又是有名字的,历经90载的漫长等待和1290个日夜的考证,它们拥有了响亮的名字——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自然村隶属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方圆1000多亩的茂密竹林就是这1343座红军墓的安息之处。在这青青竹林之下的方寸土地,长眠着红军先烈的英魂。曾参与墓群考证工作的原武夷山文物文化遗产管理所所长赵建平说:"这些不到20岁的年轻人,人生刚刚开始便长眠于此,他们是一代布尔什维克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实景证明。"

为了让这些无字丰碑"重见天日",一代代人不懈努力,他们将对红军的崇敬与怀念凝聚成一股精神力量,还原先烈的历史足迹,传唱不朽的革命史诗。

张山头红军墓全景

唤醒竹林深处的"武夷魂"

7月17日,福建人艺术剧院与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创作的红色题材大型原创话剧《红军·1343》在武夷山市首演,现场座无虚席。

"这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演出,是对所有演职人员的一次洗礼。"导演傅蕾评价说。演出的前一天,她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主演们到洋庄乡张山头红军墓群祭奠。"面对长眠在这里、和自己年纪相仿甚至更年轻的无名英雄,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把他们的故事演绎出来。"

第一次到张山头创作采风时,傅蕾独自走在队伍的最后,她静静聆听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受这里的肃穆气息。剧组排练时,她让人挂上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发扬红军精神--燃烧吧,少年!"她说,演员们只有燃烧自己,才能感受当年青年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

历时18个月,《红军·1343》诞生了。这部取材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张山头1343座无名红军墓群的话剧,讲述了1934年的闽北苏区,在闽北最大的红军中医院所在地张山头上,工农红军在缺医少药、断粮断盐的情况下,捍卫信仰、坚持革命,与当地百姓共甘苦的故事。

《红军.1343》演出现场

当看到剧中老区人民为了不泄露红军行踪,留下革命火种,不得不忍痛抹去碑铭、拔除墓碑,用生命阻击敌人这一幕时,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罗永胜被深深感动了。虽然知道剧中场景只是艺术创作,但他依然能真切感受到当年军民的鱼水深情--是什么让热血青年奋不顾身,是什么让穷苦的村民为红军献出最后一碗米、一把盐?

这种情感也留存在张山头村民杨学文的记忆中。今年66岁的杨学文早已退休,跟着儿子住在市区。每个周末他都会来张山头走走,有时一住就是几天。他已经习惯于在山里往来巡视,有时遇到游客还会为他们引路或讲解。"张山头的每一座房屋都是一间病房,每一位妇女都是一名护理员。"杨学文说,"我的奶奶曾是红军洗衣队的一员,爷爷是熟识中草药的乡医,曾协助红军看诊。村里的老一辈几乎都为红军服务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在闽北率先建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反"围剿"斗争,先后划归闽浙赣苏区和中央苏区,是闽北革命的策源地和闽北苏区首府。1928年上梅暴动后,张山头成为革命大后方,设立红色医疗点收治伤员,1931年改建为闽北红军中医院。据当地村民说,当年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送往红军中医院的伤病员多达1000人,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洗衣队,家家户户都是住院部。如今,这些老宅仍有村民居住,一直以来,他们对红军的感情从未改变。

张山头红军中医院旧址

杨学文说,村里人小时候就知道山上有墓,却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大人们都说,这些是好人,是保护我们的人。干农活时,村民们都小心翼翼,生怕破坏墓冢,每逢清明都会扫墓祭奠。得知消息后,自2016年起,武警福建省总队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官兵自发守护无名红军墓群,帮助村里改善设施,助学留守儿童,为村民巡诊,与村民结下深厚情谊。每逢官兵到来,村民们就像祖辈们对待红军那样,拿出红薯、鸡蛋招待他们,用淳朴的方式延续着这段由来已久的军民鱼水情。

武警福建省总队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官兵祭扫张山头红军墓群

为了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

从只有当地村民知道,到广受外界关注,张山头红军墓群的勘察保护之路颇为曲折。从2010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开始,杨学文就为此多方奔走,他直接找到了时任武夷山党史研究室主任罗永胜。罗永胜来到张山头查看时,车胎被高低不平的石头划破了,只能徒步上山。"这里没有路,等到爬上去已经是中午一点了。"在拍照取证之后,闽北红军中医院和张山头红军烈士墓群被武夷山党史部门作为全国革命遗址上报。

