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佑义门世家宅

陈鼎佑义门世家宅

时代:明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进贤县下埠集乡柯溪西陈村简介:古建筑宅座东朝西,斗砖木架结构,面宽3间3进2天井,前一进有楼,后一进无楼,面积225平方米,高7.2米,内有木雕,宅前有古樟一棵。宅内挂有清代乾隆年间曹秀先撰并书“藜火光摇书案月,笔花香染墨池春”嵌瓷木板对联,陈鼎佑“义门世家”宅,陈鼎佑“义门世家”宅简介,陈鼎佑“义门世家”宅-南昌市进贤县陈鼎佑“义门世家”宅旅游指南

义门陈氏英才辈出:义门客家陈氏人文精英概况,看看都有谁?

义门客家陈氏,源自虞舜,始于妫满,封于陈国,迁于齐,相于汉,发自太丘,衍于颍川,帝于南朝。派衍江州义门,发祥福建汀州,播迁神州大地。中原汉民五次大迁徙,两宋之际义门客家诞生,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据全国各地义门客家陈氏族谱及相关史料记载,现辑录历史上及现当代对国家、社会、宗族有重大贡献的义门客家代表人物,以砥砺鞭策吾族裔孙后昆。

随着客家话在宋代的最终形成,义门客家陈氏隆重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自宋代以来,义门客家陈氏秉承“耕读传家、崇文尚武、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以致群星灿烂,英才辈出,光耀义门,大振家声!

宋元明清四代义门客家代表人物主要有:

宋代汀州太守、义门客家汀州庄陈氏始祖、光耀义门世家的耀祖王陈魁公,为义门客家陈氏的繁衍发展竖立了历史丰碑;

南宋义门客家名将、江西石城县人陈敏,戒马一生保家卫国,抗击金兵威震敌胆,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爱国爱家、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

宋代潭州太守陈梅山上杭籍);

明代开国功臣、光禄大夫陈秀甫(广东五华籍);

明代中宪大夫、韶州府正堂陈英俊(广东梅州籍);

明代平瑶都督陈阳满(广东清远籍);

明代山西道监察御史陈详(上杭籍);

明代抗倭名将陈璘(广东翁源籍);

明代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平和芦溪籍);

清代北洋海军抗倭名将陈金镛(桂明)(上杭籍);

清代名臣、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广西桂林籍);

清朝三元及第”状元陈继昌(广西桂林籍);

清代威镇边豸的安远将军陈元(上杭籍);

清代两广巡抚陈琼润(广东河源籍);

赣州府太守陈万和(永定籍);

清嘉庆年间国子监琉球教习陈锦湖(永定籍)

等等。为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书写了永垂不朽的历史篇章。

世界客家名人辈出,彪炳《辞海》为名人世家者,有江西修水(古称义宁)陈宝箴一族,世称“义宁陈氏五杰”或“义门客家江西陈氏五杰”。他们是:中国改革维新运动的先驱陈宝箴,“维新四君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国画大师陈衡恪,史学泰斗陈寅恪,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

陈宝箴(1831—1900),祖籍福建上杭,清咸丰辛亥举人,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他是唯一坚定支持戊戌变法的湖南巡抚。

陈三立(1853—1937),陈宝箴之子。光绪壬午科举人,己丑科进士,授吏部主事。1895年至1898年,陈三立在湖南辅佐其父推行新政。在整顿吏治、革新文化教育、罗致维新人才等方面多有建树,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陈三立与其父一同被革职。从此一心肆力于诗,是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为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文集》传世。

陈衡恪(1876—1923),陈三立长子,陈衡恪诗书画印兼善多能,才华横溢,在金石书画界享有崇高声誉。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承先启后的著名书画大家。

陈寅恪(1890—1969),陈三立三子。陈寅恪是我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学识渊博,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和佛学等,通晓11国14种文字,尤精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

陈封怀(1900—1993),陈衡恪次子。创建了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历任庐山植物园主任、中山大学园艺系教授、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为我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客家人,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一个因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战争制造的中原南迁汉族难民形成的汉族第八大民系,发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革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及其二万五千里长征,成功地挽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义门客家陈氏后裔积极参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客家人洪秀全所点燃的太平天国革命烈火,曾燃遍大半个中国,几乎颠覆了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及其最初的基本群众,几乎都是客家人。

义门客家太平天国三将领:

