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久古桥

郝久古桥

郝久古桥是坐落于伊斯法罕省的一个美丽大桥,它既是一座桥,也是一个大坝,由伊朗王二世在一座古桥的基础上建造于公元1650年,毫无疑问的是大桥已经成为伊斯法罕省最漂亮、最好的大桥。

郝久古桥已经成为伊朗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大桥,它同时发挥三项功能,即通道、拦河坝及休闲场所。大桥横跨宰因达河(Zayandeh River),拥有23个孔,长105米,宽14米,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它是一座大坝,当桥洞封闭时,桥两侧的水位便会产生变化。郝久古桥有两层拱隆,采用不同颜色的地砖区分开,在桥中央,还有两个很大的亭子,叫做国王会客厅。除了让人瞠目的石基之外,色彩鲜明的瓦片及17世纪的独创绘画,也让这座桥惹人注目。

郝久古桥不仅是一样交通工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件艺术品,成为众多游客观赏的对象。

Khaju Bridge

必去理由:伊朗最知名的大桥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伊朗[Iran]

景点所在省、州:伊斯法罕省 [Isfahan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伊斯法罕 [Isfahan]

常山的十座古桥,记录着久远的历史

常山的十座古桥,记录着久远的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常山,也有多座古老的桥梁,它横跨于山谷之间、横卧于碧波之上,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记载着历史,深沉着文化

傥 溪 桥

在龙绕溪与常山江的交汇处,横跨着常山现存桥拱最多的一座古桥,它就是傥溪桥。傥溪桥又叫明川桥,全长57米,面宽7.6米,高8.5米,桥墩用红砂条石错缝平砌,拱券用条石纵联砌置,每孔净跨12.8米。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傥溪桥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但多次被洪水冲毁。到了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方文彬夫妇出资兴建傥溪桥,三年后建成。方文彬,外号方大汉,原藉皖南徽州,在县城北门开豆腐店。傥溪桥质量较好,民国二十年(1913)开辟常山至开化公路后,该桥改为公路桥,一直使用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因公路改道废弃。如今,傥溪桥已经成为一道历史人文景观。

回 龙 桥

与傥溪桥相反,回龙桥是常山现存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在芳村镇修书埂段,被称作芙蓉大峡谷的峻岭之间,回龙桥巍然屹立。回龙桥长40米,宽5.26米,拱跨16.4米,桥外侧券顶中嵌有碑石,刻隶书“回龙桥”三字。

关于回龙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以前拱桥做起来,过几年就要倒塌,大家都说是一条恶龙在作怪。后来建桥的时候,在桥墩上按上了一只铜蜈蚣,龙是怕铜蜈蚣的,一次恶龙又准备毁坏拱桥的时候,突然见到了桥上的铜蜈蚣,吓得转身就跑。因为龙在这里回头,所以就叫回龙桥。

虹 桥

虹桥曾经见证过日寇入侵常山的恶行,1942年7月,日寇入侵常山,经过虹桥村时,当地群众奋起反抗,杀死一名日军官佐,随后遭到日寇的残酷报复,全村建筑物被烧毁,杀死村民18人,唯有虹桥残存。

虹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坐落在青石镇虹桥村虹桥溪上,东西走向,为4墩5孔石梁桥。全长约27.2米,宽约1.4米,桥墩用红砂条石错纵平砌。如今,虹桥静静地横卧着,石板铺砌的桥面,一行行深刻着岁月的年轮,用石条垒起的船形桥墩像远航归来,正带着沧桑岁月的厚重,穿越历史从今天走向明天。

乐 丰 桥

丰桥位于芳村镇横山路村东源溪上,南北走向,为木结构廊桥,全长约15.3米,宽3.2米,是常山现存唯一的一座木廊桥。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乐丰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是常山县唯一一座保存较好的木廊桥,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桥头的大樟树,桥下的潺潺流水,远望近看,都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再加上乐丰桥可遮风挡雨,这里成了村民们纳凉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寿 源 溪 古 桥 群

在芳村镇大处村,一条寿源溪穿村而过,而横亘在寿源溪上的三座用青条石浆砌成的石拱桥更是让人震撼。三座建于清代的石拱桥静静地横卧水面,分别名为“同善”、“登高”、“乐济”。相传,当年在寿源溪上,曾建有十八座这样的石拱桥。几座古桥中,尤以同善桥最为精美。