"当时我军的红色医院就设在崇安张山头,这是一座高山,周围是密密的树林,只有几十户人家,风景优美,十分安静,是个疗养的好环境。"红军中医院在方志敏烈士的夫人缪敏的回忆录中有所记载。1931年4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一次入闽作战,从江西入闽沿途取得了11场战斗全胜的战绩。当时,方志敏曾到张山头看望伤病员。然而红军墓的佐证材料几乎缺失,且因年代久远无从查证,因此,张山头红军墓群当年并未列入全国革命遗址名录。

2015年,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为制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路线图,派人到张山头了解情况,作为洋庄乡挂点领导的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金文莲陪同考察。当走到山中一个相对平缓的坡地时,看到眼前成片的低矮墓冢,有的甚至已被杂草淹没,金文莲数度哽咽:"想到80多年前他们牺牲时还是个孩子,如今在这里无人知晓,连个'名分'都没有,我的心就揪起来了。"

当晚,金文莲彻夜难眠,曾经当过记者的她立刻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向媒体投稿,但收效甚微。她又发挥政协职能,将其作为社情民意信息上报省里,终于在2016年5月迎来了武夷山"张山头疑似红军烈士墓群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

随着勘察工作的深入,清点的墓冢数量不断增加。当1343这个数字出现的时候,在场考古人员的心情已经无法用"震撼"来形容了。但一切还没有结束,只要红军的身份无法被确认,就无法为这些为国牺牲的人正名。

三块青砖,一个编号,一根红飘带,就标记一个墓冢

另一边,作为领导小组下设材料组的组长,罗永胜也努力通过查找资料获得有价值的线索。在翻阅了6万多卷、100多万字的史料,走访了28位革命"五老"后代,完成了25份笔录后,罗永胜和赵建平都认为,当时国民党进行封锁"围剿",战事艰难,而红军医疗条件极差,伤员死亡率较高,牺牲的重伤病员只能简单就近掩埋,未留姓名。从1928年至1935年,在张山头的东坑头、瓦窑、墓坪、黄泥潭仔四大片区千余亩山林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红军墓葬群是很有可能的,他们的身份应该是闽北红军、红十军、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士和苏区干部、赤卫队员。

2016年5月13日,东坑头红军墓碑的发现让核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看到严重风化的石碑上还能依稀辨认出五角星和"红军墓""三一年立"的字样,金文莲热泪盈眶。至此,张山头红军墓群正式得到认定。随后,战壕、练兵坪等遗址和遗迹一一被发现。在福建省和南平市、武夷山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张山头无名红军墓群的保护、申报、宣传等工作陆续开展。2018年9月,张山头红军墓群被列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人员用撒面粉的方式辨认石碑字样

英雄放心未来有我

从2016年开始,每逢清明,张山头红军墓群前都会举行庄严的祭奠仪式,寄托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洋庄乡党委书记张杰说,祭奠活动在武夷山市已持续了5年,去年清明在线上开展"张山头云祭奠"活动,吸引了1.3万名青年干部参加。

2020年清明节,共青团南平市委、共青团武夷山市委组织机关干部、学生团员、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代表等50余人,到张山头红军墓群举行祭奠英烈活动。在墓前,大家齐声诵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共青团武夷山市委组织团员青年清明祭扫张山头红军墓群

武夷山二中的高一学生杨深伍哲将这个场景写进了作文。他写道:"他们的年纪和我差不多,但我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他们却已经早早地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就连墓碑都没有名字。"去过张山头之后,他真正理解了课文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2021年6月,武夷山二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共青团武夷山市委开展的"小小红色讲解员公益培训班"活动,共有16名青年学生成为红色志愿讲解员,杨深伍哲也是其中一员。今年8月,他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福建省崇安县委、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黄墩村进行了首次讲解。他说:"每一次我都带着感情讲,希望用这个方式向先辈学习,向先烈致敬。"

共青团武夷山市委书记叶维沁是武夷山市小小红色讲解员公益培训的组织者,她说,在此之前,很多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都不知道有张山头红军墓群,包括她自己,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做张山头红色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的决心。今年4月,她利用参加中央团校线上培训的机会,再次来到张山头红军墓群,出镜拍摄了近6分钟的短视频,并将其作为"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讲述百年党史故事党性教育实践教学作业,向全国的团员干部宣讲这座特殊的红军墓群。

