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的管理与运营管理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

导读:景区的管理与运营管理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 1.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 2. 景区运营管理是做什么的 3. 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4.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工作 5.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岗位 6. 景区如何进行营销管理 7. 关于景区运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

一、工作筹备阶段(合同签订后3—5天)

1、项目拓展资料移交

2、成立筹备工作组。

3、编制工作计划

二、调查评估阶段(合同签订后10—15天),景区需准备的素材

景区项目立项评估报告;投资可行性调查研究报告;景区各类规划、设计;地方旅游总规;地方史志;地方历史人文材料素材等。

三、进场准备阶段(合同签订后15—30天,可与调查准备阶段时间重叠)

四、方案编写与论证阶段(筹备工作组正式进场后30—45天)

五、具体工作实施阶段(时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1、方案实施

2、督导考核

3、工作协调

六、完善与交接阶段(一般为进入正常游客接待运营阶段1—2月后)

七、运营与监管阶段(剩余合同期)

2. 景区运营管理是做什么的

首先要评定景区属于几A景区

评定景区需要国家旅游局专门委员会经过资料评审、景区资源景观价值评审、现场检查评审和全国评委会合议

申报景区还需要长期准备,根据国家规定,新景区申报,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A级景区运营资质,在这之后才能进行创建。

创建期最少要3年,才能进入申报评审期。如果一切顺利,通过评审也需要1年时间。

3. 景区管理运营方案

首先,是景区要有定位,一个好的定位自然能吸引各种投资,要避免景区同质化。

第二,是要有好的政策,景区招商自然要有好的招商政策才行,项目容积率,相关费用和税收的减免是投资人看重的事。

第三,是景区的运营方案,景区的运营管理决定了客流量,有些什么配套政策和投资管理是投资人关心投资回报率的关键!

4.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工作

1.门票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费用。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其旅游资源的品位。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推广也很重要。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如完全依赖门票经济是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作为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来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游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 ,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而获得收益。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7.混合商业模式

混合商业模式适合一些非常大型的景区,从前期的资金募集到推出采用多种运作模式,就是前6种商业模式的综合运用。

5. 如何做好景区运营管理岗位

面试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自我介绍,第二环节为回答问题。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形象素质。

1.职业素质考核

(1)思想道德素质

考生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有较强的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

(2)职业心理素质

考生应乐观开朗,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职业形象素质

考生应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衣着得体,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二)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认知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水平。

1.专业认知水平

考核考生对旅游行业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情况;重点考查考生对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企业的专业认知情况。

2.专业知识水平

重点考核考生在中专或职高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情况。重点对《旅游概论》、《旅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饭店服务》等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3.专业能力水平

考查考生对旅游企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程序的掌握。重点考查考生在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等核心旅游企业服务过程中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景区如何进行营销管理

旅游景点营销的特点: 一、景点产品及产品组合在每个景点中,游客的经历都依赖于三个组成部分,即核心部分、外延部分、延伸部分或附加部分。

核心部分指的是该景点所提供的基本资源—自然资源或人造资源。外延部分指的是这些基本资源的质量、风格、声誉、品牌等,通过这些因素,才使得各旅游景点体现出自己的不同特色。延伸部分或附加部分,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所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在对附加产品进行规划时通常需考虑以下因素:l 广告宣传资料的质量,这些资料创造了一种“承诺”,并影响着对旅游的最初期望。l 影响初次到访游客的景点标牌游客的有效程度。l 潜在游客对景点的第一印象以及感知到的好处—这与游客到访千前的期望有关联。l 景点入口处的外观和吸引力l 景点入口处或接待处接待游客的能力,包括售票、信息提供以及在销售点/景点入口处入口处对景物大致方位的介绍。l 游客在景点/建筑内的行走路径,应通过科学地分布资源、路径、路标和其他方式加以管理l 对主要资源的展览、展示和解释,包括提供各种声像资料和各种活动l 景点辅助景物的选址和布局.l 服务设施如厕所、咖啡店和小商店的选址和布局二、市场细分在多数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以下细分方式:(1)离景点约半小时车程的本地居民(2)离家做一日游的区域性游客(3)住在距景点一小时车程的亲友处的游客。(4)住在距景点一小时车程的饭店 活动房车、公园以及其他类型的商业性住宿实施的度假旅客(5)团队游客,通常由旅游汽车公司安排或由景区直接营销所获之游客。(6)学生和其他教育团体三、影响景点营销的环境因素:1、竞争对手的行动2、消费者日趋精明3、新技术的应用4、所在目的地其他组织的决策对特定景点的影响四、制约景点营销的因素1、经营的高固定成本和低变动成本2、景点的季节性3、回头客比例低

7. 关于景区运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旅游公司的运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明确的运营与管理目标和方案。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旅行社也不例外。要做好运营与管理,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该如何设计具体的方案等等。

其次,要聘请专业的人来负责运营与管理。一方面,专业的人具备运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具备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专业的人来负责会大大节省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另外,旅行社运营与管理需要:组建团队,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即便这个人再全能也需要团队来协作共赢。聘请专业的人来负责整体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团队来落实具体的事项。

Hash:566136ba9366e1878d5e8ae65ddc09ca6de88ea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