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显庙

昭显庙

昭显庙在西城区北长街71号。清雍正十年(1732)建。因祭拜雷神,俗名雷神庙。

庙坐北朝南,外垣门东向。现存影壁及后殿,影壁长约22米,高约3.5米,厚约2米,建筑面积约154平方米。民国时期曾在这里建立北京教育会。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此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

赤峰昭庙旅游景点介绍 巴林左旗昭庙旅游

1. 巴林左旗昭庙旅游

展开全部

  赤峰市的旅游:

  赤峰市植物园 植物园占地四百亩,有植物五百多种,分为花卉观赏区、树木专类区、珍稀植物区、水上乐园区、森林功能区、盆景观赏区、别有洞天区等多个景观区。

  位置:赤峰市红山区红山麓,距市中心3千米。

  巴林奇石馆 始建于l995年,是内蒙古唯一的奇石馆,内设三个展厅和一个销售厅。馆内收藏有上万件本地盛产的名石及图章、工艺品和名人字画等。“世界鸡血石之王”是这里的镇馆藏品。

  位置:巴林右旗大板镇,北距赤峰180千米。可从赤峰乘汽车前往。

  青山岩臼旅游区 1998年开发为冰臼地质公园,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区由冰臼群和青山峰林组成,青山顶峰就是世界奇观——冰臼群。这种大型冰臼群与以奇险著称的花岗岩峰林融于一体的地质奇观,在国内外尚属首见,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观光价值。

  位置:克什克腾旗新井乡。从经棚镇有专线旅游车通达,车程不足1小时。电话:5226464。

  红山公园◆ 总面积约32公顷,是市区面积最大的公园。园内有月牙湖、五盘湖、姊妹桥等景点,并有敕勒园一座,内有数座蒙古包。

  位置:赤峰城红山区滨河路东段,市区东北2千米处。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中主要景区为红山,山石皆呈红色,怪石嶙峋,赤壁似火,绿树绕红山,巍伟壮观。红山既是赤峰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位置:赤峰市红山区英金河畔,距市区3千米。

  洞山石窟寺 原名灵峰院千佛洞。石窟寺在洞山山腰凿洞而建,距山顶约50米,由主洞和环洞组成,内有石刻佛像与小佛龛。

  位置: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洞山村。

  辽中京城遗址·大明塔 辽中京城规模宏大,城周长达15千米,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墙及城内建筑大多被毁,现仅存砖塔三座,其中以大明塔最为著名。大明塔是我国现存辽塔中最大的一座,高80米,塔面有精美的菩萨浮雕。塔共13层,每层塔檐椽头均挂有铜铃,计1350只,微风吹拂,千铃共鸣。塔身第一层南面存有清咸丰四年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

  位置:宁城县大明乡。

  特布日敦沙漠旅游区◆ 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闻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就在这里出土。旅游区内有草原5万亩,与科尔沁沙地相连。沙漠中有一面积达1.4万亩的湖泊,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

  位置: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布日墩嘎查境内。从赤峰坐中巴至乌丹镇,再包车前往。

  特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以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蒙古族风情为主。白色沙海为底色,点缀千姿百态的怪石山峰、万顷湖泊和碧绿草原。有赛马、射箭、滑沙、快艇、游泳、垂钓、沙漠驼队探险等娱乐项目。

  位置:翁牛特旗乌丹镇,距赤峰市118千米。开放时间:8:30-17:30。

  巴林蒙古部落 赤峰市旅游局示范景区,设有数十顶古朴传统的蒙古包。可尽情享受巴林草原的自然风光,感觉纯朴的蒙古族民俗风情和传统的蒙古族文化。

  位置:巴林右旗大板镇。

  喀喇沁亲王府◆ 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蒙古族亲王府。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喀喇沁旗王爷镇,赤峰市区西南70千米处。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园区◆ 阿斯哈图蒙语意为“峻峭的岩石”。由冰川融水 蚀形成,为罕见的花岗岩石林景观。

  位置:克什克腾旗巴彦高勒苏木北大山上。

  门票:50元。

  达里诺尔湖 内蒙古第二大湖,与鄱阳湖和巴音布鲁克湖并列为中国三大天鹅湖。湖域辽阔,水产丰富,鸟类众多。湖区盛产鲫鱼和当地俗称“滑子鱼”的瓦氏雅罗鱼。湖四周有砧子山下岩画群、元应昌路遗址和金界壕遗迹等历史文化古迹。

  位置: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从赤峰乘长途汽车约6个小时可达。

  贡格尔草原 草丰水美,野生动植物繁多。有堪称“活化石”的红皮云杉林3.6万亩,查干突河、贡格尔河绕林而过。云杉林中的白音敖包山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宗教活动祭敖包的圣地,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位置: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最高点为敖包山,海拔1498米,在山顶可俯瞰保护区沙地云杉林的全貌。贡格尔河横贯保护区北侧,敖包河由南缘悠然而去,尤如两条白丝带,构成了森林、草原、河流和谐共处的美丽图画。

  位置: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

  巴林左旗召庙 辽代石窟寺。石窟开凿在谷内南向的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内存有释迦牟尼、菩萨等佛像,均较完整。

  位置:巴林左旗杨家营子镇,县城西南25千米的峡谷中。可从林东镇包车前往。

  辽上京遗址◆ 辽上京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的第三年(918年),是契丹族开国之初建立的都城。一直到元代,这里一直是北方草原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城池,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辽金遗址。遗址周长约6400米,由皇城遗址和汉城遗址两部分组成。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内原有大内、官署、府第、庙宇、作坊区和窑址。汉城在南,是工匠居住之地。如今城内遗迹大多被白音戈洛河冲毁。

  位置:巴林左旗林东镇沙里河畔。

  曼坨山庄 被誉为塞北第一庄,以古朴秀丽的塞外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古迹奇观闻名。兼具现代派和塞北草原民族风情,是集吃、住、行、游乐、购物、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度假乐园。

  位置: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达里诺尔湖南岸。

  红山湖 原名红山水库,是辽河水系的国家大型水利枢纽。现已开辟为融餐饮、客房、康体健身、休闲旅游、商务会议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位置: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

  克什克腾温泉◆ 俗称“热水汤”,是赤峰三大温泉之一,有“东方神泉圣水”之称。

  位置:克什克腾旗热水塘镇。

  辽祖州城遗址 辽祖州城曾是辽初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祖州城依山而筑,呈不规则的五角形。城墙全为夯土筑,墙宽8米,高近3米。城中后半部筑有内城,内城后面有两大殿址。

  位置:巴林左旗哈达英格苏木石房子村。

  辽庆陵 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道宗永福陵由东向西排列组成陵园建筑群,又被称为东陵、中陵、西陵,规模宏大,陵墓内随葬物品丰富。

  位置: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北15千米的瓦林乌拉山谷中。

  荟福寺 俗称东大庙。清康熙帝次女荣宪公主主持兴建。今仍保持原有规模,有大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殿内佛像壁画俱存。

  位置:巴林右旗大板镇。

  马鞍山森林公园 总面积3万余亩,因山形近似马鞍而得名。公园环境幽雅,森林茂密,山内古松、奇峰、云海、清泉堪称四绝,有“塞北小黄山”之美称。马鞍山水库位于森林公园附近,可供游人垂钓划 船,还可品尝渔家风味餐。

