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野驴

别名亚洲野驴,属奇蹄目,马科,马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

西藏7天自驾攻略,临近边境遇大雪封山和野驴群,路途又险又美

若说全国最美的旅行地在哪?当然不是西藏,但是,西藏对于几乎所有的旅行者来说,却像极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那上边刻着海拔、含氧量、气压,以及雪山、湖泊的坐标,每一组数据都让人又怕又渴望。

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去一次西藏,那是地球第三极,是世界屋脊,是生命禁区,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去探索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最极致的模样,不管是荒凉的,还是丰盛的。

这个春天,我再次回到西藏日喀则,现在大部分时候我都是直飞日喀则拉萨太现代、太拥堵,不亚于任何一个大都市,日喀则却特别像10年前的拉萨,尤其是区县里,阳光灿烂、雪山环绕、安静祥和,充满原生态

我们这趟旅程的路线是日喀则-拉孜-萨迦-吉隆,总共7天,日喀则海拔3800米,拉孜海拔4012米,萨迦海拔4346米,吉隆沟海拔2800米,从海拔高度来选择住宿地点是最明智的,因此我们过夜的点分别是日喀则、拉孜和吉隆。

第一站:堆谐之乡拉孜县

从日喀则开车到拉孜只需要2小时30分钟,路况很好,高原的野外辽阔平坦,一个个白塔和藏式别墅组成的村庄,整齐的排列在蓝天白云下,能清楚的看到村子里笔直的街道。

村子外的田地生机勃勃,正是春耕的季节,人们全家出动在地里种青稞和土豆,耕地的牛背上套着一个红色的木架子,听说那象征丰收。

虽然隔得很远,但悠悠的驼铃声以及农民的吆喝声随风飘来,原本安静的田野,更加显得寂静。

第一眼看到拉孜县城,眼前一亮,感觉她比日喀则还要现代,漂亮的高楼林立四平八稳的城市上,就连夜晚的灯光工程也颇具现代感,我断定这是一个富庶的县!

这是有迹可循的,因为拉孜县是阿里环线的必经之路,90%的游客都会在拉孜住宿,这就直接拉动了拉孜县的吃住消费。

拉孜县是堆谐之乡。堆谐被称为东方踢踏舞,是一 种非常快乐的圆舞曲,所以整个拉孜县充满了欢乐的氛围,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六弦琴弹奏的堆谐乐曲。

堆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几乎所有的拉孜人从小就会跳堆谐,弹奏堆谐的手工六弦琴同样是非遗,一把好的六弦琴是可以当传家宝的。

拉孜县堪称手工艺之乡,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传统手工艺人,除了六弦琴的非遗传承人,拉孜藏刀也是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宗的拉孜藏刀其实相当朴素、简约,没有过多的宝石作为装饰,只有简单大气的图案,在刀刃上刻上手艺人的名字,做一把5厘米的手工藏刀需要3天的时间,而大一点的藏刀则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心打磨。

除此之外,藏银、手工编织也都是拉孜县独特的手工艺品,很适合当旅游纪念品,在拉孜随便走进一家手工艺品店,都是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的。

第二站,千年萨迦古城

萨迦县距离拉孜很近,开车只需要30分钟,但萨迦县却比拉孜的海拔高出300米,萨迦是一座古城,历史上曾是西藏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最繁华的时期应该是八思巴时期。

1260年,成吉思汗封八思巴为国师,1265年,八思巴回到萨迦居住3年,并在这里修建了萨迦寺,1280年,八思巴在萨迦寺圆寂。

萨迦寺就在古城之内,寺庙分为南寺和北寺,南寺平坦,北寺则位于山岩下,中间隔着一条干枯的河谷。我们进入了南寺,寺庙方正,有外墙围住,但进入寺庙大门是免费的,寺庙里很安静,主殿屋顶四周悬挂着一串串风铃,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飘渺动听的风铃声,仿佛来自远古的倾诉。