6月25日,为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共青团南平市委、共青团武夷山市委组织机关干部前往洋庄乡开展主题党日暨主题团日活动。全体人员前往张山头红军烈士墓群、红军墓碑亭等遗迹遗址参观,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同年4月,共青团南平市委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南平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推荐评选工作,张山头红军墓群被授予"南平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成为12个"南平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之一。

张山头红军墓群纪念碑

2021年年初,《张山头红军墓群保护利用规划》的通过,为张山头红军墓群的保护画好了蓝图。除了保护好红色资源,老区苏区的发展也成为洋庄乡的头等大事。依托闽北红军中医院遗址的历史资源和优越的生态资源,"红+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应运而生。截至目前,洋庄乡获批中央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预算内投资1200万元的张山头闽北红军中医院项目,规划建设红军步道、中医院陈列馆、送军连廊、半山茅草亭、红军索桥栈道等景观节点及基础配套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乡里制定了《洋庄乡红色文化小镇建设实施方案》,以大安、坑口、小浆三个村的红色经典景区为点,串联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洋庄乡红色文化小镇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张杰提出,洋庄乡将从绿色产业上发力,今年计划以张山头村100亩荒山为基础,与企业共同建设红军中医院配套项目"红军百草园",未来将发挥村民擅长运用中草药的优势,通过种植中草药,融入中草药识别、初加工体验等观光农业内容,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就像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中所期望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守好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为子孙后代留住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才是对革命烈士真正的告慰。

编辑:石雨 王晶

接力守护千人红军墓葬群 福建武夷山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

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福建武夷山地区,有一个只有11户人家的名叫张山头的自然村,那里山高谷深,与外界鲜有交往。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后山有一处庞大的墓葬群,80多年来,红军先烈们战斗牺牲的故事在村民们口中代代相传。今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武夷山张山头红军墓群被列入其中。

2016年,张山头村民在后山劳作时发现了一块刻有“红军墓、三一立”字样的石碑,经过有关部门的考证,确定埋葬的为红军无名烈士无疑。经过初步勘察,1343名红军烈士长眠在那里。

↑刻有“红军墓、三一立”字样的石碑。

就在那一年,武警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队部所在的执勤三中队整体搬迁到距张山头村20余公里的新驻地,担负新目标的看守执勤任务。

执勤三大队大队长陈友云告诉红星新闻,执勤三中队在调整改编前是执勤十二中队,由于当时的执勤目标撤销,中队一直处于撤勤保编状态。没有任务支撑,官兵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人员也逐渐被抽调到其他单位。随着中队整体搬迁,担负新的看守勤务,支队又从各中队抽调人员进行补充。

但由于新补入人员思想意识、军事素质不尽相同,为了尽快推动部队建设步入正轨,陈友云意识到,在强化制度落实,狠抓干部、党员和士官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提升部队组成人员思想意识,激发官兵忠诚担当、献身使命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尤为重要。

他将目光投向了埋藏了一千多名红军烈士的张山头,他相信,但凡去过那儿的官兵,内心将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洗礼。

祭扫成为官兵发自内心的愿望

执勤去不了请战友多拍照

“当时上山的路还是机耕路,又远又颠,下了车还要走好长一大截。”回忆起2016年第一次去张山头红军无名烈士墓祭扫的情景,战士王文勇记忆犹新。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战友们在车上还有说有笑,但爬到山上,看到漫山遍野的绿竹竿和红飘带,没人再随便发出声响。“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眼前的每一根绿竹竿,每一条红飘带下面都掩埋着一具红军烈士的遗骨,漫山遍野。”

王文勇和战友们仔细为每一个红军烈士墓清理了青砖旁的杂草,重新绑好红飘带,向烈士墓庄严地敬了个军礼,以此表达对先烈的哀思。

↑武警战士为红军烈士墓绑好红飘带。

第一次纪念仪式就这样结束了,但它在王文勇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2016年至今,他已五次前往张山头红军烈士墓祭扫,每次都会与战友们带上铁锹、锄头等工具,清理烈士墓旁杂草、杂物,重新整理位置标记。

