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条最美古道徒步美无止境
古道,顾名思义就是古时候的道路。从古道历史和交通功能出发,可以把浙江古道分为古驿道、商旅古道、名人古道和乡野古道四种类型。
大多数古道的交通功能已经丧失,它们无声地沉寂在史籍文献里。但古道曾有的传奇故事和民风遗俗,依然流传在当地人的口述历史和日常生活中。
古 驿 道
集官道、商路、军事要道为一身的文化之路
仙霞古道,又称江浦驿道,浙闽官路。北起江山县城,南至福建省浦城县城,是京(城)福(州)驿道极其关键的一段,为连接福建、广东沿海的主要陆上交通线。
仙霞古道有“诗人之路”的美誉。仙霞古道上经过的文人墨客,难以计数。白居易在《江郎山》中感叹:“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宋陆游曾在《宿仙霞岭下》惆怅:“吾生真是一枯蓬,行遍人间路未穷,暂听朝鸡双阙下,又骑赢马万山中。重裘不敌晨霜力,老木争号夜谷风。切勿重寻散关梦,朱颜顿改壮图空”。
宋代大儒朱熹写下一首《仙霞岭》,“道出夷山乡思生,霞峰重迭面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推荐路线: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保安村(戴笠故居)-仙霞岭-廿八都-枫岭关
杭宁古道
兵家必争的江浙要塞
历史上的杭(杭州)宁(南京)古道,南起杭州武林门,沿西塘河向北蜿蜒,过勾庄,向西北翻越九度岭,直至江苏境内,全长二百七十公里。杭宁古道既是官家的古驿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道。
如今的杭宁古道在浙江省内尚可行走的路段始于东明山森林公园,沿途经东明寺、群仙道观、山顶别墅、九洞关口,终于康门村界。沿途古道路面约两米见宽,多由山岩、块石构筑,在茂林修竹中呈“之”字形,盘曲而上,两边峰峦秀拔,古树参天,清泉潺潺。
推荐路线:杭州市武林门-西塘河-勾庄-良渚安溪街-渡安溪广济大桥-章神庙-九度岭(亦称狗头岭)-江苏境内
五代十国防守工事之驿道
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
约3—4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
推荐路线:杭州市临安市龙岗镇拓林村-天龙峡谷-天池-乐利峰-天池-千顷关-风车手-龟嘴溪-红花树瀑布-五里休闲洞-凉亭-磕头石-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大塔村
马岭古道和梓马古道
沧桑阅尽容颜依旧
马岭古道位于浦江、建德、桐庐三地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是浦江通往建德、桐庐的交通要道。从马岭脚村出发,在隧道口的右侧就可以看到马岭古道的入口。
梓马古道古时是一条官道,由马岭脚村通往梓州村,是当地通往建德的交通要道。梓马古道的前半段与马岭古道是重合的,也就是从马岭脚村到美女峰指示牌这一段路,马岭古道和梓马古道走的是一样的路。在一块标有“浦江界”的路牌左边,看到一条下山的小路,这里就是梓马古道与马岭古道“分道扬镳”的地方。
推荐路线:杭州市富春江出口—梓州—浦江马岭脚
名 人 古 道
天姥山古道
谢公宿外今尚在?
