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辰冈书院

资兴辰冈书院

辰冈位于湖南郴州兴宁(今属资兴),又名辰冈书堂。宋咸淳九年(1273),乡绅袁文敷创建于石山,“以馆其旗人之俊者”,设义庄以供费用。教学“大抵详于进取”,“以激励其族焉”,本“问辨乎义利之眼界,体认乎刚柔之善恶,克己去私,以复本然之天理”之旨,成就甚众,与曹氏所建“观澜”、焦氏所建“文峰”同称程水三书院。元至元三十年(1293)重建,设堂长掌教学、设掌庄管理经费。明洪武三十年(1397),族人给事袁克俊迁建于辰冈山阴,“栋宇峥嵘,规模宏大。凡材质等费,计钱三百缗有奇,皆族人竭力鸠集”,各家又随“家力之厚薄,量其所出所得,捐钱四百缗有奇”,增置田产,“以为教养修葺之资”。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知县耿念劬作《辰冈书院续记》,以“纪书院、学庄之实”。嘉庆间圮废。同治二年(1863),知县万时若以书院私于一家一族不能久远,合三书院之资,建书院于辰冈故址,取名“程水”,以“示大公”。黔中举人沈清涟文曰:“仍其地者,不忘旧也;更其名者,示大公也……且书院多以山名,取名山讲道之义。而兹独有取于水者……观程水之不息,可悟道体之流行焉;观程水之浩荡,可悟文澜之壮阔焉;观程水之渺无际涯,更可悟学问之深沉远大焉。”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程水书院为程水高等小学堂。1941年改名鹿鸣乡中心国民小学,1951年改称辰冈高小,1969年拆除。

当年人们相传,科考前如辰冈岭发出鼓声,则试者必中,加上辰冈岭古木苍天,风景秀丽,因而被纳为资兴旧八景之一“辰冈应征”。

而在辰冈书院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约40年之久后,2009年10月13日,郴州文物普查队会同资兴市文物普查队联合在该市蓼江镇秧田村发现一处书院碑,经初步考证,名为“辰冈书院碑”。该碑是郴州目前发现最早的书院碑,年代为南宋时期,距今约800年,碑刻体量很大,高为1.8米,宽为1米,保存完好。该碑刻于元大德六年(1302),是记事碑,且书法精湛,其对研究当时资兴乃至郴州的文化、教育史有重要意义。

投资12.2亿,48个班!绍兴龙山书院来了,内附规划效果图!

近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 《薛渎(棒球)社区2号地块(绍兴龙山书院)项目方案规划公示》。

薛渎(棒球)社区2号地块(绍兴市龙山书院)位于绍兴市未来社区西侧地块,东临镜水路,南临兴越路,西临瓜渚湖东直江,北至中地镜水湾地块。为 棒球未来社区规划配套学校,拟带方案出让。

根据平面图显示,绍兴龙山书院将建设初中部教学楼、高中部教学楼、国际部教学楼、实验中心、艺术中心、图书信息中心、行政中心、奥赛培训中心、400米标准田径场、室外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场馆及附属设施、食堂、教师公寓、学生宿舍、连廊、地下车库等建筑

绍兴龙山书院 计划投资12.2亿元,主体规划为寄宿制完全中学, 办 学规模为48个班(初中18个班、高中24个班、国际部6个班),最大可容纳1860名学生。

(效果图)

绍兴新政 学区分布 拆迁

绍兴地铁 政策盘点 绍兴二手房政策

西安村地块 东安村地块

福全金三角未来社区地块 土拍汇总

半年度数据 月成交

中华民居•聚焦中国书院复兴 ‖ 从岳麓书院到道林书院——推动书院复兴,我们在路上

岁月悠悠,往事悠悠。我与书院结缘,还得从八年前说起。2011年9月,我踏入长沙岳麓书院山门,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2014年6月,我应邀赶赴杭州敬一书院,开始了一场关于书院复兴的探索,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怀揣着一颗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我走过了浙、皖、湘三省数百个乡村、小镇和城市,参与筹建和创办书院十余家。

岳麓书院正大门的悬挂着一幅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指楚地人才辈出,而岳麓书院更是英才汇聚。

