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汉子村

康巴汉子村

AAA级旅游景区

康巴汉子村名叫“俄洛堆村”,村里仅呷哇家就有30多条彪形大汉,

个个虎背熊膀,雄姿英发,头饰别具一格。他们保留了康巴地区留长头发的习俗,辫子内多用黑色丝缨盘成四瓣、六瓣和八瓣的莲花状,辫套上串上珊瑚、象牙环和金银质戒指为辫饰,戒指上镶嵌着珊瑚,最多镶有9颗,象征太阳和明月。

“情歌故乡”里有个“康巴汉子村”

康巴汉子村煨桑节。 林军 摄

阿西土陶是稻城县独特的藏族手工艺产品。 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康巴艺术节是康巴地区文化艺术的盛会,始于1995年,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共同发起,并轮流主办。8月9日,第九届康巴艺术节主会场活动在甘孜州康定开幕。甘孜州创新办节形式,整合举办第九届康巴艺术节、第七届中国康定国际情歌节、甘孜山地旅游节,开创了“三节合一”的先河。

文化艺术的表征莫过于人,康巴人是什么样子?那是康定街头经常能够见到的英武彪悍,轮廓分明的康巴男子,典型的康巴女子则颀长明朗,转经的妇人,藏袍缝制,料子选择和样式以及饰品,流光溢彩,华美雍容,让人侧目。

康巴人,会说话时会唱歌,会走路时会跳舞,康巴艺术节开幕的现场,巴塘弦子、色达藏戏、石渠舞蹈新龙锅庄、甘孜踢踏、嘉绒锅庄、格萨尔史诗说唱等等,表演者都是来自甘孜州十八个县的民间群众,每一个都是豪迈流畅,毫不做作。康定街头的情歌广场,每天傍晚都是一圈又一圈加入锅庄的人流,老人、游客、儿童、“洗剪吹”的少年都有,旁边的大渡河水汹涌着奔腾而下。

开幕式上压轴出场的是康巴汉子,来自雅江县的西俄洛乡的康巴汉子村,在这个村里据说身高1.85以上的汉子随处可见,铁塔一样魁梧,身着盛装的汉子时时透出一股野性和英气。“西俄洛”的藏语意思是“反击、吞并”,据说最初起源是在青海蒙古部落,骁勇彪悍是血液里的基因,2005年4月,经中国商标局批准将该地注册商标为“康巴汉子村”。

另外,康巴汉子的头饰之华丽令人惊叹,他们都保留了康巴地区留长发的习俗,头发多用黑色丝缨盘成四瓣、六瓣、八瓣的莲花状,辫套上还会串上珊瑚、象牙环和金银质戒指为辫饰,戒指上镶嵌着珊瑚,最多镶有9颗,象征太阳和明月。

“我们康巴人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自然界的力量”,康巴人向巴在色达县的五明佛学院呆了十多年,深知人们对自然深沉的敬畏。甘孜州境内有数不清的神山圣湖,“转山节”、“祭海节”、“插箭节”……民间祭祀山神、地神乃至对祖先、英雄、动植物等的崇拜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还有说不尽的民间杂耍、民歌、山歌、打墙歌、打青稞歌、挤奶歌、情歌、对歌、民间故事说唱……敬畏自然,热烈生活,称为“情歌故乡”的甘孜才亲切动人。

当《格萨尔传》说唱艺人在舞台上向孩子们传授歌谣,史诗的旋律回荡在康定城上空,童音朗朗让人感动。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故乡在甘孜。今天的德格阿须乡就是格萨尔的故乡,迄今在德格阿须民间仍然流传着这样一首形容格萨尔王诞生地地貌特征的歌谣:要说觉如的出生地,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右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是红岩……在格萨尔的故乡有《格萨尔传》说唱兴趣班,当地的中学生也会利用中午或者晚自习之前的时间学习,史诗遣词造句的精巧和结构的完美让人惊叹。

■ 甘孜旅游深思考

15.3万平方公里都是风景

受访人:益西达瓦,甘孜州州长

2011年11月,在甘孜州第十次党代会上,甘孜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甘孜州每个地方,从一棵草到一棵树,从一个石头到一座山,从一滴水到一条河,从一个人到一个建筑,都是风景。我们希望无论游客从哪个方向进入甘孜,都能有一种进入景区的感觉。要全面规划,把全州15.3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整体开展《全域旅游规划》。

