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教案旧址

乌石山教案旧址

乌石山,树木掩盖、大门紧锁的弥陀寺,只有市保碑还在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

清光绪初年发生的福州乌石山教案是福州人民长期反洋教斗争的结果,也是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典型例子。共历时三年多,影响较大,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组成部分。教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传教士恃强妄为,这点连英方官员也确认不讳。福州人民对不平等条约保护下的传教士的不法行径深怀愤慨,因而用“风水”等传统观念予以反击。这不单纯是中西文化之争,实质上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从事侵赂的斗争。在丧权辱国清朝统治政策下,具有爱国思想的福建巡抚丁日昌虽对洋人传教作出种种让步,但还能据理力争,使洋人在乌石山建立传教据点的企图无法得逞;因而仍受到福州人民的称赞。

泽州县司家山村发现疑似旧石器遗址村民曾以为拣到了“宝石”

新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泽州县大东沟镇司家山村

日前,晋城市遗址专题调查队队长裴池善,在泽州大东沟镇司家山村调查勘探时,在该村后山新发现一处疑似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司家山村位于市区最西部,与沁水县接壤,背临大山,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村子由于地质塌陷,进行了异地移民搬迁,如今只剩一个空壳子。新发现的遗址点就位于村子后山的小路上,“受自然风化作用影响,很偶然就发现了这些裸露、半裸露在外的旧石器,如果大量勘探挖掘的话,应该还会有更多同类石器出土。”晋城市遗址专题调查队队长裴池善对记者说。裴池善是在近日对司家山村的一次随意走访中,意外发现这处旧石器遗址的。

在这处旧石器遗址,共发现十余件旧石器,初步判断与我市沁水下川遗址为同一时期,距今有1.6万—2.3万年。新发现的旧石器有尖状器、锯齿状石器、平头刮削器、圆头刮削器等品种,系古人类钻孔、锯树枝、刮除动物毛发、割裂肉块时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该处遗址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司家山村一带已经有古人类生活。

这批旧石器的材质主要有平燧石(火山石)、石英等,还有一种透明石片,类似玛瑙,对着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看是透亮的,这就引起了村民的好奇。“在我们这个村,这种奇怪的石头很难找到,很金贵。以前老百姓在后山走路的时候,偶尔也有人发现过,不知道是古人类使用的工具,一看用太阳一照是透明的,还以为是拣到了宝石呢!”司家山村村民张庄富说。

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女娲补天、神农播种、愚公移山、禹凿石门、舜耕历山、商汤筹雨等神话传说可为佐证。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人类在晋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目前在晋城已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这些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晋城历史地理交通、人类迁徙、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化及考古学支持。

▍太行日报融媒记者:吴希莲

▍编辑:张燕翔

昵称

微信号(ID)

taihangribao

taihangwanbao

seyingtaihang

摄影

吉林“”寿山仙人洞旧石器遗址”---东北史地考(12)

NO:12【(吉林寿山仙人洞遗址

地理坐标:126°37′、北纬43°09′

地 址: 吉林省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

寿山仙人洞遗址”旧石器中晚期、更新世中晚期、3-10万年

1991年5- 6月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在吉林地区进行旧石器野外考古调查时,在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发现了寿山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并进行了试掘,在距洞口7米处开了一个横向1x3米深沟,出土了较丰富的文化遗物:47件石制品,化石12种,包含少量的骨制品,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些鸟类化石。

1.石制品

在遗址的试掘中共获石制品47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和砍砸器等,原料主要是角岩,其次是石英和流纹斑岩等。

2. 骨制品

在发现的大量碎骨中,有一部分具有人工打击和加工痕迹.据初步统计被人工打击过的碎骨有十几件,其中加工成器者至少有2件,均为打制,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刮削器和尖刃器两类。

初步将其地质时代定为晚更新世后期,考古学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1993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吉林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两次发掘共获石器25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

骨制品发现十余种,边刃器、尖刃器两种,还发现磨制骨锥,属吉林首次发现。

动物化石有鬃狗、披毛犀等十多种哺乳动物,第二地层c14鉴定为34290±510年、第四地层铀系法鉴定8.9±1.8万年,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中晚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3-10万年。

参考资料:

[1] 陈全家(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李其泰(桦甸市文物管理所)《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人类学学报 1994年2月

[2] 张博泉、魏存成《东北民族考古与疆域》

贵州大山发现一山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位于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49公里。

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又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最上层洞道与最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达1660米。大洞遗址距今30万年至数万年 。

遗址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20日,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石叶及工具。工具类型有砍砸器、边刮器、钻具、凹缺器,锯齿刃器,端刮器,雕刻器,琢背石刀、手斧、手镐等。修理台面技术表现突出且比例较大,有勒瓦娄哇技术制品出现 。

1992年4月,发掘面积为12平方米,出土石制品700余件,化石标本500余件,包括人牙化石一枚和数十种哺乳动物及少量鸟类、鱼类等化石。

1993年对盘县大洞进行了正式发掘,获得4颗古人类牙化石、2,000余件石器制品和近万件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古人类文明遗物。

1998年至2000年,对遗址又进行了3次发掘、6次清理,发掘面积86平方米,共获人牙化石5枚、石器制品3000多件、含43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标本上万件,还有大量的烧骨、炭屑。

盘县大东内古人类活动堆积物的巨厚、丰富的内涵以及多学科、高水平 研究结果,遗址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20日,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根据古生物判断,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属"早期智人",人的智力发展起来。大量的动物化石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狩猎相当兴盛,捕捉动物的范围很广,而且有能力捕捉大动物、猛兽以及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