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产地范围为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新农乡、青山乡、黄鱼圈乡、万金塔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公矮二号”,“公矮五号”等适宜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选择厚层黑钙土,深层土质为棕红色,耕层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7.0至8.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时间: 4月25日至5月10日。

2.种植密度:垄作每公顷不高于75万株,平播每公顷不高于95万株。

3.生长期管理:拔节到孕穗期结合中耕培土和浇水,进行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30m3。收获前30天内禁止追肥

4.收获:谷穗80%的籽粒达到成熟时收获。不同品种单打、单收、单贮。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谷子原粮→清理(磁选)→砻谷→碾米→精选→定量→包装→检验→入库。

五、贮藏

小米安全贮藏的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常温下密闭保存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小米粥黄粘适口,绵甜爽滑。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含量:9.5%至10%;直链淀粉:15.0%至22.0%;胶稠度:90㎜至98㎜;粗脂肪:2.5%至4%;维生素B1:3mg/kg至5 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这个小米曾被末代皇帝定为皇家贡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之红石砬小米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走遍中国发现地标——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是吉林长春农安县的特产。红石砬小米基地地处农安东部松花江西岸。由于其独特的资源条件形成了耕层通透性好、土壤养分丰富使红石砬小米具备了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煮熟的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凉饭不回生。煮熟的小米粥更是黄粘适口,绵甜爽滑,唇齿留香等独一无二的产品质量。红石砬小米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感官特征

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煮熟的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煮熟的小米粥更是黄粘适口,绵甜爽滑,唇齿留香。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历史渊源

红石砬小米名称的由来。据《农安县志》记载 ,红石砬小米栽培、种植和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小米产地土质呈棕红色和当地被人们称之为“红石砬”,因此,人们就习惯的把当地所产的小米称之为“红石砬小米”。红石砬小米名称有史料记载源于《农安县志》第二章:农业关于对谷子生产的描述。原文为:晚清溥仪时期,曾挑选上等“红石砬小米”运往长春供皇宫御用。

据《农安县志》记载,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清朝政府为扩大粮食生产,开放吉林部分禁地用于招垦。关内流民试种五谷,因粟麦“保岁易为”的特征,故以粟麦居多,鲜有水稻

经过长期的种植实践,到了 1882年(清光绪八年),人们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并不十分适宜小麦生长,因而逐渐淡之;同时却发现该地区小米的长势良好,并且米粒饱满、味道香浓、颜色呈金黄色,真可谓色香味俱全,且产量丰富,故此沿袭耕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时的农业种植格局为“三成种谷,二成种秫(高粱),二成种豆,一成种麦,一成种杂粮,一成种罂栗”。红石砬小米的种植面积占当时种植总面积的30%,不仅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并且有着便利的水上交通——松花江水运。因此各地的粮商纷纷云集于此,一时间松花江面船来船往,运销频繁,红石砬小米交易空前繁荣。

至伪满时期,末代皇帝溥仪十分喜爱吃小米,是早餐必备的食品,溥仪迁都长春后,曾将红石砬小米定为皇家专用小米,命当地官员每年贡奉红石砬小米。因此,红石砬小米又被当地人称为贡米。不仅销往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周边省市,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

经过历代红石砬劳动人民辛勤耕耘以及对红石砬小米的研究栽培,目前,红石砬小米基地已经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红石砬小米先后获得: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名牌产品”称号、“吉林著名商标”、“吉林省销售市场最佳养生保健产品”等荣誉称号。2005-2009年连续参加了五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被评为金奖。连续九届参加中国长春农业食品博览会及交易会获得最佳畅销产品称号。红石砬小米已经走出省内,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的产地资源优势

地形优势

红石砬小米基地地处农安县东部,松花江西岸。分别与松原市扶余市、德惠市为邻,年均气温4.9度,无霜期146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西部和西北部略高,东北部略低,地貌有台地、川台、沙地三大类型。四季分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基地横跨农安县靠山镇、新农乡、万金塔乡、黄鱼圈乡、青山乡等5个乡镇及多个行政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红石砬小米特有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

气候特点是温度、雨量、光照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9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 7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3.2度,年日照时数为2590小时。基地地处纬度比较高,日出早,日落晚,并且中午阳光特别充足,对谷子的生长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降雨为507.7毫米,降雨量的年内分配,多集中于六月至九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而作物播种期的四、五月份雨量最少,仅占年雨量的1 0%。五、六月份为全年蒸发量最大的月份,约占年蒸发量的34%。春雨少、春风大、蒸发强,“春旱夏涝”与红石砬小米的“早宜旱、中宜湿、后怕涝”的需水规律相适应,这正是红石砬小米得以丰收的坚实基础。无霜期按有效无霜期计算为126天至146天。初霜日期一般在九月下旬,终霜日期在五月上旬。有利于红石砬小米干物质积累。

