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文化遗址的地貌学观察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考古资料的相关线索 ,对后李文化诸遗址的地层和地貌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 ,重建了后李文化时期的地貌特征 。后李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鲁北地区的泰沂山前地带 ,后李 、月庄 、西河等遗址旁边均为深切的河谷 。后李文化时期的地貌与今天相比有较大的区别 。在后李文化之前 ,河流处于泛滥加积的过程中 。这种过程一直延续到后李文化前期 。随着地层由黄色粉砂转变为红褐色调的古土壤层 ,河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下切 ,河道开始固定下来 。但此时河流下切的幅度是有限的 。总之 ,当时后李文化遗址的地貌特征是山前地带的河漫滩或者低阶地的位置 。在后李文化之后 ,出现了两种情形 :一是继续发育气下环境的古土壤 ;二是再次被冲积层所埋没 。本文最后根据地貌重建的结果 ,对后李文化时期聚落的地貌位置和特点 、后期地貌过程对后李文化遗址的影响以及地貌与聚落和生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
后李文化是分布于鲁北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时代大约为距今 9000 至 7300 年。20 世纪 80 年代末 ,随着临淄后李官庄遗址发掘的开展 ,在北辛文化层之下发现了被名之为 “后李一期文化”的新遗存。随后,在泰沂山系北侧山前地带的十余处遗址中 ,检选出后李一期文化的遗物 ,在此背景下,后李文化的概念被提出。
作为海岱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有陶新石器文化,后李文化一直受到研究者持续的关注 , 围绕其文化特征 、分期 、年代 、源流 、聚落 、社会组织 、动植物遗存等问题展开过许多深入的探讨 。近年来 ,随着月庄遗址和西河遗址炭化稻谷的相继发现 ,后李文化的生业经济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此过程中,有关后李文化时期环境状况和人地关系的研究也多有学者涉猎 。早先主要是根据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以及文化层的孢粉和植硅体分析进行古环境重建, 认为后李文化时期具有暖湿的亚热带气候特征。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一些学者从全新世气候变化 、 海岸变迁等角度讨论了包括后李文化在内的鲁北地区古文化发展 、聚落演变与环境的关系。随着后李文化聚落 、生业考古研究的深入 ,在大尺度古环境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与环境相关的考古地层 、遗迹现象受到了重视,围绕着具体遗址的环境工作也渐次展开。这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古代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面貌的信息 , 为进一步系统地探究后李文化创造了条件。
在早期文化的人地关系研究方面, 我们认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在区域或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展开的 , 而是在居址的尺度上才有更为紧密的关联 。由人地的互动及其他文化因素所形成的每个单一聚落的人类活动面貌 , 组合成更大空间范围中人类活动的集合。然而,人类活动并没有完全占据或利用这更大范围中的整个空间 ,因此 ,从区域层面来关联环境和文化 , 必然会存在空间错配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地关系的研究应该以遗址及由此重建的聚落为起点。
