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 感党恩」贵定:稻浪飘香金果满筐
金秋送爽,五谷飘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经过辛勤的劳作,贵定县肥沃的土地上,茭白采摘正忙、辣椒红火喜人、刺梨“金果”满筐、风吹稻浪飘香……一派丰收的喜悦绽放在人们的脸上。
奔走在丰收的道路上,贵定县30万儿女向着振兴之路阔步前行,为建党100周年献上厚礼。
9月24日,《贵州日报》整版刊发
“产业之路”铺就丰收年
今年6月底,过境贵定的都安高速正式开通,加之厦蓉高速、贵新高速,以及即将开通的贵黄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横贯贵定,让当地的辣椒、茄子、茭白等农特产品驶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也为贵定县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来来,装车了,大家把茭白拉过来,动作快一点……”时下,正是茭白丰收期,在贵定县昌明镇黄土村1500亩茭白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欧阳宗秋正在组织村民们进行采摘,“10天内基地就实现采收、打包、转运茭白38万斤。”
位于贵定县昌明镇黄土村的茭白种植基地。赵磊 摄
路通则产业兴。2019年至今,茭白产业已经成为黄土村助农增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村里也培养出了一批采摘茭白的能手,村民罗菊莲就是其中之一。
“在基地上班每天有80元的工钱,到割茭白的时候,每天又加10元的工资。”罗菊莲说:“这几天加班一个小时是12元,我们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哟!”
依托贵定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种植茭白俨然成为了带领村民走上“小康路”的有力抓手。“现在我们正在采收的是单季茭,面积有400多亩,每天用工量在300人至350人。”欧阳宗秋说,昌明镇黄土村茭白基地采收工作将持续至11月底,预计产量将达到450万斤。
分拣中心将新鲜的茭白按等级进行分拣装箱。赵磊 摄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便捷的交通让产业发展顺势而为。
在贵定县沿山镇南坝桥辣椒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在一片火红的辣椒中边唱山歌边采摘辣椒。“感谢政府感谢党,产业带到我的乡!不用出门去打工,门前致富好轻松!”
正如村民们唱的一样,在南坝桥辣椒种植基地里,当地农户在家门口获得了工作岗位,实现就地务工,家庭增收。“进入六月以来,每天有80人左右在基地务工,一天可以采收1万多斤的辣椒。”贵定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程祖庚介绍道,“基地从种植到采摘,为村民发放的务工总工资达到了100万元左右。”
村民在辣椒基地里采摘辣椒。胡光鸿 摄
采收的农特产品也当即陆续运往位于沿山镇的分拣中心,经过分拣、打包后便通过厦蓉高速、贵新高速、都安高速,分别运输到广东、重庆、浙江等地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产销一条龙。
据了解,贵定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辣椒基地、昌明镇茭白种植基地、云雾镇菊花种植基地等达成合作协议,将农产品生产端与消费端相链接,形成完整产业链,并为周边农户解决就业4.63万人次,实现620万元的劳务就业收入。
红红火火的辣椒让村民喜上眉梢。赵磊 摄
接下来,贵定县将坚持坝区、山区统筹,以500亩坝区为主阵地,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全面抓好茶叶、蔬菜、生猪产业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建设和提升。
同时,通过不断发展产业,该县农特产品将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着力打造“贵阳市民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黔中生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聚集区”“环贵阳城市经济带农旅茶旅融合一体化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政策红利”结出丰收果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开在刺梨树,朵朵向阳朵朵红……”
近年来,为使刺梨产业蓬勃发展,贵定县先后出台《贵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刺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贵定县2020年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县域内农产品销售县级财政资金奖补办法》《贵定县2021年刺梨收购奖补方案》等政策措施。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贵定县累计种植刺梨18万亩,分布于全县6镇2街道89个行政村,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亩均投资补助达到了500元。
位于沿山镇沿山村的山王果有机刺梨种植示范基地。赵磊 摄
在位于沿山镇沿山村的山王果有机刺梨基地里,自今年8月以来,村民们就开始忙碌地采摘“金果果”。“早上八点多就到基地,一直要忙到下午五六点。”村民杨金珠满头大汗地采摘着刺梨果,他一天能采到五六百斤的鲜果,“一天下来有180元左右的收入。”
村民们采摘的鲜果当天便会送往山王果刺梨加工基地。同时,周边村民自家种植的刺梨也将运往该基地进行售卖。“我家种了10多亩的刺梨,往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村民朗士彬通过合作社联系后,将自家采收的刺梨果搬运到山王果工厂内,“今年收成比较好,预计有5万元左右。”