唐西园:湖南邵阳人,先后求学北京、游学金陵、问道岳麓,曾于杭州、长沙两地高校任教三年,于宁波南京地产企业及邵阳政府部门任职三年,后致力于乡村建设和书院复兴。现为湖南美丽乡村科技发展公司运营总监,兼任安徽凤阳县小岗创发集团战略和品牌顾问。

最初的种子

我的家乡在湖南邵阳,是雪峰山下的一个小山村。

峰山古称“梅山”,是湖南的父亲山。雪峰山南北绵延八百里、东西纵横两百余里,北抵常德桃源县境内桃花源及益阳安化县一带,南抵邵阳市城步县境内大南山一带,西面蔓延至怀化洪江市会同县沅陵县一带,东面延伸至长沙宁乡市境内大沩山一带。

雪峰山自古以来以奇险著称,被世人称为“荒蛮之地”。在北宋“开梅山”(即指将中原政治制度与文化移植入雪峰山区)以前,雪峰山区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开梅山后,这里的巫傩文化依然在乡野流传不衰,并赋予了湖湘文化以厚重而神秘的底色。

杭州富春书院·梨花

在童年的记忆里,雪峰山下到处都是古老的民居、祠堂、庙宇以及风雨桥。犹记得,我上小学时学堂就设在古老的唐氏宗祠内。祠堂共有前后三进院落,中间的享堂和戏台都在,东西厢房被用作教室。整座祠堂古香古色,门窗上的雕刻虽然已上了包浆,但依然透着精美。一幅幅略显斑驳的楹联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耳濡目染间,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认同感、亲近感。其实从那时起,就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并不断发芽生长,直至推促我最终投身于推进乡村文化和民间书院复兴的事业当中。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申屠氏宗祠

问道岳麓 传承国学

2011年9月,我有幸考入千年学府、享有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美誉的岳麓书院攻读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问道岳麓三年,我全面了解了岳麓书院发展至今的曲折历程,领略了书院建筑和园林景观之美,深入研究了孔孟、程朱(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二王王阳明和王船山)之学,探索了儒家思想和古典自由主义学说对话之可能。

岳麓书院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成立至今,曾经三毁四建(曾分别于南宋末年、元末及明末时期被毁,均又重建),抗战初期还被作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的办学场所,后迭遭四次长沙会战,被破坏殆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重建。恢复重建时,书院内的建筑均由湖南大学柳肃教授主持设计。重建后,书院基本恢复了清代全盛时期的规模。1988年,岳麓书院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又随同岳麓山等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

岳麓书院二门悬挂着门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意指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

岳麓书院时务轩是为纪念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筑的纪念性建筑。轩内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故址》碑。

事实上,在岳麓书院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之前,因坐落于岳麓山脚,一直都饱受文化传承和景区开发之间的矛盾煎熬。多年前,为防止岳麓书院沦为单纯的旅游观光景点,时任院长陈谷嘉不得不与景区管理处斗智斗勇。好几次,他都与管理处员工起了正面冲突。所幸,在陈谷嘉院长的努力坚持下,挽救了岳麓书院,并在各方支持下恢复了岳麓书院的教育功能,筹备成立了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从陈谷嘉院长主持设立,到经朱汉民、肖永明两任院长不断优化提升,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已逐渐发展为培养本科到博士后各阶段学术人才的教育基地,并已然成为宋明理学、湖湘文化研究的重镇以及中国书院研究中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岳麓书院在逐渐复兴。

岳麓书院讲堂内悬挂的“学达性天”匾额是清朝康熙皇帝为表彰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而御赐的。

岳麓书院御书楼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为当今最古老的书楼之一,楼内藏书超过10万册。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岳麓书院的复兴完全得益于官方的支持。实际上,岳麓书院的复兴一直都是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主导和推动的。在教育系统层面,岳麓书院也已完全融入了湖南大学,并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而存在。

岳麓书院二门(背面)门楣上悬挂的牌匾上书写着“潇湘槐市”四个字 , 意指当时书院人才辈出的盛况。

民间书院的复兴探索

2014年6月至今,我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文化和民间书院复兴的探索实践。这期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杭州敬一书院等多地的探索实践

2014年6月初,我应邀赴杭州主持敬一书院院务。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坐落在西湖中的孤山上,由时任浙江巡抚赵士麟主持创建。敬一书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立德育人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杭州西湖孤山敬一书院