如今,大处村的石拱桥已经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喜欢集聚的地方。大家在这里谈天说地,山里人家的朴实和喜庆,就在这柴米油盐的日子中散发出丰饶的热气,沉淀在桥下这一汪清波中。

永 定 桥

在球川镇上安村上安自然村东,常山现存最长的古石板桥横跨在龙绕溪上。永定桥始建于清乾隆庚子年(1780),全长56.85米,宽1.15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借助永定桥,在桥的一侧架起了渡槽,一桥两用,独具特色。如今,永定桥依然是村民们进进出出的主要通道,在缓慢的脚步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下 龙 绕 桥

千年流淌的龙绕溪缓缓地流到了球川镇龙绕村下龙绕自然村,常山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石板桥——下龙绕桥横卧清波,连接东西。下龙绕桥建于明末清初,为六墩七孔石梁桥。桥全长35.39米,宽1.16米,西侧桥面为三块红砂石板直铺而成,分水尖为船形,特别的古色古香。

官 庄 桥

在龙绕溪上,还有一座常山现存桥墩造像保存最好的古桥——官庄桥。在当地村民的习惯中,大家更喜欢叫它为“鸡公桥”。官庄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同弓乡的关庄桥村,东西走向,为6墩5孔石质平板桥。全长26.05米,宽1.25米,水中4墩分水尖上部石雕公鸡头,作拍翅鸣啼状,雕刻较精细。桥面用红砂条石铺就,两边筑的护栏。

站在官庄桥上,犹见“三野桃李争艳,沟壑幽兰芬芳,摇曳杂花尤带露,槐香三野村户,白鹭翻飞碧波,水鸟戏弄潮头,埠头掏衣声声,遥看坝前瀑布”的美景

双 珠 桥

在何家乡璞石村康家溪坑上,有一座常山现存最小巧精致的古桥——双珠桥。双珠桥东西走向,全长仅6.6米,宽只有1米,桥面由四块青石板铺成。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记载,双珠桥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后因被洪水冲毁,在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虽然双珠桥并不起眼,但却是当年江、樊、何三村通向同弓、球川方向的交通要道。

常山人挖掘常山本土文化,推送权威新闻,发布真实信息,通过优质原创文字、图片,组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歌颂大美常山,传播正能量,为常山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求勾搭,勾搭号码:13567078729。

常山人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谢绝商业转载!

编辑:鹿先森

晋城景德桥成危桥、娄烦古城遗址被损、文水梵安寺塔年久失修……检察院介入!

▲蒲淤桥 @尖草坪检察

最新 消息

“水从鼋头穿过去,

人在寿龟背上行”,

被称为“一鳖担三孔”的“蒲淤桥”,

位于太原尖草坪区西墕乡西高庄村,

是一座半圆拱联拱石桥

然而

作为文物保护单位,

“蒲淤桥”常年失修不说,

桥体还被小广告大量涂鸦污损。

现在,

检察院介入了!

12月1日,

从太原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传来消息:

为全力保护“蒲淤桥”,

检察机关已启动公益诉讼程序,

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主体监管责任。

▲蒲淤桥 @尖草坪检察

“蒲淤桥”状如龟形,南北走向,长15.7米,宽5.7米,高1.5米,拱楣券两侧原设龟首汲水兽各一,刻“蒲淤桥”三字,并题“乾隆五十三年三月”。

据此记载,“蒲淤桥”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1994年7月,“蒲淤桥”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尖草坪区首批重点文物之一。

如今,在城市化建设浪潮的裹挟下,“蒲淤桥”却正遭受着人为破坏,未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近日,太原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对辖区多家文物保护单位摸底排查、实地走访调研时发现,“蒲淤桥”附近无任何标识和说明,桥体常年失修,且被小广告涂鸦污损。

针对此情况,检察机关依法向尖草坪区文化旅游局、尖草坪区西墕乡人民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并宣告送达,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主体监管责任。目前,两家行政机关已联合行动,在蒲淤桥竖立1块“蒲淤桥简介”牌,并清理桥体上小广告,对桥体进行修缮。

“醒目的标识牌发挥着宣传和警示作用,既增进了民众对‘蒲淤桥’的了解,也增强了民众对‘蒲淤桥’的保护意识。”办案检察官说,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检察机关还将持续加大对辖区文物保护的工作力度,建立线索移送反馈、信息共享、共同研判线索等机制,梳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为文物保护撑起司法“保护伞”。

