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庄村

梭庄村

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2019年春节期间正式公布。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中,山东省的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梭庄村、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村、招远市张星镇徐家村、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入围。

其中,济南市唯一入选的章丘区梭庄村,是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村,早在2011年获授“山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也是当年唯一入选。这次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可谓实至名归。

400年历史的“元音楼”是个全石建筑

梭庄位于章丘区相公街道北端,长白山的南麓,和山北的邹平市相邻,现有3000多名人口。从相公街道驻地往北约6.5公里,一条水泥公路直达村中。在村子的中央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南侧是村委会,北侧是“元音楼”,东侧是“文昌阁”。

说起该村的历史,村民们口口相传,很为村子的历史骄傲。据了解,该村在明朝天启年间为防止匪患建起了庄圩子墙,圩子墙顺山跨河而建,设有八个门洞供村民出入,逐步形成了九街十二巷的格局。当年,村内文昌阁、元音楼、祠堂、大戏楼、药王殿等建筑应有尽有。历经沧桑后,虽然现在已经难觅当年的景象,但村中还遗留有不少当年的老建筑值得一游。

“元音楼”,虽然名为“楼”,其实就是一座石钟亭,四柱,四梁,四角飞檐,中间尖顶,全为石构件。该建筑从柱础、立柱、横梁、托条、盖板、顶冠等,由三十多块不同造型的石头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一环扣一环,卯榫结构,使得整个建筑严丝合缝,安稳如初。现在的亭内已经空无一物,那口“音永百代”的大钟早已不知去向。音楼东侧立面上有一块匾额,上 书”元音楼“三个大字。匾额下面的两侧立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月淡其束僧扣处”,下联为:“电光云影梦惊时”。

“元音楼”建筑本身,并没有表明建设年代的碑刻记号。但据梭庄李氏第十九代孙李振江老人考证,该建筑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年前后,距今已经有400年历史了。据济南著名民间考古爱好者黄鹏介绍,该建筑整体构造十分稳重,顶部的特征与长清区黄鹂泉村三教堂内的明代钟亭十分类似,称得上济南又一处比较完整的优秀明代石构件建筑。

“文昌阁”之上还有一座带有砖雕的影壁

在“元音楼”的东面是“文昌阁”。这座文昌阁,和一般村中的文昌阁差不多,是建在原来古村圩子墙上的拱门加0。现在的文昌阁拱门正中有一块匾额,上 书“文昌阁”三个大字。文昌阁上原来的建筑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两座现代的红砖瓦房。

在文昌阁的拱洞内壁上,嵌有两块碑刻,一块是清道光年间的,一块是清嘉庆年间的,记载的都是确认文昌阁地基范围的内容。在阁门西侧的南墙上还有一块民国年间的记载着相同内容的碑记。穿过阁门再回望,拱洞内侧立面之上是一座影壁。从一侧的楼梯走到阁上,可以看见影壁的全景。该影壁虽然已经比较破旧,但上面还有砖雕遗迹,不难看出,当年这个影壁应该是十分精美。

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不知何故,在文昌阁正面的南侧顶部,有一块雕刻图,上面是波浪之上一对鱼龙戏水的图案,上方有题记:大清道光年间。而只有南侧有,北侧却没有相对称的雕刻图案,这和传统建筑讲究对称设置装饰的情况有些不同。

“药王庙”大殿有个很具特点的卷棚顶

穿过梭庄的文昌阁,东面紧靠着的是“药王庙”。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建,还是巧合,好长一段时间,药王庙还是梭庄卫生所的办 地,都是传承的药王孙思邈的医道。

药王庙现存大殿一间,整个建筑基本保存完好。该大殿很具特色的是其屋顶的结构——卷棚顶。从事多年考察济南乡间古建筑的黄鹏介绍说,一般卷棚样式的屋顶,大都用于园林的建筑。而村子中的庙宇大殿用这种结构的情况比较少见。药王庙大殿两侧立柱上,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雕刻手法十分细腻。殿内顶部由于已经加了吊棚,看不到屋梁架构了。