古人的聚落和生业活动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但遗址与遗址之间以及遗址内部往往存在着景观分异的现象 ,表现为地形 、植被 、水文及土壤等条件的差异 。由此形成的 “小环境 ”或者 “微环境 ”的条件 ,才是古人聚落或生业活动的直接基础 ,也与人类活动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 ,构成了生态系统中与人类活动相对应的 “生态位 ”。而这种在一个大的气候带内的差异 ,实质上是由包括海拔 、坡向 、母质 、距河远近等地形地貌条件引发的 。换句话说 , 地貌的差异对一个气候带内的水热条件起到了再分配的作用。当然,地貌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受自然环境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地貌在不同时期的相对稳定状态以及连接这些状态的变化过程 ,构成了地貌的演化历史 ,并直接影响到遗址不同时期的景观。当前在遗址所见到的景象,不过是这个长期的、连续的演化过程的最新一幕。
有鉴于此 ,无论是对遗址本身的研究 ,还是对古代人类活动环境基础的研究 , 都有必要首先对一个遗址的地貌进行考察。之前,已经在多个遗址开展了地貌的研究。但是,对一个考古学文化的诸多遗址进行考察还不多见。后李文化的遗址数量只有十多个,比较适合开展这种尝试性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从地貌学的角度对后李文化的遗址进行概览式 的 扫描 ,在此基础上 ,对地貌学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 ,并对遗址本身及与聚落、生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在聚落考古和生业考古的视角下,对遗址的地貌学观察主要是想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后期的地貌演化所导致的遗址本身的变化过程 ,主要是侵蚀和埋藏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其二是聚落兴起和发展的环境条件 ,这个环境条件又包括空间位置 、格局和诸多具体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环境要素 。而无论是要了解过程 ,还是古代某一时期的特点 ,最终都要落在地层、遗迹及其所蕴含的信息上。地层和遗迹不仅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也包括自然所造就的。要了解一个聚落出现之前的环境状况 , 就必然要对先于聚落存在的生土进行研究 ;要了解一个遗址如何最终成为现在的面貌 , 就要关注某个时间节点之后包括生土在内的所有地层。因此,对地貌学的观察应该首先回到地层或沉积物本身 ,研究它们的时代 、成因以及在区域内的分布状况。
对后李文化遗址的地貌学观察,首先是对后李文化层及其上下的地层进行分析 , 以了解遗址所处位置堆积性质的变化以及后李文化时期景观 的特征 ;其次是对遗址所处地貌单元以外的地层序列进行分析 , 目的是考察遗址及其周边的地貌格局及其变化情况 ;最后是在区域这个更大的空间尺度上 ,审视遗址在大地貌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过程中所 处 的位 置 。对不同空间尺度上地层的了解来自于野外 考察 、 遥感影像、地质图、考古资料及其他文献。
二、后李文化各遗址的地貌现象分析
后李文化遗址目前发现 16 处 , 除诸城六吉庄子外 , 均位于泰沂山系北麓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带 ,包括长清月庄 、万德西南 ,历城盛福庄 、张马屯 ,章丘西河 、摩天岭 、绿竹园 、小荆山和小坡 、茄庄西 ,邹平孙家 ,张店彭家庄 、临淄后李 、广饶西大张 、潍坊前埠下等(图一)。经过考古发掘的有 9 处遗址,其中的部分资料能够用于地貌的分析。另外,我们对一些遗址也进行过实地考察。现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来介绍地貌方面的情况。
1、月庄遗址