如今,在武警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前往张山头祭扫,成为了官兵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但由于部队任务安排,每次只有一定比例没有勤务的官兵可以前往祭扫。

以至于服役9年间的班长虎云飞,心里一直存有遗憾,在部队服役9年间,他至今只在2017年去过一次张山头红军烈士墓。每次大队组织祭扫活动,他不是在站岗值勤,就是在值班巡查,无法分身。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虎云飞会特意叮嘱前去祭扫的战友们多拍点山上的照片、视频,等战友们祭扫结束回到营区后,他会不厌其烦地一条条翻阅着战友发的朋友圈,将它们一一收藏转发。“希望更多人点赞评论,知道这里的密林深处,长眠着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年轻生命的红军英灵。”虎云飞说。

为当地村民扶贫帮困

他们的前辈可能帮红军洗衣做饭

从2016年起,武警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的官兵和张山头红军烈士墓,以及驻地村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在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参加武夷山和南平市在这里组织的烈士祭扫活动,还定期来到这里,清理杂草杂物、更换墓址标记、追寻先烈故事、接受信仰洗礼。

不仅如此,南平支队机关和三大队官兵,还把张山头十几户村民当成亲人,把他们的扶贫帮困解难工作当作自己的任务,扎扎实实地完成。

↑张山头红军墓葬群。

从2016年至今,支队每年也会定期派员看望张山头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周济日常生活用度。支队卫生部门还经常派军医和卫生员来到这里,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热心义诊。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期间,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再次组织前往张山头送医送药,进行义诊。他们还为每户村民配备了一个药箱,里面定期更新降压、防蚊虫、治胃病等十几种常用药品。

“张山头村民的前辈,可能就是帮红军战士们洗衣做饭,支持革命的人,甚至是牺牲红军烈士的一员,我们对村民们的帮助,不仅是对先烈们的祭奠与回馈,更是‘赓续红色基因 ,不忘初心使命’人民子弟兵的应有的责任担当。” 执勤三大队大队长陈友云说。

张山头曾为红军中医院

方志敏曾在那里工作战斗过

关于张山头红军无名烈士墓的来历,武夷山市文物和文化遗产管理所原所长赵建平告诉红星新闻,张山头位于江西、福建交通要道,1929年,中共领导的上梅暴动在这里爆发,随后这里也成为了当时闽北苏区的首府大安村和福建省委所在地坑口村的中心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闽北红军重要领导人方志敏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作为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多年来,赵建平通过采访历史当事人了解情况,深入张山头密林实地发掘整理烈士遗骸,寻找相关证据初步得出,这些红军烈士分别来自红一方面军七军团、少共国际师、闽北红军独立师以及地方赤卫队等,遍及赣南、闽北苏区30多个县。

对于红军烈士集中安葬的原因,赵建平介绍,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大部分人只能“路死路埋、沟死沟埋、野狗吃了还有口活棺材”,但张山头这里曾经是红军中医院,死者遗骨的状态验证了村民说法,“大多保持着一人一坑的直体坑葬形式,这正是当年村民收敛烈士遗骨进行掩埋保护的有力证据。”

为了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张山头无名红军烈士墓的情况,赵建平特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课件,他也成了武警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队的常客,为官兵们系统讲述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闽北苏区革命武装斗争情况和红军先烈战斗的事迹。今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武夷山张山头红军墓群被列入其中。

“赋予了红色记忆,点燃了思想火花,官兵们迸发出了完成使命任务,投身强军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陈友云介绍,近年来部队建设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去年武警南平支队组织的“军体之星”评比竞赛中,执勤三大队官兵在大多数课目中都夺得了冠军;今年支队勤训轮换中,义务兵组和士官组的前两名也被大队官兵包揽;在今年武警福建总队举行的后勤专业兵比武中,执勤二中队卫生员张晨浩还取得了卫生员专业比武第一名;从2016年起,执勤三中队已经连续3年被武警福建总队评为先进中队。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赵倩 发自福建武夷山

编辑 陈艳妮

一段情薪火相传 八十载忠心守护​——记张掖市红军西路军烈士守墓人群体

这是一幕幕悲壮的历史——

1936年,两万余名红军战士西渡黄河,在千里河西走廊与国民党马匪军展开殊死搏斗,在敌众我寡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弹尽援绝,最终以失败告终,众多红西路军战士血沃祁连……

