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邮傩神庙

石邮傩神庙

石邮村距南丰县城约30公里,是一个有近2000人的以吴姓家族为主的自然村,村边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明代傩神庙。据考证,这也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的傩神庙。石邮村傩神庙位于村西南口,是一幢三开间的清代建筑,为青砖砌成。傩神庙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元代建筑风格。据村谱记载,傩神庙始修于明代,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石邮傩神庙,石邮傩神庙简介,石邮傩神庙-抚州市南丰县石邮傩神庙旅游指南

石膏山神奇故事——青石崖圣母庙显灵

根据记载,公主圣母,当地人又尊称为公主娘娘。传说公主娘娘在尖阳山上,焚香迎日出,叩拜送晚霞,乐于施舍苍生,擅于救助民众,并下得山来,教喻当地村民烟熏施药,驱杀蝗蝻,十分有效;又在青石崖结庐而居,为进山伐薪采药者施药舍饭,指点迷津,深受一方百姓之敬仰。

农历七月十八日,是公主圣母庙庙会的日子,直到明、清时期古庙会依旧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据民间传说,金泰和八年,正当夏收在即,秋禾旺长之际,不料蝗虫自东铺天盖而来,先至山上,又落河川,逐片进行蚕食,消息传开,人们惊恐万状。

有人禀报到县衙,县令偕一班官僚带领乡村父老,抬上祭祀用的牛、羊、猪,亲往尖阳山下的公主圣母庙祈祷。结果,没过多久,蝗虫全部飞离县境。

介休县令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主簿安某前往灵石县境内的曲陌村山谷中遥祀公主圣母,祈求公主圣母显灵,杀灭蝗虫,救助生民;同时又派耿主簿亲往尖阳山下的公主圣母殿祭祀。第二天,介休县境内的蝗虫也被驱逐无余。

谁知事后,尖阳山忽然又飞来密密麻麻的一片蝗虫,遮天避日。这时,从尖阳山顶飞出数万只白颈乌鸦,像云雾那样密集,飞来飞去,搏食蝗虫,整整三天三夜,蝗虫才被捕食干净。蝗虫捕食干净后,天空就像乌云散去、雨后天晴一般。于是,灵石、介休两县的庄稼免遭蝗虫蚕食,秋粮获得了好的收成。

为了报答公主娘娘的庇护,此后每年从农历七月十八起,一连三天举办庙会,除了杀猪屠牛宰羊屠牛,焚香点烛拜娘娘等祭祀活动外,还要唱大戏,县衙也从不间断地派员参加活动。

直到元末,官场腐败,大小官员忙于追逐名利,哪里顾得上与民同乐。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敬人和敬神是一样的,当官的只要为民办上一件好事,就会永记不忘。于是公主娘娘的七月古庙会上,就出现了别具一格的“抬县官”项目。

每到大戏开场,座前必有一位粉底皂靴、官史装扮的年轻人,身着县官戏装,两眼用粉饼扑白,憨态可鞠,格外引人注目。爱热闹的年轻人,不时地抬起他来,在庙院里专往人多的地方撞,乐得人们开怀大笑。难怪每年庙会有这样的秧歌词:

七月十八尖阳山,娘娘庙中去烧香。

清凉泉水喝个够,看着大戏抬县官。

这段秧歌词至今仍然留下娘娘庙中圣母殿的粉墙上。

景区介绍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处,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张纪中版《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基地。石膏山属于太岳山脉,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奇峰耸翠,有清清河水,千尺飞瀑,还有古刹、溶洞,以及阴郁的白皮松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参、登临、神游、咏诵的历史名山

景区咨询电话:0354-8558888

高原翡翠 天然氧吧

山西石膏山风景区欢迎你

粤东碣石古镇,儒释道信仰汇集,诸多神庙之“同信善堂”祖师公庙

广东陆丰市有座明清时代的古卫城,这里儒释道同供,这里就是碣石镇,在这个古镇里,分布着不少历史文物建筑,现存最悠久的从宋朝至今,而特点是多数为“神庙祠堂”,规模大如:玄武山(北极大帝、三宝佛祖同供)、广福寺、白马阁。普通如:内外两个城隍庙、内外两个祖师公(也是善堂)、真君宫(大帝公)、元帅公、妈祖观音庙等。再如小到街头小巷随处可见的土地庙、以及各路神仙守护神庙。这里的“神明”文化可以说深入碣石人的骨髓。也吸引着整个东南亚的潮人来此祈福。

