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公里,是古代石窟建的最多的地方。石窟群环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550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壁。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全部石窟共29座,从建筑形式上基本分为支提与毗诃罗两类,第9、10、19和26窟为支提,其余25座皆为毗诃罗。支提窟当中置窣堵婆,天然岩凿,内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诃罗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和佛龛。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

Ajanta Caves

必去理由:古代石窟建的最多的地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印度[India]

景点所在省、州: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阿旃陀石窟攻略 阿旃陀石窟简介

1. 阿旃陀石窟简介

阿旃陀石窟,始凿于公元前二世纪,一直延续到七世纪中叶。唐代僧人玄奘大师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阿旃陀石窟分为支提和毗诃罗两类。支提石窟是依循着天然岩石开凿的,中央置窣堵坡,殿内四周有建造的石柱,早期石窟装饰简洁大方,有着明显的仿竹木构造,到中后期石窟变得越来越精美。

毗诃罗石窟的风格相对简洁,陈设也很简单,殿内有石床、石枕、佛龛等物品陈列。

2. 阿旃陀石窟特点

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的石窟寺。早期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在僻静的山间,用竹、木为筋修筑并外涂草泥的小屋,用作对佛顶礼膜拜之所,后来逐渐发展成石窟寺。现发现最早的石窟寺,是公元前1~2世纪阿旃陀石窟,现有洞窟29个,窟中有石雕佛像和佛经故事人物等,大约3世纪左右,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与中国古老文化相结合,得以迅速发展,到隋唐达到高峰。

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饱满浑厚,但并不沉重晦涩,反而其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人抒怀赏心。

3. 阿旃陀石窟图片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时建成的。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60年之久。

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

云冈石窟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4. 印度阿旃陀石窟图片

狮子岩曾被与譽为世界第八大奇际。狮子岩位于科伦坡东北部的丹不拉。

是一块红色巨石。高约2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有很多故事。大致是锡兰古国摩利耶王朝时国王将王位传给了幼子,长子不服,将幼子趕走,为了怕其回来攻打,

便将宫殿建在此巨石上。后来弟弟终于回来,打败了哥哥,摧毁了他的宮殿,使之成为一片废墟。据说回来改成了寺庙,也被废弃了。攀登巨石的路很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从巨石上现存留的废墟可以看出,当时殿之规模及豪华程度。现在很难想象,们如何将那么多建筑材料搬上去的?狮子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同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齐名。

5. 啊旃陀石窟

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 ,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雕塑题材内容。

6. 阿旃陀石窟壁画

1 吴哥窟,是柬埔寨国宝,全世界最大的寺庙集合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人们都说,吴哥窟是坐落在人间的天堂。

2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那里700多个洞窟,每一个洞窟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历史,2000多尊佛像,每一个身上都留着清晰的历史年轮,书写着不朽的故事。

3 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巴米扬石窟共凿有大小石窟约750个,其洞窟样式有佛龛窟、僧房窟、会堂窟。主窟群左右两端的窟状窟中各有一巨大的石雕立佛,分别高53米和35米,神态庄重,气势雄浑。

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称,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5 印度象岛石窟属印度教建筑中的马拉他派,即利用石材或巨大岩石由外部向内开凿,形成了一座座巧夺天工 地下神殿,其营造时间较长,整个石建与雕刻装饰浑然一体,十分壮观。石窟雕像造型浑厚、雄劲而典雅,充满神秘主义的象征。

6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

7 重庆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8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9 印度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境内有34座的石窟,其中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与其它寺庙结构截然不同的是:雕刻师和建筑师们均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

10 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作为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影响力。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人们瞩目的艺术,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印度古代绘画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准也最高,因而这里被称为印度古代绘画的宝库。

7. 印度石窟阿旃陀的由来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都国度,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1.泰姬陵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它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亚穆纳河南岸,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火车3小时可到达。

  莫卧儿王朝皇帝沙杰汗的爱妃蒙泰吉·马哈尔娇艳美丽,才华过人,在随同沙杰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时年39岁。为纪念与之形影不离的爱妃,沙杰汗征调2万多名民工建造了这座陵墓。

  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之久。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中间是一个美丽的正方形花园。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是陵墓。陵墓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无比圣洁的倒影。

  陵墓的平台是红砂石,与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鲜明的色调对比。陵墓中央覆盖着一个直径达17米的穹窿,高耸而又饱满,以天空为背景,构成壮美净洁的轮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达41米的尖塔。陵墓两侧的配套建筑为清真寺,式样完全相同。墓穴为地下穹形宫殿,白色大理石墙上镶嵌着宝石。

