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第

侍御第

侍御第新填地123号

位于烂树头西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顾宽始建。顾宽重孙顾曾唯于嘉靖癸丑年(1553年)得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该宅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始称侍御第。该宅基本上均为平屋,墙门间里有斗拱,下层一只斗稍大,上层四只斗稍小,成一大斗托四小斗之形,备弄中有放灯用的龛等。1986年9月,侍御第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清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是清太祖时期初建起了侍卫制度,而随着清王朝皇权的不断集中、巩固和发展,作为帝王近臣的侍卫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越来越详尽的侍卫制度建立起来,侍卫也被细致划分等级、规定名额。皇帝侍卫的待遇很高,地位也非常尊贵。侍卫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还有更重要的是侍卫的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员要宽得多。正是因为侍卫制度的特殊性的优厚待遇,成为满洲贵族官僚子弟不必通过考试而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终南捷径。

御前带刀侍卫御前带刀侍卫

清太祖时期初建起了侍卫制度,而随着清王朝皇权的不断集中、巩固和发展,作为帝王近臣的侍卫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越来越详尽的侍卫制度建立起来,侍卫也被细致划分等级、规定名额。皇帝侍卫的待遇很高,地位也非常尊贵。

太极统治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皇宫的警卫,而随侍皇帝的仪仗“大驾卤簿”,亦由宫中侍卫执掌。在皇太极获元代传国玉玺,改元崇德,建立大清国,并尊为“宽温仁圣皇帝”的庆典中,连续三日,皇太极在侍卫及众贝勒大臣、满蒙汉文武官员簇拥下,先后在盛京城附近的天坛、太庙和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的崇政殿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典礼活动。当时随侍御驾的“大驾卤簿”已有相当规模。虽然与清入关后的仪仗形式相差甚远,但在其时战争环境和国家建立初期已属不易。

努尔哈赤开国时期,宫中未设专门机构来统辖众侍卫。他们奉调入宫当差,随侍汗王,由一位大臣统领。遇随军出征或升任外调,则仍要归属原隶旗籍、牛录之下。皇太极继位之后,宫中侍卫制有了发展,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独立的侍卫队伍。至天聪、崇德年间,宫中出现了专门统领和管理侍卫的官员,这就是太宗时期出现的“内大臣”。

改元崇德后,随着朝廷官制逐步建立,内大臣一职已基本确立,并多半来自于满蒙王公勋臣和宗室贵戚子弟。内大臣的主要职责是统领宫中侍卫,随时应差御前。在崇德五年四月,皇太极遵满洲旧制树索罗杆(神杆)祭祀。为此,他“命内大臣往召董鄂固伦公主、占河和硕公主、额尔克戴青母和硕公主、额驸古尔布什所尚和硕公主等”,入宫后,为她们设宴。

崇德六年十月,皇太极心爱的宸妃病逝后,皇太极悲痛不已,特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二十七日,宸妃之母科尔沁和硕贤妃赶来吊丧,皇太极乃“命内大臣、侍卫等,扶掖肩舆,至殡所”。然后,他又率内大臣及内外诸王贝勒等举行隆重的追谥封号及祭奠仪式。

由于当时正处于明清双方激烈交战时期,内大臣除近御皇帝之外,遇有重要战事也往往由内大臣统兵出征。崇德五年夏,皇太极率侍卫亲兵等驰往明清争夺的锦州地区视察战情。他率军攻克城外9处台堡后,“复合内大臣、侍卫等,诱锦州敌兵,击斩之”。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提高自己地位,将自己掌握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分别为左、右翼之首,也成为后来形成上三旗的渊源。除了宗室,勋旧、蒙古王公的子弟任侍卫外,其余侍卫来自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1]

御前侍卫 - 基本简介

御前侍卫御前侍卫

康熙时特设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职务,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等级限制,由皇帝亲自选授。这些人基本主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及主皇帝所赏识的侍卫中擢其优者。

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均归御前大臣管理。御前大臣真实均由勋臣和军机大臣充任。自乾隆朝任命蒙古科尔沁贝子札尔丰阿兼任后,经常由满蒙古亲贵王公兼任。此外,还设有“御前行走”、“乾清门行走”的职务,也属于侍卫制度中的一部分。