▲蒲淤桥 @尖草坪检察

作为文物大省,

2018年起,

山西省检察院在全省部署开展

国有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

今年4月,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和山西省文物局

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

加强协作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

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

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建立文物保护和公益诉讼检察长效协作机制。

近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其中就有一起来自山西:

左权县检察院督促保护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山西省左权县人民检察院

督促保护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

行政公益诉讼案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

基本案情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位于左权县芹泉镇芹泉村杨家庄自然村,该兵工厂始建于1937年底,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太行山区较早建立的兵工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罗瑞卿等曾亲临此处指导工作,是左权县迄今保存形制较为完整的革命遗址。

2019年9月,兵工厂旧址被左权县文物局确定为“左权县不可移动文物”。按照2018年12月制定的扶贫方案,杨家庄村作为深度贫困村被左权县确定为32个脱贫攻坚整体搬迁村之一,定于2019年底前实施搬迁、拆除,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也在拆除范围,该革命遗址面临重大灭失危险。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9年11月,杨家庄村民向左权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左权县院)反映,该村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即将被拆除。左权县院经初步调查核实,于11月11日作出立案决定。通过调取有关脱贫攻坚文件、杨家庄兵工厂史志研究资料和文物确定资料,对案件事实进行了认定。

鉴于该案涉及脱贫攻坚工作,影响较大,左权县院及时向县委汇报,与县政府沟通,并请示晋中市人民检察院启动一体化办案模式,两级检察机关会同县委、县政府有关人员共同赴杨家庄实地察看,详细听取县文物部门、镇政府及村民代表意见,聘请省级文物专家对该处革命遗址进行了保护必要性论证。

2019年11月14日,左权县院向该县文旅部门依法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采取措施,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对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进行有效保护。

▲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8号院落修缮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出检察建议后,左权县院持续跟进监督,推动形成“文物保护范围内人走房留、移民搬迁政策继续享受”的解决方案。在落实整改过程中,左权县文化和旅游局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保护方案,并向上级文物部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申请专项维护修缮经费,聘请专家组对杨家庄村发展红色旅游进行整体规划。

2020年6月,山西省文物局确定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700万元专项修缮资金中的100万元已先期到位,文物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开工实施,已有4处院落完成修缮。同时,左权县文旅部门以“杨家庄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为依托,集中打造德育教育基地和太行军工研学基地。

▲ “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8号院落修缮后

@最高人民检察院

而自2018年以来,

山西检察系统介入的文保公益诉讼典型案,

还有很多。

运城盐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

某企业违法使用、改造古建筑文物

公益诉讼案

河东盐务稽核分所

基本案情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河东盐务稽核分所旧址”(以下简称“盐核分所”)被改为茶艺馆,作为营利性场所并对外营业。

“河东盐务稽核分所旧址”建于1913年,位于盐湖区红旗东街64号,是袁世凯政府依据英、德、法、俄、日等五国银行团代表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有关规定而设立的,原为英国监督盐税收入经理、协理的住处。

1936年5月14日,盐核分所停止办公,同年7月16日,国民政府河东盐务管理局在此成立,1938年3月3日运城沦陷后,该处成为日本宪兵司令部,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中国国民党运城市党部。

2004年,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盐核分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文物所在单位在未经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并报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与无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某装饰公司签订合同,将“盐核分所”东楼改为茶艺馆,作为营利性场所并对外营业。

2018年4月4日,盐湖区人民检察院向运城市文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责令文物保护单位立即停止茶艺馆的经营活动,对某装饰有限公司在无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情况下改造、破坏文物建筑的行为依法处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国家利益。

▲河东盐务稽核分所东楼

▲河东盐务稽核分所西楼

收到检察建议后,运城市文物局高度重视,召集分管领导及执法大队、文物科、法律法规科、盐池文管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对“盐核分所”东楼违规开设茶楼情况进行专题研究。4月9日下午,运城市文物局司法大队向该文物保护单位送达《运城市文物局责令改正通知书》。

截至2018年5月2日,该文物保护单位已停止茶楼运营,原茶艺设施、宣传广告等已搬移,没有发现损伤文物本体的现象发生。

文水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梵安寺

文物保护不力行政公益诉讼案

▲梵安寺塔

@山西文水梵安寺

基本案情

文水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位于文水县孝义镇上贤村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梵安寺塔由于缺乏管理、年久失修,塔体部分砖瓦塌落,一直处于受损状态,影响了梵安寺塔的完整性,破坏了梵安寺塔的整体历史风貌。