这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虽与红军仅有匆匆数日的短暂相处,他们却已经和这支“人民的队伍”鱼水交融。此后至今的80多年时间里,三代人、四代人、五代人……代代相传,把红军烈士当作自家亲人,守护烈士英魂……

故事一:

清晨,天蒙蒙亮,祁连山下的张掖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四下寂静。铁皮大门“哐镗”一声,响彻田野。

走出门来的,是一个清瘦的农家汉子,叫陈宗新。脚下虽然腰背明显有些弯了,但他的脚步却依旧轻快。

陈宗新行走在这条连通他家和龙渠烈士陵园的小路上。(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拍摄)

陈宗新脚下这条坑洼不平的田间小路,他已经走了几十年。这条小路,仅有一百多米长。一头,是陈宗新家孤零零的庄子;另一头,是龙渠烈士陵园。

龙渠烈士陵园坐落于大片的庄稼地之间。四围,一棵棵粗壮的白杨笔直而立,如同一个个手握钢枪的战士,守卫着烈士的英魂。门口,一条平坦的柏油路连接村外。

很难想象,8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

很快,陵园里便响起了“唰唰”的扫帚声。五月杨树飞絮,一个晚上便在地上铺满了薄薄的一层。

“最近来园子里(陵园)的人多,一天得多扫几次。”陈宗新就将陵园里里外外都清扫干净,还将纪念碑底座外围浮雕上的尘土也擦了一遍。

陈宗新在清扫陵园。(龙渠乡供图)

陈宗新负责照看陵园已经20多年,每天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去陵园看一看,打扫卫生、种花植树、浇水修枝、清理杂草,这些已然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时许,一支身着红军装的队伍来到龙渠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我们现在所在的龙渠烈士陵园,占地近5000平方米,是甘州区政府于2012年在红军墓的基础上修建的……”讲解员名叫陈梦雪,是陈宗新的女儿。

陈宗新一家人和这座陵园的缘分,要从陈宗新的爷爷陈德宝说起。

1937年1月的一个傍晚,一支300多人的红军骑兵队伍为掩护部队转移,被国民党马匪军包围在白城子,终因孤军奋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战斗过后,看着前几天还对村民“秋毫无犯”的红军战士们尸横遍野的惨状,村民们心里很是难受,但迫于国民党马匪军的压力,大多村民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陈德宝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也是为数不多的有文化的人,在村民中有一些威望。他带着儿子陈榆林和几个胆大的村民冒险在荒地里挖了一个大坑,将烈士们的遗体收拢合葬了起来。从此,村里就有了这座红军墓。

1952年,陈德宝去世,临终前,他对陈榆林有交代——“一定要守好这座红军墓!”

次年,陈榆林在红军墓的旁边盖起了新房,全家搬迁至此。“1965年我刚嫁到村里时,陈家就是村里一个孤零零的独庄子,这么多年一直这样。” 74岁的村民王桂花回忆说。

1970年,平田整地行动即将危及红军墓,心急如焚的陈榆林跑到当时的龙渠人民公社,向公社干部张建财汇报了这一情况,并争取到了公社的支持。公社还发动村民们整修了红军墓,用木头立了一块木碑,上面写道:“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陈榆林生前在红军墓前为当地学生讲述红西路军的故事。

2002年,陈榆林去世,守护红军墓的重任落到了儿子陈宗新的肩上。“2005年,乡上发动全乡的党员干部筹资对红军墓整修了一次,2012年,又在以前基础上正式建成了烈士陵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门、围栏、纪念碑等,都是2012修的。”陈宗新说。

“红军墓跟我们家祖坟是一样的,清明、七月十五(农历)、大年初一……逢年过节,我们都是先去祭扫红军墓,再去祭拜自家先人。近些年来,过来纪念红军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经常一天要来好几拨人,我一天也要过去打扫好几次。” 陈宗新说。

陈宗新在家为记者讲述守墓故事。

“3月份至今,来龙渠烈士陵园缅怀纪念革命先烈的团队和个人累计已接近1万人。”龙渠乡党委副书记李峰介绍说,“陈宗新一家人的事迹让大家特别感动,为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我们乡组建成立了张掖龙渠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吸纳了像陈梦雪这样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年轻人,着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