月庄遗址位于济南市长清区月庄和张官村附近 ,海拔 50 米 , 南大沙河围绕遗址自东南向西北流过 ,最终汇入黄河。根据钻探结果,遗址总面积约 46.2 万平方米。
根据 2003 年的发掘报告 、 地质考古研究以及实地调查 ,后李文化层之下是具有水平层理的黄色 、浅灰色粉砂和粘土互层,为典型的河漫滩相沉积。大量的铁质结核 ,表明水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后李文化层主要为颜色深浅不一的灰褐色粉砂土 , 散布有较多的石英质粗砂颗粒 。土壤微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 , 后李文化时期为冲积物沉积之后地面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阶段 , 有明显的土壤形成过程并在不同位置存在空间差异。后李文化层之上是一套厚度可达 0.5 米以上的黄褐色粘土层 ,可能为河流泛滥所形成 。再上是东周时期的文化层 ,颜色向上变浅 ,由棕褐色至灰 (黄 )褐色 ,土壤结构清晰 ,对应着全新世最后一次古土壤的发育。
遗址现在的地貌类型为河边的三级阶地,高出大沙河河床约 8 米 。在后李文化层之下为砂土层及锈斑黄土 ,并夹有具水平层理的粘土条带 ,表明在人类活动之前 , 该地貌单元一直处于持续的加积淤高的过程中。二级和一级阶地均位于下切的河谷之中。人工取土的一个剖面显示 , 一级阶地晚期的砂砾石层直接不整合地覆盖在老的冲积土层之上 , 表明大沙河现在的沟谷以及更晚的低阶地都是在泛滥平原的发育结束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2、张马屯遗址和盛福庄遗址
张马屯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张马屯村南约 1千米的台地上,残余面积约 0.7 万平方米,大部分叠压于大辛庄遗址之下。遗址海拔 40 余米,距离现在大辛庄村西的河流约 1.6 千米。盛福庄遗址位于盛福庄村东北 ,2003 年在小清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两者应该为同一个遗址。
根据张马屯遗址 2007 年发掘情况的简报,属于后李文化早期或早于后李文化的遗存主要是第 5 和第 6 层以及叠压于第 4 层下的房屋、灰坑等遗迹。其中 , 第 5 层是厚为 5~10 厘 米的 黄褐色粉砂质淤泥层 ,包含物极少 ;第 6 层为黄色粉砂层 ,未见底 ,分布于整个发掘区 ,包含物有红烧土和炭屑 ,并出土 1 件石磨棒。房址和灰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
靳桂云对遗址范围内的的另外两处剖面的地层进行了介绍。山东大学发掘大辛庄遗址时清理的一个剖面显示 , 后李文化层是灰黑色粉砂质粘土和黏土质粉砂 ,出土陶片 、红烧土颗粒和炭屑等 ,后李文化层之下主要是黄色粉砂层 , 未见明显的人类活动遗迹。后李文化层之上也是明显的黄色粉砂层,而且该层被一个商代灰坑打破 。2011 年对盛福庄遗址调查时 , 对一处地下车库附近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剖面西部 200 米处,发现了可能指示后李文化时期河道的砾石层 。剖面中后李文化地层总厚度约0.8 米 ,主要是褐色的粉砂或粉砂质黏土 ,夹有少量的烧土颗粒 ,底部地层颜色较浅 ,并为后李文化的房屋所打破。文化层之下是没有包含物的黄色粉砂层。之上是含有卵石的黄色粉砂层。
由此可见,盛福庄剖面的地层层序与张马屯遗址完全一致 ,后李文化前后均为漫滩或河床堆积 ,但在人类活动期间 , 地层颜色较深 , 有一定程度的土壤化,代表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遗址周围目前地势平坦 , 距离南部山地在 5-6千米左右。大地形自南向北倾斜,有多条发育于南侧山地的河流顺势而下。遗址以南的坡降较大,以北则逐渐趋缓。地貌类型可能是山前冲积扇的前缘地带。
3、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龙山三村西北约 500 米处 ,东距城子崖遗址 1.6 千米 ,现存面积40 万平方米。巨野河的支流西河呈深切曲流状态从遗址的西侧流过。遗址海拔约 54 米。