▲梵安寺塔

@山西文水梵安寺

2018年6月19日,文水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文水县文物旅游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尽快及时采取有效专业保护措施、修缮塔体。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文物的排查保护工作,加强对其他珍贵文物的保护力度。文水县文物旅游局高度重视,结合正在实施的文物维修规划,加大对梵安寺塔修缮工程的实施力度,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97万元,实施了文物本体修缮工程。工程目前已竣工,千年古塔换新颜。

山西省寿阳县羊头崖烈士纪念设施

疏于管理公益诉讼案

▲羊头崖烈士纪念塔

基本案情

寿阳县羊头崖烈士纪念塔塔体杂草丛生,其附属设施周边垃圾随意堆放,纪念展馆内设有棋牌娱乐室等。该纪念塔系寿阳县政府于1946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所建,2014年7月,县政府将其列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寿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主管行政机关却未对纪念设施尽到维护、修缮、严格管理职责,使本应庄严、肃穆、激励奋进的场所变得荒芜和极不严肃,严重影响了群众对英雄烈士的崇拜和瞻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受到损害。

2019年4月初,晋中市寿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和石家庄军事检察院联合开展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调查摸底专项行动中发现该线索。英烈纪念设施是军地检察机关都负有责任保护的公益领域,寿阳县检察院在省、市检察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及时向石家庄军事检察院移送了案件线索,经双方研究讨论案情,于4月11日联合向寿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共同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在烈士纪念设施内开设棋牌娱乐室等违法情形依法作出处理,确保国家和社会公益不受侵害。

寿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军地联合诉前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责成分管副局长担任专门整治小组组长,调集人力、财力限期整改,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了整改任务,按时向寿阳县检察院和石家庄军事检察院进行了书面答复并邀请军地检察机关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案件办理后,军地检察机关和相关行政机关召开了座谈会,分享了办案成果,形成了共赢理念。

▲羊头崖烈士纪念塔 @寿阳发布

山西晋城景德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措施不力公益诉讼案

▲景德桥 @旅游超市网

基本案情

晋城市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晋城市城区景德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监管缺失、人防技防等保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形。该桥经专业机构检测为危桥,但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大修改造。相关单位于2016年6月对该桥采取长期限行、限载措施。

经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景德桥两端各张贴了限制通行的通告,并设有机动车限行桩,但两端的机动车限行桩均已遭到损坏,失去限行功能,甚至有数辆机动车停放于桥面,成为附近居民停车场所。同时,发现该文物保护单位未安装监控设备,现场也未有专人负责监管,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处于受侵害状态。

▲景德桥 @旅游超市网

2018年5月15日,晋城市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晋城市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出城检行建(2018)3号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晋城市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履行法定职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对景德桥省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避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继续受到侵害。

晋城市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收到检察建议后,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景德桥安全管理。5月18日,下发文件要求西街办事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消除安全隐患。5月25日,联合西街办事处景德桥社区工作人员对景德桥进行现场查看及文物核查,现场制定保护方案。5月26日,桥面两端限行设施已恢复使用。

▲景德桥 @旅游超市网

娄烦古城遗址被损案

娄烦古城遗址 @老家娄烦

基本案情

娄烦古城遗址位于马家庄乡城东沟村皇帝峁上,城址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处研究我国历史上国家的产生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古城池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区域内有一大型盗洞,古城及周围多处有探铲痕迹,造成古文化遗址的部分破坏。娄烦县检察院调查了解,该盗洞已存在数月之久,该文物区域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也未得到有效保护。

▲娄烦古城遗址 @老家娄烦

2018年4月4日,娄烦县检察院向县文物旅游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深入调查娄烦古城遗址盗掘情况,改善古城遗址区域内管理现状,加大保护力度,按照确定的保护范围和控制范围积极行使保护和监管职责。该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组织工作人员对娄烦古城遗址盗洞采取了填埋和压实处理,对古城遗址进行修复,多处增设了国家级文物保护标识。对古城遗址负有保护职责的文保员段某某作出了通报批评的处理。要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把对古城遗址的安全巡查作为常态。

▲娄烦古城遗址 @老家娄烦

山西省浑源县麻家大院

违章建筑案

▲麻家大院 @大同晚报

基本案情

麻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文庙北侧,是一座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工艺考究的清代民居群建筑,属于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它的周边却出现了多处违章建筑,极大地影响文物的整体形象。

2019年4月25日接到线索举报后,检察长李君文立即带领常务副检察长段嵩山和民事行政检察部干警会同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调查现场

@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检察院

现场调查发现,在麻家大院的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了一幢框架结构的仿古民居建筑,其建筑违规占道,凸出前后民居住宅约1米,准备用作供热加压站,与文物部门的统一规划明显不一致。

仿古建筑

@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检察院

另外在民居群中发现部分居民在大门外公共区域私自搭建小房,该小户属于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和交通

李君文检察长非常重视这一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于26日下午召集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局和县公用事业局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督促四局依法履职,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拆迁违规建筑,督促相关单位切实加强对文物保护范围及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文物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麻家大院 @北岳报

图 | 见署名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文/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实习生 权娇阳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长寿之乡重庆江津、山东青州、浙江永嘉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桥,你知道多少?