2014年6月至12月,在宁波天海基业集团的赞助和支持下,我在敬一书院就会讲、培训、文创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尝试和探索。当年9月28日,在众师友的协作下,我们正式开启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并重启了中断百年的祭孔典礼仪式。典礼活动当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亲临现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形成了较大社会影响。只是遗憾的是,到11—12月间,因杭州G20峰会筹备工作需要,西湖景区进行清场整顿,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就此中止。

尽管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被迫中止,但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从未放弃,而是一直在努力前行。事实上,2014年6月毕业后,我同时也在杭州的另两个地方进行民间书院的复兴探索。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师友在桐庐县环溪古村筹办耕读私塾,在富阳东梓关村筹办富春书院,均取得较好进展。

杭州富阳区东梓关村

2015年7月开始,我独自进驻桐庐县荻浦古村,在杭州心远公益机构的支持下,与众多乡贤们合作开办孝义文化传习班,并举行江南游学团活动。2016年1月,我们与荻浦村的退休干部、老师们联合创办了村刊《世德之家》。2016年4月23日,我们共同发起并成立的荻浦乡村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们的文化乐园。如今,三年来,该馆的藏书已累计达上万册。

杭州桐庐县荻浦乡村图书馆

第二阶段: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弘浩书院的成功创建

2016年11月,我加入华夏幸福基业集团。此时,我作为前期拓展总监进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与到了小岗改革小镇、农创小镇的创建工作中。我带领团队与凤阳县本地干部、乡贤合作,联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凤阳县委、县政府及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发起创办了以“弘扬沈浩精神”为主题的小岗弘浩书院。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保庆堂古戏台,始建于南宋时期,于明成化年间重修。

2018年4月23日,小岗弘浩书院正式开院。凤阳县委、县政府多位领导亲临现场,出席了开院仪式。弘浩书院规模较大,内设书画室、琴室和茶室等,是村民们的重要阅读和休闲场所。我们还与安徽财经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乡村(小岗)振兴研究院,开办了小岗乡村振兴讲习所。我们先后在书院内举办了十余场乡村振兴讲座和乡村文化活动,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引来了中央和地方媒体争相报道。

小岗弘浩书院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自然有赖于小岗村本身的政治品牌效应。当前,弘浩书院已成为小岗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张新名片。2018年10月,我还代表弘浩书院赶至洛阳,参加了洛学书院首次会讲,并发起成立全国乡村书院联盟。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乾隆御赐“孝子”牌坊,是乾隆皇帝为表彰荻浦村孝子申屠开基而立的。

第三阶段:返湘筹建清水书院和道林书院

2018年12月,我回到家乡邵阳,和自家兄长一起,在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湖南“长寿第一村”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租下三幢古民居,开始筹建清水书院。该书院在筹备工作中得到了新邵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明确表示要将其作为未来全县干部的研学基地。目前,书院的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拟计划于2019年湖南省秋季乡村旅游节期间开院。

今年以来,我们开始着力在长沙宁乡道林古镇创建道林书院。道林古镇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为商贾重镇,人文底蕴深厚,素有“小南京”之美誉。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数亿元致力于打造占地1380亩的“乡土中国”主题景区,力求恢复乡土记忆,展现绝美乡愁。在这里,将新建起部分仿古院落,并修缮部分古建筑,其中就包括了道林寺

长沙宁乡道林古镇大门

道林寺,始建于六朝时期。初唐书法家欧阳询曾书“道林之寺”四字为额,谓道林“为道之林也”。名如其实,历史上的道林寺确是一大文人讲习之所,与后来的岳麓书院一起成为长沙著名的问道求索之地。因此,长沙自古有“道林三百众,岳麓一千徒”之说。正是基于此,我们决定将道林寺改造成道林书院。我们集合了长沙、杭州两地的高校、政府及民间力量,共同参与道林书院的办学体系设计。不久的将来,道林寺将以“道林书院”的新身份重新面世。

从官方主导到民间推动,从岳麓书院到道林书院,中国书院复兴其势已成,并渐在全国各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我们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共同推进乡村文化和中国书院复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振兴。

长沙宁乡千年道林古建筑群落

撰文/唐西园

供图/张建龙 吴倩元 孙江云 屈海瑞(部分)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4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兴贤书院游玩攻略 乡贤书院在哪

