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虒文庙

绵虒文庙

原位于绵虒中学内,飞龙乾隆50岁次年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总占地152平方米,庙通高10米,地震前已拆除并将材料搬迁至乩仙庙,现由珠海市援建组恢复重建,绵虒文庙,绵虒文庙简介,绵虒文庙-阿坝州汶川县绵虒文庙旅游指南

在绵竹关帝庙品茗祈福弈棋闲坐,感受忠义仁勇的关羽文化积淀

据《绵竹县志》载:“关帝庙在绵竹县城南门外(今城区粮站面粉厂,现迁至剑南老街)。明天启七年(1627),户部郎中、陕西关南兵备道、乡贤刘字扬等建修。乾隆六年知县安洪德增修。道光五年知县谢玉珩增修。道光二十四年知县武来雨倡修拜殿。咸丰八年,关圣入中祀,改称武庙,建立宫墙。

图注:关羽

民国三年11月20日奉到大总统申令:关岳合祀典礼。民国四年(1915)县知事曾焜改修宫墙。

殿内正位左奉关壮穆侯,右奉岳忠武王。均南向。两序奉历代忠武将士张飞、王浚、韩擒虎、李靖、苏定方、郭子仪、曹彬、韩世忠、旭烈兀、徐达、冯胜、戚继光,东位西向。赵云、谢玄、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光弼、王彦章、狄青、刘锜、郭侃、常遇春、蓝玉、周遇吉,西位东向,均北上。岁以春秋分节气后第一戊日,由驻该地文武高职各一人,亲诣敬祭。地方官绅、学校教员、学生之娴礼者选充,各军、警及兼职文官行礼仪节,均与京师同。

图注:绵竹关帝庙

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陈、隋之际当阳玉泉山关羽祠开始,关庙的香火就连绵不绝。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的王朝更替,政权改换,但关羽的地位不仅丝毫未受影响;反而是祠庙越建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东北边陲,到西南边关,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凡有人民居住的地方,无不建有关羽的祠庙;上到帝王,下至百姓,凡有祭扫的活动,总少不了关羽,真是“中原有地皆修祀,故土无人不荐香”。不仅在中原,就是在海外,关羽的祠庙也是香火鼎盛。

正如一幅关庙楹联所说的: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真,三教尽皈依,拭瞻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别是神功卓著,真可谓荡乎难名。

图注:刘关张

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尽管人们不再尊关羽为神为圣为帝,但千百年来形成的关羽文化积淀,依然有着不可替易的魅力。对关羽的崇拜并未因时代鼎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归于沉寂,相反,关羽文化借着新的媒体更加发扬光大。因为21世纪人们可以不要关帝,但21世纪的人们不能不要忠义仁勇。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焦大卫先生说得好:“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图注:桃园结义

关羽最初追随刘备,几乎没有官职,只是刘备身边一个侍卫而已,因为那时刘备本身也一无所有。在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军做了平原相后,关羽才和张飞一道,被任命为“别部司马”,统领部曲(军队编制,后多指私兵),“别部司马”的职位,应当很低,一般的官制词典都查不出来。

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刘备、关羽、张飞随曹操去许都,刘备被拜为左将军,关羽也被任命为中郎将(官职名,比将军低),其间曾暂行过下都太守的职务。

建安五年(200),曹操东征徐州,刘备败逃,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妻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随曹操去许都,拜为偏将军。当年因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有功,被表封为“汉寿亭侯”。“亭侯”,作为汉代爵名,地位不高,即食禄于亭的列侯。《后汉书》的《百官志》说,列侯“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可见只相当于今日的乡镇长之类。

建安十四年(209),刘备封关羽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

图注:关帝庙

建安二十四年(219),已在成都进位汉中王的刘备,拜远在荆襄镇守重地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位列五虎上将的头名。前将军的职位,在东汉时已不常设,据《后汉书/百官志》的说法,只是在四种相当于公位的将军之下,才设有前后左右将军,俸禄也不过是是二千石的职位,这是关羽一生所得到的最高职。这年的十二月,关羽就在临沮(今远安)遇害。