虽说是一种虚衔,但“行走”带有“见习”、“预备”之意,赏此衔者,可与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样,成为内廷近御之臣,并经常奉差、执事。

如乾隆四十年赏给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永福、贝子弘午;道光七年赏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奕纶;光绪十五年赏御前行走的有载濂、载泖、载漪、载泽等。因此,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等作为一种不固定的侍卫制度,因其接近皇帝,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意义是无比重要的。

御前侍卫 - 侍卫机构

御前侍卫御前侍卫-----皇帝御赐

作为常备的侍卫机构——侍卫处,曾改称“领侍卫府”,负责统领侍卫、亲军。其管理人员有:

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其职责是挑选侍卫、亲军,训练弓马骑射等技艺,侍卫的考核升降,日常的宿卫值班,朝会、御门听焉得地列侍,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等。领侍卫内大臣均由皇帝直接钦选,通常由内大臣、散秩大臣及满洲都统、大学士、尚书、将军中选授。

内大臣——从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辅佐领侍卫内大臣掌率侍卫亲军,一般由散秩大臣、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内选任。

散秩大臣——从二品,食三品俸,没有员额限制。也是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之一。其职多由皇帝特恩补授。如康熙七年,历蒙古额驸英吉德立、贝勒巴克在开国之初蒙古各部尚未归附之前投奔后金,入满洲八旗,因此,令此二人的后裔常有人担任散秩大臣,不使间断;雍正十年,其族阿齐图任散秩大臣时因事革职,雍正帝特地指出康熙时的恩旨,令其族中的担任奏事侍卫的宝德和安褚库均授为散秩大臣。

可见,散秩大臣一职是皇帝除封爵外封赏功臣的一个手段,许多开国元勋的后裔都代代有人担任散秩大臣一职。另外,散秩大臣也是宗室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宗室一等侍卫及公、侯、伯、子、男等世爵人员出职的一个出路,这些人授职之妆,经常就授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之职。

御前侍卫 - 品级及编制

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60人;

二等侍卫——正四品,150人;

三等侍卫——正五品,270人;

蓝翎侍卫——正六品,90人。

御前侍卫 - 待遇优厚

黄马褂-----御前侍卫标志黄马褂-----御前侍卫标志

御前侍卫自然享受与别的侍卫不同的待遇。在清朝的侍卫官中,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门侍卫等,其中以内廷侍卫(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后者可视为御前侍卫的一种延伸)待遇最高。御前侍卫的服饰是其特殊地位的标志。花翎与黄马褂是宫中侍卫的标志,其目的是壮军容,别近侍,属于特殊的政治待遇,以示天子近侍与其他官员的区别。在清初,戴翎是内廷侍卫的标志。内大臣至三等侍卫带一眼花翎,蓝翎侍卫戴蓝翎。

清朝前期,如不任内廷侍卫职务者不许戴花翎。因此很多人将花翎视作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施琅平台后愿意以侯爵换花翎被兵部拒绝,康熙因为他的战功和对皇帝的忠心才格外恩宠赐了花翎。用世袭侯爵换花翎可见其尊贵。花翎如没非皇帝特恩赏戴者,即使是亲、郡王也不准擅自戴用。乾隆后期开始八旗驻防将军等也被准戴花翎后才将戴翎的范围逐渐扩大。黄马褂即明黄行褂。明黄是帝王专用的颜色,严禁其他人使用,即使贵为亲王,也只准用杏黄。像大臣被赏穿黄马褂是一种相当难得的殊荣。侍卫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

清朝时对服饰的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侍卫却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如四品官以下不得用端罩,武三品以下不得用绿貂朝衣,武官五品以下不得用朝珠,但以上规定对侍卫官除外。

作为御前侍卫,在生活待遇也有优厚待遇,除本身俸禄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恩赏,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还有相当多的赏赐。