天姥山古道是一条著名的古驿道,从新昌越天姥山入天台,为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率人开拓而成,故称“谢公道”。清代时成为绍兴至台州的官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人已去,遗风犹存。古道上的刘门坞村,村临惆怅溪,旧建有阮公坛、迎仙阁、刘阮庙。可惜已像毁庙平,仅存传说。
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桃源仙境,据1994年版的《新昌县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五年(62),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刘门山)采药,迷路乏食,摘桃充饥。沿溪行,遇二女,姿容绝妙,相邀还家,殷勤款待,结为伉俪。住半年,春鸟悲啼,思归出山,至家无复旧居,已历七世。晋太元八年(383),刘阮复去,寻仙无着,徘徊惆怅溪头,不知所终。”故事流传极广,许多诗人借此抒发情怀。
王十朋诗曰:“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不同蹊,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
推荐路线:绍兴市新昌县南明街道班竹村-龙吟瀑-桃源洞-刘门山-刘门坞-迎仙桥-儒岙彼苍庙-横板桥-黑风岭-冷水坑-普济桥-皇渡桥-邮交铺-关岭头-进入天台
鉴真之路续禅缘
径山古道是一条贯穿竹海的千年古道,连通径山与天目山,是古时两地人们往来的唯一通道。径山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长乐镇附近,是天目山东北延伸的一座主峰,因山上有两条盘旋直上天目山的小径,故得名“径山”,历来作为佛教圣地而为人所知。
竹海覆盖全山,终年幽篁叠翠。径山古道如同一条灵蛇,劈开绵延不绝的竹海,穿梭其中。
径山古道又名鉴真古道,因唐朝僧人鉴真而得名。鉴真是一位唐朝僧人,少年时便出家受戒,潜心礼佛。他不但精通佛理,在医学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在当时享有“江淮之间,独为化主”的赞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唐朝享有盛名的鉴真为传播佛理,应邀前往日本。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唐朝,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充满孤独与困难的。鉴真六次东渡,历经万难才到达日本,而径山寺,就是鉴真出发的地方。千年之前,一条竹海中的幽幽古道,将鉴真从径山寺引向白马寺,从此开启了一位高僧的东渡之路。千年岁月无声流淌,石板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记录着一段段挥洒汗水的旅程。
栖霞坑古道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四明山的南麓中,隐匿着一条古道,名为栖霞坑古道,为宁波“十大古道”之一。古道从宁波奉化市溪口镇栖霞坑村起源,终点至宁波余姚市四明山镇唐田村,总长达约15公里。
古道狭窄,群山将其簇拥环绕,而道路两旁纵生茂密的树木,把古道中大部分都遮挡住,只可依稀窥见一些由卵石铺就而成的小道。向西边的深山峡谷中前行,沿着一条小溪可直到栖霞坑。
栖霞坑位处溪口镇境内,原名为桃花坑,清末改名为棲霞坑。其被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多次提及,黄宗羲、全祖望以及宁波郡守李濂等人也曾写过相关诗句。
栖霞坑是王羲之后裔的聚居地,作为原来新昌、余姚通向奉化、宁海的“唐诗之路”的其中一段。显然,如此诗情画意之所,必然是诗人们隐逸闲居之地。栖霞坑就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桃花、梨花于每年春季竞相盛开,满山深红浅白交织相错,俨然如油画一般。
推荐路线: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栖霞坑村—唐田村—茶培村—岭脚村—栖霞坑村。
北山金兰古道
牧羊少儿留仙迹
北山金兰古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北部,是古时道教名山胜地,是金华北山通往兰溪的交通要道。徐霞客也曾走过此路,所以这条道也被称为霞客古道。
南宋时李清照游历此处留下一首《牧羊少儿留仙迹》:“金华山长赤松劲,仙鹤双双入白云。牧羊少儿留仙迹,清涧潺湲古洞深”。
古时道教文化盛行,金华北山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金华北山为金华山、赤松山等山的合称。北山金兰古道大多用石头砌成,缘溪流而下。如今,第一段前庄头村至羊甲山的路经过开发修建,石阶很新,之后的古道有的部分被公路隔断,有的部分被植物覆盖,几乎找不到路。
拾级而上,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冈上,然后抵达兰溪、浦江等地。其中,水库大坝到小园林场的这段路程,是古道上风景最美的一段路。整条古道的东线往返大约四十里,过去兰溪横山塘村人和金华曹宅人,基本都靠这条山路出行。
现在的古道变成断断续续的小道,有些被现代道路覆盖了,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北山金兰古道东线风景优美,有山有水,素有“小九寨”之称,加上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成为现在众多驴友和游客毅行之处。
推荐路线: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前庄头村-羊甲山-鹿田水库-北山第一庙-盘前村-大盘尖-武平殿村-双尖-界云亭-横腊坑-校园林区-岩后村-千人安-曹宅镇-返回
天台山霞客古道
骚客谒山,只为“佛”“道”
天台山霞客古道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历代文人曾探访此地,吟诗作文。从东晋的王羲之,到唐代的李白、孟浩然,宋代的朱熹、陆游,明清时代的徐霞客、袁枚,到近现代的康有为、郁达夫等曾造访于此。
隋唐间出现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宗派,其中就有天台宗。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长期在天台山修禅,他被人称为智者大师。天台山历代有古寺院多所,遗留下来著名的有:国清寺、智者塔院、高明寺、中方广寺、下方广寺和华顶寺。