在药王庙的两侧,还有厢房,以前院内有几块幸存下来的古碑。现在古碑要么被埋到地下,要么可能被移到他处保存起来,已经在院内看不到了。

祠堂旁边的承恩洞口可直通旁边山顶

从梭庄的文昌阁向东走,在村合作社旁的路口右转,还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这里就是被列为章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梭庄宗祠,又称李家祠堂。

祠堂北高南低,原来有上下两院。上院正殿就是君子堂,坐北朝南,殿内供奉李氏先祖神位等。现在祠堂的大门在正堂的东首,说是大门其实就想一座旁门,不过这座大门保存的还比较完整。门面不大,但大门的结构到挺复杂,雕砖飞檐很有特色。

正殿很长,一眼望去,整座正殿建筑相当气派。屋顶上的青黑色小瓦,垂脊上的装饰,正脊上小瓦排成的元宝图案,无不流露着当年李氏后人对祖先的一份敬重。

在祠堂院内,还能看到祠堂南面还有一座像是古庙一样的建筑。走近看,老建筑很像一座戏台,上面是舞台,下面是一个拱门,供人通行。穿过拱门就能到一个池塘的水边,旁边有石桥,这里就是承恩洞口的水池和石桥。

承恩洞在整片建筑的中轴线上,洞口与南面的阁子相呼应,里面很深。走进承恩洞约5米后,就有一处分叉,向东能通进山,一直到山顶,一路全是精细加工的条石建成。游人登顶饱览山上风景后,可以原路下山,在欢声笑语中品味洞中登山的乐趣,回味这座千年古村落带来的乐趣。

地址:章丘区相公庄街道梭庄村

摄影:王琴

信息来源:天下泉城

梭庄村:幽藏千年的静谧古村

古槐仅有的枝丫把对生命的万千向往伸向蓝天,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济南一路驱车向东,长白山在视线里越来越高,梭庄村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此长白山位于邹平章丘周村交界处,因山巅常有白云缭绕而名。

一路走来,空气里似乎带着来自历史深处的气味。古朴的老房子用满脸的沧桑打量着过往的行人,旧宅院洞开的大门散发着一股古老的气息。据康熙《章丘县志》载:“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梭庄村位于章丘市相公庄镇,长白山下,晋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唐代晚期正式建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梭庄村是一个文风甚盛的村子,元代,这里就出过贤达三人,“钦赐带职还第,敕旨三章,后有御批兰草,载通省志”,其中两位为当朝一品诰封金吾将军明清时期,该村大户李氏家族曾有“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之美誉,轰动朝野。

散落在光阴之河里的故事

建于郭门上方的文昌阁静寂无音,郭门下,那一声清脆的梆子声敲开了梭庄村人一天的生活

相传,曾有“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李氏家族,其祖上原住本县城北平乡,是明朝初年来梭庄村安家落户。宋金之乱迁居巡检庄,真名不露,死后碑上仅题李七秀才。到了盛元时期,李七秀才的五世孙步入官场,诰封金吾将军。他的儿子李旺赐进士出身,由昭信尉从驾南征,累立功勋,恩赏殊荣。李氏家族几十年家业发达,人丁兴旺。

《礼记》云: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遂李氏后人修建了李氏宗祠。李氏宗祠位于梭庄村东首,为李氏家族祠堂所在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建筑是一间坐北朝南的大殿,名为“君子堂”,是当年供奉李氏门中列祖列宗牌位的地方。

择址建祠,水系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朱熹《家礼》亦云: “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或有水火盗贼,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器,然后及家财。” 水既可“聚气”,也象征着“聚宝盆”,为族人聚财;水又可“避煞”,灭火,并增强整体建筑的美感。现在的李氏宗祠门楼与院落间的池塘依然是蓄满水的状态,只是池塘上方的石桥历经岁月磨洗,已经不复存在。庄严肃穆的李氏宗祠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宗祠正殿坐北朝南,六根木柱支撑屋檐,上盖黑瓦,由砖石结构砌成,共五间。院内堂前右侧尚存一棵梭椤树,是康熙年间梭庄举人李滋等重修宗祠时自南方移栽的树种。宗祠部分建筑已破败,但几百年来,梭椤树枝繁叶茂,每到秋季满树红叶徐徐飘落,守护着李氏宗祠。