还有更重要的是侍卫的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员要宽得多。许多侍卫出将入相,出了相当多的权臣、重臣,这也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现象。御前侍卫从一等至蓝翎四个等级,从正三品至正六品。侍卫初选时便是三等或蓝翎侍卫,为五、六品的品级,属中级官员。侍卫除了在侍卫内部升级外,外转的途径比较多,如可以一等侍卫可以补为副都统(正二品)、陵寝总管、八旗察哈尔游牧总管,二等侍卫可以补参领(正三品)、陵寝翼领、协领(从三品),二、三等、蓝翎侍卫还可以外放为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驻防佐领(正四品)。另外补授绿营武职也是侍卫的另一条升迁之路。最初御前侍卫用为绿营官的目的是为了将侍卫中的平常迟钝之人淘汰出去,到了乾隆时期,不仅是为了解决侍卫的出路,还为了加强京畿重地的保卫,将侍卫补放至山西、直隶沿边地方任职。御前侍卫保送到绿营任职俱加一等用,如一等侍卫用为从二品副将,二等侍卫用正三品参将或从三品游击,三等侍卫用正四品都司,蓝翎侍卫用正五品守备。由于侍卫保送营官即官升一级,升迁较快,成为侍卫平步青云的另一途径。但武进士侍卫外放绿营时与八旗侍卫升迁是不一样的,如武进士侍卫一等侍卫用参将,二等用游击等,也八旗侍卫待遇稍低。

另外侍卫还可以改任文职,这也是优待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汉官文武互改是相当难的。侍卫改文职者多为勋贵子弟,因此侍卫改文职成为勋贵子弟进入政界核心的捷径。

正是因为侍卫制度的特殊性的优厚待遇,成为满洲贵族官僚子弟不必通过考试而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终南捷径。御前侍卫靠近皇帝,职位清高,升迁容易,由侍卫出身而致卿相的,在清代占有很大比例,如扈尔汉、博尔晋、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和珅、肃顺等。 [2]

御前侍卫 - 重要作用

御前侍卫御前侍卫

努尔哈赤开国时期,宫中未设专门机构来统辖众侍卫。他们奉调入宫当差,随侍汗王,由一位大臣统领。遇随军出征或升任外调,则仍要归属原隶旗籍、牛录之下。皇太极继位之后,宫中侍卫制有了发展,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独立的侍卫队伍。至天聪、崇德年间,宫中出现了专门统领和管理侍卫的官员,这就是太宗时期出现的“内大臣”。

改元崇德后,随着朝廷官制逐步建立,内大臣一职已基本确立,并多半来自于满蒙王公勋臣和宗室贵戚子弟。内大臣的主要职责是统领宫中侍卫,随时应差御前。

在清皇太极执政时期,宫中侍卫来源基本因袭太祖朝所定。皇太极自己曾说过:“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皆非应役之人”。强调“非应役之人”是因为侍卫有免差徭特权,如以应役之人充任,则增免役人数。在当时国家兵源紧张的情况下,以免役者充任侍卫,可减免役人数,也可起到表率作用,减轻国家负担。

在皇太极的侍卫中,相当多的是功臣勋旧子弟,也有一定数量的蒙古王公中子弟,皇太极继位后,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更加重视联盟各部蒙古势力。为增加对蒙古上层势力的控制,封授了部分蒙古王公贵族子弟入宫为侍卫或内大臣。对于这些人,皇太极厚加恩宠,偶有失误者常常不究其过错。如科尔沁蒙古明安贝勒之子、额驸多尔泽,天聪年间因酒醉,犯有“御前露刃者二次”等罪状,皇太极并未深究,均予宽免,后仍授其内大臣之职。

对于人品出众、武艺超群的蒙古勇士,皇太极也往往予以重用,授予侍卫之职。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与蒙古王公在三洼会盟时,三位蒙古力士——门都、特木德赫、杜尔麻表现出色,皇太极甚为高兴,亲自赏赐他们三位,予以封号和实物,并授其中最勇者门都为近御侍卫。天聪八年正月,皇太极召满洲、蒙古诸贝勒入宫看戏、筵宴。宴毕,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农属人巴珠泰“在汗与贝勒前巧于嬉戏,言谈得体”,命赏缎布等物,赐“都喇儿达尔汉侍卫名号”,并令巴珠泰可随意往来国中众贝勒家中。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提高自己地位,将自己掌握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分别为左、右翼之首,也成为后来形成上三旗的渊源。除了宗室,勋旧、蒙古王公的子弟任侍卫外,其余侍卫来自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例如:开国著名将领希尔根侍卫,即来自满洲正黄旗。