主殿是收费的,门票43元,据说里边有一面长70多米,高10米的经书墙,由8.4万部经书堆积而成,是八思巴时期,书法家用金、银、珊瑚、象牙等珍宝研磨成墨书写而成。遗憾我们时间太短,没能进去一睹真容。

纵观萨迦古城的建设和西藏其他地方差别很大,其他地方的藏式房屋都是白墙、黄墙、红顶,可是萨迦古城却是黑色的,这些黑色的房屋错落的修建在寸草不生的山脚下,整个古城没有色彩,倍感肃穆。

萨迦古城很安静,不像拉孜那么鲜活欢快,晚上8点多,天还没黑,街上就看不到行人了。

第三站,中尼边境吉隆沟

车子离开萨迦县,往吉隆县出发之后,已经深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腹地,我们还在珠峰定日站停留了10分钟。这里荒芜空旷,雪山起伏,路况变得复杂。不停地爬坡、下山,海拔始终在4000-4500之间忽上忽下。

途中经过希夏邦马峰和佩枯错,这个季节频频下雪,我们就遇到了很强劲的雨夹雪,使得这个荒野世界格外寒冷,自驾者需要注意安全。

不过西藏的雨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再加上十里不同天的特性,我们抵达佩枯错湖边的时候,天已经一片晴朗,只是皑皑的白雪盖满了湖边,仿佛来到了北方的深冬,这个原本深蓝色的湖泊,显得更加纯粹。

雪地里,我们偶遇了一大群野驴,野驴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濒危物种,在西藏的荒原偶尔看到3、5只是常有的事,但看到这么大一群还是第一次,目测有近20只

佩枯错的正前方就是海拔8000多米的希夏邦马峰,常年被白雪覆盖,每年夏季,会迎来大批登山爱好者。

这是一个看神山圣湖的最佳位置,一群广东自驾游客开着房车停在湖边,竟然摆起了餐桌,煮起了美食,还斟满了洋酒,一边享受高原湖泊时光,一边唱着《干杯朋友》,三五知己、美景、美食,诗和远方,人生一大快事也!

过了佩枯错,因为前方大雪封山,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村子里滞留了2个多小时,这还算幸运的,如果留一整夜,那才郁闷呢!

车子放行后,我们慢慢向吉隆沟行驶,都是盘旋在崇山峻岭里的发卡式坡道,且刚下过的雪还没完全融化,非常湿滑,如果有防滑链一定要用上。

小心翼翼的开到了山脚,提着的心才刚刚松开,又进入原始峡谷一样的崎岖弯道,两边怪石嶙峋,变换着各种姿态向我们的奔袭而来,没完没了,这里滑坡、碎石频繁,相当危险。

坐在副驾驶的我不一会就被转晕了,我偷偷看着海拔表,发现它在急剧下降,大约1小时的时间,从海拔4300米,一下子降到了2800米,四周终于有了树木,有了绿色。

我们抵达了吉隆沟,这里距离尼泊尔只有20多公里。海拔2800米,是西藏的江南,雪山、草甸、森林、村庄,形成了一幅幅世外桃源般的陌生画面,这些风光让我想起了《海蒂与爷爷》里迷人的阿尔卑斯山

因为与尼泊尔相邻,混居着部分尼泊尔人,因此,吉隆街上有很多尼泊尔商店。这里建设得和其他小镇一样,高楼、商店、餐厅、酒店,设施齐全。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走出家门,抬头就能看到高耸的雪山;常有野生猴子从山上窜下来,跑到闹市里找吃的;无论多晚,大马路上都能看到牦牛旁若无人的散步、闯红灯。

附近有2个美丽的村庄,一个是吉甫村,位于一个深200多米的峡谷对岸,穿过一座桥便可以抵达,在没有修建桥梁之前,当地人只能走隔壁那条摇摇欲坠的铁索桥,从铁索桥往下看,百米悬崖令人胆战心惊。

吉甫村内的居民房屋是石木结构,房前屋后栽种着桃树梨树,鲜花簇拥,特别美,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都羞涩友善,村子被雪山包围,举目眺望,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另一个比打卡的村子是乃夏村,这个村庄在山顶上,开车沿着陡峭的山路而上,大约有13个发卡式弯道,坡度很大,常常塌方,我们一路摸索着开到了山顶,山顶上豁然开朗,这里竟然有一大片平坦草原