被岁月侵蚀的李氏宗祠没有了往日的气派,但经修缮后,古风犹存。关于李氏家族的故事,关于“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故事,已经散落在光阴之河之中。而今,唯有李氏宗祠院内这些枯了又绿的小草,千百年来与古村相伴的梭椤树与之紧紧相连。

时光裂痕里的文气氤氲

“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李氏家族旧居

这里, “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曾一度让村里文气氤氲。一路走来, 文昌阁能让你隐隐感觉到这里曾经飘逸着的书香气。文昌阁位于梭庄村西,它昭示着一切过往,如今已然静寂无音。安静的文昌阁给人以古色古香的真实感,散发着古代人文的气息。在久远的科举时代,这里不知道有多少位葛巾布履的乡村少年,爬上文昌阁,高燃香炷,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他们金榜题名。

清晨,夏末秋初的阳光下,文昌阁映在晨曦里,看上去高大辉煌,幻影般绚烂。晚上,文昌阁拖着长长的阴影把整个村子都笼罩其间,静静地守护着村里的人。现在的文昌阁只剩下郭门,西侧门额上书“文昌阁”三个大字,郭门上文昌阁已没有了昨日的规模。石头与石块之间偶有探头的绿草,一年一年地见证了文昌阁的荒凉与新生。文昌阁的砖雕依然保持着儒雅的姿态,与鸟雀一起啼鸣,与日月一起听风看雨。

郭门由方形块石砌成,拱形门下的石块上有麒麟等神兽及荷花等吉祥花卉浮雕。郭门连通东西向的村路,这里,每天不知出出进进了多少人。郭门上文昌阁神秘的魅力让我们对“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尊崇情愫油然而生。郭门下,那一声清脆的梆子声敲开了梭庄村人一天的生活。

从文昌阁向西望去,即为元音楼。元音楼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前后,历经四百年仍保存完好,是章丘市第一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楼,乍看实是一亭,东侧立面上有匾额,上书“元音楼”。四柱、四梁、四角飞檐,中间尖顶,全石结构。建筑最下端四周皆有一方石,为四根立柱的础石,四面各有高三米宽、厚四十厘米的立柱,柱顶四根方梁横架,亭子四角各有一条探出梁外的托条石,以四十五度角从四角向中心聚拢,中间以一石球作顶,从基础、立柱、横梁、托条、盖板到顶部各由三十多块方、圆、梯、条等形状石料组成,榫卯结合。元音楼内原来悬有一架大铁钟,名为“启瑞钟”,清末此钟不存。早年,元音楼逢节必有好戏,一曲《穆桂英挂帅》刚开唱,便引来十里八乡的村民竞相观看。

岁月刻痕里的山水画卷

药王庙券门立柱两侧各有一石雕,正面为龙腾云中,侧面为麒麟回首

正午时分,晴朗的天空从寨山山脊流照下来。寨山海拔710米,得名于八百年前宋金乱时,红袄军首领李全曾在此安营扎寨,顽强抗金,其后寨建于山顶。当年寨墙遗址犹存,三面悬崖,进出“老寨口”的前大门保存完整。

高山之上,保存完整的还有梭庄村东黉塘岭上的雪山寺 。雪山寺前身是汉末的“黉山书院”。史载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127-200,字康成),在此设堂著书、授徒讲学,受教者近千,从者三百。晋隋时期人们将黉山书院改称“郑公祠”,盛唐期间佛教兴盛,雪山寺逐渐以佛代儒,逐又改名雪山寺。据传,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就学的醴泉寺与雪山寺仅一岭之隔。读书之余,范仲淹不时往返两寺之间,常研读于此,便对雪山寺产生了偏爱,寺内原有一石,正楷恭书“范文正公读书处”便是很好的见证。如今,现存的正殿及西侧殿两座破落建筑,皆为砖石结构。其中大殿由石块垒砌而成,西侧殿主体为石砌,墙面为砖砌。除上述两建筑外,其他建筑只残存墙基,分别在殿北、东、南三侧。大殿前约5米处有井一口,名为“上方井”, 尚未枯竭。外围可见石砌围墙片段,寺内散落石碑数通。雪山寺始建年代不详,由现存石碑碑文可知,宋、元、明、清千余年间曾多次重修。