1. 乡贤书院在哪

罗典(1718-1808),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乾隆丁卯(1747年)举乡试第一,辛未(1751年)进士,授编修擢御史,历官鸿胪寺少卿。归主岳麓书院讲席二十七年,卒祀乡贤祠。著有《凝园五经说》及诗文集。

2. 书院镇在哪里

;书院镇;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书院镇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位于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深水港之间,东临大海,南接泥城镇,西至万祥镇,北与老港镇隔大治河相望。2003年5月,书院镇由原新港镇、书院镇、东海农场合并而成,面积65平方公里。2014年行政区域重新划定后,镇域面积调整为54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3个村、5个居民区;户籍人口5.2万,来沪人员2.3万人。

3. 书院镇电话

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参观|选择预约日期、时间段,阅读预约须知|填写预约人姓名、电话、身份证信息提交|保存预约二维码,出行当天到景区购票窗口出示预约码并购买门票即可进入。

  疫情期间,岳麓书院实行限流参观,每天限额4000人,最多可提前4天预约。

  预约入口:

  微信搜索并关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最多可提前4天)

  预约流程

  ①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参观

  ②选择预约日期、时间段,阅读预约须知。

  ③填写预约人姓名、电话、身份证信息提交。

  ④保存预约二维码,出行当天到景区购票窗口出示预约码并购买门票即可进入。

  门票购买入口:现场购买

  门票政策

  ①岳麓书院成人票40元/人次。

  ②14周岁(不含14周岁)以下的儿童、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实行免票优惠,

  ③14周岁(含14周岁)至18周岁(不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实行半票优惠。法律法规对门票价格优惠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长沙本地宝,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岳麓书院】即可获取岳麓书院预约入口,入园须知,最新活动。

4. 官方创办的书院集贤书院

书院是由我国古代地方设立的专门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书院起源于唐代,是在私人讲学堂的基础上,由官方进行倡导发展而成的。唐玄宗时就曾在长安设有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等。



“书院”一词即由此得来。在民间有很多私人创建的书院,比如四川的张九宗书院,湖南的石鼓书院。有的书院还经常有讲学、教授生徒的活动,但并不广泛,及至宋朝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

5. 书院,农村的乡贤

云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

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

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个人认为,此李渤即苏轼名篇《石钟山记》中“盖笑俪道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个。

因为两人活动时间类似,活动地点类似,身份类似。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

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 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6. 书院镇人民政府地址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

白鹿洞书院最初没有洞,明嘉靖九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明嘉靖三十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贤亭;明万历四十二年,江西参议葛寅亮认为洞不应该开,鹿更不应琢,于是将石鹿从洞中取出埋于地下。

白鹿洞书院有宋元以来的摩崖石刻50余处,有明清以来的碑刻150余块,保留有名人匾额、楹联50多副,有文物藏品13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近代名人字画400多件,各类藏书3000多册。

7. 乡贤馆简介

湖广会馆是湖南、湖北两省人士为联络乡谊而创建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寓或届时聚会。北京湖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东口南侧(原虎坊桥以西)。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8),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原会馆大门东向,门嵌精美砖雕,馆内有戏楼、正厅和乡贤词、附有花园。戏楼在会馆的前部,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的看楼可容纳千人,清末民初,谭鑫培、余叔岩等均在此演出过。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重庆湖广会馆一览(16张)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

湖广会馆

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方言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 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

湖广会馆

《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寓意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戏台两边,供配乐人员使用的乐楼很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楼一底。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常见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这些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因为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至康熙时正式建馆。在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大公所最有看头的就是它的戏楼。会馆是因为有了戏楼,才有了纷纭的精彩。要解读湖广会馆的精致,自然也离不开戏楼。齐安公所的戏楼有所改进,进深更大,专供贵宾的看厅在戏楼的对面而不是两厢;乐楼比禹王宫的大得多,额枋雕刻的内容以从鬼怪故事变为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鱼樵图》等,每个故事旁边都刻有寓意福气的蝙蝠、花草、瑞兽等。而广东公所的戏楼是四座戏楼中保存最好,最气派精致的。重庆戏曲在这一时期也是发展较快的。无论官商公子、富家小姐,还是袍哥大爷、青楼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时,看客暴满,人声鼎沸。这一时期也是京剧、黄梅戏、梆子、昆曲等许多剧种与川剧发展结合比较快的一个时期。重庆的戏曲得到很大发展。