一座桥、一条路、一段记忆

长寿之乡邂逅一座座古桥

倾听它的前世今生

解读这里的乡土记忆

长寿之乡重庆江津

江津位于长江之滨,依山傍水,人们出行自然缺不了桥梁。于是,勤劳聪慧的历代江津人就用自己的双手,在江河溪湖上建起了座座桥梁。

古往今来,桥梁就是乡土记忆的灵气,也是乡愁文化的灵魂。“以通往来”,那写意的百态千姿,透着历史沉香和千百年来江津人的山水情怀。

据悉,江津境内有各类大小桥梁706座,其中不乏有一批年代久远的古桥。比如坐落在圣泉街道的刘家石拱桥,蔡家镇的晒金桥,朱杨镇的利济桥,分别系宋朝明朝清朝等数百年以上所建。

▲蔡家:晒金桥

这些古桥,无一例外都是江津乡土社会中桥梁工程的实物遗存,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态遗产,具有一定的 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左中括号

中山古镇明代条石桥

左中括号

中山古镇笋溪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巴渝传统民居——吊脚楼掩映其间,古老的石桥连接两岸,游人如织,步履不歇。

这座架在中山古镇笋溪河上的“石桥”,取材于大青石,由双石合并而成,单石厚零点7米,长8米,重11.2吨,平板桥面支撑重量,虽简陋但却是一座典型的“土桥”,代表着古人施工技艺的智慧。

左中括号

朱杨镇利济桥

左中括号

郑云/摄

在江津朱杨镇的猴溪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灰白色的桥拱倒影与桥身相合,像一轮满月落入水面,波光闪烁,树影婆裟。

这座历经180余年风雨的古桥——利济桥,又名“万古桥”,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板桥”。此桥横跨溶溪河上,完全用石头建成。利济桥桥形雄伟壮观,桥面雕栏玉砌,堪称一大奇观。利济桥于清朝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竣工落成,现为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中括号

吴滩古镇中兴桥楼

左中括号

见过了无数的石拱桥,你可曾见过在桥面上建土楼的石拱桥?位于吴滩古镇的中兴桥楼,是一座罕见的在桥面上建三层土楼并保存完好的石拱桥。

中兴桥建于清代,是人行石板桥,跨度为800厘米,宽、高各400厘米,桥两旁置石栏杆,有挑水和洗衣的水巷子。民国初年加宽,并在桥两旁跨溪修建住房,原水巷子被破坏,而今人行桥上,虽不见流水,但俨若闹市,桥内和桥外各是一种风景

左中括号

四面山红军桥

左中括号

1935年,因土城战役失利,7名红军伤员进入四面山养伤,并受到了当地村民唐树田一家的照拂。

后来,在离开四面山洪海村前夕,红军为了感谢老乡救命之恩,在洪海村通往山外道路涉水而过的溪涧上修建了一座木质便桥,以保障乡亲们过往安全。解放后,此桥被命名为红军桥,现位于四面山大洪海境内。

长寿之乡山东青州

万年桥,又称南阳桥,因处南阳城北,亦称北大桥,把东阳、南阳两座古城紧密连为一体。明青州人杨应奎赞誉此桥时说:“实青齐之襟带,乃海岱之纲纪。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拘。”

万年桥老照片

万年桥,宋之前,跨水植柱为桥。宋仁宗时,架一飞桥,中无柱,这一木结构虹桥当属我国首创,此后各地纷纷效仿。明永乐十二年(1414)郑纲重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增修,改名“万年桥”,其后代有重修。