从高处俯瞰梭庄村,村子的街巷是用青砖或是条石铺就,更多的是清灰或黄土的路面。曲曲折折的巷子,长不过数百步,小街小巷把你的视线引向药王庙、青龙泉、梭庄古槐的方向。梭庄大街西首便是药王庙,中间供奉药王孙思邈,两边是华佗李时珍扁鹊等十大名医。庙内全部为石头券顶构建,无寸铁、寸木。外部用砖石建出房屋的山、脊,顶部覆黑瓦。券门立柱上两侧各有一石雕,正面为龙腾云中,侧面为麒麟回首,形态少见,雕工精细。出了李氏宗祠往西200 米处,为青龙泉。二处泉眼,长年不涸。清澈甘冽的泉水滋养着梭庄村人。青龙泉南3 米处便是梭庄古槐,树根裸露,断裂的树皮下露出木质部,树干已残裂中空,向南倾倒。北半边皮失顶折,南半边存几枝新枝。古槐仅有的枝丫把对生命的万千向往用力伸向蓝天,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一阵微风吹来,枝丫迎风轻摇,仿佛在向我们诉说它曾经的枝繁叶茂……

梭庄村,一座座青瓦老砖的旧宅,依旧在孕育着沧桑的故事,寂静安详。每位来者都会放慢脚步,生怕脚底与石阶的碰撞惊扰这里的静谧,石阶默默横躺,若隐若现的气息隐藏在裂隙刻痕之中。菜园里,蝴蝶、蜻蜓年年依旧地飞着;院墙上,小黄瓜、长丝瓜,年年依旧地种着。夏末秋初,梭庄村人和梭庄村一起在晒着太阳。他们陪伴着它,它陪伴着他们。

历经千年的风霜,房屋的砖瓦依然保存完好

来源:山东画报(图/杨超 文/ 吴洁 许鑫)

旅游村庄主题 旅游小村庄

1. 旅游小村庄

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十余年来,余村关闭矿山,修复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余村案例,也带动了中国广大乡村的积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递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徽派传统古建筑和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西递村通过探索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活化利用,“人、物、景”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从一个欠发达的村庄转变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古村落

岳西道元古村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黄尾镇云峰村境内,海拔800米的高山之上。由于地处深山,人迹罕至,古老的村落特性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

坐车沿着弯弯的盘山公路曲折而上,时而陡峭,时而惊险。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頭條萊垍

古村落依山而建,一座座夯土房屋与一块块梯田在眼前缓缓铺开。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垍頭條萊

古村里以青石为地基建造的土楼,在葱葱绿色的掩映之下有一种乡土的美感 。没有灯红酒绿,远离城市喧嚣,她们在这里淡然地生活,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

老屋房前阶梯般的一道道瀑布,无数股水流持续向下翻滚,直泻荷塘,卷携起浓郁的荷香,宽大处似白绸抖落,狭小处犹群龙吐水。满池塘的翠碧,就这样在轻微流动的泉水中洗涤着一双双探寻的眼睛,沉思在荷花盛开的光影里。被风吹落的花瓣飘飘洒洒地散在荷叶上,飘荡在水中。

不远处的茶园碧绿如染,淡淡泥味野趣盎然,缕缕茶香沁人心脾,重重茶山接上云天。

顺着村旁古木铺设的栈道进入大山深处,夏日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微风带着清新的味道,袅袅飘过。頭條萊垍

竹径深深通幽处,游人自在画中游。风从远山逶迤而来,凉凉的风中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银龙湖湖水微波粼粼,在湖的尽头川流跌入峡谷形成高达百米的三叠瀑布奇观。站在琉璃渡口眺望远方,风轻轻,云淡淡,昙梦了无痕,莫轻叹,旧时光,往事风飘远。

山顶的道元大屋是古村落的游客接待中心,客房、餐饮、会议、休闲娱乐功能齐全。大屋的建筑构造为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庭院内青砖灰瓦回廊、桂花海棠修竹。古色古香的客房宽敞明亮,精致典雅。頭條萊垍

