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清考古遗址

班清考古遗址

班清考古遗址覆盖面积达49000多平方公里,被视为迄今为止在东南亚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它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该遗址发掘出来的葬物证实该地区曾有过农业耕作、制造和使用金属的活动,也是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早的此类证明。

班清考古遗址反映了当地在农业耕作、金属器制造及使用方面的情况。在考古的过程中,班清被发现有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层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当中发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发现班清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中国的夏商时代还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认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

必去理由:东南亚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泰国[Thailand]

景点所在省、州:莫肯府 [Udon Thani Province]

清河横带,走探小清河古遗址考古现场

济水苍茫入海流,牙樯点点似沙鸥。

渔歌呕哑溪边唱,雁字依稀浪里浮。

薄暮风斜帆欲饱,故园路近客忘愁。

波涛著意催归去,不使征人汗漫游。

清·孙慎机《济水归帆》

滨州伴水而生,因水而兴。初夏的小清河一水萦带,两岸绿麦如波。小清河是古四渎之一济水的下游残道,河水承载着5000余年的古老文化缓缓东流入海。小清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河,两岸的古遗址星罗密布,齐国也是因济水而得名。5月12日是小清河遗址发掘的开放日,滨州市博物馆一行前往正在发掘的博兴寨卞东南遗址和北营遗址进行考察和学习。

寨卞东南遗址发掘现场,右边即为小清河

此前,历过一个多月的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结束,共在小清河沿线发现、登记了43处文物点,遗址时代上至龙山文化,下至宋元明清,可谓丰富多彩。

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王泽冰老师在讲解寨卞东南遗址的发掘情况

寨卞遗址,问道商代蒲姑

寨卞东南遗址位于博兴县寨卞遗址(省保)东南约500米、被小清河北大堤占压,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小清河防汛(复航)工程建设时勘探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博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本次发掘遗址的时代较为单一,主要为汉代堆积。目前共清理遗迹73个,其中近现代沟2条,汉代灰坑61个,汉代瓮棺葬1座,汉代道路2条,汉代沟8条。

清理地层12层,图中红色数字由上到下划分了12层地层。通过淤土层可以看出清末盛宣怀治理小清河的遗迹和黄河泛滥的痕迹

整个发掘区位于寨卞遗址东南约500米处的小清河北岸,属寨卞遗址的边缘区。虽然不是遗址的核心区,但汉代地层堆积非常丰富。清理地层及遗迹过程中,出土小件和标本84件,其中瓷器残片39件,多为宋金至明清时期,器形以碗为主,出土于④、⑤、⑥和⑧层。陶器有43件,主要为汉代的豆、盒、钵、碗、瓦当、板瓦、筒瓦、陶拍、圆陶片、网坠、器座等,铁器1件;五铢钱1枚。另出土有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灰褐陶为主,多素面,其次绳纹,可辨器形主要有豆、盆、瓮、罐、釜等。出土有大量泥质灰陶板瓦、筒瓦,多饰绳纹、凸棱纹,还有不少碎砖陶片。其中,一件陶豆上刻有“昌氏”二字,十分重要。

寨卞遗址于1976年发现,1982年、1987年曾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2002年10~12月,为寻找齐国早期都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博兴县博物馆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此次工作首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在发现城墙后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试掘。经勘探发现,该遗址有夯筑和堆筑的城墙墙体,城址大体呈方形,东西长约380米,南北约350米,南、北墙中部各有一缺口,下部发现有路土,可能为城门所在,西墙没有发现城门痕迹。城墙外与墙体相隔10余米发现有宽20余米的壕沟,深度因水位较高,只清理到宋金时期的淤积层。城墙分早晚两大期,晚期城墙叠压春秋时期的灰坑和墓葬,年代属于战国时期。早期墙体只在东墙北部和北墙东部,被春秋早期的墓葬和遗迹打破和叠压,其下又叠压商代文化层,墙体内的包含物也属于晚商时期。早期墙体的相对年代上限不早于商代晚期,下限不晚于春秋早期。另在城址西北部发现一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的商周时期遗址。2008年10月-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证明该遗址在商周时期已经存在。现在,寨卞遗址南部尚存一土丘,民间传为“旧城子”。1970年村民修挖溢洪河时,曾发现过墓葬,出土了殷墟三期的青铜鼎、爵和一批青铜镞,显示该聚落的等级较高,应是该区域的中心聚落之一。 寨卞遗址很可能是商末蒲姑城所在地,对研究商周时期的蒲姑国的历史和姜太公建都营丘的真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卡老师现场指导刮面。考古工作中,一般会通过土质、土色、包含物来辨别地层和遗迹现象,刮面是最主要的一种观察分辨方式