  泰姬陵宏伟瑰丽。凌晨或傍晚是观赏泰姬陵的最佳时刻,此时的泰姬陵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纯洁、静穆和优美。

  2.马哈巴利普兰巨型浮雕

  马哈巴利普兰城又称为“七寺城”,是印度东南泰米尔纳德邦的旅游胜地,濒临孟加拉湾,早在七世纪就成为印度教的活动中心。这里有许多5-8世纪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马哈巴利普兰浮雕。马哈巴利普兰浮雕凿刻在海边两块高达60米的巨岩上,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有形象生动的神灵、魔鬼和动物的图像100多幅。此外,与巨型浮雕相距不远的海岸庙也是一个很 魅力的地方。

  3.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

  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建造,到公元7世纪才完工,工期长达700余年。30个石窟高低错落,绵延550米,环抱成新月形,俯瞰清流翠谷。石窟内有石雕佛像和壁画。大量现存壁画的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还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宫廷生活。

  4.锡克教大金庙

  在锡克教的活动中心阿姆利则市,可以看到锡克教的最大寺庙——大金庙(因这座寺庙的顶和门户镏金而得此名)。阿姆利则市是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边境城市,同巴基斯坦接壤。大金庙是15世纪由锡克教第五代宗师阿尔琼创建,后遭洗劫毁废,几经重建修复。1830年重修时,用了100公斤黄金。锡克教信奉一神,但不为神画像,也不为神塑身;锡克教不设专职神职人员,凡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主持礼拜。锡克教的寺庙一般有四个门,分别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意味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无论白天黑夜,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大金庙参观,而且从不收费。

  5.哈勒比德-贝鲁尔寺庙群

  哈勒比德和贝鲁尔是位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两个村镇。12世纪初,哈勒比德还是曷萨拉王朝的都城。哈勒比德-贝鲁尔寺庙群是印度文明的瑰宝,寺庙里的墙上全是壁画,但是哈勒比德寺庙的壁画就有1万多幅,被前来参观的西方人称为“印度的巴罗克”。哈勒比德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洗劫而逐渐衰落,贝鲁尔的寺庙保存得较为完好。

  6.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位于印度南方的卡纳塔克邦,是一尊高达17米的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像。这座巨型石雕像是印度雕刻家、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杰作。雕刻于10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恒加王朝时期。从下面到达大雄雕像脚下,需要攀登600余级石阶。耆那教是与印度教、佛教同时兴起的古老宗教,教徒虽然不多,影响却很大。耆那教的经典以和平主

义为基础,反对伤害众生,主张苦行主义。耆那教徒每12年在大雄雕像前举行一次大典。

  7.顾特卜塔

  顾特卜塔高耸在距新德里15公里的梅特乌里村,建于1193年。顾特卜是印度穆斯林领袖穆罕默德的得力将军,在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

  顾特卜塔有红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底层直径为15米,到顶部逐渐缩小为2.5米,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在顾特卜塔附近还有一些印度穆斯林的古迹。

  8.太阳神庙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石印度教的寺庙,位于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科纳拉克村,濒临孟加拉湾。神庙建于13世纪,外形是别致的太阳神苏利耶的战车,有12对巨大的石雕车轮和7匹拉着战车的石马。寺庙内的雕饰精美细腻,造型生动。

  9.耶奥拉石窟

  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的耶奥拉村距阿旃陀石窟数十公里,建于9世纪至11世纪期间,是一片开凿于峭壁上的庙宇,主要是耆那教、湿婆教和印度教的庙宇,也有几尊雕像是佛教。耶奥拉石窟中最宝贵的是凯拉萨寺庙,即第16号石窟,属湿婆教,石窟高达33米,长50米,开凿于拉喜特拉库塔王朝时期。

  10.卡杰拉霍寺庙群

  卡杰拉霍寺庙群位于印度东北部,占地21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大片,寺庙总数85座,先后建于公元950-1050年。在这个历史时期,卡杰拉霍一带是印度 佛教中米教一派的活动中心。也许这里偏远而免遭征服者的蹂躏,所以寺庙群中有20多座寺庙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好。

  卡杰拉霍寺庙群中,绝大多数都是用坚硬的河底砂岩建成,庙内有大量精美的雕刻,数百幅表现性爱的浮雕,是根据8世纪《爱经》的内容雕刻制成的,浮雕涉及的人物有天神、国君、士兵、乐师、舞者及众多平民,造型栩栩如生,是印度文明的奇葩。