陈得才(?-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陈玉成之叔父。祖辈先居福建上杭县,南宋时迁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清康熙年间,他的祖辈从广东翁源远徙广西。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的中枢名将、英王,广西藤县人。十四岁参加太平军,为童子兵。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历任左四军正典圣粮、检点、冬官正丞相、正掌率、前军主将,封成天豫、英王,先后从西征军两次攻克武昌,转战庐州、芜湖,解镇江之围,击破清军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陈坤书(?-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浑号“陈斜眼”。1854年为太平天国副侍卫。转战皖、苏参与破江北大营十年,随军占安徽广德,封求天义,投入摧毁江南大营之役,守苏州

义门客家陈氏后裔踊跃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不仅以其多年的革命实践最终结束了专制王朝在中国的数千年统治,更以其高瞻远瞩的理论贡献而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和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先驱和导师。孙中山不仅是属于客家,而且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属于全世界。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中,客家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义门客家后裔对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著名的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牺牲后掩埋在黄花冈的七十二烈士中,客家人士就有34位,其中陈氏8人:广东人陈春、陈潮、陈文褒,福建人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东梅县丙村人陈敬岳,同盟会会员,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赫赫有名的一代北伐名将、爱国将领陈可钰将军,义门客家广东省清新县石潭镇人,被称为“铁军军长”。

义门客家陈氏国民党杰出将领,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陈友仁(1875-1944),祖籍广东顺德

陈铭枢(1889-1965),义门客家广西合浦曲樟人,

陈济棠(1890—1954),义门客家广东防城港人,有南天王之称。

陈见田(1894—1948),原籍广东梅县,阳山县黎埠镇凤山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陈方(1897-1962),义门客家江西石城人,诗文书画皆精,兼具政治经济之才。是蒋介石的贴身秘书、心腹干将和左右手。时称“江西才子”和“民国才子”,吴国祯先生曾赞之为“天下第一刀笔吏”。

陈以仁:义门客家江西石城人,黄埔军校一期,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保密局华北办事处处长。

大庆(1905-1973)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义门客家江西崇义人。抗日名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陈南桴(1906—1984),义门客家广东五华棉洋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任国民党第四区空军司令部第二处处长,1947年授中将军衔。

陈忱天(1910-1955)义门客家江西于都岭背人。

义门客家陈氏共和国两位开国上将

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

陈明仁(1903-1974),祖籍上杭,湖南省醴陵县人。

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两万多闽西儿女在长征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闽西儿女用他们的热血写下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诗行。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闽西籍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1934年11月26日,中央决定,由6000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五军团第34师,担任中央红军的总后卫。前后7天时间的湘江战役中,英雄的红34师除极少数突围成功,50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铸就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战歌。师长陈树湘,义门陈后裔湖南省长沙县人,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世界客家名人、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丕显是闽西儿女的杰出代表。陈丕显是义门客家上杭南阳人。

上杭陈氏将军祠-敦本堂,出了三位共和国少将:陈海涵、陈茂辉、陈连标。

义门客家少将陈忠梅(1918-2000),永定湖雷人。

上杭籍老革命:陈中献,(1909~1998)。

陈献成(1910~年),原名冠廷,

陈阳和(1919-)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陈昌业(1915-)。

陈华,1978-1984年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陈连生,1962-1982年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医务部副部长、上校。

陈逸民,红十二军政委、中华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1934年4月在瑞金后无音讯)。

陈经,长汀人。

在大革命洪流中,光荣牺牲的闽西籍著名革命烈士有:

陈光辉(永定籍)、陈正(永定籍)、陈兆祥(永定籍)、陈笃卿(永定籍)、陈康荣(女,永定籍)、陈海贤(永定籍)、陈丹成(上杭籍)、陈必亨(上杭籍)、陈兆庚(上杭籍)、陈丹林(武平籍)、陈先多(长汀籍);等等。

江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1927年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是中央苏维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325位开国将军,是中国出将军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将帅总数的20.l%),兴国(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县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江西兴国县城潋江镇坝南村陈氏祠堂出了以下三位将军:陈奇涵、陈远波、陈美福。

陈士法(1911-1992),会昌县人,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坊仁(1916-1967),兴国县人,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陈力(1917-1976),宁都县人,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学院副院长。