全境打造,不是抓一个点的旅游、不是抓一个县的旅游,而是一个地区在抓旅游,是15.3万平方公里在抓旅游;全民参与,就是要营造全民重旅氛围,人人都是旅游的服务者、经营者、管理者、参与者。全域旅游不是粗制滥造、零门槛进入。全域旅游是有规矩的市场经济,必须立法、必须组织引领。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首先要对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说“不”,要让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的否决权。

旅游的根本动因在于寻求差异性、差异性是旅游的生命。照搬照抄只会使甘孜旅游走进死胡同。我们甘孜有15.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石渠海拔5334米的高原到泸定海拔1100米的河谷,分布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形地貌,集中了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所有自然之美。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具一格的康巴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完全有条件差异化发展,一山一品、一水一品,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甘孜州发展旅游的愿望迫切

受访人:肖锋,甘孜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甘孜大山大河多,甘孜州正在着力打造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的品牌,并希望由此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民道路。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收益,之前我们也走过弯路,比如木格措景区的开发和原住民的利益之间就有矛盾,现在发展旅游必须要在政府、企业和原住民之间寻找到利益平衡点,老百姓只有在旅游发展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珍视原生态的环境和原生态文化

稻城县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是省定贫困县,随着稻城亚丁景区的开发,去年的财政收入突破了一个亿,城乡居民的收入达到了17000元,全州干部群众发展旅游的愿望十分迫切,2015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及收入同比上年双双增长30%,旅游经济总量在区域三大支柱产业中率先突破100亿元。

甘孜州打造全域旅游,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路上就是风景,怎么让游客留下来消费,例如我们要做好道路服务中心的建设,厕所革命,高原上的厕所和内地又不一样,要注意到冬季严寒和生态降解问题,而且18个县每个县的建筑风格都不同,在外观上我们也要有所体现本土风貌特色,另外把当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商业的逻辑去维护旅游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经营。

■ 甘孜州十大名

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中国最美名山之一——贡嘎山

中国最美冰川之一——海螺沟冰川

中国最美的乡村古寨——丹巴藏寨

川西最美的草原——扎溪卡草原

德格印经院——雪山下的文化宝库

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国道318

闻名中外的铁索桥——泸定桥

享誉世界的情歌——康定情歌。

■ 链接

8月11日,甘孜州白玉县政府公布“非遗”项目普查重大发现——“手指锅庄”,这一古老的藏族舞蹈传承方式同时亮相第九届康巴艺术节。手指锅庄被誉为“指尖上的舞蹈”。以右手食指、中指为表演载体,模仿锅庄舞步,能以手势展现8个基本舞步。所有的舞蹈均围绕8个基本舞步和120首曲目编创而成,可谓“藏族锅庄的密码,活态的舞谱记载”。手指锅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每当重大节庆活动,土司要求群众连跳一天一夜的锅庄,但舞者体力不支,所以允许用手指表演锅庄。其可克服场地限制、气候因素等影响,在篝火旁、藏桌上、小憩时即兴表演。2015年,白玉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普查中发现了手指锅庄,后经专家考察证实,截至目前,藏区仅白玉县发现手指锅庄这一文化现象。

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康巴汉子村将创建4A景区了!你知道吗?

好消息,好消息!

大家都知道

甘孜山地旅游节吧!

山地旅游是新时期国际旅游发展的绝对热点,它集风光震撼性、生态原始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厚重性、户外探秘性、居留康养性等为一体,深受世界各地游人的喜爱和追捧。

身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甘孜,海拔从1500余米至7000余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片区域无以伦比的山地旅游资源,众多专家称之为“东方户外天堂”。

康巴汉子村

作为我县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

拥有风景秀丽的郭岗莲花宝顶

神秘的白狼古羌国遗址

浓厚的康巴汉子文化

威武雄壮的康巴汉子

绝对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啊!

而现在

我县将要把康巴汉子村

创建为4A级景区啦!

2017年7月8日,“感党恩,爱祖国”——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之雅江县康巴汉子村创建4A景区启动仪式,将在雅江县西俄洛镇康巴汉子村举行。

启动仪式将于7月8日上午,在康巴汉子村赛马场进行。届时,县委书记刘宗建将为“康巴汉子乡村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授牌!

之后

就是大家喜欢的节目了

期待了吧!

歌舞、服饰表演

7月8日上午,将进行精彩的歌舞表演和服饰表演,大饱眼福有木有!

“藏餐”试吃品鉴活动

不得不说,本次活动安排得十分讲究!看完歌舞、服饰表演就已经到中午了,是不是有些饿了,想吃东西了?令人期待的环节来了,中午12点,将举行“藏餐”试吃品鉴活动,吃货的福利,吃货的福音有木有!