8. 阿旃陀石窟在哪里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上,高低错落地分布着二十九个石窟,在文达雅山的陡崖上环抱成新月形,绵延五百五十多米,为印度现存最大的石窟遗址。

红色堡垒是1639年在德里建造的第五任皇帝沙贾汗的堡垒,红色堡垒的设计代表了莫加尔、伊斯兰、波斯、泰穆里和印度教建筑风格的融合。在1858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内部结构的红色堡垒被英国人摧毁,但是堡垒的塔楼和城墙仍然完好无损。

9.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

《玄奘之路》是202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张安福 / 党琳。

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后世僧侣不远万里赴印度求法的典范。本书以《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古籍资料为依托,通过实地对玄奘西行沿途的塔尔寺遗址、榆林窟、莫贺延碛、高昌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碎叶城遗址、怛罗斯城、巴米扬大佛、那烂陀寺遗址、阿旃陀石窟等地的考察,以当代考察与历史史料相结合的形式触摸古遗迹,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沿途的人文历史,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独特视角。

10. 阿旃陀石窟的分类描述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时建成的。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60年之久。

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

云冈石窟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甘肃石窟寺丨云崖寺石窟群

云崖寺石窟群位于庄浪县韩店乡黄草村西陇山林区。云崖寺所处山峰称主山,下有云崖寺河。清乾隆《续修静宁府志•山川志》记:“山势环抱,溪水潆洄。松杉柏桧,翠竹名花,蔚蔚苍苍,青葱掩映,且多仙踪古迹,无地不爽人心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寺分中、东、南、西、北五台……。中台左崖有白云洞,为宋僧法印所凿。”明代胡缵宗《主山白云洞记》载:“左壁有洞焉,山僧法印所辟者,其洞超夕多云。”

云崖寺石窟

石窟群包括云崖寺、大寺、朱林寺、红崖寺、佛沟寺、金瓦寺、朝阳洞、三教洞等。

云崖寺 现编号 24 个窟龛,保存石造像 18 尊、泥塑造像 55 尊,壁画约30 平方米,明代碑刻两通。主要洞窟(第 1 ~ 10 窟)分布在高约 80 米峭壁上一处突出的岩石平台上,个别洞窟分布较高难以到达。另有部分洞窟分布在山体下部和后山区内。

第 11、12、17 窟为北魏晚期开凿,时代最早。平面方形平顶小窟,或摩崖造立佛像,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三佛。北周开凿洞窟主要有第 1、2、4 窟等,为平面方形小窟,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有三佛、一佛二菩萨等。明代进行大规模开凿和重修,出现平面横长方形或方形大型洞窟,如第 6、7、10 等,一般三壁高坛基,坛基上泥塑造像,壁面泥塑小型造像,造像题材有三佛胁侍菩萨、五佛胁侍菩萨、一佛二弟子等。

第2 窟,北周开凿。平面方形平顶窟,前壁已毁。洞窟面阔2.28、进深1.65、高 1.65 米。窟内三壁前均有坛基,上有方形佛座,并各有一佛,形成三佛布局,每身佛两侧都有胁侍菩萨。佛低平肉髻,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有僧衣,袈裟下摆在佛座前作人字形分为左右两瓣,衣褶摆布流畅。菩萨残损严重,仅存轮廓。洞窟壁面泥层上有北宋政和三年(1113 年)游人刻划题记。

第4窟(北周)

第 4 窟,北周开凿。位于云崖寺窟区西部,第 3龛东侧,二龛相距 1.35 米,佛龛距崖边 3.5 米。摩崖敞口浅龛,平面半月形。龛高 3.65、宽 3.8、进深 1.03 米。龛底距崖面平台 0.6 米。龛内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间主尊佛高 2.53 米,胸部以上至头部为现代补修。双肩较圆,外披低垂圆领袈裟,领垂至腹部,露出内斜披僧祗支,僧祗支上系带,衣纹呈阴刻阶梯状。右手残,现代补修。左手亦经现代补修,作降魔印。结跏趺坐,右足押于左股上,露足,衣裾从脚腕处分成人字形向左右散开,分两层,边缘折叠。坐于方形佛座上,座高 0.75、宽 1.68、进深 0.87 米。左右胁侍菩萨身体略侧。左侧菩萨高 2.8 米。头戴莲瓣宝冠,宝缯下垂于肩头两侧。面形方圆,颈粗短,双肩略圆,颈戴尖形宽项圈,肩头有圆形饰物,下垂长带,右臂向左曲于腹部,手握莲蕾。左臂于体侧下垂,手握圆环形饰物,饰物上垂下丝带打结,披帛于正面膝下部两侧交叉,再上提至肘弯处下垂,立于方形台上。右胁侍菩萨高 2.8 米,与左菩萨同,左右对称。龛外两侧上下各有数个木桩孔,原应有木构建筑,已不存。