当夜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稀疏的灯光亮起轻轻地勾勒着山村的幽静。弯弯的月儿悄悄躲入了大山的影子里,周围传来“唧唧吱,唧唧吱″的蟋蟀鸣叫,夹杂着几声“呱呱呱”的青蛙歌唱。风,轻轻地吹,吹散了尘世间的喧哗。草丛里随风欢舞的萤火虫,依依不舍地流连袖间,带着点点微光,仿佛是落入凡间的星星。

3. 旅游景点村庄

济宁武家村

武家村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小雪街道,建村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坐落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南九龙山,九龙山有西汉鲁王墓、唐代摩崖造像石刻等名胜古迹。

汉鲁王墓群,西汉鲁王墓。共13座,其中五座位于九龙山南坡山腰,墓门南向;两座位于亭山北坡山腰,北向;六座位于邹城市四基山和云山。均为东西并列,开凿于山岩之中的洞室墓。

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始建于明永乐3年(公元1405年),墓主名为武兴,祖籍安徽凤阳人,明洪武年间移居山东曲阜,深受乡邻崇敬,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名门望族。石碑为清光绪34年(190 8年)所立,1986年被公布为曲阜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济宁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葫芦套村

济宁葫芦套村位于曲阜市吴村镇风景秀丽的龙山南首,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村落形成于明代,房屋结构多为石砌、土坯老房,相当部分保存旧貌遗迹,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典故颇多。村内拥有龙山、葫芦湖、葫芦长廊、龙目湾、龙泉亭、十八罗汉石等多个景点。

该村依托原始生态资源,以保留完好的古村落为载体,现已规划建设了观光休闲采摘区、民俗民居体验区、山区景观娱乐区、垂钓水上嬉戏区,餐饮食宿区等五大区域,成为一处休闲佳地。

济宁龙湾套

龙湾套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东临踞龙山,西看夹山,南有龙湾套水库。龙湾套是多姓氏村落,以王姓为大姓。

踞龙山历史悠久,《左传》曰:“鲁有大庭氏之库,泗有居龙之宫”,《通鉴外记》云:“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炎黄氏族文化考》载:“曲阜有大庭氏之库、壤地相接,尤为可证知居龙氏即在泗水一带……今泗水治东南十五里有居龙山即此”。

龙湾套水库,是泗水县第二大水库,也是泗水县城市供水的水源地,水库容量5000万立方米,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垂钓爱好者的佳地。

济宁王家庄

王家庄民俗村位于泗水县泗张镇东北部,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届泗水桃花旅游节的举办地,被誉为济宁后花园。

王家庄村与圣源度假村、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村、黄山林场、宋家沟生态园、十八罗汉洞、桃园仙庄相邻。

王家庄村打造了景观石墙、景观水墙和文化广场、仿古入口、特色游步道、拦水坝、提灌站、农家乐、民俗馆、游乐场、农夫菜园等民俗景点,每年都会吸引游客参观体验。

济宁西平村

微山西平村,在微山县城西北十八公里,昭阳湖西侧。村西为沛县大屯镇辖区。

西平村清末聚落初建,东连东明村。原靠一座土寨西门建村,名西门村,后演变为西平村。1984年,由沛县划归微山县。

西平村渔湖产品十分丰富,盛产龙虾、青虾、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收入之一。

4. 小村庄风景

1.枯木逢春,释义:比喻重获生机。

2.残花败柳,释义: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3.鸡鸣狗吠,释义: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4.鸡犬桑麻 ,释义: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5.村酒野蔬,释义: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6.草木皆兵 ,释义: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7.别有洞天 ,释义: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8.不蔓不枝 ,释义: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原意是说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后来多用以称赞文章简洁,不拖泥带水。

5. 旅游小山村

已经出来了。

《山村老屋》是一款在抖音上以及微信小程序中非常热门的解谜游戏,并在近期推出了APP版本供大家游玩。

深山中的荒废无人老屋总有诡异的哭声传来,不知来处,走近老屋,一阵阴森袭来,身体不禁泛起鸡皮,不知何时,血月高挂,窗户隐约透着红 ,总感觉树上的乌鸦在盯着我,是我的错觉吧,我砸开铁链走进大门,我即将要解开那尘封在老屋中被遗忘的历史和真相,希望一切顺利。

