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上溪整编旧址

延平上溪整编旧址

1948年,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转到南平凤山乡(今南平市延平区南山乡)村尾村桃坪一带。此时南古瓯地区形势比较紧张,敌人集中相对优势兵力,摧残革命群众,妄图消灭省委及其领导的主力部队。

正当敌情严重时,省委电台收到新华社播发的《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的电讯,获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重大胜利,受到了极大鼓舞。1948年12月,省委先后发出《为配合解放军解放闽浙赣展开武装斗争紧急任务的决定》和《争取闽浙赣人民解放与我们紧急任务指示》,指出当前紧急任务是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积极扩党练干,大批吸收青年,加紧扩大地区和部队,主动粉碎敌人的进攻,配合解放军解放闽浙赣。

1949年元旦,省委在南平凤山乡村尾村桃坪召开干部会议,参加人员有曾镜冰、左丰美、陈贵芳、王一平、苏华、黄戾禹以及南古瓯地区县以上干部和省委武装部队骨干近百人。会上,曾镜冰总结了除恶分粮、粉碎敌人围攻的斗争经验,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和坚持南古瓯游击战争的有利形势,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发动群众、扩党练干、瓦解敌人,消灭敌人。会上,通过了《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行动纲领》。它明确指出,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是闽浙赣人民在斗争中产生的自卫武装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一切行动完全遵照中共中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颁布的纲领政策。并具体提出了十项行动纲领,其主要精神是:领导和团结一切被压迫人民反对蒋军烧杀掠夺;拒绝征兵、征税、征粮、征工;打倒反动政权;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贫农团,改善农民生活,实行减租减息;保护工商业、华侨家属;欢迎蒋军官兵起义,消灭一切执迷不悟的反动分子与反动武装。会后,省委机关便从桃坪转移到上溪。

1949年 2月初,在南平上溪村,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省委把闽浙赣省委所属各游击武装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曾镜冰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左丰美任副政委,陈贵芳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黄戾禹任政治部主任。纵队直属的三个支队和一个教导队,积极配合解放大军解放闽北。

为方便后人瞻仰,1988年5月,中共南平市委、市政府在南平九峰山公园二峰小山的“凌云阁”内建立了“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由左丰美题写碑文。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濮阳红色遗址上的故事(十八)——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

红色印迹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

华野濮阳整军感赋

中原决战谋略强,

名将云集会濮阳。

整顿三军增斗志,

挥师淮海灭匪帮。

(苏涛)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简介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濮阳市濮阳县城关镇孙王庄王家大院

1948年3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机关和第一、四、六纵队全体指战员,由黄河南移驻到濮阳地区休整,开展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5月12日,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亲临指导。在一周的时间里,朱总司令接见了师、团干部,深入连队同战士一起研究军事技术,召开营以下干部和战士代表会议,转达毛泽东主席向全军指战员的问候,就国际国内形势和部队的任务作了重要指示。华野部队在濮阳整军期间,濮阳人民为部队腾房让床、碾米磨面,为部队供给养,用本地土产品慰劳战士,体现了老区人民支援革命的赤诚之心。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王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400平方米,现存北屋3间,面阔11.9米,进深5.1米,正脊高6.8米,外青砖内土坯,硬山顶,白灰缝,灰布纹瓦,具有鲜明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西屋4间,蓝砖硬山顶瓦房,长13.5米,脊高6.8米,两角墀头绘鹤图案。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被中共濮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濮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邱爱华)

红色故事

◆◆ 朱德濮阳轶事◆◆

总司令推车

1948年初夏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受毛主席的重托,带着党中央的使命,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陪同下,离开西柏坡,乘坐汽车亲临濮阳,指导华东野战军第一、四、六纵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经过抗日战争和已经进行了二年之久的解放战争,中原大地千疮百痍,弹迹斑斑,交通沟、封锁沟、边界沟密如蛛网,道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又适逢滂沱大雨,泥泞满路。几辆刚从敌人手里夺来的“破烂货”汽车,在这样的道路上爬行真够难的了。朱德心里好像揣着一团火,巴不得一下子飞到濮阳,急促地对司机师傅说:“老于同志,路真不能走了,你就说一下,咱们步行。”

“行啊,往前走着看吧!”司机老于紧张地拨弄着方向盘,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走到邯郸,一个“打滑”,车子陷到了泥坑里。

“战事紧急,刻不容缓!”朱德操一口浓重的四川话,“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时间就是胜利!”