建筑特点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

湖广会馆

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 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重庆湖广会馆装饰也有很浓郁的徽式风格。木雕出自皖南木雕一系。皖南即古代徽州所在,徽州木雕是闻名全国的精品。行云流水般的刻画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人、鬼、神、花、鸟、兽,无不一精。广东公所戏楼斜撑上的木龙,口含龙珠,木珠竟然能自由滚动而不脱落,工艺之高妙,令人称奇。1928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刷的不止是九门八码头,也冲垮了重庆八大会馆。上世纪60年代,因为与过去的重庆袍哥堂有染,湖广会馆被戴上“拉帮结派”的帽子。在“破四旧”的大运动中,红卫兵数番“洗礼”,湖广会馆的木雕石雕作品保持下来的已经不多。

  湖广会馆封火墙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8. 书院镇政府地址

10542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学校代码。

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创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由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的岳麓书院。

1938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成立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等著名学者,建院之初设立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和公民训育7个学系,学制五年。

9. 东乡贤士书院在哪儿

  桂姓  一、姓氏源流  桂(Guì)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东周灭亡后,原王族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姬季眭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眭”,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避祸。长子名奕,改为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昋突,迁居济南朱虚;老三叫炅奖,居住于齐国历山;老四叫炔奘,移居河南阳城。于是有了桂、昋、炅、炔四个同音的姓。桂姓就是姬季桢长子桂奕的后代,世代相传桂姓。上面所说的四个姓,字虽然不同,但是音却是相同的,为同宗同源。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  得姓始祖:姬奕(桂奕)。桂姓源自姬姓,其祖先姬季桢,是周末时期人,是秦博士,被人陷害,他的弟弟姬季眭怕遭牵连,就让他的四个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别姓桂、昋、炅、炔。其中他的大儿子改名为桂弈。后来蚕、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孙都认祖归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另外,《姓氏考略》指出,桂姓系出姬姓,是鲁公族姬季桢的后代。关于桂姓的子孙分布,据历史资料考证,头一个以桂为姓的是姬季桢姓的长子桂奕,依照宋“桂氏家乘序”的记载,是在幽州的老家守庐墓。老二昋迁居济南的朱虚。老三炅迁往济南的历山。老 四炔移居河南城阳。当时兄弟为了逃难,各奔前程,为桂氏家族的遍布全国各地,找到了注脚。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故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  二、迁徙分布  (缺)桂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桂姓出自姬姓。周朝末年秦国有博士姬桢,是周朝王室的后代。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姬季桢的也被坑杀了。姬季桢有个弟弟叫作姬季眭,担心会连累到姬季桢的四个儿子,就要他们改名更姓,远走他乡。其中姬季桢的大儿子就以叔名姬季眭的“眭”同音字“桂”为姓,又因为在古代“眭”字和“桂”字通用,称桂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桂姓。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桂姓早期表现比较岑寂。宋、明以后,情形完全不同,尤以浙江宁波慈溪的桂氏,更在有明一代光彩照人,使源于北方的桂氏家族很快成了江南的名门著姓。为桂氏家族在浙江宁波奠基立业的,应推明朝初年被洪武皇帝御口赞誉为“江南在儒,惟卿一人”的桂彦良。史载,当朱元璋正在南征北战之时,桂彦良是包山书院的山长,而以满腹经纶名闻天下。当张士诚和方同珍等人聘其入幕府时,遭到拒绝。明立国后,他才出山入仕,以“有所咨问,对必以正”而著称。侍彦良的侄子宗儒、宗蕃,者善长文学,且为《永乐大典》的编修人。孙桂恭,著名孝子;彦良从弟桂孟诚,官河源知县,有治迹。彦良之外的慈溪桂伯谅、桂琏等,也很有名气。桂姓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  桂 萼:字子实,号古山,江西安仁(今江西东乡东北)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丹徒知县,史称其人性刚使气,屡忤上官,后调知浙江青田,不赴。用荐起知武康,复忤上官下吏,还遭到御史白简弹劾。桂萼不但屡忤上官,他和一般的胥吏书手的关系也不协调,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中实属少见。桂萼在县任职,非常了解缙绅势家及豪强地主欺隐土地逃避赋役的情况,深知赋役不均给朝廷的统治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因之,他积极致力于均平赋役的工作。然而官豪势家总是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把赋役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官豪势家不但通过诡寄、飞洒等诸种手法欺隐土地,又独占肥沃的土地,却只按低税率交纳很少的田租,不愿为农民“分粮”和“为里甲均苦”。只要有志于清理赋役积弊改变不公正状况的州县正官着手于丈量土地或均平赋役,“势家即上下夤缘,多方排阻”,使之不能有所作为。桂萼历次任上,都致力于均平赋役。正嘉之际,他任成安知县,排除多方阻难,终于完成了清丈土地的工作,成安“原额官民地二千三百八十六顷五十九亩九分”,清丈之后,“均量为大地二千七百八十一顷四分五厘”。丈地之后,桂萼“计亩征粮,民不称累”,纠正了当地社民享无税之田、屯民供无田之税的不合理现象。桂萼看不惯官场中的贪污腐化,痛恨势家豪强和地方官吏上下勾结、在征赋派役中营私舞弊的各种丑行,这就是桂萼屡忤上官下吏的社会原因。  桂 馥:清朝文字训诂学家,山东曲阜人。他治学潜心于文字训诂,曾用40年的时间,研究许慎的《说文解字》,撰写了《说文义证》50卷。