国清寺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命人建造,初名天台寺。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名国清寺。之后历经重建。大雄宝殿东侧有隋梅,相传为天台宗五祖章安手栽。
推荐路线:台州市天台县花麦地游客中心-国清寺-金地岭-塔头寺-高明寺-幽溪
商 旅 古 道
齐名丝绸、茶马的第三条古道
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其中保存最完整的绩溪县境内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
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中国第一古道。
推荐路线:杭州临安浙川村-永来村-半岭-风袋-蓝天凹-上雪堂-下雪堂-黄毛培-江南第一关-山脚(岩口亭)
大窑古道
龙泉青瓷从这里出发
自宋代遗留下来的大窑古道,承载着龙泉与庆元之间的沟通任务。四十公里的大窑古道上,密集地分布着近百处龙泉窑遗址。龙泉最著名的乃是青瓷,这也是大窑古道几百年来运输的最主要的货物。鹅卵石块砌成的大窑古道,入口位于龙泉县大窑村。前往大窑村的古道多岔口,少有标识。
“中国陶瓷研究之父”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百年的中心地位,将浙江半部陶瓷史,又抢去了大半。
古道始发,梅溪起航,瓯江转站,温州泉州广州配送,顶级的青瓷就这样从山沟沟里踏着海浪走向世界。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都有龙泉青瓷的踪迹,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所开拓出来的。
推荐路线: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金村-大窑-车盘坑-岭坤-石门-石龙-大窑
欧冶子铸剑和陶弘景隐居
自绍兴县平水镇上灶村起,至王坛镇青坛村止的上青古道,曾送出了一筐筐优质茶叶,被誉为绍兴的“茶马古道”。
除了已经现代化了的道路以外,其余仍是石阶路。古代文人一壶清茶,两盘酸梅,就可谈古论今,而这上青古道,正是由于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形成的。
唐朝时期,茶叶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而平水自古以来就是茶叶产地,借助上青古道和水运的便利,平水茶叶市场很快发展起来。清末至民国约三百年时间,平水的茶叶市场达到了鼎盛时期。当然,仅仅依靠茶叶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市场的发展,平水本地特有的竹木、山货也大量外销,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平水草市”。
嵊县北乡、稽东、青坛、王坛的山货都要经陶赵岙、胡家岙翻陶元岭,经金渔岙,过平水到平水埠头,再经由水路运到绍兴,而所需生活日用品则从这一条古道运回山里。1980年后,随着山区公路交通的发展,陶元岭才逐渐退出货运的舞台。
推荐路线:绍兴市剑灶村古船埠-锁泗桥村-兰若寺水库-日铸岭顶-万寿山水库-万寿山垭口-达金鱼桥村-陶元岭顶(岭登村)-青坛桥头村-平阳寺-返程
安顶山古道
一条饱经沧桑的生计之路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条清溪入江来。安顶山古道曾经是一条走私盐的交通要道,跨灵桥、里山、渔山三个乡镇,辐射到萧山地带。在通公路前,这条古道一直是山基村、安顶村、葛村三村村民往来的要道。现在如遇恶劣天气,古道依然是村民出入的主要通道。
现存的安顶山古道从山基村的入口出发,途经田基坪、岩坎瀑布、“阅台”、“王家凉亭”、“藏君洞”、“元昙庙遗址(元昙仙水)”、“大石硼”等遗迹,直至“大西庵”。有些遗迹年久失修,已无踪迹可寻,有些至今保存完好。
安顶山位于富春江南岸,富阳市的东南部,又名“鞍顶山”或“庵顶山”。这片山地属仙霞岭余脉,由萧山延绵入境,主峰“车正山”,又名“仰天坞”,若登临海拔790.2米的峰顶,脚踏林涛竹海,南眺群山滚滚,北望山川如画,群山逶迤,层峦叠嶂,云波浩渺,富阳城、黄公望隐居地尽收眼底。
推荐路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方家塘-富阳安顶山-富阳大葛村-萧山顶山村,全程徒步约20公里。
山海之链的盐商古道
苍岭古道,又名仙缙古道、括苍古道,位于缙云县与仙居县交界的苍岭山上,是古代婺州(现金华)、处州(现丽水)通往括州(现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括孔道”。
苍岭古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缙云壶镇和仙居横溪镇两镇,从缙云县壶镇的苍岭脚村出发,沿途经过黄秧树村、槐花树村、冷水村、黄泥岭村。苍岭山的最高点称作海临尖,海临尖不远处就是南田村。下岭经过龙王庙,直到仙居县横溪镇的苍岭坑村,全程约四十公里。
如今,壶镇至山顶南田村修建了公路,古道被盘山公路切割成一段段。苍岭坑村至龙王庙一段也修建了公路,但从南田村下岭至龙王庙的古道保存还很完整。这段古道约五公里,沿途景色秀丽,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遗迹和自然原始的风貌。被誉为“浙西南第一岭”。
推荐路线: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苍岭脚—黄芽树村—槐花树村—冷水村—海临尖—南田村—龙王殿—仙居县苍岭坑
荞麦岭古道
两昌乡野的生命线
昌化,位于杭州西部,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是一块如若世外桃源的清雅之地。旧时有县名为昌化,时间流逝,整个镇子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定了下来。历史悠久的昌化与外界互通有无,需要一条稳固的路,荞麦岭古道担起了这份职责。
荞麦岭古道曾是连接昌化昌北两座古镇的唯一通道。昌北山区盛产山货,棉、麻、粮食更是丰富,但是深居山中自然对于布料、盐等需求较旺盛。这样,两昌之间相互贸易沟通,一担担的货物踏过荞麦岭古道青灰色石板,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推荐路线:杭州市临安市昌化镇三星村-万安石-龙华寺-龙华寺村-荞麦岭水库-浙西大峡谷
乡 野 古 道
弥散皇家气息的清雅福地
大明山龙门峡古道处处留有明皇室的“血统”,置身古道中,移步向前,沿途可见朱眠石、娘娘树、明妃七峰等具有明高祖朱元璋的立国创业色彩的古道遗存,犹如自然浮雕一般,弥散皇家气息。
大明山巅,令春时节,千亩草甸,叹为奇观;夏日时分,却显蜡梅盛放,沐浴骄阳的奇观!