话音没落,朱德健步跳下车来,连鞋袜也没顾得脱就径直跳进泥坑里。20来个随行人员,看总司令要推车了,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跳进了泥坑。总司令一声“号子”,大伙儿一起用劲,卧倒的“死牛”复活了,开动了。正当大家准备上车继续南进的时候,上空窜来了两架敌机,好像秋后的苍蝇一样嗡嗡地叫着,有气无力地在头上盘旋。有的战士想到“青纱帐”里隐蔽一下,可是朱德神态自若,谈吐坦然,诙谐地说:“看!蒋介石为我们‘护驾’来了!”大伙儿咯咯地笑了起来。

说也奇怪,那两只“苍蝇”胡乱地转了几圈,连个屁也没放,便飞之夭夭了。它哪里知道,这两辆带着敌人标记的汽车里坐着我们的朱总司令和陈毅同志哩!

普通一兵

5月12日傍晚,“夕阳无限好,晚霞尚满天”。古澶濮阳金辉洒地,中心阁、回銮碑八都坊……这些象征濮阳光辉历史的胜迹显现出诱人的雄姿。朱德在陈毅、粟裕等陪同下风尘仆仆来到了濮阳。

晚上,一兵团直属队举行欢迎会。许多只闻大名、未见过朱德的战士心里揣测起来:朱总司令一定是一个衣着光鲜、相貌堂堂的大人物;有的则想象,朱总司令喝令三军,驰骋疆场,百战百胜,一定是一位锦衣桂冠、神态威严的将领;还有的认为,总司令一来,一定车水马龙、前呼后拥。谁能想到这位指点江山、叱咤风云、驰名中外的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却穿一身士兵模样的旧军装,戴一顶褪了色的破军帽,穿一双粗布鞋,还系着鞋带、打着绑腿。异乎常人的是脸上嵌满了深深的皱纹,浓郁的眉毛又粗又长,满脸黑胡茬子挺拔拔得冒出有老长老长,或许是战事紧急未来得及刮的缘故,看上去很不合眼。然而,一个共同的感觉:他,人民的总司令,身材魁梧,位尊功高而使人敬佩,相貌慈祥而使人倍感亲切,衣着朴素而让人尊敬,喝茶自己端,吸烟自己点,用具自己带……一切的一切,完完全全像一个普通士兵。

参加欢迎会的人齐了,朱德好像塾师给小学生上课一样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

“我今天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和军委来慰问大家。”朱德谦逊地讲了一句,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位刚入伍不久的战士拍了一下胸膛,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嘿!听,毛主席还想着我们呢!”

“我们一定听总司令的指挥,为毛主席争光!”另一位新战士向左右的战友递了个眼色,发自内心地下了决心。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经过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最近两年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对党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朱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我军的斗争史。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手不由心地摸摸结满茧的“铁脚板”:“你啊,赛过了敌人的汽车轮!”有的悄悄地掀起衣裳,痴痴地望着身上的伤疤,回味着艰苦的历程:“革命付出的是血和肉,留下的是意志和光荣!”