他与同时代的段玉裁齐名,世称“段桂”。  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明朝慈溪人。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罢归。章士诚、方国珍打算任用他,但随后都没有实行。洪武年间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宇。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后来被升迁 晋王府左傅,帝曰:“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曾经上书太平十二策。帝又称他为通儒。因老告还乡。死后追谥为文裕。著有《清溪》、《清节》、《山西》、《老拙》等作品。  桂文灿:字子白。清朝广东省南海人。道光举人,光绪时期在朝廷做官,为官清廉,不用仆人,也没有家人。公事、家事都亲自动手。他的学说以博文、明辩、约礼、慎行为宗。著有《潜心堂文集》40多种。  桂中行:字履真,江西省临川人,先世贾贵州,遂占籍镇远。为诸生。咸、同间,积军功,为知县安徽,署合肥、蒙城、阜阳。曾国籓率师征捻,檄中行察勘蒙城圩寨。蒙城故捻薮也,中行单骑历诸圩,晓以利害,择良干者为圩长。坚壁清野,寇无所掠。礼接耆老贤士,从询方略。得通捻奸民簿记之,诛其魁桀数十人,豪猾敛迹。岁馀,威化大行。民陷贼及远徙者,相率还归。以功晋知府。调江苏,筦扬州正阳厘榷。光绪元年,署徐州,以祖母忧去官。三年,宣城、建平民教閧,焚毁教堂。总督沈葆桢强起中行往治,中行谓:“民倡乱当治如律,然民所以乱,由教堂侵其地。今当令民偿教堂财,而教堂还民地。”持数月,卒如中行议。内艰归,服阕,檄治皖南垦务。皖南兵燹后,客民占垦不输赋,至是清丈田亩,无问主客。客民噪,捕斩其魁,乃听命。三岁事竣,增赋钜万。九年,补徐州。值水灾,兴工赈,修堤埝二百馀里。又浚邳州艾山河,筑宿迁六塘埝,水患除,民以不饥。治徐十二年,课农劝士,盗贼衰息。擢岳常澧道,数月,迁广西按察使,复调湖南。二十年,卒。中行所至有声,官江南最久,民尤爱戴之。附祀徐州曾国籓祠。  桂质廷:湖北省武昌人,民国三年和民国十二年先后两次到美国攻读物理学。民国十三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雅礼大学、沈阳东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民国十五年赴武昌华中大学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学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武汉大学创办了电离层电波传播专业,并筹建了武昌电离层自动垂直探测站和武昌电磁台。1961年10月在武汉逝世,终年66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西汉初置郡。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的地区。  幽 州:汉武帝所置的十三州之一。东汉的时候治所在蓟,及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县;晋代州治在渚,及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唐天宝年间为范阳郡。  燕 郡:在史书上没有这个郡名。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周代为燕国,又称做北燕。  2、堂号  民祀堂:宋朝时有桂卿,原在南唐做银光禄大夫上柱国,晋司空、清边总辖使。入宋以后,加检校国子监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做了两个朝代的官,清廉爱民,人民建庙奉祀他。  五、桂姓宗祠通用对联  〖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姓启桂奕。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桂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棠阴比事;  国学蜚声。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字梦协,庆元年间进士,官余干县尉,对豪强严而待百姓宽。后历官建康司理参军、朝散大夫、宝章阁直学士、常德知府。曾收集古人判案的事例,编成一本书,叫《棠阴比事》。“棠阴”,指周代召公南巡时,曾在甘棠树下办案,后用“棠阴”比喻惠政。下联典指明代安仁人桂萼,字子实,号古山,正德年间进士,嘉靖初年由成安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当时, 与张璁同僚,二人意气相投,一起上疏论大礼,说:“非天子不能议礼;天下有道,礼乐必须自天子出。”又请求称孝宗朱佑樘(世宗的伯父)为“皇伯考”,称兴献王朱枯杭(世宗的父亲)为“皇考”,深得世宗欢心,很快升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参预机密。死后谥文襄。有《桂文襄奏议》、《舆图记叙》、《经世民事录》。国学,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  〖桂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廷用堪称良吏;  中行有号青天。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洪武间巢县令桂廷用,以风节自持,教化大行,民物咸阜。下联典指清代湖南按察使桂中行,字履真,临川人。廪生。咸丰间以县丞从军。历任均有声绩。尤慎于折狱。民号曰青天。善八分书,尤工画兰。  明代江南大儒;  慈溪古香先生。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子正字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慈溪人。学识渊博,洪武帝曾说:“江南大儒,惟卿(彦良)一人。”下联典指明代名儒桂怀英,慈溪人。以博学称。方孝孺慕其名,学者尊之为“古香先生。”著有《桑榆稿》。  主事议成大礼;  治道首在正心。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桂萼于嘉靖年间任刑部主事,上疏议定大礼,甚合帝意。下联典指明·桂彦良尝曰:“论治道在正心,正心在惩忿室欲。”太祖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  -----------------------------------------------------------------  〖桂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折狱成书,棠阴比事;  蒙难守义,桂母达观。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见《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棠阴比事;国学蜚声》联联释)。下联典指宋谢枋得之母桂氏,桂氏尤贤达,自谢枋得逋播,妇与孙幽远方,处之泰然,无一怨语。人问之,曰:“义所当然也。”人称为贤母云。  平盗功高,坚守退藏劲节;  宜民简政,雅持淡素清风。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桂卿,有惠政,乡立有庙祀之(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2、堂号介绍)。