  位置:喀喇沁旗锦山镇东南5千米。

  响水玉瀑 老哈河流经此地,直冲峥嵘的石山,然后急泻入深谷,顺着宽约50米、深约30米、长达700多米的山峡奔腾而下,发出擂击万张鼙鼓般的响声,形成“响水玉瀑”的奇观。清乾隆皇帝曾两次挥毫题诗于此。

  位置:敖汉旗敖洞苏莫苏木。

  打虎石水库 打虎石塞外度假旅游区的中心。水库南岩山下有一巨石,相传唐名将李存孝曾在此打死猛虎,至今石头上的四个虎爪印清晰可见,因此得名。拦河大坝建于两山之间,约千米长,大坝两端用白色石条铺砌级台阶供游人攀援。库区设有游泳场和钓鱼台。

  位置:宁城县西泉乡。

  释迦佛舍利塔 通称辽庆州白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约高70米。塔外表嵌有佛、菩萨等像及乐舞、宴饮等画面。塔上镶嵌有铜镜数百面,日光下灿烂夺目,与白垩土粉饰的塔身相辉映。塔内存有辽代小塔、经卷及建塔石碑等重要文物。

  位置: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辽庆州城遗址内西北角。

  耶律羽之墓群 规模宏大的辽代前期墓葬,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位置: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格图山南麓。

  赤峰市应该算是旅游的大市吧,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标准了,可以肯定的是赤峰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 巴林右旗大庙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

地名:九原区隶属:包头市

行政代码:150207000000代码前6位:150207

长途区号:0472邮政编码:014000

车牌号码:蒙B行政级别:市辖区

人口数量:约24.52万人人口密度:288人/km2

辖区面积:850平方公里

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环绕包头市区,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东与土默特右旗相邻,西与乌拉特前旗接壤。总面积1776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4060。代码:150207。区号:0472。拼音:Jiuyuan Qu。

行政区划

九原区辖1个镇、5个乡、1个苏木:沙河街道、兴胜镇、麻池镇、哈林格尔镇、哈业胡同镇、沙尔沁镇、阿嘎如泰苏木。

历史沿革

1999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22号)将包头市郊区更名为九原区。

2000年,九原区辖4个镇、9个乡、1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759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沙河镇 29419 沙木佳镇 26370 兴胜镇 16525 麻池镇 16267 沙尔沁乡 16637 古城湾乡 12571 后营子乡 13284 前明乡 14789 新城乡 35305 哈林格尔乡 16626 哈业胡同乡 11839 哈业脑包乡 17724 全巴图乡 5657 阿嘎如泰苏木 1398 包头市农垦集团公司虚拟乡 35604 包头市红旗农场虚拟乡 3255  包头市奶业公司虚拟乡 4323 

?年,九原区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沙河镇:辖 黄金、育才、万达、华融、果园、花园6个社区居委会;第九居委会。

莎木佳镇:辖 黑麻板、公积板、莎木佳、杨圪塄、鄂尔格逊、小巴拉盖、东园7个村委会。

兴胜镇:辖 二道沙河南村、二道沙河北村、二道沙河西村、三道沙河、四道沙河、永和窑子、羊山窑子、沙尔庆窑子、宏庆德、笸箩铺、王老大、顶独龙贵、兴胜窑子、东达沟、西边墙、庙圪堵、黄草洼、前营子、后营子、马场、王应基、二相公、大庙、鸡毛窑子、开洲窑子、青山26个村委会。

麻池镇:辖 新胜、麻池、武家、古城、永茂泉、沃兔壕、西脑包、毛凤章、同官、小召湾、交界营子、黄草洼、郑二窑子、王大汉14个村委会;农业公司。

哈 业胡同镇:辖 哈业胡同、永丰、新胜、前进、柴脑包、民胜、打不素7个村委会。

沙尔沁乡:辖 永富、阿都赖、沙尔沁一村、沙尔沁二村、沙尔沁三村、海岱、土合气、大巴拉盖、官地9个村委会。

古城湾乡:辖 阿善沟门、东富、东坝、章盖、什大股、南海、邓家营7个村委会。

新城乡:辖 甲尔坝、新城、赵家店、边墙、前口子、色气湾、二海壕、银匠窑子、当铺、玉泉、井卜石、尹六窑12个村委会。

哈林格尔乡:辖 厂汉、油坊、哈林格尔、官将、兰桂、乔圪堵、新河、山羊圪堵、王家圪旦、打不气、土黑麻淖一村、土黑麻淖二村、土黑麻淖三村、全巴图、索家圪旦、三岔口、花圪台、哈业色气、前进、南圪堵、唢呐、上段四圪堵、下段四圪堵23个村委会。

哈业脑包乡:辖 乌兰计一村、乌兰计二村、乌兰计三村、乌兰计五村、乌兰计六村、乌兰计七村、乌兰计八村、乌兰计九村、哈德门、卜汉图、打拉亥上村、打拉亥下村、背锅窑子、哈业脑包、新光一村、新光三村、新光四村、新光五村、新光六村、新光七村、新光八村21个村委会。

阿嘎如泰苏木:辖 梅力更、阿贵沟、柏树沟、卜尔汉图4个嘎查。

红旗农场:辖 场区、二连、四连、六连、七连、九连。

农垦集团公司:辖 第一分公司、第二分公司、第三分公司、第四、五、六分公司、第七分公司、第八分公司、第九分公司、第十分公司、第十一分公司、第十二分公司、第十三分公司、共青小区、场区、青年农场场区、青年农场永茂隆村、青年农场李村。

九原区辖7个镇、3个乡、1个苏木:沙河镇、莎木佳镇、兴胜镇、麻池镇、新城镇、哈林格尔镇、哈业胡同镇、沙尔沁乡、古城湾乡、哈业脑包乡、阿嘎如泰苏木。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九原区人口数量为24.52万人,位列包头市各旗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内蒙古各旗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003位。

2017年2月,九原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4年,九原区上榜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名单。


3. 巴林右旗景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

门票价格:哈素海30元

开放时间:8:00-20:00

景区级别:国家4A级景区

适宜季节:夏季

著名景点:敕勒川文化旅游区、敕勒川博物馆、敕勒川草原、圣主广场

便捷交通:

巴彦塔拉东大街 → 京藏高速 → 敕勒川大街

景区介绍

呼和浩特敕勒川文化艺术旅游景区要以蒙元文化艺术、草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旅游景区,是感受大自然风韵的好去处。旅游景区内地理环境幽美,历史积淀浓厚,各旅游景点各有特色、独具特色、互相借助、内容丰富,形成了以生态资源、历史人文、新式工业生产、旅游观光买东西、农家院风韵、民俗感受为特点的六大度假旅游知名品牌区位优势,是华北地区旅游观光、度假旅游的理想化圣地。


4. 巴林左旗昭君庙

内蒙第二医院附近有什寺庙,是昭君庙


5. 巴林左旗景区

赤峰市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9个地级市之一,驻地松山区。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

旅游景点:

红山玉龙沙湖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一线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2013年,评为国家级AAAA生态旅游景区。1971年,闻名 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

克什克腾石阵

(原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据专家分析,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 融化时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共有四大景区,目前一、二、三、四景区正常对外开放。2018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9个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公示,其中,阿斯哈图石林在列。