陈熙(1918-1990),兴国县人,空军学院第一副院长,空军学院政委。

客都梅州籍义门客家将军。梅州是一个崇文重教、文人辈出的人文秀区,是著名的“将军之乡”。据史料记载,梅州将军纪念馆收录,自辛亥革命以来,除叶剑英元帅外,还涌现了545名国共两党将军,其中梅州籍陈氏将军36人,他们都是义门客家陈氏后裔:陈隐冀、陈茹玄、陈挹寰、陈杰夫、陈世光、陈森莲、陈郁萍、陈伟霖、陈绍鹏、陈寄云、陈宇飞(中将)、陈道行、陈仲宾、陈名勋、陈公天、陈定、陈师、陈侃、陈节、陈彬、陈淦、陈海华、陈丹青、陈毓汉、陈鞠旅、陈复兴、陈成龙、陈志坚、陈孝强、陈克宁、陈启育、陈扬建、陈贤、陈勉吾、陈添林、陈涌涛(中将)。

义门客家陈氏当代族贤

1、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县客家人,1947年任东北煤矿工人干部学校(现黑龙江科技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职共和国首任煤炭部部长。1950年任燃料工业部部长时兼任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院长。后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2、陈国良(1913-1988),武平县象洞人,副省级老红军,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公安厅劳教处处长兼武昌监狱监狱长、湖北省劳改局第一副局长,武汉内燃机厂厂长、党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授大校军衔。

3、陈仲平(1913-1993),武平县象洞人,1929年5月参加象洞乡农民暴动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任梅州梅县第一任县长,后又任龙岩地区第一任市委书记(地区专员)。1950年兼任武平县县委书记。1951年调入中共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改称中央党校)。1954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哲学系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被评定为教授,发表哲学论文多篇,著有《十载风云子夜中》等。

4、陈烙痕(1917-2000),广东梅县人。193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转业后任杭州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对外文委副主席等职,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

5、陈耀邦(1935-),广东番禺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农业部技术员、副处长、副局长。1986年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9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7年兼任林业部部长。1998年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6、陈辉光(1938-),广西玉林人。1988年至2003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七、八届政协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四、十五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7、陈小津(丕显长子,1944-),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历任交通青山船厂副厂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工程公司总经理。1987年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外事局局长,1988年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

8、陈云贤(1955-),上杭人,曾任广东省发展银行副行长、广发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及多所大学客座授,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共广东省佛山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顺德区区委书记。2006年10月任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7年1月任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起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9、陈荣书(1956-),永定人,2008年起至今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部长级)。等等。

义门客家现当代精英

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限于篇幅,只辑录部分名录:

陈烟桥,广东深圳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驱、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

陈志强(1904-1981)广东大埔人,地磁学家,中国地磁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陈坦(1911-1989)广东兴宁人,历任铁道部党校第一副校长、副书记,铁道运输高级法院院长。

陈树功(1916-1994),广东大埔人,华南理工大学博导、教授、糖品物工学专家。陈喜堂(1931-),广东云浮人,教授级高工,二弹一星功勋人物。陈朝宗(1935-),上杭人,北京大学教授。

陈运兴(1937-),永定人,原湖南省冶金厅厅长。陈荣琚(1938-)永定人,著名书法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

陈国凯(1938-),广东五华县人,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协理事,原广东省作协主席。

陈玉基(1940-),广东蕉岭人,清华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专委会委员,中国水电医科会触电与院前急救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

陈德坤(1940-)永定人,国家水利部司长,国家级水利专家。

永昌(1942-),上杭人,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历任北京对外友好协会协日本处处长、协会会长等职。

陈治华(1951-),广东五华县人,历任深圳市罗湖区东和实业发展公司经理;深圳市东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深圳市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2月,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建寿(1953-),永定人,原龙岩市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

陈立中(1964-),广东五华县人,广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2007年4月任广东工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良万(1965-),上杭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紫明,上杭人,原福建农学院党委书记,福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陈友文,武平人,暨南大学教授。

陈紫榕,上杭人,历任空军福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获空军优秀知识分子、“科技功臣”等称号,文职少将。

陈森,上杭人,现任广州航空医院院长。

陈建裕,上杭人,广东药物学院教授、系主任。

陈钦培,上杭人,浙江农业厅经济作物局高级农艺师。

陈景长,上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炮学院教授。

陈光荣,上杭人,山西化工厅化学矿产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陈和祥,上杭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陈晨光,武平人,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日报社总编辑。陈启建,武平人,泉州市政法委书记。

陈任昭,男,五华棉洋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荣和,上杭珊瑚人,现任福建省公安厅现役军人处处长、少将。

陈添贵,上杭珊瑚人,硕士研究生,现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陈宏,长汀人,国家羽毛球队队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陈采兰,永定人,永定一中高级教师,全国先进教师。