最后,朱德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要认清形势,把握战机,执行政策,遵守纪律,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金点石开,短短的一席话使大家看到了朱德特有的勇者的气概、智者的镇静、仁者的热忱。每个战士都树起了一个坚强的信念:跟着这样的统帅就能无往而不胜。

“你们要学毛主席”

有句古话:“济一时之急,则赠人以金;成终身之业,则赠人以书。”纵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德也总是鼓励将士们认真看书学习,文武并举。

5月15日,朱德在濮阳县孙王庄王家大院华野整军司令部分别接见团以上干部,询问部队的生活、学习、军事等情况,征求大家对时局的看法,对各级领导机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要求。交谈后,送每人一本马列的书或毛主席著作,并在封面上亲笔写了“你们要学毛主席”的题词,对全军将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鼓舞很大。

大伙儿手捧着朱德的赠书,眼看着朱德苍劲有力、语意深长的题词,不禁联想起朱德一贯的教导:“一面打仗,一面学治天下。”要治天下,就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早在20世纪20年代,朱德就曾说过:“从辛亥革命起,我们搞的这一套都是从西方学来的,德国的马克思、俄国的列宁,他们的学说也许能给我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舍弃功名利禄,远渡重洋到达欧洲。在莫斯科,朱德既学习马克思主义,又学习现代军事,他颇有感触地吟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认为毛主席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当革命萌芽遭到摧残,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毛主席就指出:“我们红军第一件法宝,名字叫作马列主义,这是一双革命的千里眼。而敌人却是盲人骑瞎马,看不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件法宝,名字叫作人民群众。这是大海的怒涛,可以把一切敌人统统淹没掉。”从井冈山会师到九十高龄,朱德历尽沧桑,但始终不渝地坚持看书学习,既是全军将士的统帅,也是大家的老师。

大伙一块儿啃干馍

5月17日,朱德在孙王庄西北角树林里召开华野前委干部、战士代表和战斗英雄、爱民模范会议。那时,没有礼堂,这片柏树林棵挨棵、枝搭枝,葱绿茂密,荫凉幽雅,既空气新鲜,又便于防空,是一所天然的大礼堂。

在会上朱德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讲:“新五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我们要用‘耍龙舟’‘钓大鱼’的方法调动它、消灭它。”又说:“人民坐江山的日子就要来到了。这次战役关系就这么重大。毛主席已经为我们摆好了决战决胜的歼敌阵,现在就看你们的了。”

这些铿锵铮响的话好像催战的号角,激励着广大指战员奋力备战,大伙儿越听越有劲,竟忘了休息,忘了吃饭。为了多听几句朱总司令的教导,大家决定就地午餐——啃干馍。那时生活很苦,吃的全是高粱面、玉米面做的窝窝头,又凉又硬。朱德已经60多岁了,胃口又不好,可他也同战士们一样啃干馍,并且啃得有滋有味。朱德边啃干馍边和战士们促膝谈心。他问一个老家在南方的战士:“生活苦不苦?啃干馍习惯不习惯?”那位战士若有所思地说:“能和总司令一块吃饭,生活再苦心里也甜!”朱德鼓励大家,再打几个胜仗,江南一解放,就吃上大米了。大家一致表示坚决听总司令的话,艰苦奋斗,以苦换甜。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磨炼了大家的意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乃至和平建设时期,朱德总是号召大家发扬“啃干馍”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誉为革命的传家宝、修身养性的灵丹妙药。

朱德的扁担

一提起朱德的扁担,人们就会联想起井冈山上朱总司令下山挑粮的故事。在濮阳也流传着“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濮阳的5月,正是春种夏管的黄金季节。刚刚获得解放的濮阳人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朱德除集中精力指导部队整训外,还挤时间到田里帮助农民劳动。一天,朱德从田里劳动回来,路过一个菜园,看到井旁有一池清水,便脱下鞋子,卷起裤腿洗洗脚。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挑水。朱德看看那孩子瘦弱的身体,再看看那两只大大的水桶,关切地问:“小鬼,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为啥你来挑水?”那孩子看着总司令和蔼可亲的面孔,坦率地说:“我叫王爱堂,今年14岁了。父亲死了,我和母亲两个人过日子,母亲脚小,又有病,我就……”说着就放下担子,绞起辘轳。还没等朱德把脚洗完,他已经绞出了两桶水。当他放下辘轳去拿扁担时,朱德却早已抢到了手里,笑着说:“我来帮你挑!”