达里诺尔湖

又称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内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低浓度盐水湖。达里诺尔湖湖周长百余公里,呈海马状,为封闭式苏达型半咸水湖,达里诺尔湖属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总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水深10~13米,最大水深13米,面积238平方公里,达里诺尔湖的东西两畔又各有一个湖泊——岗更诺尔湖(牦牛泡子)和多伦诺尔湖(鲤鱼泡子),分列在达里湖东西两侧,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将三个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区。

五彩山

是马场辖区观赏次生林秋景的主要景点之一,原名叫于家大山。“五彩”是虚指,实际岂止五彩。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于微霜冻的作用,山上不同的树种因抗寒能力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山像是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松的绿、柞的红、杏的紫、桦、杨的黄、白……赤澄黄绿青兰紫百色争艳,姹紫蔫红,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大有大场景的壮美,小有小环境的柔姿,不知道哪儿美哪儿更美,有童话世界之比。五彩山有沙杨树、柞树、桦树、枫树、松树、杉树、槐树、榆树、柳树等,还有虎楱、山玫瑰、藤条、柠条等十余种灌木类植物。林中有狼、獾、鹿、狍、狐等十多种哺乳动物和喜鹊、乌鸦、山鸡、黑禽鸡(也称斗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三十余种鸟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是该场境内树木品种、动物、鸟类最多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1''至118''26'',北纬42''33''至44''22'',公园总规划面积18万公顷,是以独具特色的森林、草原景观与蒙古族民俗风情为主体,融草原、山地、河谷、湖泊、草旬、丛林、疏林、沙地等景观于…体,集旅游、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等功能于一身的特大型国家级森林公园。针阔混交疏林草地景观是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的特有景观。

贡格尔草原

是一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观光圣地,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摄影地。40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培育出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从衣食住行到传统的歌舞,无不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地方色彩。

红山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城区东北角,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乌兰为赤色、红色,哈达意即山峰,赤峰这个名字也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喀喇沁亲王府

是清朝贡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位于承德东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处。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邸原占地面积300余亩,房屋490余间,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


6. 巴林左旗召庙风景区

赤峰市昭庙风景区的门票是50元一张,价格不算贵。

召庙,不是昭庙。这个风景区景色幽美,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以南20公里处,路也很好走,修的很好。这里群山耸立,庙宇成群,古木丛生,龙泉溅玉,既有千年石窟古刹之深邃,又有山峰幽谷之奇妙,自古就有北五台之称。


7. 巴林右旗旅游

赤峰市巴林右旗十大著名旅游景点,主要选取当地知名的景点,热门好玩的景点进行综合参考推荐,主要包括:赤峰德日苏宝冷水库水利风景区,荟福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辽陵及奉陵邑(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庆陵及庆州城),巴林右旗博物馆……等景点,希望对大家旅游出行有所帮助。


8. 巴林左旗召庙门票

五当召景区门票老人有优惠吗的,65岁以上老人免门票。

五当召,中国内蒙古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位于包头市东北45公里阴山山脉五当沟附近。蒙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藏语寺庙之意。

五当召于1996年经国务院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山峦重叠,苍松翠柏的大青山深处,坐落着一处气势宏伟、建筑规模盛大的召庙,即为五当召。


9. 内蒙古巴林左旗旅游

辽上京遗址,契丹博物馆


刘洁 | 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

刘 洁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代表性成果为《唐诗审美十论》《唐诗题材类论》《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主持建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获甘肃省级精品课程。

摘 要:昭君和亲是古代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题材。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不仅反映出古代诗人与广大民众对昭君和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且蕴含着时代民族、地域文化和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人文内涵,启发人们多层面地展开对昭君和亲的历史地理及人文想象,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追寻。

关键词:王昭君;和亲;文学景观;昭君村;青冢;昭君庙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文学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上层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学,属于精英文学(雅文学);一部分是社会底层的、平民的文学,属于民间文学(俗文学)。有关汉代昭君和亲的历史,不仅见于古籍野史,而且活跃于雅俗文学之中。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吟咏昭君和亲的诗歌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在民间大众的口中,传说故事层出不穷,异彩纷呈。

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和亲,原本在历史记载中文字并不多。据《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并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另据《汉书·匈奴传》载:“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复入朝,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就是这些简短的史料记载,经过由汉至清历代文人的反复吟咏,以及民众口头的演绎传播,昭君成为了封建时代和亲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古代文人创作的有关昭君和亲的诗歌有1100多首,近现代咏昭君诗词300多首;另外,还搜集到广泛流传于民间、争说于众口的昭君和亲传说80多篇。雅俗文学中如此丰富的诗歌和传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诸如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等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而且按照文学景观的层级来说,这些景观“既有自然山水,又有人文内涵,更有优质的文学内涵,则是最高的文学景观”。这些文学景观不断地被书写、被改写、被传播、被生新,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昭君村

据班固《汉书·元帝纪》文颖注中说,昭君“本南郡秭归人”。汉朝的南郡秭归即今天的湖北兴山县。昭君村位于兴山南部香溪上游。古时又称明妃村、妃台村,现称宝坪村。唐代至民国以来,人们为纪念昭君在兴山建台立祠。据《宜昌府志·疆域》记载,“昭君台在兴山界中,乡人怜昭君,筑台望之”,并在昭君台上建昭君祠。唐代建昭君院,宋代立有“昭君故里”碑,明代又重修昭君院,清光绪十年(1884)又重立故里碑。这些都足以说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人们从未忘记和亲异域的昭君,没有忘记昭君为汉匈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一)文人凭吊怀古之地

据现存的咏昭君诗来看,唐宋时期有一些诗人先后来到秭归,他们拜访昭君故里,寻觅昭君遗迹,并写下相关诗作。唐代崔涂的《过昭君故宅》在睹物思人的同时,高度赞扬昭君为国家“静胡尘”的功绩:“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白居易也是唐代较早到过昭君村的诗人,他的《过昭君村》,一边抒发昭君因貌美遭到众妒而出塞的高论,“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一边感慨当地因昭君入宫而村女灼面的习俗:“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戚,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此后咏昭君村的诗人多吟及这一风俗:“十二巫峰下,明妃生处村。至今粗丑女,灼面亦成痕”(宋·王十朋《昭君村》),“村女至今犹灼面,恐教红粉葬胡沙”(清·德克晋步《昭君村》)。但直到清代阮文藻的笔下,才一反前人对此陋俗的单纯叙述,引申为颂扬昭君和亲,视昭君和亲为国之屏障,唱出了时代的高亢之音:“生女不须频灼面,明妃还自汉屏藩”(《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由此提升了此类诗作的思想境界。