推存路线:推存路线:临安市昌化镇白果乡大明山村核桃林-百米悬瀑-龙门峡口-龙门飞度-惊马岗-大明湖-大明山村
毛石古道
盛产土纸的乡野古道
毛石古道,也可称它为“常绿石梯”。所谓毛石,是修建古道的原材料。古道地处石梯山中,石梯山属仙霞山脉余脉,据《富阳县地名志》记载:“石台四面皆峭壁,如石削成,有石径自下而上,远望如天梯,故名‘石梯’”。
毛石古道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猫岭道,位于富阳市湖源乡新二村北偏东。毛石古道从湖源乡李家(即新二村)出发,至上官乡斜黄弹村。最高峰为野猫岭,海拔约590米。毛石古道真正保留的古道,只有野猫坞至石梯和黄土岭一小段,其余均被水泥村道和公路所替代。
推荐路线:富阳市常绿镇里黄弹-钟塔村-野猫岭村-石梯村-石梯山庄
月山古道
月亮下最美的古道
月山古道的入口藏匿在月山村的一幢民居屋之后,相当隐蔽。其中山间古道上山的一段至今仍保存较好,通向落岭村,路面是由石头拼接而成,沿山势盘旋而上,半山腰处可见一泥木结构的凉亭,名为望月亭。
古道后半段与通往落岭的公路相重合,沿着公路,可在其两旁经过当地杉树王与冰臼景点,而通往安南乡吾际下村的古道如今已鲜有人通行,现在两村之间往来已远非旧时频繁,因此后来修建的公路也止于落岭村。
若沿着古道,向吾际下村通行,可途径香炉尖和百花岩。香炉尖是浙闽边界第一高峰,位于浙江庆元县安南乡与福建政和县岭腰乡的交界处,在其半山腰处可见广阔草场,连绵三千亩。
香炉峰山顶大约只有三四平米宽,但登高至此,远眺群山,见山路小道曲曲弯弯,群山延绵重重叠叠,人在山顶,仿佛被大自然广袤宽厚的胸怀给环绕住了。百花岩坐落于安南乡百花山顶巅的悬崖间,面积约10平方米,石面平坦如桌,而又因其四季盛开各色野花而得名,花亦就山而得以奇世。
推荐路线: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香炉尖—百花岩—安南乡
红枫古道之大会岭-岩庵岭古道
见证山乡沧海变桑田
古道位于浙江温州文成县,红枫古道以多、长、奇、丽而闻名。其中大多路段修建于元、明时期,历代都有对其进行修复工作,从而使它最终成为了使文成的大镇小乡相互连接和交流互动的主要交通枢纽。
如今在文成境内,大约七十多条红枫古道保存比较完好,古枫树共有超过3000棵,几乎每个乡都有红枫古道,光县城大峃镇周边就分布了大约十余条,其中以大会岭、龙川岭(五十二岭)、松龙岭、岩庵岭最为有名。每至秋日,红枫繁盛如焰,与古道一同在群山之间交错盘旋,一路蜿蜒,从而成就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推荐路线:大会岭上起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自然村,下至大峃镇岭脚村,全长约十里;岩庵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云枫路1号至里阳乡西山村漈头庵,全程约2公里。
景寿古道
留下千年前先民们迁徙足迹
景寿古道是一条连通景宁、寿宁的千年古道,它承载着先民们迁徙的脚步。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大漈是景宁县的一个年代悠久的山区乡,以古寺庙、古廊桥、古杉木闻名遐迩。
古道上的护关桥是一座廊桥。护关桥修建于清乾隆年间,距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廊桥的屋顶采取的是三层三檐结构,长29米,宽8米,高9米。
古时村落选址讲究风水地貌,“天门”有水入村,“地户”必须看不到水流出村外,这样村庄才能兴旺发达。为了锁住水流,锁住福气,村民在村庄“地户”处修造了护关桥。护关桥背对时思寺和雪花漈,面朝村庄,不但改善了交通,更像是村庄的守护神。
推荐路线:丽水市景宁县标溪乡枫林口村-东车-云中大漈-小佐-浮亭岗-雁溪-上标-寿宁