朱德挑起满满的两桶水,迈着坚实稳重的步子,有节奏地甩着胳膊,扁担颤颤悠悠,桶里的水一点儿也不洒,多么像一个挑担的老把式!甭说年幼的王爱堂,就是深通世故的老人也不会猜想他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威震敌胆、闻名于世的堂堂总司令!消息不翼而飞,当王爱堂与村民们知道那位挑水的“老兵”竟是朱德总司令时,无不肃然起敬,奔走相告。“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至今仍被濮阳人民广为传颂。

朱德补毛巾

“从俭入奢易,以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这是朱德总司令的一首诗。无论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朱德总是崇尚节俭,艰苦朴素。在濮阳流传的“朱德补毛巾”的故事,就是他美德沧海中的一粟。

一天,晚霞似火,大地嫣红。朱德听过汇报,又到连队手把手地教新战士刺杀、射击、攀梯蹬墙、匍匐前进等作战技术。回到住处,放下肩上的背包,掏出那条跟了他多年的白毛巾,正准备洗脸,看毛巾当中磨穿了洞。于是,他不顾一天的辛劳,从房东那里借来一把剪刀,取出随身携带的针线包端坐在院子里一块捶布石上,补起他那条用了多年的毛巾来。

朱德身材魁梧,粗手大脚,拿起剪刀来却得心应手,使用起绣花针也轻巧灵活。只见他把那条不知浸过多少汗水,中间有几处“麻花”、几个洞的毛巾对折起来,顺折剪成四块,然后倒过来四边相对,缝在一起,四周又织了新边,不大一会,一条“新”毛巾便制成了。

朱德把那条缝过的毛巾,折了又折,叠成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方块块,像妇女们用棒槌捶布一样用手拍打着、欣赏着。他看到站在他面前的警卫员目不转睛,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不禁嘿嘿笑着说:“像不像条新毛巾啊,小鬼?”警卫员赞赏地点点头。朱德又语重心长地对警卫员说:“艰苦朴素是革命军人的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这点是不能忘记的啊!”警卫员点了点头,默默地掏出小本本,一字一字地记到了本本上。这时,房东王秀珍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说:“老总呀,你真是人民的总司令!”

与赵老三的一席话

一天早饭后,朱德来到濮阳街头,走到四牌楼西边赵老三的货摊前,和蔼地问:“老乡,你的生意怎么样?”赵老三看着这位“老兵”穿身打着补丁、褪了色的军装,粗手大脚,说话随便,以为是位伙夫头,脱口说:“请坐吧,老班长!”

朱德和赵老三坐在一条板凳上,促膝交谈起来。朱德问赵老三叫什么名字,住在哪条街,家有几口人,有没有土地,摆货摊收入多少,交多少税,生活能不能顾得住,等等。赵老三一边回答着朱德的问话,一边泡茶递瓜子,都被朱德谢绝了。

朱德还特别详细地询问了工商业政策的执行情况。赵老三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因为那时濮阳执行政策过“左”,侵犯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繁荣。朱德回到司令部后,立即和有关人员通气,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拿枪消灭了很多敌人,取得很大胜利,还要在政策上打胜仗。毛主席把政策规定得很好,要我们大家执行,我们要遵守纪律,执行政策,保护人民的利益,一面打仗,一面学治天下!”

不几天,冀鲁豫区党委就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过“左”政策一一做了纠正,使濮阳的工商业很快繁荣起来。人心归向,军队爱护人民,人民支援军队,军政军民关系也较以前更密切了,濮阳的革命和建设比翼竞飞。

(冯九成)

来源:濮阳党史

红色印记(二)之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王台镇上溪口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面积47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为两进式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分布有大门、前厅、前天井、正厅、后天井、后厅。天井两侧均有厢房,正厅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7柱带前廊,穿斗式木结构,周围廊、梁架均五间九檩前后步廊式。

红色起源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组成的东方军入闽。8月东方军进驻王台地区,在上溪口、埂尾驻有一个团的部队,团部就设在溪口叶积忠家里。沙县特支成员官锦铨、洪基、姜敢受命随东方军到延平王台,开展革命活动宣传,积极发展党员,在王台上溪口帮助建立延平(南平)特支。当时的王台已成为延平县域革命活动的中心所在地。