关羽得到的最早的封谥是斩了这位将军的脑袋的对手孙权给的。孙权这位碧眼紫须的吴主,杀了刘备的忠臣义弟,把头送给了曹丞相,自己就给关羽封了一个“忠义侯”。不知他是出于对刘备的诚心讥刺,还是出于对关羽的衷心赞美,不过这个谥号倒还是很适合关羽。在蜀汉的景耀三年(260),这时关羽已去世四十一年了。刘备的儿子,人称“阿斗”的后主刘禅,追谥功臣良将,关羽又被封为“壮缪(穆)侯”,同时受封谥的还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庞统等人,只是蜀汉大势已去。

图注:关帝庙

在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关羽都默默无闻。只是在时人夸赞勇将时,“称万人无敌”的关羽时才被提及一下,以作为那些勇将们的一个很好的“参照”。唐代的帝王由于热衷僧道,建寺筑观,所以关羽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十九年(731),他们开始建武庙。唐代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即吕望、俗称姜太公),所以叫“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等名将”十人为配享,在仲春和仲秋的上戊日祭祀,祭品、器乐的规格都同祭孔庙相等。十哲是右边的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左边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这时,还没有关羽的份。唐肃宗(李亨)的上元元年(760),追封太公望武成王,跟文宣王孔子的规格齐平,祭祀的规格也是一样。

图注:关羽像

但是文宣王有十哲,还有七十二弟子,武成王却是孤家寡人,在场面上没法跟文宣王相比。所以到了唐德宗的建中三年(782),采纳了礼仪使颜真卿的意见。这位书法比政绩更有名的礼仪使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武庙的配享,人数太少,宜用诸侯之数。皇帝便下诏书,让史馆来考定,终于凑足了64人的数额,古代的许多良将像范蠡、孙膑廉颇以及卫青、霍去病等都被列为其中。三国时的关、张还有周瑜、邓艾等人,也侧身其间。关羽虽然跟周瑜、邓艾他们站在一起有些别扭,不太舒服,但好歹成为配享者之一,这是关羽在唐代的官方祀典中正式登台亮相。

后唐长兴三年(932),国子监博士蔡同文上奏朝廷,说是在上戊日祭武庙时,范蠡等六十四人,面前并无点酒菜,请求各设一豆一爵把享。原来包括关羽在内的“四壁诸英贤”只能干瞪眼看别人吃喝,却没自己的份儿。亏得蔡博士这一奏,关羽等人的饮食才不至成问题。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关羽在当时的地位。

图注:关帝庙

关羽真正走红是从宋代开始的。北宋中叶以后。在佛道二教把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骑赤兔马、抡青龙偃月刀的红脸汉子,发现利用他可以让臣民们更好地来效忠自己,于是,救封开始了。

宋徽宗第一个发现了关羽。这位在政治上极其昏庸而在艺术上又极具天才的道君皇帝,凭着他艺术上的敏感,看出生前有勇力又十分讲义气忠心的三国名将关羽,实在是大可好好利用的工具。自称是上帝元子太霄帝君降世,让朝臣称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的赵佶,在崇宁元年(1102),追封关羽为“忠惠公”,使关羽由侯爵进位为公爵。第二年,这位笃信道教的皇帝,在听取了道土张继先关于关羽在解州与蚩尤作战的神话之后,便以“教主道君”的身份,封关羽作一个“崇宁真君”。这虽然算不上一个正式的封赠,但它却使关羽正式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对于关羽日后的进一步走红,却是很关键的。