“从我的太爷爷(曾祖父)开始,我们家就一直在守护这座红军墓,父辈们做的事儿让我感到很自豪,我是家里的第四代守墓人,我也会让我的下一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把为红军守墓的光荣使命传承下去。”陈梦雪说。

故事二:

三道柳沟烈士公墓

偌大的陵园中央,高高矗立着一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

红旗下方,是一块石碑,李先念同志题写的“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几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石碑后面,整齐排列着一座座墓碑。走近墓碑,碑面上只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没有姓名。

“这240个无名碑,是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红军西路军战士,他们中有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姓名,我们也只好用无名碑来怀念他们。”说话间,张国增老人逐一擦拭着这一排排的无名碑。

他的动作有点缓慢,看起来并不着急。面对每一块墓碑,他就像和老朋友见面一样絮叨几句。很多时候,这些墓碑原本就干干净净。“我挨个儿擦完得两三个小时!”老人说。

张国增老人正在擦拭墓碑。

陵园门口,停着一辆电动三马子,每天,张国增都要骑着它往返陵园好几趟。“早上睁开眼,我就骑车子来这里,有时候不用打扫,但还是不放心,得来看看。”他说。

张国增老人今年已经76岁,精神还不错。每天清晨到“拴马桩”和三道柳沟战斗遗址清扫卫生已成为老人多年的习惯。

而这个习惯的养成,还要从老人的爷爷张兆雄说起。

临泽县城西南的新华镇,有一片开阔的河滩。两条小河自南而北流过,将这里分割成3块不规则的滩地,当地人称“三道柳沟”:东柳沟、南柳沟、西柳沟。

1937年2月28日凌晨,红西路军进驻三道柳沟。根据总部命令,九军防守东柳沟,三十军防守西柳沟,总直属部队驻守南柳沟。当天早上,几位穿着军装的人敲开了西柳沟住户张兆雄家的院门。

来人自称是红军,要借用几间房屋。这天起,张兆雄家的院子被设为三十军的指挥部,时任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同志住进了其中一间房屋。

张兆雄家院外,有一棵粗壮的沙枣树,李先念的战马就拴在这里。他家门口有一口水井,水量少,水位较低,吃水很困难。红军来到后,组织人力对水井进行了清淤,与百姓同吃一锅饭,同饮一井水。

红军井

接下来十余天中,红西路军将士顶着严寒,在子弹缺乏、供给困难的情况下,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歼敌数千。短短数日,红西路军指战员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部队离开后,沙枣树被叫做“拴马桩”,他们用过的水井被百姓称为“红军井”。

张国增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家里几次修建房屋,但“红军井”“拴马桩”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张国增老人向记者介绍“拴马桩”的故事。

张兆雄夫妇去世后,他们的二儿子张保民继承了守护“红军井”“拴马桩”的任务。再后来,传至张国增,而他这一守就是40年。40年来,14600多个日日夜夜,防火、清扫、维修,张国增视这里如生命般重要。

除了平常的维护,每年的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等,张国增当起义务讲解员,向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宣讲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2003年,我们村的村民在河滩挖沙时,发现了三具红军遗骨,得知消息后,我立即赶到现场,将他们集中安葬。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多具烈士遗骸,都一一安葬。”张国增说。

2013年,临泽县委、县政府对“拴马桩”“红军井”进行了修缮加固,并新增两组雕塑。同时,还在砟子河畔建设一处烈士公墓,将张国增安葬的连同附近散落的400多具烈士遗骸全部迁葬于此,供后人纪念缅怀。

240个无名烈士墓碑。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红西路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守护这里我义不容辞,也很自豪。我要把拴马桩保存好、讲好红西路军故事、传承好红西路军精神,并一代代传下去。”张国增说。

故事三:

位于临泽县城东南的倪家营镇,因辖区七彩丹霞景区而受到人们关注。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里也曾是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倪家营子战斗也是西路军在河西地区遭遇的最激烈战斗之一。

走进倪家营镇汪家墩村,四下平坦开阔,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高耸的碉堡屹立于田野村庄之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悲壮故事。

