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资源

榆树市座落在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自然条件优越。盛产的玉米淀粉含量达67%,榆树大豆驰名中外。近年来,榆树市粮食年产基本稳定在25亿公斤的阶段水平上。以猪、牛、禽、渔、果、菜、烟、杂八大生产基地为主的多种经营和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榆树大曲酒城法国马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吉期”牌速冻精分割牛肉、猪肉,被俄罗斯远东地区誉为“吉林牛肉”、“吉林猪肉”。( 榆树)

内蒙古的资源和物产?

内蒙古是我国跨占经、纬度最多的省区,南自北纬37°24'起,北达北纬53°23',南北跨占纬度15°59',南北直线距离约1700多公里。东起东经126°04',西抵东经97°12',东西跨占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公里以上。

内蒙古毗邻省区最多,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接壤。

内蒙古的稀土、铌、铍矿、硫铁矿、冰洲石、蛭石、玛瑙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之首。

内蒙古草场居全国“四大草场”之首。从大兴安岭至居延海,绵亘2000多公里,面积达13.2亿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3,超过全国总草场面积的1/5。

内蒙古林木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共有2.4亿亩。其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优良木材供应基地。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均耕地3.6亩,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水面总面积为1300万亩,人均水面占有量0.64亩,居全国之首。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达赉湖,是我国最大的草原淡水湖,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

内蒙古风力资源占全国风能总量的1/3,达五点四亿千瓦/年,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是我国最大的煤田。马奶酒,风干牛肉,壁画,奶烙,还有稀土

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县河灯歌节

无数河灯漂在水中,恍如繁星,岸边的山歌大赛热闹非凡,各地游客摩肩接踵,喝彩声不断……这是在广西资源县举办的特色活动——河灯歌节的热闹景象。

近年来,资源县在充分开发自然景观的同时,深挖民俗文化,做出了河灯歌节品牌,“民俗文化搭台,生态旅游唱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介绍,放河灯是资源县当地百姓每年中元节自发的祭祖祈福风俗,1995年起,资源县对其加以引导,把当地百姓唱山歌、放河灯的习俗加以整合,形成了“七月半”河灯歌节。从第一届到今年的第十七届,资源县河灯歌节从小到大,一步步完善和创新。现如今,河灯歌节已被赋予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抓手。

“河灯歌节时,大家亲手做河灯,每人提一个灯到江边漂放。”资源制灯艺人唐寿生说,当天还会举办唱山歌大赛,参赛者不仅要以山歌的形式进行开场白,在斗歌环节上,还要用山歌,机智应答对手提出的各种话题。

如今,每年一届的资源河灯歌节无论是对当地旅游的直接带动,还是对相关产业的促进,都相当可观。每年河灯歌节期间,数万人云集县城及各大景区景点,不仅为当地带来大量直接收益,而且,这期间正值当地农副产品大量上市,农户通过销售农产品也受益颇多。据当地政府部门介绍,受益于河灯歌节的推介作用,近几年,资源县年旅游人数保持10%以上增速,2014年接待总人数为466.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5.01亿元。

在大力推介河灯歌节品牌的同时,资源县还加大投入,做好配套设施。资源县投入1.8亿元,从县域南部的枫木村西部的三个少数民族乡开始,进行风貌改造,融入桂北特色民居的坡顶青瓦、白墙花、小青瓦以及苗、瑶族吉祥图腾蝙蝠荷花装饰等元素,使游客一进入资源境内就感到浓郁的地方特色。

此外,资源县还投入5150万元,在县城资江两岸修建了河灯文化长廊风雨桥、民俗博物馆、休闲步道、文化广场等及其他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投入1000万元,对县城进行了夜景美化、亮化;投资4120万元,修建了五座旅游公厕、五排河游客接待中心,新(扩)建了景区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公厕、地质展陈馆等……极大地改善了资源县旅游服务品质。

宏村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安徽黄山(1990.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第二,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和宏村这两个安徽古村落奇迹般地保留了这种已近消失或者已经发生改变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距距屯溪54公里,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第三,中国大运河(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

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中国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江南水乡上,自北向南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后,大运河地位衰落。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扩展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景观遗产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如今的形式;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花山岩画是中国53项“世界遗产”中仅有的五项文化景观。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界的特有景观和生物。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世界农业遗产

从2002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启动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

国际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正式开展了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的范畴,已经在中国计划开展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有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古村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运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2.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1990年,黄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旅游胜地。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包括200多个大小景点。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

3.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应该突出宏村特点,画里乡村宏村的秋季相遇,接着介绍宏村的来历,如宏村镇,古称弘村、七侠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4.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米酒

