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无实的​文山旧城

文山城西三元洞背后有一叫“旧城”的苗族自然村。据传,之所以叫旧城,是因古时文山老城建在这里,以后才搬到山下建了开化城,人们就把山下建的城叫新城,这里就叫旧城了。

小时,文山古城大多已拆除,剩下雄伟的大西门还在。我们一群伙伴出于好奇,想去看看旧城是什么样子,便相邀顺山前人们赶街的山路越过小庙坡,翻过山垭口,走了几里小路,见到一个尽是茅草屋的村子,一片鸡鸣狗叫的欢乐景象。向村头一位老人打听旧城在什么地方,他说这里就是旧城。再问他城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去看看?老人说这里没有什么城。向他打听没有城为什么叫旧城,但他也不知道。再往前走已没有路了,只好扫兴而返。

后来本人有幸登上过这个村子的几个山头,见到有些战争工事的遗址,以后想起来向老父提及,他的一番讲述才解开了旧城实际无城之谜。

明朝初年,为了收复云南,朝廷派出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兵南下,节节胜利,占领滇东、滇中、滇西。通海建水蒙自一带亦成明军屯兵重地,云南省大部已纳人明朝统治。文山地理偏远,开始尚无军队进入,属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并无汉人定居。

约于明朝中期,来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开进文山。他们风餐露宿千辛万苦,来到西山后。登高一望,山下一片水乡泽国,东西两岸相距不远,而南北却望不到头,好大一个海子。周围山上古木参天,莽莽苍苍,一派原始荒凉的世界。他们停脚的地方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林木葱茏,风光绮丽,地点也还宽敞。而且四周有险可守,是个安营扎寨的好地方,于是这队人马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长日久,这些官兵有的退伍回了老家,有一些回去以后留恋这里四季如春的气候,还把妻儿老小带来,来了就不想走,成了这里最早扎下根的汉人。因为这支部队的兵士大多来自南京,所以文山的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籍是南京,根源就在这里。明朝初年就在云南昆明丽江大理等地流传的洞经音乐也是当时南征部队带来的。虽然有的音乐中参杂了一些本地本民族的元素,但音调和曲目还是大同小异,掩盖不了洞经音乐的特征。

那时,文山这条河冲里,东西两山脚下地势较高水淹不到的地方已住了不少土著民族。西山下这片土地十分优越,已有人家居住。但从官兵在山上扎营以后,经常有人下来玩乐,捞鱼摸虾。由于语言不通,情况不明,怕惹麻烦,纷纷搬走,所以山上的一些随军家属就到山下定居,如今这里的几个村寨也以汉族为主。

经过多年的观察,人们发现文山这个海子并非常年水满。每到枯水季节,水归入一条弯弯曲曲的河中,两岸土地露出了真面目,到处是芦苇、水草,河中塞满树干枯枝,水流不畅,每逢雨季,又成了一片汪洋。这些官兵里有人懂得,如果把这些堵寒物移走,疏通河道,必可改变这个地方大多数土地长年被淹的状况。何况,几代人的休养生息,营地中已人满为患了。早些年人们就提出,营盘中已不全是军人,家属多为妇女、老人、儿童,总住营房土屋不妥,应建个城堡,盖些像样的房子以安顿他们。提法是好的,也应这么做。但是,这个地方安营扎寨还可以,如要建城条件就有限了。资金是否向朝廷争取得到不说,要建城地方也不够宽敞,因此在这里建城是人们很多年未了的心结。

为了解决营盘中人满为患的问题,疏通河道成了这支队伍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很多地势较高之处已不再淹水,一条长龙似的河流左右盘旋向南而去。特别是从西山脚下直通到对面山脚的梁脉又宽又长,阻挡了流水的去路,使其东奔西绕,把这里围成个半岛。把半岛上的芦苇杂草清除,就是个供人居住的好地方。因此,山上的人们发挥人多势壮的优势,开垦土地,起房盖屋。数年间,这个从西到东的半岛成了文山最早的汉民族聚居地。

从此,从白沙坡旁的上天生桥开始,到迷洒、汤董旁的下天生桥为止的这条东西窄、南北长的河冲就成了旱涝保收的人间乐土。

至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失去民心,烽烟四起,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府官员、部队军官已没有任何权力行使。驻文山这些屯军粮饷的供应已全部断绝,人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散兵游勇,一切生活用度全靠自我解决。他们完全自由,生产自救,与当地人民互市,和平共处,自由通婚。国家什么时候灭亡,清朝什么时候取得政权这些与他们完全无关了。