草原上是美丽的村庄,白色的房子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背后是庞大的雪山,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上的雪线,近到触手可及。

乃夏村里有一条笔直的马路通向远方,仿佛一直走,就能走到雪山上。但实际上,它的尽头是悬崖峭壁。

傍晚的时候,村民赶着牦牛、背着草料陆续回家,看看他们的面孔,竟和我们不太一样,有明显的尼泊尔人长相,这里混居着中国和尼泊尔人,因此比较特别。

村子周边的草甸很美,我们发现一片水洼,夕阳洒下来,正好倒映出日照金山的情景,格外壮观。

吉隆的生态很好,氧气很足,在这里可以多住1晚,吸吸氧气,同时也洗洗眼睛,这么美丽雄壮的雪山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

自驾Tips:

1、注意雨雪天的防滑,必备防滑链;

2、注意碎石滑落、泥石流;

3、沿途限速的地方很多,要格外关注;

4、携带氧气,以备不时之需;

5、沿途加油站比较多,不用担心加油问题;

6、在边境的村子里拍照需要经过他们同意。

十大进藏越野车排行榜(十大进藏越野车排行榜 成绩)

适合去 *** 的十款车

之上便是进藏十大神车的排行榜啦,这种车在 *** 随时都能看到。在其中进藏考试成绩性价比高的车应该是兰德酷路泽和途乐两兄弟,这两种车在藏族的比率较多,并且都具备经久耐用、便捷检修等优势,的确是进藏车系的好挑选。

三菱帕杰罗:作为三菱旗下的纯种越野车,是越野车拉力赛主流车型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进藏线越野车之一,它的越野性能以及在达喀尔拉力赛上的表现就足以证明它的进藏实力。

进藏最合适的车有途达、卫士、奔驰G级、奥迪Q7。途达 途达作为一款郑州日产的产品,并不是那种面面俱到的选手,没有不切实际的功能,而且车厢造型也是简约务实。

十大进藏越野车排行榜

之上便是进藏十大神车的排行榜啦,这种车在 *** 随时都能看到。在其中进藏考试成绩性价比高的车应该是兰德酷路泽和途乐两兄弟,这两种车在藏族的比率较多,并且都具备经久耐用、便捷检修等优势,的确是进藏车系的好挑选。

路虎揽胜。在中国,开揽胜的人都很有钱,自然揽胜也算是豪车;但在英国,揽胜只是一辆工具车,一年四季都可以载着农具穿过英国湿漉漉的草地。所以,其实揽胜也是一款硬朗硬派的越野车。奔驰G级。

猎豹汽车-黑金刚 与上面3辆车一同被称为进藏四虎,其中除了三大日系之外,就属猎豹汽车是性价比更高的,曾经的川藏王可不是白叫的,不仅仅是价格便宜,同时它拥有230mm最小离地间隙,40.5度接近角,以及超强的通过性。

三菱帕杰罗:作为三菱旗下的纯种越野车,是越野车拉力赛主流车型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进藏线越野车之一,它的越野性能以及在达喀尔拉力赛上的表现就足以证明它的进藏实力。

自驾进藏选什么车比较好试试这9款准没错

1、首选车型:丰田霸道,霸道的口碑,相信不需要小编多说,大空间,长轴距,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2、首先我觉得首先考虑的应该是suv。虽然进藏的道路已经修得很好了,但是suv的高离地间隙还是能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且,我建议中大型SUV。

3、亲民进藏利器哈弗H5。用10万块钱左右买到一辆地道实用的越野车让很多资金有限的朋友燃起了进藏的欲望。推荐这款车不仅因为哈弗H5售价便宜,更多的是因为这款车耐用可靠,维修方便便宜。推荐普拉多。