陈文明,永定人,全国模范教师,获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提名奖。

永定籍专家教授:航空航天专家-陈炳荣、陈初幹、陈训汀,

电力工程专家-陈榕年,陈贵灿,

热带作物专家-陈河楷,

路桥科技专家-陈贤辉,

泌尿外科专家-陈友辉,

石油专家-陈富贤,

医学博士-陈贵寿、陈逢吉,等等。

义门客家当代企业界精英

陈亦武,永定人,广州市永业货运柜码头公司、深圳永业货运公司董事长;

陈禄文,永定人,厦门威图电梯公司董事长;

陈祖武,永定人,厦门巨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作祥(1955-):永定人,实业家与慈善家,现任福建万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富喜(1955-),永定人,广东林业龙头企业-大埔县富华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材源(1956-),上杭人,知名实业家,从事建筑行业,成立广进工程公司,在广东等地承建房屋及水利等工程。近年转至广西、江西、安徽等开采金矿,效益显著,为旧县有名的爱祖爱族企业家,对陈氏公益事业乐捐多多。

陈文辉(1956-),永定人,中国式标准化创始人,现任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华品行规范与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海峡两岸义门客家文博馆(筹)发起人。

陈景河(1957-),永定人,高级工程师,中国黄金大王,现任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

陈柏村(1964-)长汀人,他先后创建了上海平晟建筑工程公司,苏州市春德新型建材公司,无锡市铂立建筑科技公司,北京信则城石业有限公司,北京耕耘华艺传煤公司,福建金龙华文化实业公司等实业,至今颇有成效。2002年创立福建省陈柏村慈善基金会,热衷宗亲事业、扶贫济团、资助培养下一代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乃闽西商儒孝子、大慈善家。

陈彬(1965年-),长汀人,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汀县政协委员,长汀智力支乡协会深圳分会会长,深圳市中诗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学良(1965-),武平人,现任龙岩市政协委员、龙岩市总商会副主席、武平县良宇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清,武平人,现任福建雨露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总投资10多亿元,公司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LED室内照明领域的第一品牌。等等。

台湾义门客家族

台湾研究老子、庄子专家、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长汀籍);

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三明尤溪籍);

旅台同胞、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执业会计师、书法家陈恕忠(长汀籍);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教授陈炜光(长汀籍);

台湾客家大佬、客家终身贡献奖得主陈运栋(广东梅州蕉岭籍);

台湾新竹国立成功大学教授、谱牒专家陈运昌(广东梅州蕉岭籍);

现任台湾义门陈联谊会会长陈建荣(广东饶平籍);

现任台湾永定同乡会会长陈良荣(永定籍);等等。

义门客家著名爱国侨领

吉隆坡陈氏书院和华人铁厂之父陈秀莲(广州籍);

新加坡南洋客属陈氏公会主席、永远名誉会长陈初撰(永定籍);

印尼实业家陈永源(永定籍);

缅甸华侨文化协会主席、缅甸华侨报人俱乐部主任陈兰生(永定籍);

国际知名学者、亚洲问题专家、美东华人学术联谊会董事长陈楠庆(永定籍);

陈文华(永定籍,1962-),旅美硕士,永定加州同乡会会长;等等。

义门客家族贤精英,文能兴邦,武能定国,功纪社稷,德泽世间。他们的辉煌业绩,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和谐兴盛作出了不朽贡献,载入史册,流芳千古,世代弘扬!

来源:网络

义门客家陈氏的经典杰作--和平林寨古村落

义门客家陈氏的经典杰作--和平林寨古村落

2014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广东河源和平县林寨镇林寨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广东省7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和平县林寨镇建制于秦朝,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元朝以来,林寨镇兴井村民凭借土地的肥沃和浰江水运之利,务农经商,富甲一方,带动百业兴旺。自明朝后期起,建有286幢古民居,其中核心区就建有24幢较为出名四角楼,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重,这在全国实属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是保护最完整的客家古村、是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学讲堂、最具魅力的生态休闲胜地、是让游人震撼的摄影乐园。此外,林寨古村保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独特的“老八古”。2012年11月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同期由国家3部委评为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林寨是历史人文盛区,是清朝名臣陈宏谋祖籍地、曾孕育清嘉庆庚辰科状元陈继昌、清光绪两广巡抚陈琼润等名人,林寨乡间有盛演粤剧、赛龙舟、舞龙舞狮、席床生日等习俗,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之乡。