在后李文化层之下, 自下而上依次为锈斑黄土 、湖沼相地层和河漫滩堆积 , 反映了河谷地带在后李文化之前持续泛滥加积的地貌景观。在济青公路北侧的台地之上 , 还可见到距今万年前后的砾石层透镜体,表明当时的河道与现在完全不同。后李文化层的情况较为复杂 。早期阶段的地层几乎没有遗迹现象 ,包含物也只有红烧土颗粒和少量陶片 ,很可能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次生堆积。1991 年调查时 ,在龙山三村取土场西部断崖上发现过一条灰沟 , 沟下部两壁及底部土层呈现蓝绿色 , 应是稳定水体环境下的沉积。1997 年发掘的资料显示 ,属于后李文化层的第 6 至 4 层土质较硬 ,颜色由黄转为黄褐 、灰褐 ,均包含有细砂或混杂的土块 , 说明流水作用仍然能够对遗址产生影响。而从开口于第 3 层下、打破第 4 层的大量半地穴式房屋的出现开始 , 当时的地貌面已经相当稳定,基本上处于风成的气下环境之中。西河遗址晚于后李文化的地层主要是红褐色的埋藏古土壤 ,大汶口 、龙山以至于历史时期 ,遗址都主要作为墓地使用。
从地层堆积的特点以及地貌结构上来看,西河遗址的地貌类型应为冲积扇的东部边缘在河流下切之后形成的台地 。西河遗址向东不足 2 千米即是稳定的黄土台地。冲积扇的发育在全新世初期已经终止,河道随着河流的逐步下切开始固定下来。但再向北,河流仍处于不断进行泛滥改道的状态 , 由此在老的冲积扇的前缘形成了新的冲洪积平原。
4、小荆山遗址及茄庄西、小坡遗址
小荆山遗址位于章丘市刁镇茄庄村西南及韩庄村南。遗址南侧紧邻小荆山,西约 1.5 千米处为漯河。面积 15 万平方米,海拔约 26 米。茄庄西及小坡遗址均位于附近。
根据 1993 年第一次发掘的资料 , 后李文化层包括第 4-6 层 ,厚约 0.7 米 ,由下至上从土质松软、含砂较多的浅黄色土变为较硬的黄褐土和浅棕褐色亚粘土。后李文化层之下的生土从野外观察的情况来看,应为晚更新世时期的马兰黄土。后李文化层之上依次为土质坚硬的棕褐色黏土及土质较松软的黄褐土,为汉代和宋金时期的堆积。从小荆山遗址的地层序列和厚度上来看 , 整个剖面主要由典型的全新世风成黄土和棕褐色古土壤组成 , 但其底部含砂的松软土层可能是冲积扇发育背景下的漫洪堆积。
小荆山遗址的地貌类型应为以泛滥平原为基础的黄土台地 。遗址位于泛滥平原和山前黄土台地的交接部位 , 一是从地形上看 , 向南坡度开始明显变陡 ;二是砖瓦厂取土暴露的剖面基本上都是夹少量坡积物的风成黄土 , 这些堆积甚厚的黄土就是砖瓦厂取土的对象 。从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来说 ,小荆山 、茄庄 、 小坡等遗址已经远离了巴漏河和漯河冲积扇的顶点 ,海拔只有 20 余米 ,而且沿 河流流 向的坡 度也已相当平缓 。尽管从地层剖面上看小荆山遗址在后李文化及其之后没有明显受到河流的影响 , 但后李文化之时 ,地表径流及相应的地下水位并不低 ,小荆山遗址的环壕之中有较粗的砂粒 , 并且发育了厚层的还原环境下的蓝绿色淤土 。而且 ,在遗址北边的茄庄附近 , 看到的晚期剖面中仍有明显的水浸痕迹。
5、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 米处的淄河东岸的台地上 , 面积约 15 万余平方米。遗址海拔约 50 米,高出淄河河谷 10 余米,遗址的西、南两侧为陡直的断崖。
根据第三 、四次发掘简报的资料, 遗 址的 后 李文化层包括第 10-12 层, 顶部埋深在 1.5 米左右,由下至上依次为疏松的砂质黄土 、 致密的黄褐色亚粘土和暗红色亚粘土 。10 层下开口的遗迹有灰坑 、灰沟 、房址 、墓葬等 ,其中灰沟有 7、8 条 ,沟内的下层堆积为土质疏松、含沙量大的灰绿色土。而 11、12 层下无遗迹单位。后李文化层下的生土与第 12 层基本一致 ,都是黄色的砂质黄土 。野外调查时发现 ,淄河河谷东岸断崖剖面的上部地层主要是具有水平层理的黏土和粉砂条带互层 ,总厚度 4-5 米 ,明显具有泛滥平原的堆积特点 。后李文化层之上的北辛文化层为土质坚硬的红褐色粘土层,干燥后呈颗粒状。再上为两周时期的文化层 ,为暗红色 、灰褐色的亚粘土 ,含有淋滤形成的钙质菌丝体 。从后李遗址的剖面特征上来看 , 遗址的地貌大体上也经历了从不稳定的泛滥平原到稳定的黄土台地的变化过程。