马术表演

当然,同时进行的,还有康巴汉子马术表演,外形彪悍,野性十足,虎背熊膀,雄姿英发的康巴汉子,终于可以领略他们的风采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当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川藏线上一个康巴汉子村的变迁

“外表威武雄壮不算真正的康巴汉子,真正的康巴汉子要有勇气、有担当、讲信用,更重要的是,得活得体面,不能一辈子穷。”

——阿格勒布

深秋的川西高原

洁白的云朵静静绽放

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下

有一群勇敢健壮的康巴汉子

近日,新华社以

《探访川藏线山上的“康巴汉子村”》

为题对他们进行了报道

接下来

一起走进新华社的镜头

看看康巴汉子的故事吧~

深秋的川西高原,洁白的云朵绽放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中。57岁的阿格勒布披着一头过肩长发,戴着一副大大的蛤蟆镜,黑衣、黑裤、黑靴,一副摇滚歌手范儿。

但他并不是摇滚歌手,而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俄洛镇康巴汉子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他的这身装扮,是康巴汉子们再普通不过的装束。

席地坐在修建中的村民活动中心里,回忆起曾经住帐篷、趟泥路的日子,他觉得一切恍如隔世。

阿格勒布(中)与记者聊起村子里的变化。新华社记者杨进 摄

西俄洛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凡来往官员客商、差役行人均会在此歇脚食宿。1950年,川藏公路开始修建,却绕过了这个重要驿站。

“听老一辈人讲,当年十八军修川藏公路时,公路绕开了西俄洛,这让大伙后悔了几十年。”阿格勒布说。

康巴汉子村距国道318线十来公里,海拔超过3500米。在解放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由于远离公路,人们一直过着闭塞的生活,村里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条泥巴道,“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

那时,康巴汉子村的名字还叫杰珠村。

2003年,在川滇青藏四省区合力打造的“康巴艺术节”上,杰珠村的汉子们走秀亮相,伟岸的身材、棱角分明的面孔、华丽的装扮,一出场便“帅惊四座”,一举摘取了当年的“康巴汉子”称号。2005年,“康巴汉子村”商标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从此,人们习惯管这里叫“康巴汉子村”。

自从有了新名字,许多游客开始慕名而来,寻找传说中的康巴汉子。过去只懂放牧、种田的汉子们,也开始陆续走出村庄,亮相于各类节庆活动中。

这是康巴汉子村的丹真普措。新华社记者杨进 摄

50岁的丹真普措是远近闻名的“明星”,赛马节、煨桑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上都有他的身影。“以前全家收入主要靠挖虫草、采松茸,现在我参加一场演出包吃包住,一天还能赚两三百元。”他说。

“可是光靠长相吃饭还不够,外表威武雄壮不算真正的康巴汉子。真正的康巴汉子要有勇气、有担当、讲信用。更重要的是,得活得体面,不能一辈子穷。”阿格勒布说。

阿格勒布是村里最有威望的康巴汉子,当了近20年村党支部书记,他一开口,大伙都会照做。

2006年,甘孜州启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阿格勒布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把过去散居在牧场上的牧民请下了山。过去,村里只有20多户集中居住的村民,如今增加到80户。

当村支书十多年间,阿格勒布一直坚守在村里,为大伙跑资金、跑项目,为村里操碎了心。一天天,新居盖起来了,水冲厕所、太阳能热水器用起来了。他还带领村子搞起牦牛奶制品加工,“康巴汉子村”的品牌越来越响。

脱贫攻坚更是给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入户、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全覆盖、参保新农合费用全免……

阿格勒布掰起指头,背出了一大串惠民政策。最让他自豪的是,过去的杰珠村小学如今已经扩建成覆盖临近4个乡生源的西俄洛片区寄宿制学校。“过去村民比谁家娃娃虫草挖得好,现在比谁家读书厉害。”阿格勒布说。

“都是党和政府的功劳,我就是帮着落实一下好政策。”虽然阿格勒布一直谦虚,但从他奔忙的身影中,记者看到,这位康巴汉子正将剽悍的天性变成不服输的坚韧和血性,奋斗在脱贫的战场上。

在距村庄车程半小时的郭岗顶,一个投资8000万元的景区已初见雏形。站在山顶远眺,太阳湖月亮湖碧波粼粼,不远处还矗立着唐代白狼国遗址。如今,雅江县正将当地绝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气息整合,打造康巴汉子村4A级旅游景区。借着旅游这股东风,西俄洛有信心重拾往日的繁华。

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

世界就在手上……

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唱这首《康巴汉子》。他们说,只要拿出勇气和韧劲努力奋斗,世界就在自己手上。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松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