下联典指宋代良吏桂南升事典。  参修永乐大典,功高望重;  自著潜心堂集,绩显名扬。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桂宗儒、桂宗蕃,为桂彦良的从子,皆善文学,均曾参加《永乐大典》的编修。下联典指清代举人、郧县知县桂文灿,字子白,长于考证,所著潜心堂集》,凡四十种。  六、桂姓典故、趣事  〖桂万荣的《棠阴比事》与古代侦破智慧〗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唐代李筌注曰:“军不厌诈。”这是说,用兵的道理在于诡诈,要让对方摸不清底细。《韩非子·难一》中也有“战阵之间,不厌诈伪”的说法。到了小说《三国演义》里,就被罗贯中借曹操之口概括为“兵不厌诈”的四字成语了。用兵之道,不厌诈伪;侦破之道,也是如此。宋代桂万荣编撰的《棠阴比事》,其中有些案例,就反映了古人在这个方面的智慧。  《棠阴比事》是继五代和凝、和×父子编撰的《疑狱集》,与宋代郑克编撰的《折狱龟鉴》之后,又一部记述诉讼活动的书籍。桂万荣,史书无传,因此很难查考他的生平事迹。据他在《棠阴比事后序》中所署的职衔,是“朝散大夫、新除直宝章阁、知常德府”,时间是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公元一二三四年。成书的时间,据他在《棠阴比事序》中说,是“岁在重光协洽”,这是 指辛未之岁,也就是南宋宁宗嘉定四年,即公元一二一一年。《前序》《后序》的书写时间相隔二十四年之久。至于桂氏的其他方面,我们就所知甚少了。  关于《棠阴比事》的命名,“棠阴”即“棠荫”,系取自《诗经·召南·甘棠》。其诗三章,每章三句,是一首赞美召伯听讼的诗。甘棠,即杜梨,又名棠梨,叶圆而有尖,花呈水红色,果实扁圆而小,累累枝头,味酸甜。因为甘棠枝干高大,所以古代常在社前种植,称为社木。古代的社,是听讼断案的场所,也是敬奉大地之神与五谷之神的地方,因此又称社稷。传说召伯曾在社前的甘棠树荫之下听讼断案,公正无私,人们爱戴他,便唱这首《甘棠》,表示要爱护社前的树木,用来寄托对召伯的怀念。“比事”二字,据桂氏在《序》中说,是“比事属词”的意思,也就是排比事类,连缀文辞的意思。  《棠阴比事》中,反映侦破智慧的案例十分突出,如《彦超虚盗》《道让诈囚》《柳设榜牒》《杨津获绢》《裴命急吐》等。下面我们就针对上述五个案例做些介绍分析。  --------------------------------------------------------------------------------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桂姓将军  桂生芳少将  桂生芳(1915-1999),陕西省咸阳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6军游击队分队长、骑兵团连指导员。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共新正县委军事部部长,关中军分区独立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兵团卫生处兼野战医院政治委员。1939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叁边军分区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龙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独立9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60师政治部主任,独立207师政治部主任,公安部队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第1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公安军警卫师政治委员,公安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第一防化兵学校政治委员,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政治部主任,旅大警备区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2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桂绍忠少将  桂绍忠(1916-——),安徽省霍丘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31军73师团卫生所看护长,卫生所所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卫生所军医、卫生队副队长,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卫生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卫生部部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卫生部部长,第4兵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后勤部副政委兼卫生部部长。回国后,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军事系。后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 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桂绍彬少将  桂绍彬(1916-——),安徽省六安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3师218团营部书记,红31军91师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77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第38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8纵政治部主任,第18兵团60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太原、扶□、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军区副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中南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二政治委员,海军第三研究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桂全智中将  桂全智(1943-——),四川省重庆市(今直辖市)江北区人。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排长、参谋,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步兵第149师参谋长、师长,陆军第13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2000年12月任成都军区参谋长,2002年1月任解放军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200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10. 兴贤书院位于什么地方