4、车辆空间大,爬坡能力强。一定是进藏的首选,比如丰田普拉多、丰田陆地巡洋舰、三菱帕杰罗、哈弗H9等,另外,如果你开车去 *** ,你当然希望你能通过使用更合理的燃油来节省一些钱。柴油车的价格比汽油便宜。

5、TOP2:路虎揽胜,更大涉水深度900mm TOP1:悍马H2,涉水达2米也能应对。8月份强降雨,川藏线上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不胜防,所以要选择底盘高、性耐好、动力强的越野车型。

进藏十大神车

1、进藏十大神车如下:哈弗H9 特别是2020款哈弗H9对越野性能进行了升级。马力略有下降,但扭矩有所增加。1的齿轮比提升到5,低挡扭矩更加猛烈,在低速四驱状态下可以将扭矩放大到近5倍。

2、陆地巡洋舰 进藏最常见的一款神车,也是自驾川藏线租车中的性价比之王,块头大、性能强悍。在 *** 许多地区都是当作公车使用的。

3、之上便是进藏十大神车的排行榜啦,这种车在 *** 随时都能看到。在其中进藏考试成绩性价比高的车应该是兰德酷路泽和途乐两兄弟,这两种车在藏族的比率较多,并且都具备经久耐用、便捷检修等优势,的确是进藏车系的好挑选。

4、哈弗H9,吉普牧人,路虎揽 ,奔驰G级,雷克萨斯LX,日产途乐,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山猫,吉普大切诺基。作为一个拥有深厚越野情怀的汽车品牌,JEEP汽车旗下知名度更高的车型莫过于JEEP牧马人经典的硬派越野车造型。

5、帕杰罗曾实现了12次夺冠并创造过7连冠的壮举,成为了无数越野迷心中的“地表之王”,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进藏神车!福特猛禽(F-150)福特F-150在美国是实实在在的农用车,脱困强,装载多,马力大,售价仅在3-5万刀。

进藏车型十大排行榜?

凌志雷克萨斯LX 指导价:1210-1470万 这新款车在大城市里边开,就好似叫你踮着脚行走一样不当然;可是回到到树林,就好似舞蹈家踏入了演出舞台一样神彩飞扬。

十大进藏越野车有哈弗HJEEP牧马人、路虎揽胜、奔驰G级、雷克萨斯LX、日产途乐、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山猫、JEEP大切诺基、丰田陆地巡洋舰。奔驰G级 奔驰G级的外号虽然都比较负面,但也难挡人们对它的喜爱。

进藏十大神车如下:哈弗H9 特别是2020款哈弗H9对越野性能进行了升级。马力略有下降,但扭矩有所增加。1的齿轮比提升到5,低挡扭矩更加猛烈,在低速四驱状态下可以将扭矩放大到近5倍。

十大进藏越野车排行榜:哈弗H9 如果说那国外的越野车是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等价格不菲的犬种,那么哈弗H9就是土狗,虽然不贵,但比其他任何犬种都敬业。特别是2020款哈弗H9对越野性能进行了升级。

哈弗H9,吉普牧人,路虎揽胜,奔驰G级,雷克萨斯LX,日产途乐,丰田普拉多,三菱帕杰罗山猫,吉普大切诺基。作为一个拥有深厚越野情怀的汽车品牌,JEEP汽车旗下知名度更高的车型莫过于JEEP牧马人经典的硬派越野车造型。

仁增曲珍:旧西藏“野崽子”成了新西藏“小老师”

  旧西藏“野崽子”成了新西藏“小老师”

——记翻身农奴、山南贡嘎县刘琼村村民仁增曲珍

记者 刘枫 段敏 巴桑旺姆

仁增曲珍(左)的女儿次旦卓嘎在给她系扣子。

人物背景:

仁增曲珍,女,生于1949年4月,现年70岁,山南市贡嘎县吉雄镇刘琼村村民。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仁增曲珍的父母是昌果庄园的差巴。1岁时,仁增曲珍就被寄养到姨妈洛桑曲珍家,长大后与姨妈一起为多吉扎寺下属曲康拉康的僧人当佣人。