笔者作为在外归来的当地人也被碣石的各种信仰文化所吸引,这种信仰不仅仅是对心灵的告慰,更多的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传承,例如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美食等等。

上篇介绍了真君宫大帝(大帝公)吴爷。儒家讲仁者爱人,佛家讲慈悲为怀。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在我国源远流长。这篇将为大家介绍当地民众充满敬仰的善堂“同信善堂”(祖师公)具体来说,碣石古卫城善堂有两个,一名“信登”,一名“同德”,供奉吕祖、大峰祖师,平时各自料理事务,一旦有重大活动,便自动组合,合称“同信善堂”。

吕洞宾 吕祖

宋大峰祖师

提起“祖师公”,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人们会告诉你,镇上不少道路是善堂修的,还有谁家寡妇多年来靠善堂接济度日。善堂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很多居民随口都能讲出几个,而每个都感人至深。

中国的善堂是自古代起民间自发产生的慈善机构,碣石的善堂就是依托祖师公庙自从清乾隆五年创始,创建当时便定下“修桥铺路、收尸埋骨、救急救难”三条铁律,经数代人接力做善事,虽历经天灾、战乱,非但没有消亡,因持续德善举,善堂的影响反而日渐巨大、香火也极其旺盛,洒播善心几百年。

信众捐赠的大米堆积如山

“同信善堂”日常都有固定社友参与,善堂为善远流长,明确职责,遂组织文、武两机构。

文份:献捐钱粮,维持善源;

武份:义务修路造桥,收埋失主尸骨等。

简单通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贵之处在于不间断的持续,代代相传,他们就是善堂的义工,随时待命出发,且从不求一分报酬。

善堂社友

特别要介绍的是“善堂三宝”,分别是:用白布加印红“十”字的旗帜、蓝底加红“十”字并写上善堂字样的尖头竹笠、一个直径20公分的铜钹,这就是善堂的标志。无独有偶的是善堂红十字会旗的确立日期比公元1864年才出现的国际红十字会旗要早五十一年。

善堂旗帜

还有一个要说的就是难民所的建立:1927年,彭湃建立苏维埃政权,指挥红军攻打占领碣石卫城,而后敌军反扑报复,红军撤走,敌军大肆屠城,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善堂应形势建立了难民所,地点位于碣石镇南门口老公社附近。”难民所的设立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红十字会1942年于瑞士建立难民营,要早13年。

碣石镇位居海疆要塞,自宋代开设官方盐场、明清两代曾在此设卫筑城,故称“古卫城”,与天津卫、沈阳卫齐名。历史上重兵驻扎衍生出的独特军旅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汇,开启、哺育了碣石人豪情仗义、乐善好施的民风。

在碣石镇出现的“同信善堂”,几百年来善举不断,滋润着卫城居民的心田。碣石人的慈善情怀可以说是自幼潜移默化,代代承传。无论时代怎样风云变幻,执着而朴实的善举,如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绵远、温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照耀着这座古卫城最善良一面。

俗话说,做一次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那么,数代人接力做好事,更是难上加难;大爱无疆,如果你深入了解这两座善堂,“敬仰”二字远不能表达内心的澎湃。

善堂史话《善缘》记载:

1、镇内主要大街从以前的“一平二通”到全程实现水泥硬底化,总长度30多公里;投资达600多万元。而建造的桥梁就有:碣石咸水尾大桥、角清大桥、角溪大桥、滴水大桥。

2、收埋无主尸骨累计超10万付。其中:1943年,饥荒饿死1800多人,战乱伤亡1280人,海上浮尸4000多人。1990至2003年,新城等4个开发区清理无主尸骨超10万付。

其余大小善事多不具数,数字是枯燥的,但没有一点水分。同信善堂播洒的点点滴滴,又岂是数字所能精确统计的?

而这种持续不求回报的善举,感动着无数古卫城甚至于粤东地区的信众,轻至一袋米几块钱、重至持续的重资捐献皆为发扬善举和对持续善为的默默支持,不求名利、润物无声、善满人间!

一代又一代的施善者,将人性善良的火炬接力传递,中间无数对善堂事业重大奉献的慈善传递者形象在无数人的心头跃动、扩大、升腾。于是,李六爷、五九伯、邓随……一串串名字,被人所永记于心,芳名永存。

这就是碣石的善文化,这就是古卫城的“同信善堂”,施善者积德不求汇报,积德必有回报!