皇太极改元崇德后,随着政治体制的逐渐完善,皇帝与诸王贝勒的侍卫有了明显区别。在当时的文件中明确区分:“汗之一、二、三等侍卫”和“诸王之一、二、三等侍卫”等。同时,皇帝侍卫的等级高于诸王贝勒侍卫的等级,即“汗之二等侍卫”与“诸王贝勒一等侍卫”享受同样待遇,而“汗之三等侍卫”则与“诸王贝勒二等侍卫”待遇相同。清入关后,还在名称上进一步做了修订。诸王贝勒的侍从武官改称“护卫”。在康熙、乾隆时期重修太祖、太宗朝实录时,将入关前诸王贝勒之“虾”,改写为“护卫”。此后,侍卫完全成为皇帝的武装侍从官员的专用名称,并沿用至清末。

御前侍卫 - 相关人物

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索额图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索额图

索额图,早年是中国清代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康熙皇后叔父。初任侍卫。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

康熙二十七年,索额图被任为钦差大臣,率领清廷使团前往色楞格斯克,与俄方代表会谈两国边界问题。但由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 ,道路被阻,不得不半途折回。次年,俄国提议以尼布楚为谈判地点,索额图仍为谈判使团首席代表,率使团至尼布楚与俄方代表F.A.戈洛文谈判。在谈判中,索额图阐明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的原委,驳斥俄方提出以黑龙江或雅克萨为界的无理要求。双方终于在对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齐河、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东段边界。索额图先后两次参加平定准噶尔之役。康熙四十年以年老休致。后在清朝宫廷斗争中依附皇太子胤礽。四十二年,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交宗人府拘禁,不久死于禁所。

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擢总管。五年,授弘文院学士。七年,命阅淮、扬河工,议复兴化白驹场旧闸,凿黄河北岸引河。旋授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十一年,迁兵部尚书。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于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军容整肃,上嘉其能,因着为令。

御前侍卫都是些什么人

最近一部名叫《寂寞空庭春欲晚》的电视剧挺火,说的是康熙与御前侍卫纳兰容若和一个侍女的虐心爱情故事。媳妇看得津津有味,可小编对这类剧一点不感兴趣,但问题还是来了。

剧中的纳兰容若历史上确有其人,此人才华横溢,前几年,颇为文青小资们矫情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出自他手,《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曾大为赞赏纳兰词的精深造诣。可印象中这么一个多情才子,怎么就当上了皇帝的侍卫了呢?这不科学啊,有瑕疵啊!而且一个牛哄哄的名字——御前带刀侍卫,又是怎样的一群人?

翻了一堆资料,终于有了个眉目,今天就和您聊聊关于侍卫的事儿。

在纳兰容若的那个时代,当皇帝的侍卫最重要的家世出身!就是说,一定要根红苗正才行。当然了,还要有点真本事,你要有才学,机智敏锐,能跟在皇帝身边,陪着皇帝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哄着他老人家开心,至于武功倒在其次。

好了,那咱们看看纳兰容若的条件怎样。纳兰容若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容若的曾祖父名金台吉,为叶赫部贝勒,其妹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可以说,纳兰容若出身那是相当硬,典型的世家子弟,他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前程似锦。

不仅如此,纳兰容若自幼天资聪颖,读书骑射文武双全,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纳兰容若不但文章写得好,也相当博学多才,对于历史地理天文音乐意趣爱好广泛,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风流倜傥的大才子。22岁时,纳兰容若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深得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青年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一句话,纳兰容若是贵二代+官二代+富二代+学霸帅哥,自身条件好到没朋友了!但是天不假年,人生路上春风得意纳兰容若只活到了三十岁,他短暂的一生,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只为后世留下了几首至情至性的好词就走完了。

