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县域的“3”碗面,各具特色,火爆异常?堪称“家味儿”

本地资讯创作者

聊一种美食,品一方味道;

赏一处地域,读一段故事!

今天,“豫青在线”将继续推出“美食讲故事”的系列内容,带大家一起感受南阳本土的民俗文化和美食习惯,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

涅阳县城的“三碗面”

在南阳盆地中,距离南阳最近的有两个县,一个是以“刘秀佘旗”为起因,以周总理亲自改名的“社旗县”,另一个就是承载南阳“玉文化”的玉都镇平县,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镇平,来感受有着“玉雕之乡”、“地毯之乡”、“金鱼之乡”等美誉的千年古县城——镇平!

镇平在南阳地区是最有名气的县城之一,人口总量已突破百万,其中以“国际玉城”堪称闻名全国,据相关信息披露,全县从事与玉雕相关产业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生意”县,自古以来,但凡爱做生意的地方,无疑两种现象最明显,其一是集市形成的时间较早,其二,各种美食琳琅满目!

而关于镇平的美食,除了早已被堪称特产的“镇平烧鸡”之外,在镇平有“三碗面”堪称当地最爱,至今仍广受喜爱和追捧,被称为家的味道!

01传统意义的“炝锅面

实际上,在近代最早在镇平地域火起来的是“用来代工”的“炝锅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刚刚席卷全国,当时到县城赶集,多数是为了将自己家中的粮食换成其他必须品,但由于往来县城靠“步行”,所以中午“饭”就要找饭店加工了,但那时的饭店不多,采用的是代工的方式,也就是在旁边买或换(自带粮食)上一斤干面条,在饭店里加工,饭店收一定费用的加工费(5分-2毛),便宜的,就是蒜汁捞面,而“有钱人”则一定是要来一碗独具特色的炝锅面,那时吃一碗炝锅面绝对是受人羡慕的享受。

炝锅面,其实就是先将切成末的五花肉爆香,加上一点葱花、姜丝,炒制猪油溢出、葱花、姜丝发胡时,加入面汤或清水,然后下入干面条,待面条熟了以后,盛到碗中,上面飘起点点油花,堪称美味,如今在很多特色的本土饭店中仍有以炝锅面为特色的吃法,不过碗要小得多了!

02本土特色的“浆水面

镇平的浆水面,历史悠久,虽然名气没能冲出南阳,但却广受镇平人的喜爱,特别是时至今日,很多喝完酒的人,还会到传统的老店里吃 碗“酸辣适度”的浆水面!

传统中,上好的一碗浆水面,关键有三:一在汤,二在浆,三在面!

汤是用山羊肉与母鸡肉熬制而成,颜色以乳白色的高汤为最佳。

而浆呢,则是用酱油和醋调制而成,将酱油和醋炒制30分钟左右,待葱花变为金黄色、熬出红油之时,放入辣椒爆香,则浆就成了。

最后在“面”,这面一般是手擀面,面条以“细、匀、长、劲”为主,但现在很多是用机器作出的细面条做的,所以口感上,紧实度略有改变!

03别具一格的“板面

实际在在南阳地区中,最有名气的板面源自于“新野”,作为有“张飞面”之称的板面,在新野也是堪称一绝,特别是在故事和三国情怀的作用下,新野板面着实名气很大,但在镇平,这板面在这里的水土中,受到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改良,形成了“最火爆”的美食!

在整个南阳地区,板面最多的地方有两个,一在新野,二在镇平,镇平的板面虽说起源于新野,但在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另一种“臊子”风格的面食,成为了镇平人的最爱,如今的镇平板面馆,几乎是“最火爆”的存在,据说,有的店铺,一天可卖出1000多碗,足以看出其火爆的程度!

镇平的板面,采用的是“牛肉”臊子,面的方法和新野相似,都是用醒面的方法,制作面,然后用油抹在面上,起到增加紧实感的作用,做的时间用擀仗擀平,然后在木桌上拍打,在拍打与拉的作用力下,变长!臊子的做法,则是有别于新野板面,镇平的臊子,用的是本土的黄牛肉,一熬、二炒、三炖,形成以咸、辣、麻、爽的风味,待面盛出后浇在上面,称为浇头!

这三种面各具特色,虽说是街头美食,却蕴藏了无数的回忆,在美食林立的今天,在各种菜系交杂呈现的现在,有时,这碗面并非“独一无二”,也不尽“美味异常”,而是一种熟悉的味道、一种思念的声音,甚至还有那年,跟父母下“馆子”的影子;所以,真正的美食,不在味蕾上,也不在唇齿间,而是在心之峡谷间的一个片段、一种熟悉、甚至还有一丝说不清楚的记忆……

Hash:593600b858da3ffaf8a181d6609c78d032e74d94

声明:此文由 豫青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