与其他时代相比,清代咏昭君村的诗作数量最多,也最耐人寻味。清代诗人或翻山越岭,探古访幽,或吟咏相继,以古伤今:“雾髻烟鬟几叠山,明妃村在此山间”(孙五嘉《明妃村》),“荒村寂寞枕江斜,云是明妃旧时家”(乌拉灵寿《昭君村》)。面对昭君村的青山绿水,古迹遗址,诗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荆门草色几经春,十里江花尚锦茵。试问蛾眉山上月,当年曾见汉宫人(《贾三近《明妃村》》)”,“山村寥落径通斜,传说明妃旧有家。想见当年钟毓处,江干孤月照晴沙”(修仁《昭君村》》)。诗人们或感慨月圆月缺,时光流逝,江花春草依旧,独不见昭君其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横跨古今;或以貌似平淡的语言出之,实则难掩诗人心头的怅惘与苦涩:寂寞的山乡,传说的旧宅,当年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唯有千古不变的一轮孤月依旧高悬。于是诗人们将这种怀古的复杂心绪融入诗行:“红颜兔颖描难肖,青冢龙沙怨未伸。世代屡移遗迹在,琵琶休拨暮江滨”(李专《昭君村》),由此可见,代昭君抒悲申怨也成为清代咏昭君村不可或缺的内容。

生时频有梦,死后香魂归。昭君当年无论是闭锁汉宫,还是身处大漠故乡都成为她魂牵梦绕、插翅难回的地方。古代诗人在回顾历史、追忆昭君时,才清晰地意识到“梦”与“魂”对昭君的重要,于是清代咏昭君村的诗作有不少围绕昭君的“梦”与“魂”而展开:“薄雨匀山黛,村容上晓妆。昭君浣纱处,溪水至今香。波镜秋磨月,岩花晓破霜。紫台应有梦,归佩绕郎当”(陶澍《昭君村》);“万里和戎不可论,家园回首降荆门。琵琶马上关山月,梦到香溪第几村”(李星沅《昭君村》)。诗人们视通千里,思接古今,无论是汉宫中的良家子,还是异域中的宁胡阏氏,昭君都是乡梦遥远,有家难回。直到她完成国之重托、葬身青冢,她的香魂才得以自由地返回故乡,“峡云江月凄清里,应有芳魂返故巢”(林紱《明妃村》);“和亲人去洗甲兵,巾帼当为一时重。香溪清水走荆门,玉虚洞口空归魂”(徐志鼎《明妃村》)。每每思及昭君的魂归故里,诗人心头那种跨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悲哀便不可遏止:“汉宫遗恨不堪论,故里流传迹尚存。玉质销沉埋紫塞,香魂归去近黄昏。空余易水闻哀咽,难觅湘篁记泪痕。落日停车凭吊处,长堤衰柳绕荒村”(陈元龙《昭君故里》);“溪流流不尽,万古故乡情。环佩魂空返,琵琶恨莫平。烟凝村树暗,月涌镜台明。谁道关山远,年年青草生”(王绍钰《香溪明妃村》)。遥想残阳晚照的荒村,面对斑驳陆离的古址遗迹,诗人们只有以酒酹奠,以诗抒悲,寄托哀思,表达心迹:“荒山余故里,过客醊清酡”(恒庆《昭君村》),“琵琶远嫁灵均放,词客年年吊秭归”(姚莹《秭归(昭君村屈原宅皆在归州北)》)。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看,峡谷荒村、江滨旧宅,香溪浣纱处、千年的孤月,写入诗中都成为昭君村的文学景观。这些景观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既反映出昭君曾经的生活印记,又表现出历代诗人咏昭君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昭君村的人文内涵也由此得到丰富。

(二)民众讴歌昭君之乡

与古代文人游历昭君村、发思古幽情不同,作为昭君的出生和成长地,宝坪村有关昭君的传说播于众口,比比皆是。“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公共记忆。”在代代相继、口耳相传的集体记忆中,昭君是当地百姓的自豪和骄傲,是他们宁静和谐生活的保护神。

据说原来烟墩坪(即宝坪村)穷山恶水,人烟稀少,可自从昭君出生之后,这里变得山绿水清,树茂花开,一派生机勃勃,人都说这是昭君带来的福气(《宝坪村的由来》)。昭君的父母为她修建了望月楼,昭君在楼上读书作画,弹琴歌舞,刺绣梳妆。至今人们说起昔日的望月楼还如数家珍:“宅前百步,有一个石头垒砌的方形台子,周围长满了石磙子粗的大柏树。台子面对碧蓝碧蓝的香溪河,背靠云缠雾绕的王字岩、稀荒垭;站在台子上朝前远望,正好与十里外的妃台山遥遥相对。”更重要的是,在望月楼的遗址上,“千百年来,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宝坪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聚集在这里,抬头望明月,低头吊明妃。”望月楼早已成为村民们怀念昭君、讲述昭君故事的最佳场所。

楠木井》讲述昭君为当地百姓寻找水源的故事。据说楠木井在昭君家的大核桃树下,井口以楠木镶边作盖,井水清甜香醇。当初为了这口井,昭君率领村里的众姐妹,赶走霸占泉坑的黄龙,日楠木镶边作盖,井水清甜香醇。当初为了这口井,昭君率领村里的众姐妹,赶走霸占泉坑的黄龙,日夜开凿才打出来的。为了保住井泉,昭君曾独上纱帽山,请青龙来镇井;又登峨眉山,寻采楠宝树,以确保井水清澈。最后在仙翁的帮助下,终于将楠木泡在井中,这样村人才有了夏喝清凉消暑、冬饮温热暖身的泉水。《娘娘井》则讲述昭君带领姑娘们打井抗旱、浇灌庄稼的故事。因为岩石坚硬,凿石打井一干就是几年,但她们始终坚持,绝不放弃。这种精神感动了七仙女,最终在仙女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凡是井水流过的地方,马上长起了苞谷、柑桔板栗、苍松、翠竹”的心愿,荒凉的宝坪村从此旧貌换新颜,日子越过越富裕。这些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在传播中不断生新,从中流露出乡邻们对昭君的感激之情。

在宝坪还有一处充满神奇的文学景观——王字崖。据说昭君出塞后,宝坪村人用了三年时间,在昭君宅前修了一座“王字宝塔”。自塔建成后,人们每逢过节都要来此祷告,向昭君告慰家乡平安的消息,遥祝昭君在塞外安稳度日。村中的罗财主觉得高高耸立的王字塔压住了他发财的龙脉,便在王字塔对面修了高达十八层的“压王文笔”。正在村人担心“压王文笔”会挡住他们北望昭君的视线,据说是昭君在塞外显灵,将王字塔搬上沙帽山,所以至今在沙帽山的板壁崖上,还留有一个天然的“王”字,人称王字崖。

《绣鞋洞》的故事讲述昭君乘船离乡入宫时,在龙潭将浪花打湿的绣花鞋放在山腰的小岩洞内。一对路远未赶上送别昭君的夫妻,便向放绣鞋的洞内投石祷告,祝愿昭君此去平安。之后不久,妻子有了身孕。待孩子满月时,夫妻俩便说出那天在龙潭投石祷告的事,于是人们便说昭君留下绣鞋就是留下秀孩儿。从此,这个小洞被称为“绣鞋洞”,而且越穿越神,传说只要向洞内投石子,便无儿得儿、无女得女,生下的孩子也都长得像王昭君。人们都说,“昭君姑娘没有离开我们呀,我们天天都能看到她”,而向绣鞋洞投石子的风俗也就此流传下来。