当上了皇帝的御前侍卫,那你的前程就很光明了,比如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康熙朝位极人臣,当年也当过侍卫,与明珠分庭抗礼的索额图也是侍卫出身。著名的和珅,和大人也曾是乾隆的御前侍卫,总之,御前侍卫是天子近臣,既受各方的瞩目,才学也能为皇帝所发现与赏识,前途不可限量。

说完了纳兰容若,不少小伙伴肯定对电影、电视剧里威风凛凛的“御前带刀侍卫”印象深刻吧。其实这一称呼也是源自于清代,官职称为“御前侍卫”,“带刀”是他们的标志和特权。

侍卫一词起源自秦。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君的御前护卫是很松弛的。大家一定对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还有印象吧,当时秦国禁止侍立在殿上的臣下带兵器,当然更不允许朝见秦王的使臣带兵器,这才有了刺客无名想借着献礼的机会接近刺杀秦王。

更为真实的历史是,荆轲刺秦的故事,其中一个细节很有趣,当荆轲拿着匕首追杀嬴政的时候,众人因为没有武器而手足无措帮不上忙,亏得医官用药袋投击荆轲,为嬴政赢得时间拔出剑来反击。也许是受了这次行刺未遂事件的影响,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专门设了“卫尉”来统率近身护卫,守卫宫禁。

汉代也有这样的卫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就曾担任过这个重要职位。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满足于此,为了对抗外戚的干政,他组建了一支御前侍卫部队——“羽林军”,取意“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因为羽林军是直接听从皇帝指挥的御用军队,后世也称为“御林军”。

唐代,成立了一支专门负责皇帝安全的“禁军”,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是禁军首领,趁着后周柴荣早亡,留下孤儿寡母,手握禁军精锐的他很容易就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是篡来的,唐代中期至五代,武人势大,藩镇割据,所以宋代崇文抑武,让原本精锐的禁军,战斗力变得非常低下。评书《三侠五义》里的御猫展昭,被皇帝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是小说家杜撰的,因为宋代没有这个官职,作者石玉昆是清朝人,套用当时的官职而已。

元代的中央禁军称为宿卫军,宿卫军中,又分皇帝亲自掌握的“怯薜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一提到明代,大家肯定想到锦衣卫。但锦衣卫其实是个特务机构,与清代的御前侍卫,天子近臣,侍从护卫不是一个概念。卫戍皇城、负责皇帝安全的另有其人——“府军前卫”专门负责皇帝近身侍卫,又称“带刀舍人”。

皇帝万乘之躯当然需要侍卫保护,但侍卫带刀其实也是种威胁,万一侍卫造反,一刀砍向皇帝怎么办?所以,当一个御前侍卫的“政治审查”是非常严格的。

最重要的是要出身要好。汉武帝的“羽林军”都是贵族子弟,到了东汉放宽了条件,但也必须从“良家子”里精选,这条规定也一直延续了下来。清代最严格,基本是满洲、蒙古王公的勋戚子弟和宗室子弟,汉人少之又少。出身勋贵家庭,根红苗正,那是基本条件,至于武艺,倒是其次,具体标准,可对照纳兰容若,您就明白了。

当御前侍卫的条件苛刻,反过来,当上了御前侍卫,待遇是非常高的。皇帝对这些贴身侍卫薪水优厚是不用说了,升官也快。比如清朝的御前侍卫,除了享受顶戴花翎、穿黄马褂等特殊待遇外,升迁调补比其他人也要宽得多,一等侍卫可以直接补为副都统(正二品)。还可以改文职,直接进入政界核心,比如大学士索额图、明珠、隆科多、和珅、肃顺这样的朝中重臣,都是御前侍卫出身。

皇帝是个高危职业,中国历代皇帝死于非命的很多,绝大多数是子弑父,弟杀兄,臣弑君,被太监杀的也不少。但真正被刺客所杀的,则凤毛麟角,那么御前侍卫有用吗?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一个曾在内务府做过杂役叫陈德的人在紫禁城北神武门手持短刀,欲刺杀轿子里的嘉庆皇帝。当时神武门的绝大多数御前侍卫见状,竟然反应迟钝,无人救驾,幸亏还有一个清醒的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冲上前去和刺客拼搏,为皇帝挡了刀。嘉庆皇帝对挡刀的丹巴多尔济重赏,晋升为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而几个护驾不力的护军统领和侍卫统领则统统被革职,发配到热河当苦役。