第6窟泥塑佛造像

第 6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7、宽 7.2、深 4.25 米。两侧壁上各开凿有两层坛台。正壁坛基上塑三个束腰形须弥座,上塑一佛二菩萨,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两侧壁塑十六罗汉,上层小坛台上分别塑有小型菩萨、天王以及城门、建筑等。

第 7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14、宽 9.5、深 6.1 米。窟内主尊造像为五佛,正壁有三个束腰须弥座,左右壁前正中各有一束腰须弥座,座上有仰莲式佛座,其上各塑一佛,身后有莲瓣形背光。两侧壁主佛两侧均有胁侍菩萨,各须弥座间有较低坛基,从现存残迹看,低坛基上也塑小佛像,属五方佛供养,与第 10 窟门侧明万历十二年(1584 年 )《主山云崖寺成碑记》载“绝顶有五方佛洞”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载“普满上修五方佛洞”相吻合。窟门左右两侧亦有高坛基,两侧各塑三菩萨 , 共六身。两侧壁上各有三道通长坛台,上有小泥塑造像,多残毁。

第 10 窟平面纵长方形平顶,窟内沿四壁设低坛基。窟内高 5.07、宽 6.9、深 8.38 米,窟门方形,上部残毁,残高 4. 54、宽 2. 59、进深 1.63 米。造像及壁画无存。窟门左右两侧各立一石碑,为万历十二年(1584 年)《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记载明代平凉韩王府重建云崖寺的情况。

第 11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内造像为一佛四菩萨,正壁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壁各有一菩萨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足遮盖于衣饰之下。另在正壁与左右壁交接角处各侍立一胁侍菩萨。三主尊头部皆残损,两身胁侍菩萨残毁。左右壁菩萨像保存较好,其服饰、坐式等和其他所见的菩萨有别,坐式与佛相同,身着交领广袖衫,于腰间系带,衣服下摆呈人字形覆盖于台座前,摆布方式和袈裟相同,帛带自双肩垂下,并在腹部前交叉上绕至左右小臂,从身体两侧垂下,飘带从双肩垂下至肘间。

第15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方形平顶敞口窟,正壁前有方形佛座,左右壁前有低坛基。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正壁佛头、手均残,内穿僧祗支,中间一层内衣系带,外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领竖起,袈裟衣角从左腕外搭下,衣纹阴刻,右膝处衣裾呈三瓣莲形,衣裾成悬裳式,分三层左右分开垂下,衣边折叠。结跏趺坐。两侧胁侍菩萨残毁。该造像及其衣裾处理形式与麦积山石窟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做法基本一致。

云崖寺石窟群于1993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与陈家洞石窟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石窟寺丨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东北25千米鲁班山峡谷中,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部分组成。始建于北周,隋、宋、元、明等时期续建重修。2001年,水帘洞石窟群与大像山石窟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远景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摩崖佛三尊像

拉梢寺“开凿于大佛崖宽约 60 米的弧形崖面上,还包括对面天书洞崖壁上的窟龛以及石胎泥塑喇嘛塔,窟区绵延300多米。拉梢寺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隋、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式喇嘛塔7座,壁画近1700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北周窟龛主要有大型摩崖浮塑或圆拱形浅龛。宋元之际,在崖面上开凿有部分摩崖浅龛。元代也开凿部分浅龛,龛内多高浮雕覆钵式佛塔。现存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为主,兼有部分泥塑。壁画在拉梢寺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壁画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周围崖面绘有诸神及众生听法场景,兼绘单幅佛说法图。有些崖面通体绘千佛、单幅或成组佛说法图。拉梢寺摩崖三像位于拉梢寺石窟群中部,坐北向南,利用凹进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绘制壁画。