遗址在不同走向的地貌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在东西方向上 ,海拔高度基本相同 ,地貌类型也是一致的 。在淄河河谷以西 2 千米处的一个剖面具有同样的地层序列 ,下层为黄土状土 ,上层为具有水平层理的泛滥平原堆积。在南北方向上,遗址距离南部的山地丘陵 6-7 千米。在临淄区以南,淄河尚受到两侧丘陵的约束 , 表现为山间河谷地形 。但在遗址的位置 ,后李文化早期及以前 ,应该以冲积扇和泛滥平原过程为主 。现在淄河的深切河谷基本上是沿着山谷的东侧和冲积扇的东缘 , 这应该是淄河从泛滥转为下切时河道的位置。
6、前埠下遗址
前埠下遗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前埠下村西 50 米处 , 地处潍河西岸东北-西南走向的一个高台地顶上 。钻探资料显示 ,遗址总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遗址海拔 40 米,东距潍河约 4.7 千米,高出潍河西岸的台地 16 米。
前埠下遗址的发掘区位于遗址边缘,未见后李文化时期的地层 , 仅发现一些开口于大汶口文化时期黄褐土或浅黄褐土堆积层之下的灰坑 、柱洞等遗迹 。在遗址的地层方面,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貌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潍河西岸的阶地和遗址所在的高台地 。遗址附近的潍河东西两侧都分布有地势较高的台地 ,潍河就在其间泛滥 。在潍河西岸形成宽达数公里的河流阶地 , 目前布满村落,挖井时曾出土许多蚌壳。但这级阶地的形成过程并不清楚 。遗 址 所 在 的 高 台 地 东西 宽 约 10 余 千米 ,构成了潍河和白浪河的分水岭 ,其上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因为缺乏地层资料,这个台地的性质也不清楚。从地形和地貌位置上看,很可能是潍河和白浪河的古冲积扇被侵蚀之后的残余。
7、其他后李文化遗址
除了上述进行过发掘、并有较为详细的资料发表的遗址之外 , 彭家庄遗址和西大张遗址在地貌方面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另外,摩天岭、绿竹园、万德西南 、 孙家等遗址都是随着对后李文化特征认识的深入 ,后期辨识确认为后李文化遗址的 ,尽管没有地层资料 , 但从其位置上也能窥得一二地貌方面的信息。现简述如下。
(1)彭家庄遗址
彭家庄遗址位于张店区房镇彭家村东南 500 米处 ,西约七八千米是属于长白山系的丘陵 ,南距孝妇河约 2 千米。遗址面积较大,据报道约有 80 万平方米 。文化遗存比较单一 ,除上层的汉代堆积外 ,主要属于后李文化。其中 ,灰沟的形状及内部堆积与后李遗址类似。
(2)西大张遗址
西大张遗址位于广饶县李鹊镇西大张村南,东距淄河约 2 千米,海拔 26 米。遗址地貌微隆。商代文化层之下的后李文化层 ,厚 35~40 厘米 ,含少量烧土颗粒 、炭屑 、蚌壳 、陶片等。该遗址是分布最靠北的后李文化遗址 , 距离南部山地丘陵的前缘已近20千米。
(3)摩天岭遗址和绿竹园遗址
摩天岭遗址和绿竹园遗址都位于章丘西巴漏河河畔。
摩天岭遗址位于枣园镇南皋埠村东 500 米处 ,在一缓坡土埠的东麓,西巴漏河流经遗址南侧。由于对河流裁弯取直,整个遗址被毁坏殆尽。1987 年对遗址调查时,仅见灰土露头。我们在野外调查时,发现底部有基岩出露,上覆数米厚的黄土。
绿竹园遗址位于章丘绣惠镇绿竹园村东、西巴漏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对露头剖面的观察显示 ,底部出露 1.5 米厚的浅黄色粉细砂土 , 顶层含有钙结核;向上为 0.45 米厚的红褐色古土壤层 ,含有较多白色钙点 ;再上为 0.3 米厚的灰色文化层 ,含周代绳纹罐陶片。
(4)万德西南遗址
遗址位于长清区万德镇西南约 500 米处 、北大沙河西岸的高台地上 。台地高出河面约 12 米 ,东西长约 200 米,南北宽约 100 米,西南方向与山岭相连。
(5)孙家遗址
遗址位于邹平镇孙家村西北 200 米处 ,海拔约为40 米。遗址所处的台地西南侧紧邻丘陵前缘的坡地,向东 200 米处为黛溪河 。东 、北两面皆为断崖 ,暴露有厚 2-3 米的灰层 ,采集有商周时期的陶片 ,其中周代遗物最为丰富。
三、后李文化遗址的地貌学综合分析