北营遗址,龙山文化堆积丰富

北营遗址是博兴境内小清河北岸的另一处重要的遗址,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北营村村北约100米的小清河北岸。下午,我们一行来到北营遗址。北营遗址经过系统考古调查和勘探,确定遗址平面呈东西向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00米, 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遗迹十分丰富,其中又以龙山和汉代遗存为主。

北营遗址发掘现场,通过发掘得知,原来的小清河河道位于北营村北面,后来才渐渐改为现在河道的

发掘区的遗存主要以龙山文化为主。龙山时期文化层堆积厚0.4-1.5米,目前已发掘灰坑10余座,墓葬2座,窑1座,在发掘区西部,发现疑似壕沟遗迹,下步将进行解剖发掘。还发现龙山时代水井,井壁有脚窝,方便人们上下。出土龙山时期遗物丰富,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蚌器。陶器已修复近10件,器形有鼎、罐、杯、盆、器盖等,石器有铲、斧等。龙山时期文化层堆积厚,遗迹不易辨认,给发掘工作带来-定困难,目前正在加紧发掘。本次发现的龙山时期遗存,以早、中期为主,为研究鲁北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特征、聚落形态、社会生业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

汉代的遗物也有较多发现,以板瓦、筒瓦、砖等陶制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少量陶豆、陶盆、陶拍、陶井圈等器物。

考古人员现场讲解发掘情况

铲形足黑陶鼎具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早中期特点

盛宣怀治理小清河

此次发掘的另一大成果就是对盛宣怀治理小清河的遗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盛宣怀是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与无棣吴家的吴重熹相交莫逆,二人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小清河是古济水河道多次变迁后的下游残渠。自宋伪齐刘豫开通后,“海上之盐,傍河之洲县货物,皆得达于历下”,有“盐运河”之称。然而小清河流域一遇夏水盛涨,水泄不及,便容易造成洪涝成灾。到了明初,水患开始出现,由于治理无方,灾害愈演愈烈,平均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明清两代先后治理了20余次,仍是时治时淤,小清河沿岸水患更甚,到盛宣怀整治小清河时,“八九年来沟河漫溢,高(高青县)、博(博兴县)、乐(乐安县)、寿(寿光县)一片汪洋”(《新通志》)。

舟船如织的小清河

1891年,时任登州、莱州青州道的盛宣怀受山东巡抚张曜指令,负责治理小清河。盛受命后,亲到沿河村镇,详细勘察度量,议定了分别情况对待,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旧河、开挖新河等几种办法进行治理的施工方案。并创造性地采取了“劝捐筹款、以工代赈、分段分期”的方式,征调民工数十万,耗支白银七十多万两,自1891年起历时三年,方告完成,全河畅通。自济南章丘段开浚新河百里,仍以济南诸泉为源; 下游开挖金家桥以下新河百余里至海口,新改入海处在羊角沟,废弃原入海河道。全河一律展宽至十丈,开深一丈至一丈三尺; 出河之土夯筑成堤,使河两岸成各宽十丈之马道。这次治理十分成功,不仅免除了水患,人们还借水行舟,恢复并发展了航运。100多年来,全国最大的羊角沟盐场之盐,溯河源源不断运抵济南,一度转运供应鲁、豫、苏、皖四省98县,极大促进了沿河城乡经济发展。

清河旧影

盛宣怀主持治理小清河之事,在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工程完工之时,由他本人亲自撰写并书于碑石之上,碑题为《修浚小清河记》。

END

图文编辑 | 柴春慧杜心悦 苏啸

考古领队 谈考古十大发现 ——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的清理

齐鲁是中华文化的圣地,底蕴深厚,遍布全省的文化遗产就是极好的佐证。自国家1990年设立“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以来,山东省已有18次、共21个项目获评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省份

山东省文物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为新时期文物考古工作的方向指引,把全面振兴山东考古、推进公众考古工作作为重要任务。为此,《文化大观》应省文物局要求,在“齐鲁文物”专栏特设“考古领队谈考古十大发现”选题,揭开考古工作者的神秘面纱,为普通大众和考古爱好者讲述考古故事,普及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推动山东文化遗产全面“活”起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掘现场

1996年10月,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发现了一个大型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了二百余尊雕刻精美并带有彩绘的石刻佛教造像。这批造像轰动了全国考古界,年底便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造像时间跨度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北宋共500余年。这批佛像是如何被发现的?考古工作者又是如何进行发掘的,佛像窖藏的形制和出土文物又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一一介绍。

偶然发现

1996年10月5日晚七点,青州博物馆职工庄明军先生在去博物馆值夜班的路上,发现龙兴寺遗址上一道手电的光束,由地面射向天空,并且隐隐约约看到有人影在晃动,通过目测手电筒的高度,是由地面以下照射上来的。这时在他的脑海里联想到前不久这里发生的情况。