丰富水源

红石砬小米产区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备。松花江、伊通河、新开河穿境而过;有大中型水库4座;波罗湖是吉林省第三大自然泡塘和湿地。全县共有大小河流43条。水资源总量为46 95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2 1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 600立方米,重复量1 800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非常好,经检测各项指标已达到矿泉水的要求,又有自然形成多处泉眼,造就了红石砬小米胶稠度(胶稠度≤98mm)适中,不粘,适口性好的特点。

良好的土壤

红石砬小米产区土地平整,土壤疏松、透水、透气,保存养分性能好。基地土壤深层土质均为棕红色。速效氮为87mg/kg——115mg/kg,土壤有效磷为15mg/kg——21mg/kg,土壤速效钾为140mg——165mg/kg,同时,含有铜、铁、锰、钙、锌、镁、钼、硒等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由于其特殊的水质、土壤、气候形成了耕层通透性好、土壤养分丰富的独特农作物生长环境。红石砬地区特有的土壤使红石砬小米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蛋白质和粗脂肪较高的独有质量特色,因此,红石砬小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人文因素

农安县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汉时为扶馀国属地,当时的农安是扶馀的都城;公元410年后属高句丽扶馀城。唐灭高句丽后为渤海国扶馀府境。辽改扶馀府改为黄龙府,统辖五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归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管辖。清初属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嘉庆五年(1800年)设长春厅,农安属长春厅境地。光绪八年(1882年)于农安城分设经历;1969年隶属于长春市至今。

据史料记载 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垦。关内流民试种五谷,因粟麦“保岁易为”的特征,故以粟麦居多,鲜有水稻,直到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于该区域条件不适合麦生长,逐渐淡之,而粟则长势良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且粒小、色黄、味香,故此沿袭。在晚清时期曾得到溥仪的夸赞,更是让红石砬小米名扬四海,远销八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本地区就以种植谷子为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占农业生产总量的近四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土壤,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谷子生长的良好气候。世世代代从事谷子生产,总结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78年到2000年的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阶段。

2001年到现在,农业加快了向有机农业的转变,开始订单农业,推进了现代有机农业建设的大发展。

地理标志文化:红石砬小米

附:地理标志红石砬小米的小知识

红石砬小米为吉林省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石砬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新农乡、青山乡、黄鱼圈乡、万金塔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

概念链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将其定义为:“其标志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有关”。我国2001年修订后的《商标法》也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其第16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从TRIPS协议和我国《商标法》可以看出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种商品来源于一成员方地域内,或此地理内的一地区并且该产品的特定品质、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本文作者:王浩为高级工商管理师、跨界创客、资深策划人、欣润百草莱阳慈梨膏联合创始人、中国地理标志文化产业的发起人与倡导者、“走遍中国发现地标”中国地理标志产业文化推广活动发起人、万慧智库研究院地理标志委员会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燕子沟红石滩:海拔2500余米(有大片的红石滩)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燕子沟红石滩,海拔2500余米,在这里可见大片的红石滩,这里的石头无论大小,都呈艳丽的铁锈红。阳光下,这些红石头在溪流间、山坡上、灌木丛中十分耀眼,一旦遇上雨水冲刷,红石就会变得鲜红如血。据说,红石头如果离开这里,就会变颜色,不再是红的了。

《蜀山之王——贡嘎雪山》贡嘎雪山燕子沟风景区位于世界极高山之一贡嘎雪山东坡,贡嘎山风景奇美无比,尤其是东坡的燕子沟,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燕子沟又称“贡嘎红石之谷”,燕子沟低海拔现代冰川、森林、山峰和温、冷泉、珍稀动植物荟萃,红石绵延20多公里;燕子沟景区内有8个植物带,接近6000种植物:景区生活着4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39种属国家保护动物。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描写了一处世外仙境“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其实就是西方人对于东方雪域净土的印象,它的核心就是贡嘎山燕子沟。
作为胜乐金刚坛城东大门所在,燕子沟拥有诸多自然和人文奇观,冰川、雪峰、彩林、温泉……其中最为神奇者当属红石。

胜乐金刚坛城,据贡嘎将真、唐东杰布、贡嘎活佛及近代贡嘎七圣等大德修行者的记述,莲花生大士曾经授记贡嘎山为胜乐金刚的坛城和道场,是藏传佛教四大圣山之一。噶举派的高僧大德们认定,这就是胜乐金刚的化身和主坛城东大门。

相传,大自在天共有24处宫殿,分布在各个地方。佛主化身胜乐金刚收服大自在天的时候,将大自在天的24处宫殿变为了自己的24处坛城。其中的一座,就是眼下这个的地方,这就是位于中国四川的一座胜乐金刚的坛城。

胜乐金刚坛城中央是一棵高大的树,树干分叉出枝干,寓意着佛父佛母互相依靠。坛城由四面金刚墙和四柱金刚杵组成,坛城顶部八瓣莲花代表着藏传佛教中的八大佛母,分布是金刚亥母、阎罗王母、愚蔽母、守护母、威慑母、簪芝噶佛母、吉祥天母和手印母。据高僧大德们授记,虔诚供奉修持胜乐金刚,能清净一切众生身、语、意的细分业障,开显平等性智,速证佛之自性身,进达佛的世界。