图注:关羽像

大观二年(1108),还是这位皇帝,再次提拔关羽,让他进位于“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此时,金兵南下侵宋疆土,百姓深受异族入侵之害的时候,这位仍在醉生梦死的皇帝,又改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封谥关羽这位蜀汉的前将军了。因为再过去三年.他便跟自己的儿子钦宗赵桓一块被金人捉去。短短的二十一年之内,徽宗四次追封关羽,由侯而公,由公而君,由君而王,升迁的速度之快,真有点令人咋舌。建炎二年(1128)高宗又封谥关羽为“壮穆义勇王”。赵构如此急切地追封关羽,可能最初的本意是要借重关羽的义勇,来鼓舞一下士气。《荆门志》曾载有仅余两句的诰词:“肆摧奸鬼之锋,大救黎元(百姓)之溺。”可见封谥关羽,确有此意。

图注:关帝庙

在南宋的几个皇帝中,孝宗还称得上较有作为的一个。淳熙十四年(1187)十一月,孝宗加封关羽为“英济王”,全称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皇帝的诏书对关羽褒奖有加:“生立大节与天地并传,殁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荆门军(相当于州)当阳县显烈冲壮缪侯义勇武安王,名著史册,功存生民,一方以依,千载如在。凡在待于水旱雨赐之际,若或见薰蒿栖怆之间,英烈言言可畏,而仰庙貌奕奕,虽远益新,受启王封,仍加美号。岂特显尔神?威德之盛,亦慰尔帮父老之情。尚祈灵聪,服方休显,可特封此壮穆义勇武安英济王。”

据《宋史·礼志八》,太祖建隆三年(962)诏修武成王庙,从祖的将领一仍旧贯,开除了曾活埋过降卒的秦武安君白起。但到了徽宗宣和五年,又把白起请了回来,一向难封的李广也被封为“怀柔伯”,关羽连升二级,进位忠惠公、武安王。于是关羽从武成王庙里独立出来,第一次堂堂正正地坐在属于自己的庙堂之中。

由于宋代皇帝的多次封谥,关庙在全国到处建立重修,使得关羽的地位大大提高,一个全国性的信仰网络已基本形成。关羽在元代,仍然十分走红,他的地位没有受到朝廷更替的影响。不仅封了神,晋了爵,祠庙也继续修建,修建者有官员、有百姓,也有道士等。

图注:关羽像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关羽初封谥为“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1590)又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万历二十三年(1595),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关羽的爵位晋升为帝,赐庙额为“英烈”。到了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月十日,又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夫人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为关羽扛大刀的周仓为成为威灵惠勇公。

由于皇帝的褒封,朝廷的提倡,关羽的声名在明代已是如日中天,“不论海内外,足迹至与不至,无不仰公之烈。盖自今日,虽男妇老幼,有识无识,无不拜关公之像,畏公之灵,而知公之为正直,俨然如在宇宙之间”(李贽语)

关羽在明代的封号可以说已经够热闹的了,地位超过了一般人、鬼神,也超过了孔子,能够与人间帝王平起平坐,但比起清朝来,又差了许多。

清朝对关羽的褒封崇拜,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地位不仅仅是跟人间帝王平起平坐了,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关羽的封号竟然多达二十四字,成了“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字数比从唐到清“大行皇帝”(初死的皇帝)称号还要多。《清史稿》卷八十四的《礼三》曾经对清代历朝的封赠有一个概括的记载:

图注:关帝庙

关圣帝君:清初都盛京(沈阳市、清留都)建庙地载门外,赐额“义高千古”。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复建庙地安门外,岁以五月十三致祭。顺治九年(1653)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1725)追封三代公爵,曾祖曰“光昭”,祖曰“裕昌”,父曰“成忠”,供后殿。增春秋三祭,后殿以在长官届日质明(待天亮),大臣朝服入庙左门,升阶就拜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三献(祭拜时三次献酒),不饮,福受胙祭。后殿二跪六拜。十一年,增当阳博士一人,奉冢祀。

乾隆三十三年(1768)以壮缪厚谥未符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祐”。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四十一年(1776),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凛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何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利此旨传来,用彰大公。“嘉庆十八年(1813),以林清扰禁城,灵显翊卫,命皇子报祀如仪,加封“仁勇”。道光中,加“威显”。咸丰二年(1852)加“护国”;明年,加“保民”。于是跻列中祀,行礼三跪九拜,乐六奏,舞八佾(行列,八佾,天子之舞),如帝王庙仪。……追封三代王爵,祭品视崇圣祠。