义门客家陈氏历史文化名村-林寨古村落简介

古镇林寨群山环抱,山峦叠翠,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一路千回百转,汇入东江。田畴平展,土地肥沃,楼阁林立,白墙黑瓦的农舍点缀其间。林寨自古人杰地灵,古建筑异彩纷呈。在现存的古建筑群中,当数四角楼最有名气。走进林寨古村落群,映入眼帘的是280多座大小不一的四角楼,像一座座城堡,雄据于此,蔚为壮观。现开辟为旅游观光区的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4座,其中清代20座、民国时期4座。古村众多的四角楼,大体上以大夫第为其命名,据说都称为大夫第实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朝议大夫陈济川仕途得意,便在家乡兴建起四角楼,这些大夫第城堡实则为陈济川开枝散叶的后人所建,因此沿袭使用大夫第之名。各楼都别名耐人寻味,如司马第、新朝议第、老朝议第、中宪第、永贞楼、南薰楼福谦楼谦光楼凤翔第、宝三楼、伦三楼、广文第、德馨第、三角楼、世美楼、美聚东南、颖川旧家、太邱家风、洋楼、天佑楼等等。

陈氏—陈氏自古就有颍川堂之说,同时颍川衍派等亦流传甚广,颍川首姓陈氏巨族。陈满有颍川属地江南庐州府颍上县上水涌泉,故名颍川,是为陈姓堂号。1930年,晚年的陈襄廷建新家,取名“颍川旧家”。 代表林寨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是“颖川旧家”。该楼建在下井村开阔宽敞的显赫位置,始建于民国庚午岁(1930年),是曾任广东省督军府顾问、民国期间连任两届和平县长陈襄廷的新楼。“颖川旧家”为三进九厅大院,设计精巧,别具一格,是典型环保型楼宇。该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方正平衡,琉瓦流彩,石柱擎天,雕梁画栋,独具匠心,金漆油刷,器宇昂然,金碧辉煌。楼前天井光照充分,下水管全都使用嵌入式埋入砖柱里,并饰以竹茎图案,显得环保而又美观。现为“人文馆”。 颖川旧家大门匾是首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恺所题。谭延恺,系湖南茶陵人,曾任民国时建国军北伐总司令、1927年在武汉任代理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第一任主席。谭延恺与陈襄廷素有交往,故襄廷新楼落成后欣然为之书题“颖川旧家”四字为匾。据说谭延恺一生从未题过匾,惟此次例外。时到今日,保存完好,更显得弥足珍贵。

朝议第,是朝议大夫陈济川的祖屋。济川公崇文重教,教子有方,议定散居为安,互相照应,各自成家立业,多置田产,日则钱谷,夜则诗书,挤身科举之阶,是为立身兴家之本。百十年后宗族即大振家声,兴旺发达,四角楼多属济川裔孙。

古村中最负盛名的客户民居要数“谦光楼”。谦光楼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屋主陈云亭被母亲用激将法逼成的。其时村中众多叔侄都已建有四角楼,而他们家仍住在老屋,其母亲常常唠叨:“做屋的人已经死了(指其夫),能做屋的又没有出生(指孙辈)”。无奈之下,云亭只好放下生意,在家筹划建房。现辟为“民俗馆”。

谦光楼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正面有4栋骑楼,造型独特,蔚为壮观,两旁各有两栋侧屋,整幢屋层层可以相通,屋内有11个天井采光,有18个厅堂,每层有86个房间,全楼3层共有324间房,楼阁为4层结构。4个楼阁设有了望孔和射击孔,可窍探四面动静;光窗用花岗石雕凿而成,坚固无比;楼房以石灰、河沙、糯米粉、河卵石夯成两尺厚墙,屋顶用青砖封成硬檐;大门、二门和下厅门楼用6根花岗石柱顶立。石柱和柱墩刻有各式花纹,其中大门石柱刻有葵花向阳之图案,这在其他地方是少见的。大门两侧各穿9个大如茶杯的圆洞,再以9条如茶杯大的铁棍嵌入墙中,号称九子杠,各扇大门都装上坚厚防火防弹的泡桐木做成的门板,每遇紧急情况,即将九子杠拉出闩上,再关闭大门,固若金汤,安如泰山。楼内两重门前,有一个大天井,大天井左边有一青石水井,屋内有粮仓、砻碓、风车、菜地、牛栏、猪舍,左侧有一花园,园中也有一眼水井。如此建筑结构即便遇上贼人兵匪围屋,十天半月亦安然无羔。

古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永贞楼”。它是清乾隆甲寅岁驰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永贞”,谓长享正命。《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 郑玄注:“永,长也,贞,正也,求多福,历年得正命也。”此楼固若金汤,据传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廷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永贞楼是较早建筑的四角楼,它造型独特,气派蔚然,曲径幽巷,通屋连通,炮楼巷道,水井马厩,一应俱全。

