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德流芳,万代馨香,探访周家大院家族文化
周家大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一个名叫涧岩头的五百年古村落。由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的一脉分支数百年来同宗同姓繁衍生息在这个村落里,祖孙二十六代,代以传承,开创了由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等六大院落构成的古民居群大院。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为周氏祖训,今天上午,笔者随周跃芳先生前往永州市富家桥镇拜谒周家大院,缅怀周家祖宗,传承周氏优秀传统非遗旅游文化。
据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在《周家古韵》一书序言中描述到,周家大院是一个奇妙、神秘、幽邃而气韵无穷的世界,这里,人杰地灵,巨龙若腾的锯齿岭,高接苍穹,伟岸巍峨,峰恋起伏,叠绿铺翠,迷雾缭绕,宏阔的身躯酷似一把庞大的“大师椅”的靠背,东西起伏绵亘的山脉恰似它的左右扶手,如两只凤鸟朝着翩然飞动的凤鸟岭和鹰嘴岭两座山峰高耸入云矗立于东;青石岭悬崖万丈,危壁千仞,陡峭险峻,气势雄浑,形同一位气宇轩然的大将军屹立于西。四山环列,前有进、贤二水,清莹碧透,曼柔娟秀,迂曲环流,宛若两条温情飘逸的玉带,从莽莽群山丛林的绿荫深处飘然而至,再携手西去,曲折蜿蜒伸向遥远的天际。山水相依,山清水秀,这一方秀丽而神奇的土地,原本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周家大院传承着中国农耕社会农家院落建筑的遗风,诉说着周氏一族人勤劳、智慧和勇敢创业的艰辛与快乐,见证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楚南望族的兴衰,展现了一代代周氏子孙才俊杰人的风采,获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潇湘第一古院、中国民间故宫等殊荣。
据悉,大院始建于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年),建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于明中期迁移至此生息繁衍,历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近10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是一组包含门楼6座、正、横屋180多栋,大小房屋1300多间,天井136个,游亭36座,走廊巷道40多条的规模庞大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建筑群。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民间古建筑的杰作。涧岩头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何仙观镇境内涧岩头村,是一处古民居群落,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风光秀美的旅游之地。
周崇傅(1830-1892)字少白,号子岩,清零陵人(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有文武才。同治元年(1862)举京兆乡试,观政兵部。七年(1868)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改官中书,旋以军咨酒随左宗棠进军天山南北,收复新疆。其间,他参与决策,督办军需,攻绩卓著,赏戴孔雀花翎,同都转三品,权摄关内关外镇迪、高平等处观察使。光绪八年(1882)以后,又随左宗棠到江苏、浙江整饬盐纲,处盐场腥膻之地而两袖清风,以廉洁为时人所称。不久,乞归永州,主讲苹州书院。后起为喀什噶尔兵备道,转署理镇迪道兼按察使。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表现出周敦颐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和洒脱的胸襟。恰逢周敦颐诞辰千年庆典,.“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作为湖湘文化重要一脉的永州文化,周家大院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时代价值。
在省、市州、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永州市零陵区编制周家大院、异蛇科技生态文化园、香零山村乡村旅游点等景区景点的旅游总规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周家大院已成为永州市零陵区全域旅游重要的一环,区委书记亲自带队来周家大院多次调研和现场办公。我们渴盼着周家大院尽早地走出永州,走向世界……
Hash:9e15dd28db7783eef7de38b03c23fb3351467e73
声明:此文由 华声全媒体周义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相关推荐
-
家族·文化丨千年望族钱氏家族人才何以辈出?
“子孙虽愚,诗书需读”——《钱氏家训》。繁衍于江南一带的钱氏家族,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到了近代,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那么钱姓家族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又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他们呢?要解开这些谜团,你就不能不
-
追溯人文历史,弘扬家族文化
追溯人文历史,弘扬家族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历来就是文化之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也是一个能够温故知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民族。甘肃民乐县是一个拥有人口24万多,面积约3678平方公里的文明古丝绸之路上的通道之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同去探索追溯一下中华文化——刘氏之祭祖。家谱是家族历史的记载和续补,乃一家氏族之历史。它是一个家族历史得资料汇编,主要是记载这个家族的渊源世系迁徙发展、
-
尧山塔林-家祠文化与家族传承篇
尧山塔林沿袭数千年家祠文脉打造浓缩版的家祠祖庙在中国,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数千年来,形成了深厚的家祠文化。中国的家祠文化,数千年来,源远流长。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也是举行祭祀的建筑场所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景点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景点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 1.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2.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攻略4.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规划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6. 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7.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统计8.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景区9.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人次10.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介绍
-
石家庄性文化公园(石家庄民族风情园)
石家庄性文化公园(石家庄民族风情园) 石家庄东二环招都有哪些公园好玩的地方谁有石家庄世纪公园的简介?石家庄文化公园有几处?都在哪里?