3月份,记者在汪家墩村村头远远就看见了这座按原样仿造的碉堡。

其实,这座碉堡并非真迹,其仿造的真身就在西侧百米之外。

这是一座黄土夯造的土堡,当地人将其叫做汪家堡,也叫汪家墩。其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高9米,四边各长11米,墙基厚2米,顶宽1米,有垛口,内设两层半,有木质楼梯连接。

80多年前,这座土堡曾是方圆几公里内最高的建筑之一,是一处绝佳的军事制高点。如今,历经岁月的洗礼,这座土堡早已没了当年雄伟的模样,但厚实的土墙上,一个个弹孔却历经80多年而依然深凿其间,昭示出当年战斗的激烈。

至今被保留完好的汪家墩战斗遗址。

1937年1月,红军西路军三战倪家营子,当红西路军二战倪家营时,汪家墩村民汪海龙找到了西路军负责人,告诉红军他愿意将自家世代居住的堡子腾出来,让红军做防御工事。

“此后的战斗中,驻守于此的30军88师263团3营教导员周纯麟带着九连的130多名战士进驻汪家墩这个阵地,与敌人展开了一昼夜的激烈战斗,歼敌500余人,而九连只有9人活了下来,被李先念誉为‘铁钉九连’,可以说这座堡子在战斗中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张掖市党史办工作人员陈金荣说。

战斗结束后,汪家墩的百姓将牺牲在这里的红西路军烈士遗骸悄悄分散掩埋,汪海龙一家也将堡子维修一番后,又搬回了这里。

1964年,倪家营公社来了“四清”工作组。组长王洋在听当地老百姓讲述了红西路军在此地的战斗事迹之后深受感动,他组织人力将散落在倪家营各处的红西路军烈士遗骸迁葬于烈士公墓,并用土坯砌身、石灰抹面,建成了一座高8.8米的纪念碑,正面写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位于汪家人家门口不远处的烈士公墓。

2013年,临泽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再次对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公墓进行了修缮,至此,公墓共安葬烈士遗骸517具。如今,这座纪念碑和烈士公墓静静地坐落在距离汪家人房屋仅有百米之遥的地方。

汪海龙去世后,汪世金接替父亲,肩负起守护堡子和烈士公墓的责任。据汪世金生前回忆,“1983年,县政府将这座堡子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那一年,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周纯麟将军新疆出差返回途中,专程来到汪家墩,站在堡子里,抚摸着墙壁上的弹孔,泪流满面……”

汪永茂现在的家。

1998年4月,汪世金老人临终前把儿女召集到一起,要求儿女们在他去世后,将他也葬在堡子旁边,还把一把笤帚交到了儿子汪永茂手里,叮嘱他继续看护好堡子和红军烈士公墓,每年清明节都要给红军烈士的坟头添些土、烧些纸。

在汪家墩的南侧,连排整齐分布着几个农家院子,这就是汪家几兄弟现在的家。“几个弟兄这些年大多都进了城,但我一直住在这里,主要就是要照管汪家墩和红军烈士公墓。”汪永茂说。

记者看到,汪永茂家里摆放着部分红西路军后代前来寻访时和汪家人的合影,汪家人还将一份1999年10月13日的《甘肃日报》精心存放在相框中。当天的报纸,以《三代情深护英魂》为题,讲述了汪世金老人守墓的往事。转眼间,汪永茂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笤帚”也已经20多年……

汪家人保存的《甘肃日报》。

“老堡子解放后我的父辈们还在住,后来家里弟兄相继在老堡子旁边盖了新房子,这才不住人的。” 汪永茂说,“清明、国庆等节日前后,前来祭拜烈士的人多,我每天早早就起来,把陵园和老堡子的卫生打扫干净,大门打开,方便人们纪念红军烈士。”

如今,倪家营镇围绕汪家墩碉堡、红军烈士纪念广场、红西路军总指挥部、兵工厂等红色遗迹,精心打造“西路军魂传承地”红色品牌,每年都有数万人前来瞻仰和参观学习。汪家三代人80多年深情守护红西路军忠骨的故事,也被人人称颂,代代相传……

来自省内外的人们参观汪家墩战斗遗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摄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编辑:刘银莎

责编:岩 蕙

审核:徐 焘

枣乡临泽APP 临泽发布

甘肃临泽 融媒体中心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