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艺术的前世今生

杭商传媒特约撰稿人 费建明/文

编辑/任小青

2007年,我随中国丝绸博物馆组织的“重走丝绸之路”队伍到访过敦煌莫高窟;今年6月,我又相继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参观。中国的石窟艺术久远、精美、浩瀚,集中体现了雕刻、绘画、彩塑建筑佛教的融合。怎么才能让参观者轻松获得中国石窟艺术的基础概念,更好领略石窟艺术的精妙与神韵,我突然萌生了写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中国石窟艺术的念头。

敦煌莫高窟

许多人一定想要知道“石窟的定义是什么”?一句话,石窟即河畔山崖间的寺院。在石窟中表现的宗教内容与平地上的寺庙是一样的,不同只在于艺术表现形式。石窟是在山体中凿出洞窟、佛佗、菩萨、供养人等,而平地寺庙是用木头、泥土、砖瓦构建庙宇,塑造佛像、菩萨、供养人等。石窟有塔堂窟、佛坛窟、佛殿窟、僧房窟等,寺院中有旗杆、山门、大雄宝殿、诵经堂、僧房等。明白了这一定义,再去参观石窟就会容易理解很多。

中国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印度,经贵霜帝国(现巴基斯坦中部阿富汗东部和印度北部)传入西域,即中国现在的新疆喀什和田拜城,后传入甘肃,在尼雅遗址楼兰遗址、敦煌和麦积山都有石窟遗存。

佛佗释迦牟尼

现存最早的印度石窟,位于比哈尔邦的巴拉巴尔山。早期印度石窟的特点是简单朴素,没有装饰雕刻,因为信奉小乘佛法,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每人心中的佛有不一样的美,所以就没有佛像。至公元5世纪,进入晚期的印度石窟就注重了石窟的装饰雕刻,也因为信奉了人人都可成佛的大乘佛法,就根据佛经对佛的描述,“头顶有肉髻,眉间有白毫,肤色金黄”,塑造出了佛佗释迦牟尼的形象。

十九世纪初发现的阿旃陀石窟中有一幅壁画可以作为印度历史文化的代表作,作品用晕染手法描绘了一个忧郁的王子仿佛要破壁而出,周围有些侍从,应该是反映释迦牟尼出家前的情景。印度佛教在公元8世纪后受到印度教、伊斯兰教的冲击,就不再开凿石窟,至今现存的佛教石窟约400个。所以说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兴于中国。

云冈石窟

中国各地石窟开凿发展的顺序排列是:公元3世纪—克敦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南北响堂石窟—关中唐代石窟(彬县麟游、耀县)—陕北宋金石窟(万安禅院、石泓寺、钟山)—广元石窟(千佛崖皇泽寺)—安岳石窟(卧佛院、毗卢洞、华严洞)—大足石刻北山宝顶山石刻)—杭州飞来峰造像剑川石钟山石窟。此文篇幅有限,只简单介绍三大石窟及我所在的杭州飞来峰造像。

龙门石窟

印度石窟先传至西域于阗国(现新疆和田)、龟兹国(现新疆库车、拜城、阿克苏一带)。在和田丹丹乌里克10号寺址中的蚕种传说绘板。在拜城克敦尔石 窟38窟,有10米高的大像、有精美绝伦的券顶壁画 ,有佛佗的本身故事70多个(佛佗成佛前的本身故事共有500多个)。克敦尔石窟被现代石窟艺术家誉为莫高窟第二。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由僧人乐僔第一个在此开凿洞窟,为表达没人可以超越的决心,所以取名“莫高窟”。经前秦、北魏、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1200年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煌壁画:飞天

当年我在莫高窟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彩塑与飞天。莫高窟因处于沙漠地带,不适合石刻,所以佛像多采用泥塑彩绘和壁画。壁画中的飞天也可称之为菩萨或护法,她们头梳双髻,腰系长裙,长巾飘舞,体形窈窕,加上手持各种乐器,极其生动,极具美感。而在童子飞天这幅堪称莫高窟飞天精品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飞天形象趋向于中原风格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化。说明了在外来文化传播中,接受一部分,创作一部分也成为一种风尚和潮流,而这里所指的创作就是融合当地的文化艺术。因莫高窟洞窟内在2007年就不能拍照,所以我用了一张专程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内拍摄的复制莫高窟322洞窟的像。

麦积山石窟

中国石窟在纷乱的南北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北朝北魏在大同云冈形成了云冈石窟,后期在洛阳建成了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成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后来把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列为第四大石窟。源于印度,兴于中国的石窑艺术绚烂于世,成为世界佛教史和世界艺术史中最灿烂夺目的瑰宝。