地貌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 , 而且非常直观 ,因此 ,在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各种报告或简报中 ,都会有与地貌相关的介绍 ,包括地貌部位 、距河远近等等 。在涉及到聚落选址 、生业形态的文章中 ,也会对包括地貌 、景观等在内的环境条件进行讨论 。然而绝大多数讲的都是现在的情况 。古时的地貌位置和特征究竟如何 ,哪些地貌单元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多大的以及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 必须经由地貌重建方能解决 。我们要回答后李文化时期各遗址的地貌位置和地貌特征 , 也需要根据现代地貌和地层堆积的情况来进行古地貌的重建 ;然后才能在重建的基础上,讨论地貌及其与聚落、生业的关系问题。
1、后李文化时期古地貌的重建
(1)现代地貌的格局和特征
现代地貌是进行古地貌重建的基础和起点。后李文 化 的 诸 遗 址 主 要 分 布 在 鲁 北 地 区 的 泰 沂 山 前 地带。从地貌结构上来说,一系列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大体由南向北依次塑造出高冲洪积平原 、 低冲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图一)。
高冲洪积平原是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时期河流泛滥加积而成 ,在山前地带表现为冲积扇 ,这是高冲洪积平原的主体,在山地丘陵中则为河谷地形。在月庄 、万德西南 、西河 、后李等遗址附近 ,可以看到目前的河流是以下切河谷的形式镶嵌在高冲洪积平原之中。
低冲洪积平原是全新世早期河流下切的背景下、 冲积扇顶点不断向下游移动的产物 。其沉积物主要由中全新世的冲积 、洪积地层构成 ,全新世河流的泛滥覆盖了高冲洪积平原的前缘部分。在扇缘地带,发育了一系列的湖沼洼地。
冲积平原由全新世河流冲积而成,至少在晚全新世或历史时期以来处于不断的淤积之中。
后李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高冲洪积平原之上,只有广饶西大张遗址和章丘茄庄西 、 小坡遗址位于低冲洪积平原之上。
(2)后李文化遗址地层的特点
在诸如月庄 、西河 、 后李 、 张马屯 和盛福庄等遗址的后李文化层之下 ,多为黄色疏松的含砂地层 ,而且常见具有水平层理的粉砂、粘土互层。属于后李文化时期的地层中 ,早期地层多与下伏的生土类似 ,以黄色粉砂层居多 ,其中遗物甚少 ,只见有炭屑 、烧土颗粒及少量陶片 ,遗迹现象极其少见 ;晚期地层则转变为土质坚硬的褐色至红色的粉砂或粉砂 质粘 土 。晚于后李文化的地层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红褐色 、棕褐色的黏土层 ,以小荆山 、西河 、后李等遗址为代表 ;另一种是黄色粉砂或黄褐色的黏土层 , 以张马屯遗址和月庄遗址为代表。
(3)后李文化时期古地貌的重建
根据地层的特点可以了解当时地貌发育的过程。后李文化层之下的黄色含砂地层以及粉砂 、 粘土互层属于河漫滩相或者湖沼相 , 表明当时的河流处于泛滥加积的过程中 ,伴随着河床的不断改道 ,河流所及的范围在不断的淤高 。但河流的改道并不是时时发生的,在每次改道之后可能都会稳定一段时期。这种过程一直延续到后李文化前期 。随着地层由黄色粉砂转变为红褐色调的古土壤层 ,至少在西河 、后李等遗址 ,此时的河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下切 ,河道开始固定下来,台地之上不再受到河流的影响。但此时河流下切的幅度是有限的 , 与现在的深切沟谷截然不同。在西河、后李、彭家庄等遗址中,都发现有后李文化时期的灰沟 ,沟底多见灰绿色的地层 ,被认为代表了当时的水位。此外 ,张马屯和月庄遗址所在的台地在后李文化之后仍然发育有淤积层 , 西河遗址附近的台地上也有晚至商周的湖沼相地层。
随着河流的下切,在靠近上游的地区逐渐形成稳定的台地 , 但在下游地区 , 河流仍然处于泛滥的状态,河流沉积物直接超覆于原来的冲洪积层之上。这种沿程的 、而非溯源的河流下切 ,可能与降水量的增加导致的河流水量增大有关 。此变化也导致了整个区域地貌结构的改变 ,原来是山地丘陵 、冲积扇加冲积平原的结构 , 河流下切之后就多出了一级地貌单元。