东方军秉承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发展地方武装,帮助建立红色政权”任务。红军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在上溪口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溪口革命委员会。书记:黄树装,土地委员:黄树木,还有其它委员:游天申、官德发、黄建洛、黄立贤等4人。在红军与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随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活动和组建地方游击队及动员贫苦农民参军。苏维埃政府没收了当地地主、土豪的大院子,作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办公活动场所地(现在的旧址);把当时他们家谷子、衣服分给穷苦人;在全村进行了分田分地运动,将要开镰的水稻也分到了贫苦农民手中。

1950年,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被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作上溪口村村部,1992年新村部建成后迁出。

经过镇、村投资投劳、多次维修,旧址于1990年被列为南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列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8月,在延平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对现存9间展室进行了重新布置,详实地展现了延平的红色历史。2018年9月,该旧址与“王台谈判”旧址八角楼、东方军野战医院旧址黄氏祠堂、闽赣省委常委会议旧址珠宝庵一同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缅怀革命先辈、激励创业斗志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拓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资源

4月6-7日安徽绩溪上庄、西溪南古村落、新四军军部旧址纯玩2日游480元/人

绩溪上庄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区内有棋盘村、胡适故居胡开文纪念馆。棋盘村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后裔十五世孙石荣禄迁此建村,因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交往甚笃,结为棋友,故设计了以房舍、街道、水塘和小溪等为元素组成纵横有序、构筑严谨、整齐方正的棋盘式村庄。

发班日期:4月6-7日

报价:(满30人发班)

成人:会员480元/人 原价518元/人

1.2米以上儿童:会员380元/人 原价418元/人(不含床位及早餐,其他同成人)

1.2米以下儿童:会员350元/人 原价388元/人(不含门票、床位及早餐,其他同成人)

行程特色

丹阳自组团,我社导游全程贴心陪同,游览更舒心、惬意。

★ 舒适的住宿环境,入住四星标准酒店;品尝当地方特色菜肴。

★ 游览安徽古建筑群重点保护单位——上庄,馆内存有太平天国使用的大炮、大刀、铜钱、路凭、旗帜等文物

★ 游览风景秀丽的西溪南古村落。

行程安排

D1:早06:30丹阳人民公园集合出发前往绩溪,游览【上庄景区】(约2小时),上庄景区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区内有棋盘村、胡适故居、胡开文纪念馆。棋盘村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后裔十五世孙石荣禄迁此建村,因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交往甚笃,结为棋友,故设计了以房舍、街道、水塘和小溪等为元素组成纵横有序、构筑严谨、整齐方正的棋盘式村庄。胡适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堂两进,两楼通转格局,是胡适先生少年读书、青年结婚的居室,典型的徽派民居。胡开文纪念馆座落在上庄村口水圳边,纪念馆占地400多平方米,原为胡开文长房胡恒德祖屋,属“通转楼”式古建筑,馆藏十分丰富。晚前往屯溪入住休息。

D2:早餐后前往岩寺,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正式成立后,一、二、三支队和特务营奉命于2-4月间到达皖南岩寺地区集中进行组编点验和军政训练,军部机关设在岩寺金家大院。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后前往西溪南镇,游览西溪南古村落,处于丰乐河南岸,曾名丰南。背倚凤形山,面临丰乐水,风景秀丽。唐代建材,鼎盛于明清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名人辈出。历代名人有宋学者吴自牧,元诗人吴鼎新,明学者吴海、诗人吴可封、著名徽商吴养春,清学者吴元满、诗人吴崎,书法家吴又和、篆刻家吴凤等。至今保留明代建筑10多处,清代民居100多幢,其中老屋阁和绿绕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中私人园林众多,果园遗址可寻。古有八景:"古桐乔木"、"梅溪书屋"、"南山翠屏"、"轴畴绿绕"、"清溪涵月"、"西陇藏云"、"竹林凤呜"、"山源春涨"。结束愉快的行程返回丹阳。

制作:华南店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