(1)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佛教寺院,相传建于公元247年(三国赤乌年间),现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宗教旅游胜地。龙华寺殿齐整,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保持原貌,并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龙华寺几经毁修,现今的庙宇系清代道光年间重建,龙华塔系宋代重建,塔为楼阁式八角形7级,高40米。

(2)孔庙

嘉定孔庙建于1219年,向有“吴中第一”之称。庙内设有中国科举制度陈列馆,“育才”、“兴贤”、“仰高”三座牌坊气宇轩昂,分别代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对孔子的敬慕。“当湖书院”是目前上海地区最完整的古代书院建筑,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孔庙碑廊中还保存有我国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大字碑和被称为“嘉定四先生”的书迹石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豫园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园林布局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建筑艺术风格,保存完整,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围墙上的游龙蜿蜒起伏,把豫园分隔成不同景区,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成为豫园内一大特色。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共有48处景点,景致各别,有“以小见大”的特色。其中,“点春堂”曾为著名的小刀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兵器、文告、自铸钱币等文物。

(4)玉佛寺

玉佛寺因清光绪8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从缅甸迎来玉佛两尊并建寺而得名。玉佛寺山门前有照壁,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经殿等宏观建筑。玉佛楼有一座高1.9米、宽3.4米的玉雕释迦牟尼坐像。两厢有卧佛殿、铜佛殿、观音殿和上海佛学院。卧佛殿内供缅甸小卧佛,长96厘米。玉佛寺因此成为上海名刹,并为佛教禅宗道场。

(5)方塔

塔位于上海松江,建于五代后汉乾佑枯二年(949年),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其形态结构因袭唐代砖塔,砖身每层四面辟壶门,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周围辟有“古典园林”,园内有宋望仙桥、明兰瑞堂、清天后堂大殿以及五老峰、美女峰等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