满清入主中原,政权巩固以后,为了加强对越南小朝廷的交流与控制,对同越南山水相连的文山予以了特别的重视,派出能员统辖开发,于康熙六年(1667年)建立了开化府。府衙成立之初连府署都是茅草屋,不久就因地制宜,在当时人们已称之为盘龙江形成的这个半岛上建了土城,这就是最早的开化古城。

开化建土城还有个典故。土城的建造,材料不是问题,但却需大量的人力,近五里长的城墙仅土方量就有数十万立方,何况还得认真夯实,部分还得加工成土基砌墙垛、城门,所需人力之巨可以想象。然当地人数最多的土著民族壮族(土支系)妇女自告奋勇,她们承担了建城的运土任务,使开化古城比预计提前顺利完工,立下了汗马功劳感动了官府,上报朝廷,为她们请功,以示嘉奖。清朝的官服在胸前背后都有一块方形图案,称“补子”,以不同图案分其职务之品级。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个个封赏,朝廷就想出了个折中办法,准许她们在着装胸前背后绣一块类似补子的图形,虽不代表职务,但却显示尊荣。如今,文山土族妇女盛妆上的图案就是当时取得的荣誉沿袭至今的明证。

土城建成以后,山后的人全部搬下了城中,自然地把这里称之为“新城”,把想建城而未建的兵营叫“旧城”。

中越边界并不稳定,匪盗横行,一些边民迁内地谋生。有几个苗民来到西山后,见到这个遗弃的兵营还有些旧房、荒废的田地,山青水秀,就在此住下。以后陆续来了些投亲靠友的,就自然成了个苗族聚居的村子。听人们把这里叫旧城,也就沿袭了下来。直至今日,人们还是把这根本无城,也无半点苗族风格的村名用下来,也算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怀念吧!

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新城的开化古城,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摧残,破败不堪,改建砖城势在必行。于是建砖城的工作准备了多年,做了大量的城砖。开化古城用的砖是特制的,有的还拓有印记,一块重达三十来斤,等于现在建房用砖六块,十分结实。至雍正八年(1730年)砖城完工,开化有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府城。

开化砖城建成以后的百余年间,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建盖了大量的民居。特别是庙观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建筑所用之木料都就地取材,以致四周参天森林踪影早失。至我们记事时,除西山的三元洞、东山的蜂王洞还留有几棵古树,四周已是光山秃岭了。1958年大跃进时,我们这些小学毕业生去东山坡参加用石头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标语时,还可见到腐坏了的大树根,可证明老人讲从前文山四周古树参天,并非虚言。

文山刚解放时,古城保留得还很完整,年幼的我们不时还可上城转悠,放风筝,嘻戏打闹。以后城墙城门大部被拆除,改为公路。原本以为可以保留下的威远门也于1965年被毁。

旧城的苗族先民们,利用这里的青山绿水,兵营留下的田地房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里离城近,丰富的农畜产品交易极为方便语言相通。三百多年过去,至我辈年少时,那里还是林木葱葱、溪水长流、鸟唱蝉鸣、花果飘香的欢乐景象。又是数十年过去,再到旧城,已然面目全非,房屋盖多了,人口增加了,溪流不见了,青山秃顶了,人畜饮水靠“栽”,庄稼成活靠雨,人们只好外出打工、做生意以谋生。现在这里土地大多被壮山水泥厂征用,有名无实的旧城寨子已失去了当年的风彩。

由于这里是离文山城最近、与汉族人民接触最早的苗族,他们思想文化比别地苗族更为开通。一些人为了谋求发展,外出求学、经商,还有的把生意做到国外并有所成就。近年,有些苗裔后人回国寻根寻到旧城,肯定他们的祖上就是从这里出去的,这就是他们的故乡

— END —

政府授权店铺 文山三七专卖

(扫码进入)

资料参考《文山古今奇闻轶事

编辑:吴小梅

审核:赵丽、陈家媛

责任编辑:郭强

主编:刘飞

Hash:b186daa6e678bd22c27608c23a3ce40dff79b061

声明:此文由 心怀天下看世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