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故居

古道故居

古道故居位于万江街道共联社区古屋村,GPS坐标:北纬23°02'07.5"东经113°42'15.9",海拔高程17米。古道,又名锦榕,1919年生于万江共联村。1937年在东莞中学读高中时,常与罗尧等同学到农村宣传抗日,组建进步学生组织,出版进步刊物《熔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古道故居,古道故居简介,古道故居-东莞市古道故居旅游指南

30余幢民居、5条巷道、20座古祠,福建这座古村落,妥妥的故宫!

30余幢民居、5条巷道、20座古祠,福建这座古村落,妥妥的故宫!

游客若一时不知道去哪旅行好时,不妨前往福建省一游,那里也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古建筑,期待着游客的打卡,本身现在古村落之游就很盛行,不论什么季节前往古村,都能领略到古村特有的古代韵味,沧桑气息更会萦绕心头。在福建龙岩就有一座古村落,明清时期遗留的客家古民居建筑,令人回味无穷,而且有着民间故宫的美誉。这里就是地处福建省龙岩连城县的培田村,村子占地总面积约13.4平方千米,属于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培田村是一座被武夷山笔架山冠豸山余脉相环绕的村落,村中的九厅十八井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落更是被河源溪环绕一周,在这里可以欣赏中国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明期遗留至今的客家古民居建筑,融合了中原古建筑文化之精髓于一体,同时还彰显出客家先民工匠特有的创造性构思在内。

所以村落里的古建筑可以称得上,是建筑艺术跟明清遗留的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物,有着客家庄园的美誉。村子里面的古建筑包括古代文化宗教建筑:两座牌坊、三庵、六座学堂、两庙、两座书院,以及30余幢民居、5条巷道、20座古祠、一条长约千米的古街、两条把村落贯穿期间的水圳。

培田村一年四季当中,属于春季多雨,秋冬少雨的村落,而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8.8度,所处位置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培田村位于三面环山,狭长又视野开阔的平坦地带,村外的五座山头,更好地保护了村落,使其成了一处少有人打扰的地方。中间被地貌跟山型所环绕,村内一条溪河穿村而过,以此把人们的住房跟农田合理分隔开来,可谓是一处枕山、面屏、环水的完美居住地。

古村里的大夫第又叫继述堂,其始建时间需追溯至清道光九年,当时建造耗时11年时间,占地约11亩,在清道光二十年最终完工。大夫第属于古村落里面,客家比较典型的九厅十八井样式的建筑物,以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参建而成。大夫第内主要是井多厅多房多,整齐看上去显得错落有致,排列有序,厅跟厅之间即能看见相互连接的通道,又有门房进行间隔,形成了样式不一的单元,即可供小家在此享受天伦之乐,又能聚族而居。如此特殊的培田村,有时间你会到访吗?

福建有一古村落,占地约13.4平方千米,堪称民间故宫,知道是哪吗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很多城市都有这故居那故居的,还是很值得一去看看怀念一下,小编只去过毛泽东故居,那里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看完了之后心里的确有感叹,觉得还是很厉害的,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关于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来到义乌后,我才知道义乌有个名人叫陈望道。他的出名,是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的人。如今,党领导中国取得翻天覆地变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前景光明,第一个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的人,自然会受到重视。保留一个故居,那是必然的。

去年值班时,我偶然翻阅了义乌史志,刚好看到一篇记载参观陈望道故居的游记。当时饶有兴趣的通篇细读,记得该作者表达了这么个意思:他以为陈望道故居修缮的很好,陈设规范齐全,环境整治的很漂亮。没想到,等他去了,不但现场冷清荒凉,没专人看管,门上还挂了把锈迹斑斑的锁。后面叫人开了门,进去也觉得陈设太简单,仅有一个铜像立在室内,一些宣传画挂在木制墙面上。觉得这样的配置,和陈望道的个人影响力太不般配了。

这次实地去了一趟,也许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倒没有生出什么失望的情绪来。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而没有本应该怎么样才好的思索。

这次去的时间刚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经过很多山路,路边有村庄,有开的正好的油菜花桃花。所以,一路上还是蛮欢愉和放松的。

到了参观地,先是去了陈家祠。开始没注意看,以为陈家祠就是陈望道故居,因为祠堂里面设置了望道讲堂。

后来才知道,陈望道故居是在另一处,于是跟着大伙就走去了。故居就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普普通通,是老式住宅,中间木头结构,中间有很大的天井,看起来那时也算是个经济条件还不错的人家。(要不然,陈望道怎么会有条件去日本留学呢。不去留学,自然就不会接触和翻译马克思的作品了)以前这种庭院设计,阳光和雨水都可以进到家里面来。这我倒觉得蛮好的,人和自然更接近了。只是到了冬天,大概会比较冷吧。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去了后,也有几点新发现。