万年桥桥面

镇水兽

桥全体以巨石构成,规模宏大,基础坚固。长65.3米,宽8米,高7.9米,为6个桥墩,7个跨拱,每拱宽5.4米。垛中部镌水兽,龙首长鬣,颇庞大,俗谓之“哈”,谓可镇河水,使水之不泛溢。桥栏用青石雕成,高数尺,刻有二十四孝、松鹤同春张良圯下遇黄石公等,图画甚多。制作朴古。东栏有石柱41个,柱端有宝瓶22个、狮子19个;西栏有石柱37个,柱端有宝瓶17个、狮子20个。宝瓶之大小精粗,式样不一。狮子之肥瘦雄雌,高矮巨细,体态各殊。

栏柱石狮和宝瓶

桥栏石刻

万年桥,历经沧桑,横跨南阳河,从古至今一直是南北向的交通要道,现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之乡浙江永嘉

左中括号

永庆桥

左中括号

处在岩头镇协岙村长蛇坑十八垅山麓,普安寺前30米处。桥跨长蛇山谷,两岸连山,下通溪流,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

此桥三孔梁式,全长12.56米,宽3.6米,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马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八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楷体,左为“大宗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

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桥梁建筑的研究,颇具借鉴价值。1983年1月,该桥被列为永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左中括号

永安桥

左中括号

在碧莲镇大岙村口,有一座外形古朴美观的石拱桥,远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就像一张大宝弓,所以当地人叫宝弓桥。

据大岙吕氏宗谱记载: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氏先祖从仙居白塔迁居此地,为方便行走,于明建文元年建此桥,重建于正德五年(1510),系单孔石拱结构,桥长20米,宽3.5米,高7.5米,石拱跨径10米,厚0.5米,桥面两侧为块石砌成,中间用卵石铺就。

据当地老人说,当时村里请来一个远近闻名的建桥师傅,开工之前村里首事无意中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石头任由你挑选,但不用一锤一凿,如能把桥造起来,付你双倍的工钱。谁料师傅竟慨然承诺,在造桥过程中不用一锤一凿,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三年后一条美妙的飞虹出现在村口的醒目位置。该桥桥身全部采用天然蛮石,桥面也未作铺垫和修饰,虽历经50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仍坚固如初。

左中括号

黄桥

左中括号

位于枫林镇枫三村浦亭街狮溪口,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

桥为南北走向,长17米,宽4米,侧面形式八字。桥底中间设两墩,各用四根四边形石柱成支架承托桥面,桥面分三组,各铺7条石板,全桥呈弓形,中间平坦,两端斜坡。桥侧面刻有“明天启二年秋吉旦徐氏鼎建”等字。

左中括号

顶香桥

左中括号

又名五龙桥,位于岩头镇苍坡村。进村首先要经过“五龙桥”。此桥为五块石板搭建的古朴拱桥,隐喻此地人才众多,“藏龙卧虎”。

该桥建于南宋时期,南北走向,长46.11米,宽2.31米。桥的基座由块石垒砌而成,立于砚池之上。两侧有块石铺面,桥中铺五根条石,条石长3.09米。桥面高于路面0.99米,条石前设一台阶,路面铺青砖面,宽7.92米,其余为鹅卵石铺面,铺地两侧为条石塑面。

左中括号

岩龙石拱桥

左中括号

位于岩坦镇岩龙村口,相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利用窄小的天然石门作基座,由青石块垒砌而成。

桥体长约30米,宽3米,桥孔约10米,离溪水高约15米。桥西首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古桥捐钱公益石碑。该拱桥与岩壁、深潭、流瀑融为一体,堪称楠溪江水口景观之一绝。

左中括号

巽宅石板桥

左中括号

横亘在巽宅镇巽宅村东金溪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35年重修。

桥为东西走向,全长约89米,面宽约1米,桥底设19个桥墩,离溪水面约1.6米,共十七跨,每孔用3根阶条石铺面,每个桥墩用3根石柱支撑桥面,同时在桥墩的左右侧设立斜形抱条石,借以加固桥基。西属第六跨桥板一侧刻有“永安桥”三字。该桥现在仍是两岸人们来往的通道,也是小镇一道靓丽风景线。

左中括号

新济桥

左中括号

位于桥下镇济根村口,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大坑溪,为单孔石拱桥。平面略呈“H”状,全长21.4米,桥面宽3.9米,桥孔高8.5米,宽度11.6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用卵石铺成。

此桥是通向桥下镇的必经之路,由于清代洪水泛滥,百姓交通极为不便,故此赵姓始祖泮银为子孙行善积德,出资建造。现留字迹“新济桥”三个字。

内容来源:江津文旅 信美青州 灵韵永嘉

投稿邮箱:sxlmm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