2、后李文化时期聚落的地貌位置和特点
在后李文化时期, 聚落的地貌位置有如下特点 :第一 ,都位于河漫滩或者河流低阶地的位置 ,台地与河床的高差不大 。第二 ,除了个别遗址之外 ,都在距离山地数千米的范围之内。
这种地貌条件下的景观及资源都具有显著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从大 、小两个空间尺度上进行分析 。在遗址周边的山前地带 , 大的地貌单元至少包括基岩丘陵 、 宽窄不一的黄土台地和受河流影响的泛滥平原。各地貌单元的水热条件以及母质的不同,导致存在从森林 、灌丛到旱生 、中生和湿生草本植物的多种植被类型以及褐土 、潮土 、砂礓黑土等多种土壤 。即使在泛滥平原内部 ,也存在河道 、漫滩 、低阶地以及由废弃古河道演变而来的湖沼洼地等多种小的生境 。这种不同尺度的景观空间异质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环境,为广谱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 河漫滩和低阶地的水环境条件较好 。高河床的地表径流使整个区域的地下水位 较高 , 许多喜湿的植物都能够生长。同时,聚落的用水也很方便,挖掘一些水沟就能将河水引到需要的位置。这种因小环境的差别所到来的局地环境条件的差异可能超过了宏观气候变化的影响 。到了历史时期河流的急剧下切使良好的水文条件不复存在。
至于遗址与河流的方位关系和位置,今天的状况可能与后李文化时期也存在差别 。因为在高河床的情形下,河流的改道相对要容易得多。例如月庄遗址在后李文化之后仍然发生过大规模的淤积 ,这显然不是一次洪水过程能够解释的 , 河流仍然处于泛滥状态才是根本的原因 。现在的河道是在晚于后李文化时期的淤积过程之后才形成的 , 当然有很大的可能与后李文化时期的河道位置不一致 。如果有关地层的证据没有被后期的侵蚀过程破坏 , 对遗址周边区域地层和地貌展开更为精细的研究就有望解决当时河道位置的问题。
3、后期地貌过程对后李文化遗址的影响
对于高冲洪积平原上的后李文化遗址而言,主要有三个后生的地貌过程产生影响 :一是河流的下切和侧蚀可能对遗址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 这也是有些遗址的遗迹直接挂在断崖上的原因 ;二是后李文化时期之后的淤积过程造成的遗址的掩埋 , 可能会影响到后李遗址的发现 ;三是全新世黄土的堆积和古土壤层的继续发育所造成的掩埋 ,但由于厚度不大 ,晚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与后李文化时期的堆积往往会连在一起,因此,不会影响后李遗址的发现。
而如果还有后李文化遗址分布于低冲洪积平原之上,其发现的几率将会很小。因为这一地貌单元整体上一直处于淤积状态 , 而且后期没有下切的过程形成露头剖面 ,七 、八千年前的地层深埋于地下 ,仅靠地表的调查是难以发现的。
4、聚落和生业视角下的地貌审视
聚落和生业将人类活动与环境紧密连接起来,这为考察环境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点。这里,我们将通过对聚落 、生业和地貌关系的分析 ,来审视地貌是如何在后李文化时期的人类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聚落的选址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安全性和资源条件。资源并不仅仅是与生业经济相关的,也包括军事、交通等方面的需求。但对于后李文化的聚落而言 ,其间隔的距离很大 ,不太可能有交通上的考量 ,另外从社会的发展阶段上很容易排除掉军事 、 矿产等需求的影响 。可以说 ,除了安全方面的考虑之外 ,影响后李文化聚落选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从哪儿获取足够的食物 。但食物的获取方式是与技术紧密关联的。根据目前动植物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后李文化的生业经济处于 “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 ”,尽管水稻和小米的植物栽培以及动物饲养已 经出 现 ,但狩猎采集捕捞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中,淡水动物是后李先民肉食的主要来源 , 水生或湿生的植物也是重要的采集对象。因此,对于这群古人而言,具有狩猎采集捕捞资源的地点就适宜于建造聚落。
