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镇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

田野调查的大收获!临济镇发现多件民国解放初期土地证,交易契约的文物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在临济镇,一个村民向我们展示了保存了70多年的有关土地方面的文件。文件装在一个小花布袋内,虽然里面放了叶子烟防虫,但因为年代久远,纸张破碎成小片,粘连非常严重。经高祥君老师几天小心翼翼的剥离拼接,发现其中的文物有:

一,1953年邛崃县政府发给的房产土地证

二,1955年,曾熊氏将房屋交于王锡洲居住管理的合同文书

三,民国35年(1946年),政府发给王锡洲与曾熊氏土地交易契税的收据

四,民国33年(1944年),曾黄氏与王锡洲买卖田地的合同

这几个文件,对于研究解放前后,邛崃地区土地房屋所有权的变动,民间土地交易契约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大石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300303-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临济官庄窑:窑火旺了200年

在临济包塘村,有一座清代的窑场——官庄窑。现在还可以看到一座残存的窑包。这是一座龙窑,建在一块斜坡上。据当地人说,龙窑原来连烟道共有11窗,长十四米左右,上面有青瓦木架屋遮盖。“5·12”汶川地震遭到破坏,垮塌部分被复耕为菜地。现只剩下一窗,窑膛内高1.6米,宽1.5米,长2米。内壁经火烧结,坚硬,红黄色。

这座窑包以烧坛罐为主,人们称它为坛罐窑。据当地人讲,这座窑是王氏始祖王福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从湖广迁徙到四川时,就开始在此建窑生产坛罐,迄今200多年了。

按照其它民窑的命名规律,大多数以窑主的姓来命名,如金家窑、徐家窑、田家窑、张家窑等。但少有用地名来命名的。这座窑,为王姓所有,应该叫王家窑。但是,这座窑的名字却叫官庄窑。无独有偶。景德镇有一座著名的窑,也叫官庄窑,那是因为景德镇官窑的制瓷工人聚居于此,故得名“官庄”。官庄又指官府管辖的田庄,类似公田。全国用官庄做地名的也比较多。于是,我怀疑在没有建窑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小地名,就叫官庄,修了窑之后,人们用地名来命名窑子,叫官庄窑。现在官庄窑已经成了当地的小地名。当地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他们说,祖先当时建这个窑子时,就取名官庄窑,好像与景德镇的官庄窑的意思差不多。他们说,附近还有一块石碑,说明了官庄窑名字的来历。可能他们的说法是有依据的,但是,我们没有找到那块碑。

王氏后人说,过去窑的形制像篜饭的甄子,被称为甄子窑,为王姓数家共同修建,大家轮流公用。哪家做的泥胚够装一窑,就该哪家烧。后来,对甄子窑进行改造,建成了阶梯状的共有11窗的龙窑。这座窑,称为老窑。因为生意很好,离老窑不远,还建有一座新窑,现在已经湮没无存。官庄窑以烧的坛罐质量好而远近闻名。以前很多邛崃人都知道官庄窑,指名要官庄窑的产品。从清乾隆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官庄窑的窑火一直在熊熊燃烧。1949年以后不久,官庄窑停烧。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官庄窑作为石头乡的社办企业,又重新点火生产。称为石头乡社办陶厂。一个月可以出两窑产品。烧的产品,除了坛罐,还生产根据客户特殊要求的物件。陶厂最小的可以生产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小罐,大的有可以装几百斤酒的酒坛。还有家庭用的泡菜罐,米罐,水缸,盐缸,花缸之类,种类繁多。产品远销名山蒲江、邛崃、大邑。过去烧窑用的燃料主要是木柴,后来才改用烧煤。烧好的产品,由于交通不便和陶制品易碎的特殊性,主要靠人工背出去销售。

官庄窑的窑火能够燃烧200多年,它的周边集中出现很多碗厂和坛罐窑。与这个地方盛产白善泥有关。白善泥,又名白泥,学名高岭土,是生产陶瓷用品的主要原料。在官庄窑的周边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白善泥,品质也非常好。我们在这个地方考察时发现,由于在这个地方的生产陶瓷的时间长,对白善泥的需求大,有的高地被挖成了水塘,大量的陶瓷残品堆积如山,出现几处已经无法进行种植,荒芜的瓦子山。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石头乡社办陶厂停办了。官庄窑的窑火最后一次熄灭了。这个曾经声名远播的窑场,现在除了残存一座窑包外,还保存着两个车间。其中的一座制陶车间已经改造成猪舍,只有一间保存完好。据说,原来整个窑场除了两座制陶车间,还有一座库房,面积大小差不多。库房已经拆除,修成民房。在制陶车间的里面和周边,在田边地角,在荒草中,堆放着很多坛坛罐罐、缸缸钵钵,它们是当时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在这里已经躺很多年了。但拂去上面的浮尘,我们看到釉色仍然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在一些产品上还看到拓有“石头社办陶厂”的标识。