总之,这些人人乐道的民间传说将昭君的故事融入家乡的山山水水,在村邻们的心中,昭君从未远去。乡邻们满含深情地讲述昭君故事,弘扬昭君舍己为人、兴利为民的美德,将昭君善良无私、坚韧豁达的品格,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听者的心田。与此同时,宝坪村的望月楼、楠木井、娘娘井、王字崖和绣鞋洞等文学景观,也深深烙印在大众的心中,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探寻昭君踪迹,缅怀昭君功绩。

二、昭君墓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南在《传说论》中曾说:“传说有其中心的”“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塚、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青冢作为纪念昭君的核心物,千百年来频繁出现在历代吟咏昭君的诗歌中,而有关昭君坟的传说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内蒙古自治区是昭君墓传说的中心区。此外,在安徽山西、甘肃甚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也流传着青冢的故事和传说,其传播的地域之广、范围之大可见一斑。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冢既是实体性文学景观,也是可视性的文化景观。作为著名的文学景观,青冢既有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眼前实物,又存在大量咏青冢的古代诗词,还有以活态方式流布于民众之口的传说故事。作为著名的文化景观,青冢是古代历史的一座丰碑,也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曾说:“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已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这是对昭君和亲历史功绩的高度赞扬,也是对青冢能够成为著名文学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最好诠释。

(一)青冢的来历及传说

青冢即昭君墓,蒙语为“特木儿乌尔虎”(汉语意为“铁垒”)。据《归绥识略》记载:“青冢在归化城南二十里,黑河侧。高十余丈,土色黝然,望之如山。旧说以塞上草白墓草独青,故名。”《南园丛稿》则解释“青冢”之名的由来曰:“至谓塞外草白,昭君冢草色独青,因名青冢,此殊不然。塞外地多沙,空气映乏,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故山曰大青山,河曰大黑河。昭君冢烟霭濛笼,远见数十里外,故亦曰青冢。附会草青,盖诗人好事之辞也。”这些历史记载,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青冢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和外形样貌等相关情况。据传说,昭君墓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北部等地还有多达十几处,如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和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昭君墓等。

民间有关青冢的描述极富想象,充满趣味。满族传说曰:“呼和浩特的昭君坟,座落在大黑河畔上,坟堆高达十余丈,象只上供的寿饽饽,孤零零地簇立在平川上,十分醒目。”或云“昭君坟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崟。’这就是说,昭君坟在晨雾缭绕中,好像一座高大的山峰;晌午,好像一座大银钟蹲在那里;日头落时,又像座大蘑菇山长在草原上。”而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传说则云:“这坟的式样,每日要三变:当‘日出三竿’,便像仰盂模样;正午便似盖盎;到日落时,又像笠子一般了。”这些传说的所在地距离遥远,但对青冢样貌的描述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回天宫》传说中,青冢的来历则充满浪漫色彩:昭君奉天帝之命要回天宫去,在升天的过程中,从昭君“头上掉下的一颗绿玉石,闪闪发光,变成了这座山顶的青草和树木,一年四季从不枯黄,这就是今天的昭君坟。”《昭君活在草原上》的故事则讲述昭君在丈夫去世后,要求儿女陪她回汉地老家探亲,当他们渡过大黑河,来到雁门关,百姓纷纷出关来迎接她。昭君高兴地站在勒勒车上招手,不料从颠簸的马车跌了下来,她用手指了指大黑河畔,便含笑离开了人间。于是“人们按着她的心愿,把她安葬在大黑河南畔,为她起了坟墓。久而久之,昭君坟也长得山一样高大!有人说,胡汉(即昭君的丈夫)的坟有多大,昭君的坟就有多大,夫妻相随嘛!又有人说,昭君坟四季长青的原因就在她思念家乡四季如春的缘故;同时,也表达了她的美好愿望:让塞北也同江南一样秀丽长青!”显然,传说中昭君的离世以及青冢的来历,都寄寓着人们对昭君的美好想象,那就是昭君生前为汉匈人民的和平生活作出了贡献,死后她还会留在边地,继续护佑两地的生民百姓。

(二)古代文人咏青冢由悲至赞

古代文人咏青冢始见于唐代,目前已知最早将青冢写入诗歌的是唐代诗人常建,他笔下有“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塞下曲》)的诗句,此后,李白有“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王昭君》)、杜甫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其三)的咏叹,白居易、杜牧、胡曾等还留下题为《青冢》的诗作。白居易的《青冢》写尽昭君墓的荒寒阴怨:“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此后,唐人咏青冢也多沿此哀怨凄伤的情调:“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张祜赋昭君冢》),“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杜牧《青冢》),“至今青冢愁云起,疑是佳人恨未销”(胡曾《青冢》)。唐代诗人将青冢写得愁云惨淡、魂孤恨结,这种表达方式,正如学者所言:“这些诗人在被称作青冢的昭君墓前,树立了一块抒情的堕泪碑,一千多年来,在这块堕泪碑前,洒遍了诗人的眼泪,题满了诗人的挽歌。”在唐代只有张蠙的《青冢》思路开阔,别开生面:“倾国可能胜效国?无劳冥寞更思回。太真虽是承恩死,只作飞尘向马嵬。”诗人将昭君与杨玉环的命运进行对比,在宽慰昭君的同时,肯定她的和亲为报国之举。

宋代已有亲历青冢而作的诗歌,此后历代相续。宋代冯山的《青冢行》为寒食节纪实之作:“隔溪青冢高巍巍,砖片露出空余碑。子孙因官往南北,温暖时节无人知。虚有官阶又无食,旧日松楸已荆棘。不及寻常百姓家,泉中却得儿孙力。”诗人一面感叹青冢砖露坟荒的景象,一面为昭君后人游官在外,寒食节不得为之上坟而悲哀。元、明两代访青冢并留有诗作的文人不多,元代耶律楚材有《过青冢次搏霄韵》《过青冢用先君文献公韵》两首,借史抒悲、语气沉重,但未跳出前人替昭君抒悲写恨的传统。明代霍瑛的《青冢吊明妃》则立意高妙,言浅意深:“娥眉出塞万家春,不数将军作虎臣。但使此身能报国,何妨恩宠属他人。”诗人赞叹昭君出塞以身报国的高尚行为,颂扬和亲为汉匈带来民乐家和的生活。朱梦炎的《过昭君墓》则由青冢之恨,提醒后人应慎守边疆:“汉家往事昭前监,有道应须慎守边”。

清代有不少诗人因奉使赴边而途经归化城,他们身临其境,访吊青冢,诗歌也写得真实感人,别具特色。耆英在他的《汉明妃墓》小序中曾说:“咏昭君墓者众,睹其墓者鲜。予于戊申之秋奉使丰州,公务既藏,以归城廿里青冢具存,随阶爱堂侍郎驰往一观。”此时来到青冢的诗人也纷纷写下诗作,描述凭吊青冢之所见:“昨出雁门关,行宿黑水边。河边穹碑高嵯峨,大书屹立明妃墓,令我吊古双滂沱。”(余正酉《青冢行》)“我从去年守边州,访古一到城南头。暮雨难禁白发感,远山如见翠眉愁。翁仲摧残石马倒,野棠零落胭脂老。漆灯焰尽不知年,可怜惟有青青草。”(方志光《青冢曲》)“平畴千里见崇阿,为谒明妃枉道过。浊酒一杯无处觅,尘衣三拜莫嫌多。芳魂确否留青冢,玉骨曾无委黑波。倘使幽灵终未隔,夜来祈梦看如何?”(富察明义《过昭君墓》)诗人们寻迹而至,一边书写于青冢的所历所见,一边抒发其所思所感。这些纪实性的诗歌不仅反映出清代诗人面对青冢的复杂心绪和情感,而且能够帮助后人了解清代昭君墓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扩展了青冢景观的人文内涵。