大约在1996年9月下旬的27日或28日,在铲平操场的施工中,相传挖掘机的司机推挖出石佛头后,抱着佛头就跑了,后来被青州城里派出所追缴回来。庄明军联想到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猛然想到是不是有人在盗掘?庄明军立即报告馆长和派出所,相关部门赶往现场,将正在盗掘的三个人合围抓获。并发现被开掘的盗洞中,全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石佛像。

青州龙兴寺石刻佛造像108

10月6日早上,报警人庄明军所长到达现场,第一个跳入坑洞中,立即就被洞内的景象震惊了。他后来回忆说:“当我跳入盗洞后,蹲下身体,向四周一看,顿时惊呆了,地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石佛像,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就像打开了一扇地下宝库的大门,里面是五彩斑斓,或鎏金,或彩绘,或朱砂红,或石绿或石兰,颜色因为受地下湿度和水分的作用,都十分鲜艳夺目。因为是十月初的早上,在靠近洞口的石佛像上,还凝结着许多水珠。他禁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出:‘全是佛像’”。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和不被流失,馆长立即决定采取抢救性挖掘措施,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至此,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石佛像的考古发掘正式开始。

青州龙兴寺石刻佛造像009

考古发掘

1996年10月6日,由夏名采副馆长带领庄明军、杨华胜负责清理发掘,孙新生带领库房(保管部)的人负责接收,姜建成副馆长带领其他所有科室的人员和车辆负责运输。王万全副馆长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全馆人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抢救性发掘的行动中来。

青州龙兴寺石刻佛造像103

青州市博物馆聘请山东省考古所临淄工作站进行钻探,发现是一个大型窖坑为了加快发掘的进度,确保文物不被流失。博物馆邀请尧王山部队派战士来协助发掘,潍坊市博物馆的孙敬明先生和盛志刚同志也前来协助发掘。在坑壁下侧与坑底交际的直角处,多有独立的残佛头沿坑壁摆放成一排。多则十余个,少则四五个,都是沿着坑壁的边摆放的。有些单体的圆雕造像也是依托坑壁的边,竖立着摆放的。位于坑内中央部分的佛像,可以看出,大致是按照三层叠罗着摆放的。发掘的400余件佛像中,约占四分之一的佛像上发现沾有水土锈。这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是结构非常坚硬,粘贴非常牢固的土锈。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件石佛造像,仰身平躺,前胸处遗留着明显的芦席纹痕迹。席纹为芦苇编织而成,为四纵四横的蔑苇呈平行向编织。此类现象在前期的发掘中没有被发现。还零星的发现了110余枚钱币,从唐代的“开元通宝”到宋代的“崇宁通宝”都有。在前胸部印有席纹佛像的下方,发现了一只白釉瓷碗,在白釉瓷碗处又发现了几枚钱币。当将白釉瓷碗清理出来后,就发现有大量的彩绘和漆皮,漆皮为红色,彩绘呈现出白、蓝、紫等色。

此次发掘工作于10月15日结束,历时九天。

专家论证会

三、价值意义

1996年11月16日至17日,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联合组成专家组,对这批佛教造像进行评鉴,他们一致认为:“造像出土数量之大、跨越年限之长、造像品种之多、雕刻技法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在我国佛教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应为我国佛教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11月17日上午,在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新闻发布会上,黄景略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宣布:“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是迄今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之一,是研究中国佛教雕刻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龙兴寺遗址是目前所知中国唯一的一处平面布局清楚、保存较好的唐代以前的大型寺院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随后,这次考古发掘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青州龙兴寺石刻佛造像003

​考古快照||安徽濉溪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

考古快照

安徽濉溪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

濉溪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位于安徽淮北濉溪县城关北关沱河路北侧,濉溪县北苑风景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2019年3月开始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据文献记载,目前发掘区域是明代至民国时期的3个糟坊,分别是祥源、大同聚和魁源,共发现蒸馏灶3座、1座冷凝池、发酵池30处、水井5口、排水沟4条、房址10余座、道路1条。

蒸馏灶保存完好,各部分功能比较完整。发酵池的种类多样,有圆形、长圆形、亚腰形、圆角长方形、砖砌长方形等,酒窖泥为青绿色。水井均为砖砌,深6—7米,均靠近蒸馏灶。道路为砖铺,尚存有车辙痕迹。遗址内出土遗物约600余件,按质地分陶器、缸胎瓷、瓷器、玻璃器、铜器、骨器、铁器等,按器型分有酒坛、酒杯、酒瓶、酒盏、骨簪、牌九、烟嘴、鼻烟壶、笔筒等。

中国蒸馏酒技术得到学界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元代,濉溪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经过考古发掘的酿酒遗址,也是安徽境内首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并获取大量酿酒流程工艺的遗址。此次发现酿酒制作工艺流程的设备比较齐全,并且保存比较完好,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陈超)

片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