桃花岭古道
自古忠孝出寒门
浙江省宁波境内的桃花岭古道东临镇海,北依慈溪,西北边界是江北,桃花岭也被人称为“三界岭”。桃花岭古道位置特殊,成为了人们去慈城、省城乃至京城的必经之路。桃花岭古道历经千年,至今尚有行人行走于途。
古道上的“救命亭”重建于2011年6月,自外墙嵌入的界碑上镌刻着“界幸福亭,六五年四月”,亭内供奉了一座留着长胡子的神像,墙壁上刻画“叫花子梦见白胡子老人”的故事。
说是古时此处原名半路凉亭,里面住了一位叫花子,有一天他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山南贵泗杜员外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把你身上的污垢搓成丸让他服用,即可药到病除。醒来之后,叫花子按照梦中的话照做了。果然杜公子的病就好了,叫花子云游远去,杜员外上山还愿,修建凉亭以表感恩,起名为救命亭。
推荐路线:宁波市慈溪市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口(兰屿生态公园)-桃花岭-三界亭-夹岙岭-方家河头停车场
一段友谊造就一条古道
”两颊棱棱额下分,更无坳处可藏云。西风怕夺行人眼,荞麦满山铺锦云。” 这是元人戴表元所作《四明山中十绝·羊额岭》,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就是羊额古道。
羊额古道全长约五公里,块石砌成的石阶回环曲折,时而盘旋于山崖之上,时而隐没在竹海之中。古道两边是陡峭的山崖,茂盛的竹木遮天蔽日。行走在古道之上,能听见耳边的风声如泣,涧底水声如碎玉鸣环,更显得山中清寂。
推荐路线: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北斗湾漂流起点-羊额岭古道-观景台
东西白古道
东西白古道位于诸暨市东白湖,东连嵊州,西至东阳,是会稽山脉上的一条风景线。东白山古道始于廖家村,廖宅村由原廖宅、官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沿河而居。
从廖家村山脚处古道入口新近建有一座鹊桥,还有一个小湖,湖水由山上溪流汇聚而成。自古道而上长达十公里的路途,铺设有石板台阶,但要攀上东白山顶峰,旅程也是相当辛苦的。
推荐路线:绍兴市诸暨市东白湖镇廖宅村-龙门顶茶庄-太白峰-青天岗岭-鹰子岩岭-白玉尖-分水岗-西白山顶-林场-嵊州市长乐镇小昆村
公盂古道
深闺中的“华东香格里拉”
公盂古道至今尚未开发,基本保留“原始状态”,特别是林坑村往上的路段,一路上并不是其他古道那般的石板阶,而是由碎石铺成。路上不少奇形怪状的巨石,很具有特色,沿途有简易搭制的棚子,供行人休息。
整条古道主要分为两部分,从林坑村到公盂村为一段,另一段为从前坑村到公盂村。公盂村背靠公盂岩,三面环山,只有这条山路与外相通。
村里还有一段更险峻的山路通往公盂背,顶峰海拔高达1100米。
推荐路线: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公盂—公盂背—前坑
关注与阅读
※点击标题下蓝0-195查看更多驴行讯息、驴记及活动照片:
如发送40→《浙江古村》41→《江南古镇》44→《仙居公盂》46→《龙溪线》50→《吴越古道》84→《浙江十佳旅游县》98→《最美大学》134→《长假旅游超强攻略》172→《18岁前禁止涉足的18个地方》181→《情侣旅行的13个地方》“183”→《最美村镇榜》188→《中国所有古镇》194→《背包客线路》195→《5A景区》…
也可回复文字如回复“色达”→《色达,震撼灵魂》;“四明山”→《登四明山 游红佛寺》…
Hash:150cbf5d0dd8c7892ae3c61b1db6ea57976c1b08
声明:此文由 新昌驴行之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