徐兰在出塞途中曾到过青冢,他赋诗二首,其纪实性的写法,具有一定的史料学价值:“城南耸古冢,颜色独葱青。冢上狮虎踞,冢前杨柳横。疏花点碧瓦,隧路风凄清。红颜怨其下,白草不忍生。土人俗尚鬼,恐惧修当楹。牛羊莫敢践,黄土沾余荣。客有一卮酒,汉水亲酿成。茫茫寒食天,还向龙堆倾……”(《清明日酹青冢》)“谁栽一株柳,万古覆美人。纵非汉时物,约略应千春。春风自东来,叶叶如含颦。长条覆数亩,其下无纤尘。塞外地苦寒,土人恒患贫。木长不过丈,草绿无十旬。扶桑若可攀,不怕摧为薪。此柳得稳卧,无乃有鬼神。”(《青冢前卧柳》)这两首诗前者以平实的语言叙述清明节酹祭昭君的情景。一则使人窥见清初昭君墓的衰颓景象,二则透露出青冢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三则反映出诗人对昭君的缅怀和敬仰。后者则细致描述冢前一株卧柳的姿态,见物思人,由今及古。那株匍匐倒地却依然生机盎然的卧柳,犹如特写镜头,定格在人们的心中。卧柳以它苍老遒劲的形态,似乎在展现昭君身上那种傲岸不屈的精神和为两族和好至死不渝的坚定与执着,而冢前卧柳的长存,应是当地百姓崇敬昭君的真实体现。

张鹏翮也曾到过青冢,据他在《奉使俄罗斯行程录》中记述:“青冢高二十丈,阔数十亩。顶有土屋一间,四壁累砌,藏以瓦瓮。下有古柳一株眠地,中空如船,而枝干上伸,苍茂如虬窠。……冢前有石虎双列,白石狮子仅存其一,光莹精工,必中国所制,以赐明妃者也。绿琉璃瓦砾狼藉,似享殿遗址,惜无片碣可考。”这一景况,唐建中在他的诗中也有描述:“自言边地尽飞狐,青冢犹在边西陲。世人但闻图经说,我昔从军亲见之。前临黑河后祁连,黄沙千里胡马速。其地万古无春风,但见白草常离离。一抔独戴中华土,青青之色长不萎。我时往拜值寒食,系马冢前古柳枝。此柳亦疑汉宫物,枝枝叶叶皆南垂。下有无名之石兽,上有无主之荒祠。兽腹依稀青冢字,刻画认是唐人为;祠中络绎献挏酪,碧眼倒地呼阏氏。至今牧儿不敢上,飞鸟绝声马不嘶。”(《题徐芬若从军沙漠路经青冢嘱虞山黄遵古绘图赋诗咏之》)。

由以上诗歌及记载可知,青冢在清代已呈现荒凉颓衰之势,但当地百姓对青冢依然敬若神明,碧眼胡儿也时有供奉膜拜,这些都足以说明普通民众并未忘记昭君,昭君依然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

康熙皇帝玄烨巡边曾经过归化城,作有《昭君墓并序》抒发己见,别具一格。其序文曰:“匈奴梗化边陲,自周秦汉唐,无代不有。顷朕于春夏亲统六师,破厄鲁特噶尔丹于克鲁伦河西北,复于秋九月西巡,由张家口出塞,抚察我边鄙。厄鲁特败残之众,降者踵至,其头目来归者,咸予近职,开诚示信、绝无猜疑。冬十月十三日至归化城,为我兵屯成之所。城南十余里,土阜突然,传为昭君墓,即《志》所云。青冢也。昔有不得志于功名或身遭迁谪,往往托昭君怨而为诗,以写其抑郁。则在当日之怨极而悲,又不知何如。此冢之留兹土,适足为汉讥焉。我国家舆图远大,遐迩诸部落,世世臣属,奔走不暇,凡有驱策,如臂之使指,甘为仆婢而不辞。恒自缅怀先烈,敢不慎修思永。夫昭君墓何足咏也。因之有感于治理,遂成八韵。”这段序文一则言及清代破敌安边、重用降者的策略;二则指出文人士大夫托昭君出塞之事抒一己之怨的写作传统;三则视青冢的存在是对汉朝的讥讽。诗作则云:“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徽,藩落效驰驱。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诗歌一边讥讽汉朝的和亲政策,一边展现其安边定国、以诚心感化异族的豪情壮志,身为帝王的心胸和眼界实非一般诗人可比。

清代诗人无论是否到过青冢,他们在吟咏青冢时,大多都从昭君和亲效力于国家民族的高度,赞扬昭君的青史名留和千古流芳。彦德的《青冢》作于他镇守绥远城之时,诗歌以其高远的立意,堪称清人青冢诗的佳作:“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诗人高度赞扬昭君和亲之功,认为昭君和亲安边的功绩与卫霍抗击匈奴的功劳无异,由此发出羡慕昭君以身报国的心声。此外,其他诗人也有“安刘直继苏卿节,自是穹庐胜掖庭”(叶廷芳《昭君墓和友人作》)、“不共赵家讥祸水,能令虏幕息征尘”(徐树璟《青冢拥黛》)的诗句,这些一反前人咏青冢以悲愁泪恨为常态的写法,代表着清代咏昭君诗的新变。有学者认为,清人这种观念及表述方式的转变,与满清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思潮密切相关:“清代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使王昭君也追求才以致用,而公羊学派的重新兴起,那种‘夷狄’可以进而为‘中国’、‘诸夏’可以退为‘夷狄’的民族融合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清人的心理压力。故同为异族统治,清人便一反元人的态度,大唱和亲的赞歌。”这段话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人咏青冢由悲至赞的社会原因。

(三)民众口传昭君坟神奇无限

青冢作为出现较早的著名文学景观,不仅与汉匈历史密切相关,而且与民间百姓的情感密不可分。在民众口耳相传的过程,青冢的传奇与神奇,随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

“虚构乃传说的特权。传说中的事件,并不一定是现实中发生过的,传说中的人物也不一定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民间有关昭君坟的传说,多通过虚构的奇情异事和高度夸张的手法,给听众带来强烈的想象冲击。它们多以离奇曲折的情节和超人间的内容,吸引听众并表达主题,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昭君与放羊后生的故事》就讲述了昭君坟的神奇。受哥嫂虐待的放羊后生只有在昭君坟才能得到庇护。放羊后生只要钻进昭君坟的小洞内,不仅可以睡足吃饱,躲雨避寒,还能用洞中的草根、草叶治病。