义门客家广东河源市和平县林寨始祖元坤公源流

元至正十年(即1350年)大元朝庭台谏陈衡之子元坤自福建宁化石壁落居林寨,被封为千户造册主薄,同时任乡饮大宾,是为林寨陈姓始祖。据考证,现居林寨的28姓居民都是在元未明初时,从福建、赣南梅州等地迁入的客家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后迁的陈姓族人逐渐取代了林姓人,成为林寨主导地位族群。元坤公为义门汀州庄始祖陈魁第12世孙,世系如下:魁--嵩-钦-俭寿-孟一郎-振一郎-广(茂濂)-康伯(俊玉字昌明)-龙海-立常-衡-元坤。衡公祖籍江苏省南京溧水县,家世缙绅、恪守礼义、兴仁讲让;仕元顺帝官居一品为元台谏、胪内阁侍郎谏议大夫;钦命福建督学使者,访闻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坳风俗敦厚,孝义流芳,择地立基。娶妻赖氏、李氏生八子:元初、元开、元振、元乾、元坤、元善、元祯、元美;因不敢忘元朝廷赐爵皇恩,故在子的名字加元字。斯时金辽大乱,致士避谷,效范蠡、张良明则保身,迁居江西泰和柳溪林泉之野,建有太宗祠一座,正门{世大司马},头门匾{太师第},对联:“历代登庸一代仟冠三勒封,堂中文献三经科第四传胪”。衡公五子元坤公法名柏六郎,从原籍福建汀州府迁江西泰和县,又迁居定南县乐德,娶妻黄氏生子景文,其后一脉又迁居和平合水西罗大坑落居。元坤公又迁居和平附城乡陈富坑,娶妻许氏生子景昌,景昌妣朱、曹、周、刘氏生七子:财达、文达、明达、宗达、可达、友达、佐达。财达之子以明因世乱,别母曹氏迁居优胜木龙上、下村,洗马潭等处。元坤公最后定居林镇立业,娶妻谢氏生四子:志浦、志海、志凉、志溉。志浦公在林镇建宗祠,以奉坤公祀。志浦公妣黄氏、赵氏生五子玉星、玉珊、玉斌、玉祥、玉辉。志海公一脉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一脉迁居广州连平县惠化镇。志凉迁居广西。志溉公迁居韶关曲江县(今韶关市曲江区)。志浦后裔除林镇外,先后迁居江西、海康(今雷州市),和平县内彭寨、东水礼士、公白、上陵城镇等地。

和平林寨是清朝名臣陈宏谋的祖籍地

陈宏谋是广西桂林人,祖籍在广东和平林寨。康熙年间陈宏谋父亲在桂林任教,陈宏谋在雍正年间考取了功名,于清雍正元年考中第三甲第12名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正一品。

陈宏谋(1696-1771) 字汝咨,号椿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出生于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一个普通农户家。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他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雍正元年(1723)进士,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曾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等职,止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外任30多年,历12省,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

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的《陈宏谋:中国十八世纪的精英意识》一部鸿篇巨著,把清朝一代名臣陈宏谋推向了世界的视野。陈宏谋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陈宏谋,在于他的思想。陈宏谋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存在于他的著作之中。他一生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有《培远堂全集》、《五种遗规》等近300万字。尤其是他的《五种遗规》影响很大。到了民国年间,《五种遗规》被定为官员从政的必读书。1949年10月以后,陈宏谋的名字在祖国大陆似乎失踪了。“文革”中1966年5月的一天,“红卫兵小将”们奔赴临桂县四塘乡东畔岭,将陈宏谋墓前的翁兽石作、乾隆御赐碑砸得粉碎,又将陈宏谋墓掘开,将陈宏谋的遗骨挖出示众,要其“遗臭万年”。然而就在这时候,人们却在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的廉政建设中,看到了陈宏谋《在官法戒录》的影响。今天的中国似乎应该再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开药方的时候了。

义门客家陈氏名人“三元及第”的陈继昌

2009年,和平县公白镇塘角柯树下陈姓村民在修建旧房时,在中梁底部竟然发现一块清朝嘉庆年间的“状元匾”,此事一时引起轰动。据村上的老人说:“这是林寨亲房当年送来光宗耀祖的牌匾,一直以来挂在陈氏宗祠大殿上,文化革命时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原来是老叔公冒死爬上屋栋顶藏起来的。”状元匾呈竖式长方形,高75公分,宽42公分,是由一块珍贵木板所镌刻。匾内正中竖刻“状元及第”四字依然清亮可辨,顶端横题“钦点”两字,右上方为“嘉庆庚辰科”,左下方落款为“陈继昌立”。状元匾虽历300年风雨岁月,仍光彩照人。自状元匾重见天日后,柯树下村民视为至宝,很多周边的乡民前往一睹为快,更有古董商人想出高价收购,都被村民逐之门外。村民们说:“我祖遗传的珍宝,怎能以金钱论价,更何况这是受国家保护的文物。”