6. 旅游小村庄作文600字

乡村旅游,应该最基本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尽量保留原有的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也就是说保留原有的乡村文化特色。失去了这些特色就失去了旅游的意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就看你怎么开发利用,抓住切入点,做好旅游文章。

第二,乡村旅游也要做好经济文章,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如果光为旅游,忽略了经济效益,也是很难做下去,看你怎么做,做出什么特色,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股脑儿模仿别人,千篇一律,让人看一次就够,要把客人留下来,吃,住,玩甚至参与进来,就好发展了。最根本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定位一定要准确。

7. 旅游村庄定位

开发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有风景名胜的重点打造风景名胜,有民俗文化的重点打造民俗文化,有古村落老传统的要保持,有乡村美食特产的要保质保量,不要千篇一律搞统一标准的美丽乡村,让人走到每个村庄都似曾相识。我曾在我老家的一个美丽乡村投票公众号里留言:“美丽乡村不能制定统一标准,道路百分百硬化的要求就不适合,古老的石板路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古朴的美没有了,悠久的历史也掩埋了”。这段留言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现代人看腻了钢筋水泥,你让原本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也硬生生的变了味,我就在搞山村旅游项目,很多被水泥钢筋等现代化建材修建的道路房屋我们又重新按照古老的方式恢复回去。打造好村庄的卖点以后就是如何吸引客流,要熟练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比如今日头条,抖音等热门平台,要学会讲故事讲有创意的故事吸粉然后转化为客户。

8. 适合旅游的小村庄

南澳村彰显“一山一河两涌三田”的自然格局,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村庄。

南澳村已建成“一河两岸”旅游观光区、晒谷场、百竹园、樱花园林、龙舟体验基地、农家书屋及文化长廊等,全村道路实现了硬底化,美化、绿化了村庄环境,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未来南澳村将围绕“高端水产养殖 品牌水稻种植 山水旅游开发”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山水和美,人民康泰。

地址:斗门区白蕉镇

交通:乘公交巴士403路,在南澳村口站下车

南澳村与孖湾村、虾山村、丰洲村、鳘鱼沙村、新马墩村、盖山村、月坑村、白蕉工业开发区社区、办冲村、八顷村、冲口村、小托村、沙石村、东岸村相邻。

2017年11月17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南澳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南澳村附近有灯笼沙水乡、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金台寺、白藤湖度假区、鳄鱼岛等旅游景点,有白蕉海鲈、白蕉海鲈、斗门海鲈、斗门南美白对虾、珠海蔗子狸等特产。

9. 村庄旅游规划

可以成为旅游村,在政府乡村振兴乡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在田野上描绘美丽画卷,使村庄成为旅游乐园,成为乡村旅游的

产业兴旺,乡村才会振兴。因此,乡村建设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这三大资源条件,结合城市、交通、景区、产业等区位优势,规划乡村旅游新业态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最新!赣榆班庄镇班庄村村庄规划公示!快来看看…

赣榆区班庄镇班庄村村庄规划公示

(批前)

一、规划总则

1、规划范围

村域规划范围:为班庄镇班庄村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529.89公顷。

村庄(居民点)规划范围:东至规划东班路,南至青欢公路(老S402),西至欢林公路(S245),北至圣泉街,规划区约68.5公顷。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班庄镇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的节点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近期为2019-2022年,远期为2023-2035年。

二、村域规划

1、目标定位

秦风汉韵•红色班庄。

2、村域用地布局规划

村域规划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约56.79公顷,其中已规划布局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约53.95公顷,“留白”的规划村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约2.84公顷。

三、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

1、规划区规模

规划区用地面积约68.5公顷,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42.04公顷,规划村庄户数1407户、居住人口约6000人。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适时新建文化活动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残疾人之家、卫生室、室内球类运动场地、农村文化礼堂、幼儿园等设施;便民超市等商业由村民自营提供服务。

3、道路交通规划

村庄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道路三级。主要道路路面宽度6-9米;次要道路路面宽度为4-6米;宅间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大于2.5米。规划结合公共设施周边设置停车场,同时结合村庄路边空地可零星设置停车坪。

来源:赣榆集结号、赣榆区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