曾经在陶厂工作过的技术员告诉我,烧坛罐其实比烧碗的要求要高,对白泥的选用比烧碗更严格,更细腻,要反复淘浆筛选。我问那些釉色是怎样来的。他说,用草木灰,谷壳灰,或者其它灰取浆,再混合粘土,还要添加其它原料制作出来的,原料不一样,比例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釉色。

我原来以为烧坛罐的窑,只能烧比较笨大的东西。但他说,坛罐窑一样可以烧比较漂亮的工艺品。他从家里拿了一把侧把壶给我们看,壶高15厘米,做得非常精致,上面有字,“同志,喝开水”,还有“清洁卫生”几个字,时代特征明显。他说,这是先在壶的泥胚上涂釉,然后刮去字上的釉,再去入窑烧造,出窑,字露出胎色,字就显出来了。他说,这壶是他父亲自己做来自己用的,只有这一把。

制陶车间为木排架结构,小青瓦房,车间长31米、宽11米,300多平方米,显得很宽敞。里面的制陶工具也保存完好。引人注目的是里面的轮车。陶泥放在轮车上,轮车旋转,就可以做陶胚了。轮车用青石做成,大大小小都有,好像一扇扇磨盘。据说就在这个车间里,有六部轮车,另一个车间,也有六部。整个陶厂最多时有30余个工人。

窑场的年代虽然并不久远,但是它的窑包,制陶作坊和工具保存基本完好,这在邛崃地区是很少的,特别是那座制陶车间,更是很难得的。

来源 |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 | 王海峻

临济郑湾花碑建造精美

站在临济镇郑湾村(现并入黄庙村)17组23号农户门前的临夹路边,举目东望,70米开外一株高大的乌桕树独长于一片茶园地中格外醒目。当地村民告知:乌桕树旁那个绿色丘包就是郑湾花碑。

顺公路下一条小路走到绿丘包前,撩开厚实的野生藤蔓,一座高大、灰白的座椅式墓碑呈现眼前。这座歇山式七檐牌楼碑,因墓碑比一般的碑体高大,上面又雕刻着许多精美图案和人物,当地人称之为“花碑”。

第一眼看到此碑就给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墓正中一通碑不按常制铭刻墓主名讳,而刻着碑序铭文;将两位墓主——郑氏显忠、守靖父子的碑铭分列碑序左右。

从父子碑铭中得知,此碑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冬一阳月望六日,距今已有150多年了。中间主碑一字牌楼歇山式,三层五檐、四柱三碑,两侧单檐碑成八字形紧靠主碑左右。

经勘测,主碑高4.4米,宽3.3米,每边侧碑高1.4米、宽1.7米;整座碑宽达6.7米;四根主碑立柱厚0.48米、宽0.31米。在三通主碑的碑额、碑屏上的祥云、缠枝、人物图案浮雕栩栩如生。

仔细勘察,从主碑左侧损坏的立柱与碑页处发现了此碑的与众不同。邛崃,无论山丘还是平坝都有花碑,形制差异不大,用材也只是因地而异,就近取材,或用砖砌、或垒石。

可郑湾这座花碑却不用砖石,而以石灰、小卵石混合的三合土为原料,采用古代模板筑墙的方法,浇筑出了形同砖砌的花碑,碑体外面粉糊上石灰浆。再以陶瓷雕花的手法在碑页上雕刻出笔意甚浓的铭文,以陶瓷贴花方法在碑额、碑屏做出栩栩如生的浮雕,完全可与砖砌花碑媲美。若不是碑体损坏外露,谁还怀疑这不是砖砌的花碑呢?

再看碑面铭文,阴刻于约一厘米厚的石灰粉糊面上,特别是碑序铭文,墨色罩染整个碑面,精湛的雕刻技艺将毛笔书法的笔锋、顿挫、折转的笔意展现得淋漓尽至。它既有石刻碑文的古朴、厚重,又有宣纸书写的舒展、灵动。观其碑文犹如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令人陶醉!

勘察完这座建筑风格迥异的墓碑,让我们看到了临济先民的聪明才智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他们也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历史信息和独特墓碑建筑的物证。

来源 |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 | 高祥君

Hash:ea29c262ea2d99bec12f629fb88d327d27ddc70a

声明:此文由 临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