西藏民主改革后,仁增曲珍获得人身自由,分到土地和牛羊,上了5年学,当了6年教师,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村干部,目前还在担任刘琼村村务监督员。她先后育有6个子女,现与最小的女儿次旦卓嘎一家一起生活。

四月的春风如美丽的轻纱,吹过柳梢头,拂过雅鲁藏布江,来到了贡嘎县吉雄镇刘琼村。

刘琼村70岁的仁增曲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午后,阳光正好,作为村务监督员,她赶到村委会,参加全村春季植树的讨论。

讨论结束后,老人与记者攀谈起来。“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农奴吃不饱、穿不暖,整天都在干活,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哪像现在,村民吃穿不愁,自己当家作主,人人都能参与到村子的集体活动中来。”仁增曲珍感慨道。

仁增曲珍出生在昌果庄园一户差巴家里,有三姊妹。因为家里穷,她们刚一断奶,就被父母分别寄养到了3户亲戚家里。“我从小就跟着姨妈洛桑曲珍生活,母亲25岁就去世了,我很少见她,偶尔父亲背柴火过来,才能见上父亲一面。那时候我太小,不懂为什么父亲每次见我,都说对不起。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太穷太苦了,他们养不了我。”说话间,仁增曲珍黯然神伤。

“我姨妈是曲康拉康僧人的女佣,靠给僧人做饭、打扫卫生,才得到一点点口粮。”仁增曲珍说,她八九岁时,也开始给僧人当佣人。那时候,多吉扎寺会定期派人到曲康拉康给僧人送粮食。她和姨妈只能分到很少的粮食,几乎没吃饱过,有时候还要到刘琼庄园里乞讨。像僧人一样大口吃糌粑、喝酥油茶曾是她最羡慕的事情。

“我们住在拉康外的一间窝棚里,僧人从来不允许我进拉康里面,穿的衣服都是用庄园管家扔掉的破布缝在一起的。冬天时候,手都被冻烂了,还要伺候僧人,干不好还要挨骂。”仁增曲珍如是说。

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煎熬难耐的事情不只是挨饿、受冻、干活,还有孤独。

仁增曲珍含着泪说:“那时候,我不敢和庄园里的孩子一起玩,他们经常欺负我,还骂我"野崽子",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待在窝棚里。”

1959年春天,解放军和工作队来到了刘琼庄园,把自由和新生带到了这里。仁增曲珍和姨妈从此翻身当家作主,分到了3亩地和10只羊。

“解放军修通了从村子到雅江渡口的路,还开办了学校,让全村30多个孩子上了学。”作为刘琼村第一批学生,仁增曲珍1959年秋季入学,读了5年书,成了村里的“文化人”。

她成绩优异,1964年,成为全村6名有机会进入贡嘎县中学继续学习的学生之一。但由于村里唯一的老师的离开,仁增曲珍坚决选择留在村里,当一名“小”老师,把学到的知识教给更多的孩子。

仁增曲珍说:“当时我也才10多岁,没想过别的,就是觉得村里没老师不行,就留了下来,我姨妈和村民都很支持我。”作为村里唯一的老师,她坚持了6年,用一颗朴素真诚的初心,为刘琼村播撒希望的种子。

她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71年,在所有村民的注目中,仁增曲珍对着党旗进行了入党宣誓。此后,她担任了刘琼村村委会会计,1982年起,先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妇女主任,直到2014年退休,整整当了32年村干部。

期间,她与村民一起开荒种地,帮村民解决家庭纠纷,带领村民在雅鲁藏布江边种树治沙,曾荣获山南地区先进共产党员、自治区农牧民群众先进工作者等优秀称号,广受好评。

2016年,本应赋闲颐养的仁增曲珍,被村民推选为村务监督员,重新加入到为村民服务的行列中。

从女佣到第一批学生、第一名女教师再到村干部,走过历史的风雨,仁增曲珍的四重身份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更迭。

“我现在身体健康、住得好、吃得好,女儿次旦卓嘎和女婿米玛对我很孝顺,家里有土地、有收入,还有村里的工作忙碌着,生活很充实。”从仁增曲珍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她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