而这些资源在区域的空间分布是与小环境条件紧密相关的 。只有山前地带的河湖区域能够同时满足这种广谱的资源利用方式 。而河漫滩的广泛发育为此提供了便利。这样就在地貌、生业和聚落之间建立起一种明确的关联 :地貌的分异影响着不同的小环境条件在区域的分布 , 同时导致相应的资源条件在区域中分布的不均衡性 , 而掌握一定食物获取技术的古人就只能选择适合其生存的区域 。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就在于由古人所确定的自然资源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观察 , 后李文化生业模式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狩猎采集捕捞向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这显然会导致资源性质的变化 。由此产生了进一步的问题 ,即资源条件的变化是因人群的流动 、技术的传播还是本地的适应而引发的 。此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地开展多方面的综合研究。
四、结语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考古资料的相关线索 ,对后李文化诸遗址的地层和地貌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地貌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后李文化层之下 ,多为黄色疏松的含砂地层 ,而且常见具有水平层理的粉砂 、粘土互层 ,表明当时的河流处于泛滥加积的过程中 。属于后李文化时期的地层中 ,早期地层多与下伏的生土类似 ,以黄色粉砂层居多 , 晚期地层则转变为土质坚硬的褐色至红色的粉砂或粉砂质粘土 , 表明此时的河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下切 ,河道开始固定下来 ,但此时河流下切的幅度是有限的。总之,后李文化时期的聚落基本上处于山前地带的河漫滩或者低阶地之上 , 与现在许多遗址的旁边是深切的沟谷有较大的区别。
这样的一种重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生业模式和聚落形态。在当时的地貌背景下,不同尺度的景观异质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环境 , 为广谱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供了基础。同时,遗址周围的水环境条件也远优于现在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的河流状况有关的 。当然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观察 。受资料的限制 , 目前还不足以对存在区域和发展阶段差异的不同后李文化遗址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作者:王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兰玉富 山东省文物局;刘延常 佟佩华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守功 山东省文物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8年第4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荼荼
Hash:acda1b13c2ae76b88340d1bc718cec7022b848b1
声明:此文由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