柯树下村陈姓村民是于清乾隆年间由林寨陈姓第十世廷念公自林寨迁居此地发祥,至今已传宗至二十六世了,历三百年,人口有千余人,另繁东源三河连平绣段等地。林寨陈姓玉星、玉斌、玉珊、玉祥等是兄弟,所以玉星的裔孙陈继昌高中三元及第,己是整个林寨陈姓的荣耀。陈继昌为激励宗人,特地多做了几块匾分发给宗族亲房。当时柯树下村陈姓子弟读书用功,陈继昌一时高兴,就到柯树下村陈姓宗祠挂匾,一直留传至今。

林寨至今对陈宏谋的渊源考究不多,也没见林寨重要历史典籍对外出谋生的陈宏谋父子加以关注。陈宏谋做了一品官也没影响到林寨,一方面林寨当时的确比较偏僻,二来陈宏谋可能还没有心思探其祖籍。真正影响林寨的人物则是陈宏谋的曾孙陈继昌。陈继昌,原名守壑,字莲史,祖籍和平县新兴墩头村,是林寨陈姓元坤公第三世玉星公第19世后裔子孙。曾祖父陈宏谋,康熙年间伴在广西临桂任教的父亲身边读书。由于十分用功,于清雍正元年考中第三甲第12名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正一品,陈继昌的父亲陈兰森,于乾隆二十二年中第二甲26名进士;嘉庆十八年,陈继昌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嘉庆二十五年考中会元榜首,接着在京城保和殿参加殿试夺得第一名,是为状元,他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的一位“三元”。

陈继昌高中后,牢记父辈教诲,不忘自己是和平人,曾随父从西江乘船到东江上游和平县广义图林镇的老家拜祖。为祖居陈姓祠堂悬挂“状元及第”牌匾。这件事在和平乡间引起轰动,乡中迅速掀起读书热潮,一时间众多书塾应运而生,如著名的新园书塾、旭照家塾、青云私塾、下镇义学等曾培养出两广巡抚陈蕴山、解元陈鄂荐、朝议大夫陈济川、修职郎陈济士、中宪大夫陈肇鉴、江西龙南教渝陈宪渝和陈宗翰等朝政官员。陈继昌进京后,因年青有为,才华横溢,深得朝庭赏识,曾进入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多次出任乡试主考,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江西按察使,山西甘肃江宁等地布政使。陈继昌的夫人是一个侍郎的女儿,颇有诗才,丈夫连中三元后,她曾赋诗相赠,诗句有“独秀高惊天极柱,一枝青出镇林村”,她把陈继昌比作独秀峰,心中眷念着夫君老家林寨的风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和平县林寨镇仍存有“状元及第”之牌匾,正是这位陈继昌,他像一个引子,使得林寨最后发展成为士大夫的田园

林寨镇打造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在林寨风景优美的古云山图书馆开设了古镇文化展览厅,陈继昌的简介名冠其上,让众多的参观者广为颂扬。