雕塑主体为一佛二菩萨像,均石胎泥塑浮雕。佛结跏趺坐,禅定印,高42.3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脖颈粗短,多重项光,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阶梯状加凸起泥条,左脚掌心向外,掌心浮塑法轮。佛座为方形高座,宽17.55 米,高约 17 米,由七层浮雕组成,自上及下分别为双重仰莲、卧狮(原有九头,现存五头)、双重仰莲、卧鹿(共九只,中间一只正面卧,两侧各四只,均侧身向外卧,独角、前腿屈)、双重仰莲、立象(共九头,中间一头正面站立,两侧各四身,均侧身向外站立)和双瓣覆莲。胁侍菩萨面向佛,侧身对称立于佛两侧,高约 30 余米,戴三瓣莲式宝冠,后代重修时用沥粉堆金,面形长圆, 两耳垂肩,宝缯垂于肩两侧,浮雕多重圆形项光,颈粗短,戴尖形项圈,上着僧祗支,披巾从背后绕肘至两侧打折下垂,戴臂钏、手镯,一手在腹前手心向上托莲枝,一手于肩头两侧握莲枝,莲花置于头前,下着绿色长裙,裙边于腰际外翻打折,衣纹呈横向阶梯状。脚戴环,赤足立于覆莲上。该造像右下方刻有题记:“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 / 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 / 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 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 / 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 / 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 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 / 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 / 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 / 天下和平海安乐家 / 国与天地久长周祚与 / 日月俱永。”大周明皇帝三年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 年)。如此雄伟宏大的造像,在全国现存佛教造像中少见。反映了尉迟迥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崇佛态度。当时北周地方统治者如建平公于义营建莫高窟、大都督李允信修建麦积山石窟等,这些开凿活动带动了当时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更大规模开凿,甘肃古代石窟文化艺术又一次走向繁荣。水帘洞石窟群的开凿,也与尉迟迥密不可分,水帘洞石窟群成为渭河流域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元代是水帘洞石窟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崖面壁画全部进行重新彩绘,重修了崖面上方的木构防雨檐。1984 年 7 月,在修缮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顶部的防雨檐时,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1302 年)题记的祈福铜镜。元代还在拉梢寺及对面崖壁上开凿许多大小不一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龛。

水帘洞石窟群 千佛洞全景

千佛洞又名千佛崖、七佛沟。位于拉梢寺西北 500 米处一天然洞穴内。造像及壁画分布于洞穴左右两壁。左壁造像及壁画已无存,仅有造像残迹。现存造像及壁画主要分布于右壁,有各类大小窟龛51 个,造像 23 身,尖楣圆拱形浅龛33个,摩崖悬塑龛 9 个,壁画 300 多平方米。所有窟龛、塑像及壁画均位于一条巨龙背上,龙首朝东,龙尾处雄踞一狮。造像主要为摩崖悬塑和木骨泥塑,龛形以尖楣圆拱形浅龛为主,另有部分圆拱形浅龛。相传此处原有七身大佛,故名七佛沟,现仅存一身大佛佛头,头高 1.2 米,其他已无迹可寻。现存北周壁画为位于崖面右上部的千佛,约 1.2 万余身,第 12 龛内绘有飞天、弟子等。从现存元代壁画来看,当时对整个壁面进行重新赋泥彩绘,但绝大部分已损毁,内容有弟子像、听法图等。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说法图(北周)

水帘洞位于响河沟右侧莲花峰下, 与拉梢寺遥遥相对,山体如一朵莲花,石窟隐藏于莲瓣之间,坐西朝东,为一巨大的天然石洞。洞前绿树成荫,谷中溪水潺潺,洞顶、洞壁皆有泉水从石隙中流出,盛夏时节,雨水沿石缝淌下,形成一道水帘,故得此名。洞内壁画面积约 136 平方米,左壁壁画 16 幅 88 平方米,大多为北周原作,部分经宋代重绘,其中第1 幅面积最大,主尊为站立说法佛像, 两侧胁侍弟子、菩萨及力士像。壁面保存较多的供养人像。画面中的塔、菩萨宝缯、龛柱等局部位置用浮塑技法,与麦积山石窟第 4 窟飞天壁画中薄肉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显圣池北距拉梢寺约 1.5 千米,为一天然洞窟,洞深 8 米,高 20 余米,宽 30 多米,原窟内左右两壁均有造像和壁画。从现存残迹来看,左壁原有一佛二菩萨摩崖造像,佛仅存痕迹,菩萨的木桩及泥胎尚部分保存,仰莲台座尚清晰可辨。洞内壁画位于右壁上方及转角处,共有 13 幅,90 平方米。为北周和隋代遗存,内容有千佛及佛、菩萨说法图等。

石窟群保存有一些供养人榜题,有姚、焦、权、梁等姓氏,他们不仅为当地大姓,且多出自氐羌等少数民族,当时以尉迟迥为代表,汉、羌、氐、鲜卑等部族共同兴造水帘洞石窟群,成为胡汉民族共同的祈福之地。水帘洞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同一地域的麦积山石窟多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