高僧曇曜雕像

大同云冈石窟入口耸立着著名高僧曇曜的雕像。曇曜是云冈石窟的最早开凿者,也是第一个把佛和皇帝融为一体的僧人,所以曇曜有资格站在云冈石窟入口处。北朝北魏在大同云冈形成了“云冈模式”,主要的雕像为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和五帝佛像,曇曜主持开凿的16号一20号五个石窟的佛像就象征着北魏的五个皇帝。云冈石窟的佛像形体高大健硕,和南朝在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杭州飞来峰石窟的佛像形体秀骨清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但北魏后期孝文帝引进南朝文化,云冈石窟也出现了秀骨清像和褒衣薄带装。现在云冈石窟洞穴内已不准拍摄,但最近由新华社推出的“云冈石窟全景漫游"视频,正好能弥补参观者的遗憾,第6窟中的三千六百余尊佛像富丽堂皇,精湛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佛像

至唐代龙门石窟达到鼎盛,也即中国石窟的第二个高潮。贞观15年,建万佛洞。唐高宗上元三年,建奉先寺。公元600多年,建大卢舍那像,据民间传说,大卢舍那像是武则天的化身造像,虽然没有石刻题记为证,但老百姓愿意相信这一说法。惠简洞的弥勒像双腿平行下垂,看经寺千手千眼观音,都对后世佛像开了先河。

在龙门石窟观摩,心中不禁隐隐作痛。随处可见空空的石窟和残损的石像,如若把龙门石窟喻作一件庞大的佛教艺术精品,现存的也许只是十分之一、二的残件。

龙门石窟残损的石像

盛唐之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佛教也不再能实现大一统的样式。主要分成莫高窟由曹氏家族继续开凿;吴越国王钱俶在杭州飞来峰建群佛石像、烟霞洞18罗汉像、石屋洞五百罗汉像;四川的前蜀和后蜀开凿了安岳圆觉洞石窑,建地藏菩萨像与十王像。这时期的变化是给印度的佛与菩萨找中国的家,如把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把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道场。也把中国的神灵人物融入进佛教石窟,如玉皇大帝。北宋开始祖师崇拜,中国的禅宗等高僧圆寂后也逐渐进入佛堂和石窑受信徒膜拜。两宋之后,辽、金、西夏、大理、元朝,也有在各地开凿少量石窟,但基本传承了唐宋的艺术风格,当然也有在佛像的服饰、形体、色彩方面作些变化,如加入藏密教的绿色,如把西游记这一世俗故事的人物吸收进佛门石窟。到元朝之后,中国的石窟开凿基本停止。

杭州飞来峰群佛石像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落后、混乱,受欺凌受摧残的五十年,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见证了历史留下的伤痛。

首先是外国考古学者、文物贩子的盗窃掠夺给中国石窟艺术的完整性造成严重破坏。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以交易的借口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精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6000余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盗走一批经卷写本,并盗走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敦煌莫高窟佛像

云冈石窟的三世佛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却缺失了完整的一尊佛像,应该是被盗走的。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这种缺失了石像的石窟很多,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的博物馆中有不少中国的石窟佛像。

其次,中国的石窟艺术瑰宝都遭遇了岁月风化和反佛教行为的摧残。如云冈石窟第16号洞窟的主佛是释迦立像,但因沙岩石风化,造成佛像腰部以下都垮塌了。同样使人心痛的是有些石窟明显留下了打击破坏的痕迹,不信佛就去毁坏佛像,历史上就有著名的“三武灭佛”。石窟艺术是不可再生的文明遗珍,所以参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使我们既惊叹于先民的技艺,又为中国的石窟艺术瑰宝所遭受的损毁心情沉重怅惘。

云冈石窟佛像

中华石窟艺术瑰宝亟待受到保护。1944年1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喜见石窟艺术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与修缮。1950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1952年成立了大同市古迹保养所,后经多次更名,于2006年正式成立了云冈石窟研究院。2008年,又正式成立了龙门石窟研究院。近年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法国博物馆合作,将流失在外的敦煌宝物以高清影像上传,供世界学者、爱好者观摩、欣赏。中国丝绸博物馆近年则承担了修复莫高窟中发掘出的破损纺织品文物的重任,已有显著成效。云冈石窟第5窟前的木结构楼阁,是三百年前唯一留存的建筑,其他石窟前的红墙是近年新修建的。我们祈愿所有幸存至今的石窟艺术珍宝可以流传百世。

历史在这里凝固

中国的石窟艺术经历了从印度传入,融合进中国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达到世界石窟艺术的顶峰,又遭受了岁月风化、盗窃掠夺和人为破坏三重摧残,所幸现在正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投入巨资进行保护与修缮。这就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前世今生。供大家参考了解。

(作者系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国际丝绸联盟名誉秘书长。)

Hash:bf2890d6cbdb7b30bd769e4455a897268ad239ab

声明:此文由 杭商编辑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