义门客家陈氏名人-清代两广巡抚陈琼润

陈琼润,字蕴山,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东门德基楼人,是林寨陈姓元坤公第十七代裔孙,历任兵部尚书总督两广等处地方军务粮饷兼广东巡抚。陈琼润生于清道光十五年,其祖父陈熙琼是国学生,父亲陈凰秀为登仕郎。陈琼润自幼天赋睿智,秉性善良,道光乙未年,十四岁的陈琼润参加秋闱,入县学取第一名,优录拔贡,道光甲辰科[1843年]在顺天(北京)会试中考取举人,道光27年丁未科[1851年]在保和殿参加殿试,以圣贤之道,敦品力行,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场中大出风头,以洋洋千言“策问”陈情;勤民敬事,不扰不烦,教人以敦伦饬纪为先,课士以穷经致用为实,荣膺第57名进士,被钦点运盐司运副,后任通政使司参议,数年后调广西灌阳府尹,继而召回两广直隶罗定任知州九年之久。清朝时,罗定直隶分州在行政、军事、司法均拥有特权的军事管制特区,罗定直隶州正好在广东十府(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的心脏位置,官员都是由皇帝亲自从精英中挑选。位居清朝巡抚的陈琼润是当时地方军政、民政大臣之一,主管省一级军政、民政,身为巡抚。陈琼润为官清正,不畏权势,爱民如子,政绩卓著,书写了客家人为官之道的史绩。在仕途数十年生涯中,他身处清朝政权由盛转衰和慈禧垂帘听政时期,由于亲历社会变革的陈琼润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民众的苦难,兼之自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因此时刻以恤民、亲民、清正廉洁为职责。陈琼润在罗定任上,时值粤西一带台风肆疟,暴雨成灾,陈琼润目睹了水利失修对民众的危害,洪水稍退,他立即前往灾区勘察灾情,恤孤问疾。他与民众固堤筑防,修房搭棚,同甘苦,共命运,以平民之仪,风餐露宿于草泽之中,极力动员富商善绅赈灾,使灾民免于饥寒。灾情过后,迅速整修塾馆书院,重新恢复教育,使学子免荒废学业。他严抑物价,打击奸拐,理民诉讼,因其公正廉洁,治灾有功,被朝庭下旨褒扬。光绪二十年陈琼润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上奏朝庭告老还乡。光绪二十四年陈琼润在乡中逝世,享年77岁,墓葬林寨街背大岭头吉穴,至今保护完好,他在罗定任上习得“罗定豆鼓”制法秘诀,后人一直传承,解放后,其后人多在供销系统工作,正是赖于此传家之技。

福建陈汀州 于2015年6月8日

来源:网络

韩国大地主豪宅:靠上门女婿延续家族繁荣,百间屋舍成世界遗产地

纵观古今韩国文化并不深厚,有大部分保留下来的文化色彩也多是搬运中国,或许是这个因素,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上,韩国十分积极,就连许多你觉得在国内十分常见的乡村,也被其成功申遗,成为了国家保护名迹,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良洞村。【摄影:xiquinho silva,环球旅行摄影师|来源:去驴行】

通往良洞村的交通并不方便,从庆州市中心乘坐旅游大巴最适合中方游客。山脚下的村落在这里已经度过了600多年时光,当然你看到的这些木质结构的宅子大都是后来翻修而成。

良洞村的主人是朝鲜时代的贵族、地主阶级,最早可追溯到的第一批主人家是高丽时代到朝鲜过度时期的李氏宗族,后随着后人不断扩建,以及外人嫁入、男性入赘,村落的规模占据了整个山脚,成为了庆州地区比较大的大家族

作为朝鲜时代最著名的地主豪门,李氏一族以及后来入赘的孙氏都曾出现过许多高官名人。有趣的是,原来的李氏家族在人才成就上有所局限,但那些赫赫有名,地位高崇的却基本上是入赘李氏的外姓,而其后嗣也曾出现过十几位名人,所以外人也称其为“外孙村”。

这显然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新鲜、高质量的人才引进,才能促进整个大家族的竞争力优势,而在这几百年光阴岁月里,良洞村能够保留至今,李氏一族仍继续生活在村落里,可见其高明之处。

村落目前拥有160多间百年古宅,以及一百多间仆人曾住过的草屋。据说从半山腰看村落,村子呈现一个“吉”字地汉字形状。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勿”字形格局,因为从风水学上说象征着财气不外流。

作为朝鲜时代的豪门,李、孙氏一族崇尚儒家学说,后嗣子孙也曾诞生过著名的儒家学者。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所以其修葺的府邸也具显中式风格,一些匾额文字仍是用汉字书写。

村落规模并不大,所谓的贵族“豪宅”也并没有十分奢豪,比如与中国山西晋城皇城相府,良洞村便显得十分普通。但村子功能完善,有宗祠、讲学堂、观稼亭等设施,又因地处在山脚下,周围青山绿水,整座村子又被称为韩国的“世外桃源”书香门第。

对中国游客来说,这样的古村落吸引力并不大。但客观来说,村落的保护十分完善,而且虽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并发展旅游,但并没有出现家家门口做起生意,沿街道路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商业化,原住民仍住在村落之中,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就广开大门让你进入,除非转型做民宿的宅子。

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我们有许多古村古镇,但开发之后商业化引进,原本的味道被商业化侵袭,沿街都是复制而来的烧烤小吃以及一些网红店,你很难找到一座没有商业化影子的美丽乡村,即使找到也因没有经济价值,旅游开发条件不足,而呈现荒废的状态,这是我们值得去细细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