一、有历史的味道。原来以为陈望道是老党员,革命家。在墙上介绍栏上,陈望道身份写的是民盟的。同事参观时说觉得别扭,怎么民盟身份人士的故居,怎么会成为共产党员的入党宣誓和教育基地呢。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后来,我手机上网查了下,他其实是第一批5名党员中的一位,后来还被选为一大代表,再后来因与陈独秀不合,选择退位最后退党。

他当时说了一句话,虽然退党,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终身不变,并且认为他也许在党外可以更好的为党工作。这一点, 入党前一段时间也这么想过。我也自己和自己说过,我不一定能入党,但愿意为党服务为党做工作。

后来,如他所说的,陈望道确实一直为党工作,但后面也对退党一事有悔意。直到1957年,他向上海市委表露心声,经上报中央获毛主席批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身份先不公开,直到很多年后才公开。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二、有熟悉的味道。去故居参观后,我首先是觉得他家房子的风格和我原来老家的风格很像。我家原来的房子,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室内也都是木头结构,门窗也都有雕花,这些证明当初盖这房子的人在当时还是有一些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

而且,有一点有意思的事情是,据说,我考入省级公务员之后,我同族本家细公曾经说过一句话,说这栋老房子不要拆,以后也许可以作为我的故居。我的天,这简直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大的期望啊。

只是,后来老房子还是拆了盖新楼,而我是断然达不到值得保留故居的境地了。还更有趣的是,陈望道的长孙竟然和我同名。这恐怕也是有趣的巧合吧。

三、有信仰的味道。陈望道用墨汁当红糖伴粽子吃的故事。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国家博物馆。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总书记说:“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

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都知道延庆古崖居,你可知道密云也有个神秘古崖居?

密云水库北岸不老屯镇燕落村地处燕落盆地边缘,它背靠密云大名山之一的云峰山,是著名的古战场,唐代称为广阳城,“安史之乱”的最后一仗就是在这里结束的。神秘的密云古崖居就坐落在离燕落村不远的云峰山中,只有6户人家的白土沟平水峪村和平水峪村西边的山谷——水峪的悬崖上。

古崖居

谈起古崖居的发现,密云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任武成告诉笔者,非常富有戏剧性,只因向导多一句嘴,这个隐藏千年的历史秘密被发现了。

事情得从1997年说起,当年正赶上北京市第三次文物普查。5月,任武成和所长还有所里一名同志,组成普查小组。从朝胜庵回来的路上,他们的向导,当地白土沟村会计高长海说,他们村北平水峪村山中的石崖上有山洞,问普查组的人要不要去看看?在老高带领下,他们来到石洞前。一看洞的外形,他们乐了,这不就是古崖居吗?从前就知道延庆有,没想到密云也有。密云古崖居的发现,对整体古崖居的考察是一笔丰富的史料。

攀着悬崖边生成的荆棘,沿着古人凿成的石梯,爬进了洞里,洞里的烟道、壁龛及人工开凿的印迹历历在目,但科学的严谨性又使他们不能下结论。他们立即向市文物研究所报告这一重大发现,市文物研究所由副所长王武钰亲自带队,对密云古崖居进行初步考察,考察确定了密云文物普查组的推测,确实是古崖居。

古人舂米用的石臼

“平水峪村的古崖居”

平水峪村的古崖居建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山谷中,共3个,全部在花岗岩上开凿而成,洞口全朝东。离它一公里的水峪山谷中还有两个,两处古崖居全部为单体。平水峪村古崖居最大的一个位于山脚下,洞口与地面平,长5.2米,宽4.95米,洞门高2.2米,宽1.80米,洞内地面淤有碎石泥土,北、西、南三面各有一佛龛,北佛龛宽3.5米,西佛龛宽1.30米,另外西壁北侧有一小壁龛,南壁西侧有2个小壁龛,门内北侧有一洞门与门外北侧面朝南的一个佛龛相通,此佛龛和洞内西面佛龛原均有泥塑佛像,毁于“文革”。

据村中老人讲,这些佛像是解放前就供上了,香火很盛。“文革”拉倒佛像后,此处就做了村中的炸药库。

这些洞室内部凿制得很精细,痕迹清晰可见,由此可推断洞窟开凿的年代是在有铁器之后。洞穴内壁整齐,洞内有烟道、气孔,烧火的灶坑,排水沟,洞口外檐上有雨罩,流水槽等。其中最高的一处距地面9.5米,保存最完好,洞深5.2米,宽3米,洞内最高1.66米,洞门高1.33米,门宽0.64米,在洞口下边凿有半尺远的一个个台阶,共14级,台阶处很陡,只能面对着石壁爬上爬下。最小的洞开凿在半山坡上,门口高0.9米,宽0.6米,面积只有5.3平方米,人只能爬着进去,疑为小孩居室。