侍卫里有为皇帝挡刀的,也有弑君夺权的。赵匡胤虽然夺权,但没有伤害柴氏宗亲,毕竟赵匡胤人家也是贵族出身,人品还过得去。但不是所有有野心的侍卫都这么“有风度”。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被自己亲信的侍卫郭从谦所杀;隋炀帝杨广,被负责警卫的骁果军首领司马德戡和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联合起来造反。炀帝怎么也想不通,他临死前对御前侍卫们说了这番话:“朕对不起老百姓,但对你们不薄啊!”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我最亲近的人伤害我最深”,也许用在那些被近身侍卫们造反所杀的悲催皇帝们身上最为合适吧。

全国第一个御赐“国”字的寺庙,香火旺盛被誉为“岭南第一圣域”

位于广东中部偏西的新兴县,隶属云浮市管辖,它的名气虽然不大,却是1300多年前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乡。作为禅宗六祖惠能的诞生与圆寂之地,有关惠能大师的传说和圣迹在当地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新兴县也因此享有“中国禅都”、“中国温泉之乡”等美誉。

新兴县六祖镇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的国恩寺,它由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创建。寺院初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唐中宗李显下诏赐寺名为“国恩寺”,使其成为全国第一个御赐“国”字为名的寺庙

国恩寺也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和圆寂之所,虽然寺院是由故居改建而成,可是经过历代朝代的不断扩建,规模日趋宏伟。整个建筑群依山势次第增高,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金刚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两廊还有达摩殿、地藏殿等殿宇和禅房,其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风格让游人充满兴致。

唐朝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六祖惠能出生于新兴县。24岁时,他辞母北上湖北黄梅拜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学法,在一次佛学的比试中,惠能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举端定了在佛学界的地位,并获五祖弘忍密传禅宗衣钵信物,成为中国禅宗六祖。

自唐代以来,国恩寺就一直被佛教界视为“岭南第一圣域”、“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它与六祖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布道伽蓝——韶关曲江南华寺齐名,并称“禅宗三大祖庭”,素有“南宗福地,东粤名山”之誉。

国恩寺还是《六祖法宝坛经》的辑录之地。六祖惠能作为南传禅宗的创始人,其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他主张“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教诲人们顿悟,心中有佛处处有佛,修行不一定要在庙宇,而在日常生活中。如今,他的佛教思想不但在中国发扬光大,甚至遍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相传以前国恩寺没有井,僧人每天需到山下挑水,十分不便,为解决用水问题,六祖惠能在寺后觅得一处地方,以锡杖插地,令弟子于此处掘地引出泉水,后人为了纪念六祖,称此泉为“卓锡泉”。一千多年来,不管是旱灾还是涝灾,卓锡泉的水位始终保持不变。

最神奇的是,在国恩寺后花园有一棵六祖惠能亲手种植的“佛荔”,该树有1300多年的树龄,已经超出正常荔枝树的生长寿命,如今依然枝繁叶茂,还能开花结果,被佛教徒视为圣树。自2002年起,国恩寺每年都会举办佛荔节,以此纪念六祖惠能“前人种树,后人品尝”的信念。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及新年期间,国恩寺总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不止本地人爱来这里礼佛上香,求姻缘,事业,平安,财运……外地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也是络绎不绝。尤其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六祖诞辰和八月初三圆寂日,国恩寺及周围地区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据介绍,该庙会自六祖慧能圆寂就自发形成,已有1300多年历史

国恩寺交通:从广州出发可以乘火车到达新兴县,或乘坐直达豪华大巴至新兴,车程2小时,到达新兴县城后,再乘坐1路公共汽车直达龙山国恩寺。自驾:自广州出发沿广佛高速公路进入肇庆经324国道南行便可到达。寺院开放时间:全年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