在藏传佛教中,在印度的胜乐金刚道场,信徒们自古以来用一种红色物质来供奉胜乐金刚的佛母——金刚瑜伽母。这种红色物质梵文音译为“圣德拉“,农历每月25日,“空行大海”的日子,意思是“无数菩萨集会的日子”,在这一天,如大海量的空行勇父和空行母将在胜乐金刚的道场上空撒“圣德拉”,圣德拉像阳光一样落地,给胜乐金刚献贡,来供养胜乐金刚。同样作为胜乐金刚的道场,贡嘎山周围落了很多“圣德拉”,由此形成了神秘的红石。燕子沟是胜乐金刚道场的主坛城东大门所在地,撒落的“圣德拉”最多,因而红石的规模最大。

踏访红石砬子

红石镇位于柳河县西南部,距县城55公里,距柳河南部重镇三源浦10公里,因境内有一红石砬子山而得名。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第四次临江保卫战的主战场。1947年4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以红石镇、兰山为中心展开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八十九师和五十四师一六二团,取得了中国军事史上有名的“柳南大捷”。2016年,柳河县委党校挖掘柳河红色教育资源,在红石镇踏查“柳南大捷”战斗遗址,红石镇政府秘书王忠林给笔者提供了很多线索,并陪同采访知情人。在其后的接触中,每次和他交谈,都有很大收获。2017年年底,他又给笔者提供一条线索:孙述周创作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母本。

回到县城,笔者开始查阅有关孙述周和《血盟救国军军歌》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后大致是这样: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天,清原人孙铭武(字述周)目睹日寇的侵略暴行,与曾在日本留学的老友张显铭相约返乡。孙述周与其兄孙铭久、其弟孙铭宸一起发动亲友、同乡组织抗日武装。张显铭策动辽宁公安大队第28中队李栋材部哗变。10月16日,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在中寨子村孙家大院,创作了《血盟救国军军歌》。10月19日,孙铭武、张显铭与李栋材的二十八中队400多人,集合于清原县大苏河乡,唱着军歌,宣布起义,成立“血盟救国军”。大苏河血盟誓师后,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等人先后到新宾、柳河、通化桓仁等地秘密联络各界人士共同抗日,不久队伍开往通化、柳河。

红石镇是当年新宾到通化的必经之地,这里群山环绕,易守难攻,适合隐蔽游击作战。孙述周等首领从长远军事战略考虑,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为了进行长期斗争,队伍驻扎后进行整编,推选孙述周为总司令,李栋材为总指挥,张显铭为总参谋。全军编为5个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小队。同时申军纪、编典籍,整个队伍秩序井然,士气大振。

血盟救国军在红石周边的蝲蛄河、兰山、柞木台子等地与伪东边道司令于芷山的伪军多次交战均取得胜利,队伍扩大到1000余人。1932年1月,血盟救国军与前来围剿的伪军在三源浦附近的大牛沟激战,又一次击溃伪军。1月18日,于芷山以谈判为名将孙述周等20余名官兵骗到三源浦,当夜将孙述周等人全部杀害。又连夜包围了李栋材率领的救国军余部,除部分人员突围外,李栋材等140余名官兵被俘,后被杀害。

血盟救国军解体后,孙铭宸带领余部参加了唐聚伍的辽宁民众自卫军。《血盟救国军军歌》随着他们的传唱在爱国人士中流传开来。1933年,聂耳到热河慰问前线战士,在采访中听过东北义勇军战士们传唱这首歌。回到上海后,聂耳将包括《血盟救国军军歌》在内的采访材料交给田汉,最终两人共同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如今,血盟救国军被普遍认为是辽东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份按烈士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的名录中,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孙述周)排在了第一位;同时,《血盟救国军军歌》被认定为我国最早的一首义勇军军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母本。

年初,笔者两次到红石镇踏访。当年血盟救国军驻扎的红石镇叫红石砬子村,红石砬子山位于村南,红石河穿村而过。后来红石砬子村以河为界分为两个村,即今天的红石村和进化村。由于年代久远,笔者遍访红石镇老人,无人知晓血盟救国军具体驻扎位置。根据笔者访问到的一些信息,结合当地人传说红石砬子山上曾经有过大刀会,白天去三源浦打鬼子、晚上回来操练的说法,笔者推测,血盟救国军是在红石砬子山下东北角附近挖的地窨子里居住的。

虽然踏访没有得到令我们满意的结果,但是红石砬子无论是作为一个村名还是一个山名,何其有幸能成为辽东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的根据地,见证了孙述周等抗日英烈的英雄壮举。

望着黛青色的山峰,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群手持大刀长矛、土枪土炮的义勇军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山脚下出发,激昂的军歌在上空缭绕:

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去唤醒全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起而杀敌!起来,起来!我们要团结全国民众,去战斗,战斗,战斗!…………

作者:孙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