在石窟下的平地中,有一块平整的大石,石上有一个人工开凿的与脸盆大小、深浅相似的石盆,怀疑是崖居古人秋收舂米所用。在距洞穴500米处的平水峪村东有一个十几米高长满刺槐的小山岗,当地人叫它“石牌坟”,山岗2米高的石崖上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石窟,当地人叫它石佛洞,窟高1.2米,深80公分。

据世代居住在这里今年50岁的段青春讲,洞窟内放的不是佛像,而是一个60公分高的半身将军像,穿戴盔甲、斜挎宝剑,头盔上有缨,据传说是看护古崖居的将军。“文革”开始后,石像被从洞窟中掀了出来,滚到山坡下的地里,石窟里供上了村中的烈士牌位,段青春说他见到石像最后一次是1969年,后就不知去向。段青春说,据其祖上讲,他们是从外地逃荒来到这里的,最早就住在古崖居里,后在古崖居外的平地里盖了窝棚,古崖居不是他们开凿的。

“水峪山中的古崖居”

位于平水峪村西水峪山谷中的古崖居,共两个洞穴,隔山谷斜对着,其中一个位于西山崖壁上,洞口朝东,洞门口外檐上有放雨罩的石槽,洞口北上方有排烟孔。洞内地面平整,东部有烟道,西壁南侧下部有一壁龛。洞南北长4.51米,东西宽3.35米,洞门高1.45米、宽1米,洞口距地面约4米左右,从山坡上可达洞口。当地人传说东洞穴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当年修炼的地方。

与东洞穴相对的是西洞穴,洞口朝西,洞内地势平坦,洞深4米,宽2.40米,洞门宽1.10米,高0.95米,洞内没有炕灶、烟道等设施,估计为库房或半成品,此洞距地面2米多高,保存较完好。当地人叫西洞穴为“金银洞”,说埋有金银财宝。据村民讲,当年冯玉祥军队路过此地,还向当地人打听金银洞的具体位置。

“古崖居之谜”

因古崖居内尚没有发现古人生活用品的遗物,因此洞穴开凿于何年代,由什么人开凿,目的是什么?至今仍是千古不解之谜。延庆张山营的古崖居集中连片,而密云不老屯的古崖居却是零星的,两处居住的人到底有什么联系,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段关于水峪山中古崖居的传说。很久以前,云峰山下古城里住着一位国王,国王的姐姐心地善良,她看到宫廷斗争的残酷后,心恢意冷,决定到云峰山上寺庙朝圣庵出家,这位公主有一位忠实、聪明又美丽的贴身侍女,决心终身陪伴公主。有一次,国王到庵中探视姐姐,与这位侍女一见钟情,侍女被国王的爱所感动,但拒绝了国王邀她下山做皇后的请求。为达到与自己心爱的人长期相会,国王下令开凿了山中的这处山洞。

不久,这个国王被另一国王所杀,登上皇位的国王派兵上山杀主仆二人,形势危急。此时,在云峰山半山腰瀑布旁,有位燃灯古佛,他是如来佛祖的启蒙老师,朝圣庵内主仆的善举,古佛早已知道。这天,古佛知道主仆有难,派出两朵祥云,把主仆二人托上青天,送到平水峪的石洞中,以后,二人在此修行成佛。

据北京文物研究所相关专家考证,此处古崖居与延庆的构造上极为相似。1999年7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召开首届古崖居学术研究会,参加会议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的众多专家教授,综合密云、延庆两地的古崖居研究讨论形成三种说法:

一种认为,是唐代北方少数民族奚族住室。《新五代史》云:“奚人常为契丹守界上,而苦于苛虐,奚王去诸怨反,以别部西徙妫州(今延庆、怀来一带),常采北山麝香人参”。据《新唐书》记载:奚族“其马善登高,其羊黑,盛夏必徙冷径山,山置妫州西北。”从上述史料分析,没有奚人在密云活动的记载,因此,密云古崖居为奚人建造居住的可能性很小。

还有一种认为,古崖居用于军事,是屯兵的戍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溪之东崖,有石室三,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郦道元记载的石室与古崖居情形一致,应是古代戍兵的候台之属。密云古崖居这种可能性较大,因云峰山前是古战场,军队开凿古崖居用于军事哨所,大有可能。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附近山民为躲避战乱开凿的避难所。但古崖居工程大,在过去凿岩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民为的可能性很小。白土沟古崖居属于上述哪一种或是还有另外一种,不得而知,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文章来源于【密云在线】

原价4999团购价只要★★2999元★★!!(每月仅限10对)【景点拍摄】

【备注】

婚纱礼服】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