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打下那么大疆土,为什么只有不到百年就灭

我是疯言,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胡人无百年国运,其实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打天下靠的是武力,蒙古骑兵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bug级的存在,故不管是向西还是向南,都是一路高歌猛进。

可守天下必须要靠文化了,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调和民族矛盾、经济矛盾……才能不断夯实自己的国家基础。

这点恰恰是蒙古人欠缺的,胡人无百年国运的含义也恰恰在此处。

地盘越大,需要调和的矛盾自然也就越多。初期,尚能靠着自己强大的军力来镇压掩饰这些矛盾,但总有你压不住的一天吧?

况且,国家大了,作为统治链最高层的蒙古人受到花花世界的诱惑也就越多。

总有一天(针对蒙古人来说,就是这不到百年),不知哪里刮来一阵风,或是飘来一片羽毛,那多米诺连锁反应就开始了。

莫道石人一只眼……

谢谢,我是疯言,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我;希望大家批评我、指正我~

征服欧亚的是蒙古帝国,不是元朝,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元朝代表的是中国,延续的是中华正统,而蒙古帝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曾征服过中国,但后来崩塌了的帝国。

翻好多人的回答,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拒绝汉化”是元朝短命的根本原因,但,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蒙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汉化。

在解释蒙古人为什么不接受汉化之前,先纠正一个大家的刻板印象,那就是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文化非常落后。在蒙古帝国初期,蒙古的文化确实落后,但不管是从东欧、中亚,还是从中国出土的文物来看,蒙古人在文化、艺术等领域并不落后任何民族,比如在金帐汗国的首都萨莱,俄国考古学者发现金帐汗国居然有公厕,而且还是分男女的。

蒙古人拒绝汉化的原因系统地说起来很复杂,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做个博士论文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果简单地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汉文化还没有发达到能够治理一个世界性大帝国的程度,无法吸引蒙古统治者。

正如开头说的那样,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元朝代表的是中国,而中国是蒙古人征服世界的一部分。作为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不仅是中国皇帝,还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大汗,虽然蒙古帝国实质上已经分裂。

北魏、金朝、清朝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建立的政权,他们的汉化是非常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建立的都是中原政权,只能接触到汉文化。

蒙古人则不一样,他们建立的是世界性的大帝国,能够接触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等各地文明。这些文化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和丰富的治国经验,汉文化并不是蒙古人的唯一选择。

忽必烈征服南宋只是蒙古征服世界的一部分,蒙古人政权的复杂性不是鲜卑人、女真人和满洲人政权所能比拟的。作为中国皇帝,忽必烈必须使用中国年号、国号、才用儒家礼仪,但是中国皇帝同时也是蒙古大汗,还要管理各种不同的文明的族群。在没有发现“普适性”的文化之前,蒙古大汗对治下的族群只能采用“分而治之”的征服策略。

保持征服态势就必须坚持草原传统,但是治理中国又要接受汉化,所以元朝统治者始终在“汉法”和“蒙古法”之间徘徊。不能全面汉化意味着将占据绝大多数的汉人精英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而他们却又是推翻元朝政权的主力军。

Hash:c59697ea574e4e7be04c07037f4723ea8a84500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