小石庙藏大乾坤!明代线刻画像石惊艳亮相!5尊“大神”栩栩如生

长清孝里的一座小山上,有几块明代的画像石,人物图案雕刻得很是精美!”日前,记者接到长清区孝里镇喜欢研究当地乡土文化历史遗存的王守学先生的爆料。

提起画像石,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汉画像石,它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墙壁上记载重修石庙时间的碑刻

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遗存数量排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孔子见老子”题材的画像石图案比较多,在山东博物馆就有展示。汉代以后,画像石艺术逐步被石刻造像取代,画像石越来越少,而明代的画像石比较少见。

山坡上的小石庙。

“这一处明代的画像石到底如何?”带着这个疑问,4月15日,记者驱车来到长清区孝里镇,一探究竟。在王守学的引导下,从孝里进入山区,沿着一段崎岖山路行驶不大一会儿,他就喊“停车!”车子停在一条山间小路上,下车往西步行不远,在北侧山坡就看见一座小石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在石屋南侧,一条狭窄的山路直通北面的山下。

记者走上前,仔细观察这条山路,有的地方用石板铺设,有的则是就着山石踩踏出来的路面。再看在阳光下闪着亮光的石头表面,十分光滑,显然已历经沧桑,不知经过多少人次的长期踩踏,无疑这是一条古老的山道。

小石庙的叠涩庙顶外观

小石庙旁边的古山道

走近小石屋,只见整个建筑用石头垒起,四面墙体近似正方形,长宽不足三米。入口的上部用弧形石料制作成一个拱形门洞。石屋的顶部呈叠涩内收结构,形成有一个小穹隆尖顶,完全是石头垒砌,共11层,屋顶离地面大约3米高。在东西墙壁各有一块石碑嵌入,东侧石碑为题名碑,记载的是当年修建此建筑的捐赠者。

西侧的石碑碑文中说,此建筑是土地神祠石庙,嘉靖五年(1526)重修,庙里主神是土地神,两侧配有牛王神,马明王神,巡山神和将军,山下孝里铺的众人参与了此次重修。原来,这座小巧玲珑的小石屋,竟是一座重修于493年前的土地神祠石庙,距今快500年历史了,其始建年代更是久远。

小石庙的叠涩穹窿顶

怀抱“琵琶”的神像

走进石庙里面,进深和左右空间不大,而石庙顶部为叠涩盘旋而上的结构,空间还算空旷。入口正对着的墙壁上,一溜排开的5块画像石很是显眼。画像石宽约50厘米,高约1米。

由于画像石的表面后期被人为胡乱刻画过,再加上还有用涂料书写的“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等带有历史特征的标语,如果不仔细看,画像石刻画的神像并不明显。

而喷上去一点矿泉水,再遮住光线外面的光线,画像石上的线刻神像就明显显现出来,其中的两尊最为明显。其中的一尊神像,安坐在那里,怀抱一把琵琶模样的乐器,头戴皇冠,神态洒脱,刻画得栩栩如生。另一位神像,也是坐像,头戴皇冠,两手收于胸前,显得端庄威严。

双手收于胸前的神像

“这处石庙建在野外的山坡上,用的石料都是加工过的石材,说明当时没少费功夫。”王守学说,他对孝里的野外历史遗迹考察了许多,但这处石庙和画像石,还是刚刚听一位常年在外地生活的孝里人告诉的,以前没有听说过。

更没想到,这个小石庙里竟然还有这么精美的明代线刻画像石,确实十分珍贵。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把这处文化遗存列入文保单位加以保护,不然有被损毁的危险。他分析说,尽管现在这个石庙和画像石不广为人知,但根据旁边磨地十分光滑的山路看,在以前应该香火旺盛,经常有人祭拜。

“这个石庙建在山道旁边,也是为了当时的人祭拜方便,它的香火才旺盛。”常年在野外考察古碑刻和石刻造像遗存的济南著名民间文物研究专家黄鹏说,汉代以后,画像石就少了,后代的信徒主要制作石刻造像,像这样的线刻画像石确实比较少见。在济南市区的升阳观有一处清代画像石,这处距今近500年的明代画像石确实比较罕见。

来源:生活日报

编辑: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