-
廖姓家族文化原创作品
《沁园春·秋思》败叶秋风,猩红零落,肠断情浓。坐燕山脚下,思奔万里;昆仑卧雪,天马行空。惨淡人生,萧萧华发,一箭天山万代功。闯奇祸,累娇妻弱女,杜甫诗穷。消磨壮气如虹。三更梦,挑灯拭剑锋。痛冯唐易老,直钩无动;屈原赴水,李白难封。万古《离骚》,千秋遗恨,头落魂销谭嗣同。酬国难,舞青龙偃月,看我英雄。2018.09.22.于燕山南麓湖南廖鹏《中華共和頌》作者廖先文
-
翥云文化| 源远流长的龚氏家族
“嘉定之所以有“教化之邦”的美誉,与世代望族注重家风的塑造和家训的规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良的家风家训既为世家大族造就了优秀的子孙后代,也为国土的繁荣安定奠定基石。”龚氏家族是嘉定最早、绵延最长、人才最盛、影响最大的望族之一,堪称疁城望族之冠冕,不仅在本县少有匹敌,即使与其他吴中阀阅世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龚氏兴于南唐,在宋代已有“江南无二”的美誉;元代因不事异族而绝意仕进,隐居农野;明
-
翥云文化| 学术世家钱大昕家族之钱王炯、钱桂发篇
【东南儒宗,国学重镇】学术世家的钱大昕家族嘉定|钱氏“先生(钱大昕)之弟大昭,从子塘、坫、东垣、绎、侗,子东壁、东塾,一门群从皆治古学,能文章,可谓东南之望矣”,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江藩在其《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对嘉定钱氏学术世家的高度评价。▲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钱绎之子钱师仪著有《嘉定钱氏盛泾支世系考》,他在《始祖汝器公传》中说:“国朝(清朝)三百年来,吾族
-
一条古老的黄氏家族文化河流奔流不息
【黄氏家训】崇孝悌睦宗族敬宗祖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和乡邻修坟墓畏法律戒非为戒犯上戒争讼戒异端尚节俭尊老爱幼戒轻谱。【黄氏图腾】黄姓图腾,黄字的初文(最原始的本字),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环状物,当系佩之体,即双珩之所合成,也就是璧,上面是用来缠系玉佩的佩衿,古代称“复”;上面的一横是玉衡,下面是二系垂。中间的璧,古代又叫“璜”。
-
洛阳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2):②现代人物志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2018年10月26日在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10月份工作例会上,根据顾问周流宗提议,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决定组织几个人进行“洛宁姓氏文化百村行”调研活动。根据会内安排,于2018年10月27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周流宗、特邀顾问孔政杰,会长张泽武、副会长马老虎一行到坡头村考察雷氏家族历史渊源,以及雷氏望族文化。《坡头雷氏望族文化》由张泽武搜集整理,顾问马老虎
-
苏州古民居:从堂号分析深厚的家族文化内涵
古民居是苏州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建筑形式,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厅堂是古民居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建造在建筑组群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常作为正式会客、议事或行礼之所。厅堂分为前厅、中厅(正厅)、后厅。前厅用于接待普通客人。中厅(正厅)用于接待关系较好的客人或者身份较高的客人,比较正式。后厅隐私性较大,接待关系较近的客人,大多数时候仅仅是自家人喝茶、谈家务事的地方。厅堂建造结构也颇有讲究,《营造法原
-
中访网组织书画家送文化至仪征龙山民族村
《中访网》扬州7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李忠卿报道)由中国访谈网江苏事业部组织的系列送文化下乡、到基层企事业单位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今天上午,江苏事业部主任、中华网精英中国副主编李忠卿带领7名扬州著名书画家,来到风景秀丽的登月湖畔,在江苏仪征月塘镇龙山民族村开展采风与笔会活动。在龙山村周国朝书记、李春梅主任陪同下,书画家们来到了位于该村的扬州登月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受到了该公司董事长
-
翥云文化| 五代七进士,父子两翰林——王敬铭家族
▲见证了王敬铭家族兴衰的翥云峰▲“王敬铭家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代名相王旦之侄王玄,属大名鼎鼎的三槐堂支派,也是太原王氏的一脉。王玄自北迁南,居昆山,被王敬铭家族奉为始祖。明洪武年间,王玄后人王芬与其兄王英析箸,入赘嘉定陆氏,遂迁居嘉定县六都介山墩(今属马陆镇),因而被后人尊称为介山公。王芬九传至王泰际。自王泰际至其八世孙王焘曾,经十代,历时近三百年,王氏家族逐渐成为一个文化世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