黄山市有三区四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黄山市以山地为主,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世界旅游胜地黄山,齐云山,西递宏村,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歙县古城,牌坊群,徽商,徽班,徽菜发源地,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五成米酒,臭鳜鱼

5.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

1、中国(55个)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9年7月5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位居第一位。

中国的世界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万里长城(1987)、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杭州西湖(2011)等。

2、意大利(54个)

意大利自1978年6月23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大利世界遗产共有54项(包括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49项),含跨国项目6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2项),在数量上列居世界第一。

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罗马历史中心区(1980)、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区(1982)、威尼斯及其潟湖(1987)、马泰拉的岩洞民居(1993)、那不勒斯历史中心(1995)、锡耶纳历史中心(1995)、阿马尔菲海岸景观(1997)、庞贝考古区(1997)、维罗纳城(2000)等。

3、西班牙(47个)

西班牙自1982年5月4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班牙世界遗产共有47项(包括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 41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2项),含跨国项目4项(文化遗产2项、自然遗产1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3位。

西班牙的世界遗产:布尔戈斯大教堂(1984)、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1984)、安 尼·高迪的建筑作品(1984)、科尔多瓦清真寺(1984)、西班牙塞哥维亚旧城及其输水道(1985)、托莱多古城(1986)、塞维利亚大教堂(1987)、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音乐宫(1997)等。

4、法国(44个)

法国自1975年6月27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法国世界遗产共有44项(包括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39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项),含跨国项目3项(文化遗产3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4位与德国并列。

法国的世界遗产: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1979)、凡尔赛宫及其园林(1979)、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1981)、奥朗日的古罗马剧场和凯旋门(1981)、加尔桥(1985)、巴黎的塞纳河畔(1991)等。

5、德国(44个)

德国自1975年加入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德国世界遗产共有4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4位与法国并列。

德国的世界遗产:亚琛大教堂(1978)、维尔茨堡宫的宫殿、花园和广场(1981)、洛尔施修道院教堂(1991)、科隆大教堂(1996)、柏林的宫殿和公园(1999)、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像(2004)、雷根斯堡古城(2006)等。

6、印度(37个)

印度自1977年11月14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印度世界遗产共有37项(包括自然遗产7项、文化遗产29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6位。

印度的世界遗产:泰姬陵(1983)、科纳拉克太阳神庙(1984)、法塔赫布尔西格里(1986)、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1987)、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1999)、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2004)等。

7、墨西哥(35个)

墨西哥自1984年2月23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墨西哥世界遗产共有35项(包括自然遗产6项、文化遗产27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7位。

墨西哥的世界遗产:帕伦克古城和国家公园(1987)、墨西哥城历史中心(1987)、特奥蒂瓦坎古城 1987)、瓜纳华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1988)等。

8、英国(31个)

英国自1984年5月29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英国世界遗产共有31项(包括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26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8位。

英国的世界遗产:“巨人之路”及其海岸(1986)、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1987)、哈德良长城(1987)、伦敦塔(1988)、爱丁堡老城新城(1995)、多塞特郡和东德文的侏罗纪海岸(2001)等。

9、俄罗斯(28个)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淡水湖泊,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地貌景观多种多样,再加上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人文城市景观和特殊的北国风光。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俄罗斯世界遗产共有28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9位。

俄罗斯的世界遗产: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相关建筑群(1990)、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红场(1990)、基日岛的乡村教堂(1990)、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的白色建筑群(1992)、贝加尔湖(1996)、勘察加火山群(1996)、喀山城堡历史建筑群(2000)等。

10、伊朗(23个)

伊朗自1975年2月26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伊朗世界遗产共有23项(包括自然遗产1项、文化遗产22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10位。

伊朗的世界遗产:伊玛目广场(1979)、巴姆古城(2004)、帕萨尔加德(2004)、波斯花园:伊斯法罕四十柱宫(2011)、古勒斯坦宫(2013)、亚兹德历史城区(2017)等。

6. 宏村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

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7. 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安徽省的宏村和西递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8. 宏村 文化遗产

晋祠

晋祠于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它是集我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长,在后来的各个朝代都有修建扩充,加之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所以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木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之首。

悬空寺

建于北魏后期,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山西大同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之上,它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最初叫"玄空阁",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又是同音,因此得名。

9. 宏村 世界遗产

1999年,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 的传统风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 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 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 价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20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 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 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 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 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西递、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深刻体现了人 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 阁、刺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村头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四柱五 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 堂题为“书 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 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 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 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其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 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 雅,意趣横生。

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 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 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 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10. 宏村传统文化

西递好玩,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