村民在刺梨基地采摘刺梨果。虞思滔 摄
据了解,目前,贵定县 建有2000亩以上的刺梨专业村15个,成立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建有500亩以上刺梨基地40个,实现了有土地、有劳动力、愿意种植刺梨的农户全覆盖。2021年,预计鲜果产量达3.68万吨。
同时,“山王果”“天泷刺梨”“绿视野”等8家取得SC认证的刺梨加工企业在贵定建成投产,并拥有60家刺梨加工作坊,刺梨鲜果年加工能力达8万吨。
村民将采收的刺梨果运往加工企业进行售卖。虞思滔 摄
“今年,山王果将以市场均价6元/公斤的价格,对合作农户的有机刺梨鲜果做到应收尽收、保价保质。”山王果集团董事长黄训才介绍,只需要10分钟,在该企业的快速检测中心就能检测出刺梨果的农药残留,“通过运用先进设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进一步促进村民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刺梨产业。”
目前,在贵定县加工的刺梨产品主要有刺梨原汁系列、刺梨口服液、刺梨酒、刺梨果脯、刺梨冻干片、刺梨果茶、刺梨核桃软糖等刺梨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广州及省内各大超市等。
刺梨喜丰收,村民乐开怀。虞思滔 摄
贵定县林业局党组书记舒定福表示,下一步,贵定县将积极谋划,扎实推进产业大招商,并按照企业功能由县级部门直接服务,为企业后续发展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等,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
同时,通过在产品研发上与高校积极对接,让更多科技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让村民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实惠,助力乡村振兴。
金海雪山 旅游正旺
今年以来,贵定县紧扣“环贵阳城市经济带”的定位,充分展现贵山贵水的人文之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力推进农旅资源发展,蹚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之路。
山黛、河清、林茂、田富、寨兴……在贵定县盘江镇“金海雪山”景区,自然与人文深交融和。走进“金海雪山”,迤逦风光不仅如水墨画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更为它添足了生机活力。
置身其中,山间鸟鸣翠,林中雾缠绵,田野生金色,河水潺湲绕,寨中烟火旺!曾经静谧的村庄渐渐聚来了人气,更为盘江镇打造成为“康养小镇”赋予了必要元素。
“金海雪山”景区打造的彩绘水稻。 张韦 摄
夏秋交替时节,来自浙江的游客黄先生邀朋友共4家8个人,在音寨村村民韦菊花家的民宿居住了近1个月。“‘金海雪山’景区植被茂 ,空气清新,风景宜人。”黄先生说,每天在景区里散步就让人心情愉悦,而且吃得也很合胃口。
“今天晚餐我们为游客准备了本地的香肠、腊肉、辣子鸡……”村民韦菊花在厨房忙碌地为游客准备晚餐,“旅游旺季时,每天来我家吃饭的游客平均达到了10多桌,一个月利润有1万多元咧!”
“金海雪山”景区结合研学旅行提升景区业态。虞思滔 摄
“金海雪山”景区内辖音寨、落海、竹林堡、麦懂等11个自然村寨,是典型的布依民族村寨群落,被称为“中华布依第一寨”。
自2001年过境景区的贵新高速开通后,盘江镇在养老、养生、养心等大健康方面做足文章,重点植入康养度假、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特色购物等业态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游、农耕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业等。
同时,通过深入实施小城建设“8+X”、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N”项目,完成盘江美食街步行街改造、清定桥广场建设、沿河慢行绿道、中落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28个项目建设,让村民真正住在景区,又服务于景区发展。
游客和当地布依族妇女随着芦笙一起载歌载舞。虞思滔 摄
到2018年,“金海雪山”景区成功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目前,通过在景区打造彩绘水稻、种植特色蔬菜、丰富农旅活动等,促进研学旅行,在盘活景区现有资源的同时进一步让景区业态升级。
据了解,2018年以来,景区年平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1.95亿元,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2020年,仅在音寨村,旅游收入逾2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余元,户均增收在7500元左右。
“金海雪山”一景
通过“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网络”,让游客在绿水青山间,暂时远离城市喧嚣,游客成了当地的“主人”,而当地村民却成了“服务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贵定县过夜游客达18.658万人次,入黔游客62.12万人次,游客人均消费768.74元。
下一步,贵定县将着力市场主体培育,呈现多元化旅游发展新局面,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打造多个农文体旅综合体,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虞思滔
编辑 袁鹏
编审 张发 梁晓琳
Hash:64ccfb01a89d817f8f5b191390dca83f920698f1
声明:此文由 天眼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