《昭君坟里的家具》和《昭君娘娘借物济贫》都讲述了昭君对百姓“有求必应”的传奇故事。“古时候,土默川地广人稀,昭君坟周围村庄的人家每逢红白大事时,总要到昭君坟去借办事业用的家具。”当地的百姓只要在昭君坟南坡的小亭内上香祈祷,便可借到那些原是汉宫里的老古董器具,直至天长日久,这些老家具被耗损至光,无法再借。《昭君娘娘借物济贫》则讲述一位守寡多年的老婆婆要给独生子娶媳妇,却借不到摆酒席的桌椅,她在昭君坟前哭诉自己的苦衷。第二天她的院子里不但有了桌椅,而且连杯盘碗筷也一应俱全。从此,“三乡五里的贫苦百姓凡遇上难事,都纷纷到昭君坟去求借。而昭君娘娘呢,则是有求必应,灵验无比。”这两段有关昭君坟的神奇传说,将昭君对大众的福泽从生前延续至死后,昭君有求必应、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因大众的口碑而千古流传。直到今天,民间仍流传着“昭君坟里的家具——全是古董”“昭君坟里的东西——好借不好还”等俗语。

《金马驹》的故事则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为昭君坟的传说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听说昭君坟里有金马驹,日本鬼子认为这是发横财的好机会,都抢着来挖昭君坟,不料先是在昭君坟受到惩罚,后又在昭君坟前的芦苇丛被游击队一举歼灭。“从此之后,鬼子们再也不敢来昭君坟了,而老百姓却常常远道而来,和昭君坟里的金马驹耍的可痛快哩!”这个传说其实反映出当地百姓的内心愿望,那就是他们希望昭君如同神灵般永远存在,随时能够扶危济困、罚恶扬善,因为老百姓需要昭君这样的救星和保护神。这种与时俱进的传说,充分体现出昭君故事延绵不绝的旺盛生命力。

上述有关昭君坟的神奇传说,以夸张的叙事,非凡的事件,融入民众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信仰观念,增添了昭君坟传说的艺术魅力。美国著名旅游布扎克先生在游览青冢后曾感慨道:“我到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参观过不少帝王陵墓,但从来没有听过人民为一个妇女修了十几座墓。从这事实本身就可以表明,王(昭君)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为人民做出了贡献,人民热爱她。”时至今日,青冢作为著名的文学景观,因雅俗文学而荡起的文化情怀,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跋山涉水到此一游。与此同时,作为供人游览瞻仰的文化景观,青冢早已成为广大民众追忆怀思昭君的必到之处。

三、昭君庙

庙,旧时指供奉祖先、神佛或有功德人的地方,它与民众的信仰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据《归州志》记载:“明妃庙在州北四十里”,这里的州指归州,“州北四十里”应在兴山县昭君村附近。宋代《舆地纪胜》则记载:“汉在此(妃台山)立有昭君庙,庙庭之中,有大柏树,周围六丈五尺,枝叶蓊郁”。另外在《明一统志》中也有“乡人为之立庙”之说。唐代诗人李远的《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诗曰:“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可见由汉至唐昭君庙早已存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唐以后的文人咏昭君诗中,很少有人再提及昭君庙,大约像诗人所言:“遗庙久倾圮”(清·王大绅《王昭君故里》)的缘故吧。

有人说“传说就是为了信仰而存在,并由于历代的信徒保存传诵到了今天”。的确如此,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昭君是女神,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护神,所以将昭君庙讲述得有声有色的是民间传说。仅此而言,民间传说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无疑补充弥补了作家文学之不足。据传言,昭君庙曾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在昭君的老家兴山,一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

(一)南方安乐的明妃庙

据《香溪孕秀》言,昭君庙又名“水府庙”。昭君在出塞之前,曾回故乡省亲。来到香溪口,她将一只翡翠玉镯投入溪水中,“刹那间,碧绿湛蓝的水面上翻出了绿浪,一座小庙慢慢地浮出水面。庙里立即涌出许多人来,这些人站在庙前向昭君姑娘打拱致敬。”这就是昭君故里充满浪漫色彩的昭君庙的由来。

《明妃庙》的传说则更加精彩:“古时候,兴山人民怀念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在县城南边的妃台山上,修造了一座明妃庙。”当地的黄太守横行霸道、鱼肉乡民,欲拆掉明妃庙为自己建造花园。庙里的住持和尚智空借助昭君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影响,以昭君在妃台山显灵的计策,智斗黄太守,阻止其胡作非为。此后,“乡亲们把由这以后得到的安乐,全归功于昭君娘娘的保佑,人们到明妃庙去进香,礼拜更勤了。”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昔日的明妃庙今天早已荡然无存,但妃台山依然青黛如故,人们在妃台山上还重造了昭君亭,用以寄托对昭君的崇敬和追思之情。昭君的故乡人也依然以她为自豪:“说到昭君是远祖,骄颜喜色上眉尖”。昭君及昭君庙凭借着口耳相传的故事,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留存于民众的心底。

(二)北方灵验的昭君庙

流传于北方的《昭君庙》传说,详细描述了昭君庙的位置及建筑风格,作为文学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在鄂尔多斯北部,面临黄河的地方,有一座昭君庙。昭君坟南坡半腰,有一座不大的昭君庙,庙是马背脊梁形的,庙顶上盖着黄红色的琉璃瓦,四堵墙用红砖砌成,两扇深红色的木门,迎南而开,显得庄重肃穆。”据当地人传说,这座庙的兴建与昭君显灵、惩凶罚恶、护佑当地百姓有关。善良的人遇到灾难,只要走近昭君坟,一定会得到救助或保护,而恶棍歹人一接近昭君坟,定会受到惩罚,所以四周的老百姓因感恩昭君,祈求保佑,便在昭君坟的旁边修建了昭君庙。

由此可见,昭君庙无论是建在南方还是盖在北方,都是因为当地百姓需要从昭君那里得到支持的力量、精神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安宁,所以人们才立庙膜拜,祈求祷告,如同神佛般供奉着昭君。昭君庙早已成为南方与北地人民珍藏和寄托美好心愿的所在。

四、结 语

文人笔下的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或咏史述怀,或纪游怀古,诗人无论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大事,还是有感于个人际遇的小事,多是由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这些实体性景观作为触发点,抒怀言情,寄慨遥深,由此记录下历代诗人的心路历程,并留下令人向往的文学景观。昭君传说作为反映广大民众思想感情的珍贵资料,则以奇幻的景观丰富着人们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可以说,这种雅俗文学双重呈现下的昭君和亲文学景观,蕴含着时代政治、民族历史、文化精神、观念信仰、思维方式、民风民俗以及生命意识等方面的深刻意蕴,它们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某些感悟,或者追寻”。而且,按照文学景观的理论来看,“景观的形象,在未曾光顾或者登临的人们心里,原是很抽象,或者很模糊的。但是凭借文学的描写,人们会由此而生出丰富的联想或者想象,于是这些景观的形象便在脑海里浮现,变得具体可感。这样就会产生游览的愿望或者打算。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广告效应,超过了世界上任何职业的广告人所做的任何广告。”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期以来存在于雅俗文学中的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等文学景观,除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教育功能和审美意义之外,在今天还拥有不容忽视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

【注】文章原载于《地方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责编:李静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大昭寺付近的景点 大昭寺附近寺庙

1. 大昭寺附近寺庙

龙象般若功

【触发条件】:

70级以上,下雪天,在大雪山的石子路上到处走可以触发

【任务流程】:

会遇到扎西丹仁呼救,选择出手相救,询问缘由得知风雪谷一事

接下来护送二人回大昭寺,然后找布拉嘉措交谈并且帮忙

到大雪山(3.25)去打败剑客,和之后出现的绿珠交谈,按照绿珠的计策回去回复布拉嘉措

一直对话,然后去洛阳的胭脂铺在男人那里可以花12两购买天宫巧【依次回答[死不承认][问路]】,买完回大雪山

在大雪山入口救下绿珠然后送去大昭寺,在寺庙门口对话布拉嘉措

然后在观音殿对话,等待8分30秒后一直对话,然后去雍布堡带信

带信去找雍布堡的堡主却得知堡主一直在闭关,回去的路上会被人打昏

再度醒来时,风雪谷余孽已经攻打了大昭寺,打败沿路的风雪谷余孽,说是70级实际上差不多要80

发现断尘禅师已死,检验伤口后发现是绿珠的刀所致

绿珠解释一番后离去,很快飞鸽传书要我们在山脚一聚

在对话后到敦煌客栈找掌柜打听[身着斗篷],睡到子时从客栈往外走触发剧情

在主角不敌时布拉嘉措出现,一系列对话后再次等待8分30秒,对话绿珠回大昭寺

又是一番对话后到青城山斩杀风雪谷余孽,人躲在青城山的温泉(18.1)

温泉里的风雪谷余孽强制20回合无法聚气以及释放技能,建议站位为13

打败后回到大昭寺,回寺途中收到绿珠来信邀我们在敦煌月牙泉相见

对话后再次等待10分钟,对话绿珠后回大雪山大昭寺,对话布拉嘉措

二人喝下相忘汤,这时触发白娘子的字条,在子时到敦煌月牙阁见面

一系列对话后回大雪山大昭寺,对话布拉嘉措再次等待10分钟

将骨灰交给白娘子后再回大昭寺找布拉嘉措对话,这次帮忙清理十方地狱外的余孽

十方地狱每12小时刷新一次,共计200个怪,每次只能清理40个,最快需3天才能完成任务

完成十方地狱任务后回去对话布拉嘉措,获得阳属性镇派内功【龙象波若功】一本,但是目前只能学习到第六层。

十方地狱的蒲团多拜几次可以获得造化丹*1+洗髓丹*5+无常丹*3.

龙象后续

【触发条件】:

完成龙象波若功任务(并练到第六重),到达大雪山时收到来信

【任务流程】:

布拉嘉措来信邀请我们去大昭寺见面,对话后告诉我们前段日子寺内失火,死了一个叫龙树的僧人;

当天的守阁人叫做丹巴,虽然没有死但是也已经疯了,只知道龙树死前一直高呼"西天如来";

布拉嘉措希望我们去姑苏寻找并蒂果救治丹巴,到姑苏的石湖山庄对话陆墨萧得知在洛阳鬼市的九幽楼

对话九幽公子打听拍下之人,九幽公子不答应,选威胁或者贿赂都要战斗

打完得知被一个佩刀女子买走了,往鬼市出口走能遇到,见了面发现是绿珠,

打败旁边的神秘老头后从绿珠手里得到并蒂果,回去给布拉嘉措之后等待16分钟40秒

再次对话得知人死了,继续对话选择[寺内之人]到莲花堂找扎西丹仁对话

此时小沙弥来报信说风雪谷谷主来拜山,到山门口对话,得知风雪谷谷主秋叶客打算和布拉嘉措打赌

约定双方进行三场比斗来决胜,再次等16分钟40秒,打败小渔之后发现中计,选择阻拦三人

打败三人后回寺庙内,对话得知前代谷主秋骑鲸跑了,而十方地狱的入口也被人用火药炸塌了

前往成都杂货铺打听却得知买火药的人写下的是丹巴的名字,回去告诉布拉嘉措后,对话扎西丹仁,

这才得知龙树死前所说的西天如来 ,是龙象的最后一式,而杀死龙树和丹巴的,也正是扎西丹仁

扎西丹仁因为妒忌布拉嘉措而杀人,说出真相后扎西丹仁在莲花堂内自焚,安慰布拉嘉措后继续等待

一段时间后收到绿珠来信,前往敦煌月牙阁对话后,然后回大雪山寺庙,得知布拉嘉措打败了秋骑鲸

但布拉嘉措也即将圆寂,绿珠一直留在了大昭寺守护着那里,直到成为了一段传说。

任务结束,获得6w阅历;给波仁上师送药可以得到好感

送药一次需要送10个才给好感,10个金疮药(可以在太乙,幽州,姑苏,杭州药铺每天一共买到10个)是3点好感,

送10个九转回魂丹是4点好感,10个止血散是2点好感,10个跌打药是1点好感。

好感度为10的时候,仁波上师会告诉你西天如来的真相,十方地狱爆炸的真相以及扎西丹仁之死的真相。


2. 大昭寺附近寺庙叫什么

布达拉宫是一座宫殿,规模比较大,气势恢宏,而大昭寺是一座寺庙,主要供教徒朝拜,虽然大昭寺没有布达拉宫宏伟,但是却在佛教徒心中地位很高,大昭寺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松赞干布时期建造的


3. 大昭寺附近寺庙开放了吗

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楚布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桑耶寺、昌珠寺、萨迦寺。

布达拉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属于国家5A级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


4. 大昭寺具体位置

在地形选择上,寺院多选择环境较好,地势险要之处依山而建。建筑连绵起伏,层楼叠阁,很有巍峨耸峙、栋字庄严的气势。

僧房一般修建在寺院大殿周围,僧房与大殿紧紧相连,俨如一座小城。

农民住宅建筑方式与僧房大致相同,只是外墙的色彩上,"棒空"涂红色,土墙一般不上色,也可上自己喜爱的颜色,但不与僧房雷同。

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民居聚落的形成多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分布、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5. 小昭寺附近的寺庙

大昭寺是尺尊公主的,小昭寺是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有四位王妃,其中文成公主是侧室,尺尊公主的地位比文成公主要高。

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佛像本来是供奉在大昭寺的,小昭寺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佛像。只是多年后,金城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将二者的关系倒了个儿,成了今天的样子。


6. 大昭寺附近景点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 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7. 大昭寺在什么地方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 拉萨 市旧城区,是 拉萨 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

无论是谁,要带身份证过安检进入。

大昭寺就在八廓街里头。


8. 大昭寺周边

第一次知道康定,是因为一首被经典传唱的《康定情歌》。康定位于川西高原、甘孜州的东部,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之一、汉藏文化交汇的中心,全县面积1.16万平方千米,不仅有着神秘的藏传佛教,也有很多值得游玩的景点。

1、跑马山风景区

跑马山因为《康定情歌》里有一句歌词“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啊!”而闻名中外,也是藏区的神山之一,景区位于康定城南,登上跑马山可以俯瞰整个看到县城的全貌。

2、塔公风景区

塔公风景区距离康定大约100公里远,景区以塔公寺为核心,塔公草原、森林、河流和独具特色的藏族建筑和风土人情构成这个风景名胜。塔公寺伫立在塔公草原之上,是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非常著名的寺庙,享受康区大昭寺的美誉,寺庙附近有着上百座佛塔,形成了壮观的塔林,独树一帜,蔚为壮观。


9. 大昭寺附近的寺庙

大昭寺,85元一张门票。

开放时间:早上9:00-下午18:00。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