图注:关羽像

一个平凡而普遍的历史人物关羽,生前虽然也曾轰轰烈烈,威震华夏,引起过世人的注意。他所建的功业,他所获得的荣誉,相对于许多先贤甚至许多同辈来说,却并不是特别的突出,像他这样坐镇一方能称万人之敌的大臣随手就可开列一个名单来。可是,那些人为什么死后大多名声不显,或者湮没无闻,羽却喧传后世,屡加封赠由神而圣而帝以至登峰造极呢?靠机缘,也取决于自身。佛道的封神尊帝,朝廷的一封再封,虽各有企图,别具用心,但共同相中的,是关羽的“资兼文武,志存忠义”。

图注:关羽像

正如明人李永常《洪熙修庙记》所说的“夫士穷见节仪,世乱识忠臣”。当汉末扰攘之日,人心摇晃之秋,有能竭忠义,抗大节,审逆顺,明去就,拨汉火于灰冷,辅正主于孤弱,挺然特立于千百载之上者,其惟公之伟钦。”所以,在古人看,忠臣良将固然比比皆是,但能够集忠、义、勇、壮于一身的人却是鲜见。正是这些品质,特别是“忠义”,使关羽脱颖而出。忠与义,它本身的内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会有略异的意义,但是,它的基本意义却是较稳定的。元人陈献《至正饰庙记》说:“事君致身谓之忠,择主辅正谓之义”。朝廷看中的,正是这一种品质。所以佛道需要这样的人鬼神,皇上需要这样的忠义士,百姓也需要这样的英雄将军,关羽正好在这一点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是值得探讨的一种文化现象。(刘世荣/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景点文庙简介 文庙是什么庙

1. 文庙是什么庙

区别:

在中国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

庙,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迷信的人供神的地方亦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

到了封建社会时代,所谓有德有才的人也可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此外,帝王

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庙堂。

寺,原意是官署,如汉代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 两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此后,寺又指寺院(僧侣居住的地方)。


2. 文庙为什么叫文庙

文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即清代“上海县学文庙”,位于上海老城厢,今黄浦区文庙路215号,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

上海文庙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此后几经迁移,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今址。

文庙,建筑群包括文庙、学宫两条南北轴线上的院落以及东部的园林,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

据记载,南宋末,上海建文昌宫,是上海有“镇学”之始,到了元代升上海镇为上海县,于是“镇学”也改称“县学”。

元朝推崇儒学,使孔子的地位继续上升。

全国掀起兴建或重建文庙之风,上海也在文昌宫的基础上修筑了孔子庙。

明《弘治上海志》中记,文庙“在县治东一百二十步”。所谓“县治”就是县衙门。上海建县后,县衙门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没有搬迁。

今天的上海旧城里有一条叫“学院路”的路,它的旧名就叫“县前街”,它北面还有“县后街”和“县左街”,均是以县衙门的方位得名的。这样就可以确定当时上海县治的位置,同样也能确定文庙的位置,在今学院路的北面,四牌楼路的东面。

上海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上海文庙始建于元代(1294年),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

18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

当时已初具规模,但以后渐趋式微,犹如一颗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


3. 文庙指什么庙

南京夫子庙,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4. 文庙是庙吗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为历代儒客学子朝圣之地。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5. 每个地方都有文庙

就是王朝皇宫那座文庙的缩减版,只树立一尊儒教至圣的塑像,其余陪祭圣人无须造像,陪祀于地方文庙的塑像本尊,多是当地县志上名垂青史的文臣名相、士林文豪和道德楷模


6. 文庙是哪里的

现上海有两座祭祀孔子的孔庙, 是上海城文庙,二为嘉定城孔庙。二者性质相同。

嘉定孔庙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孔庙四周的围墙,称"万仞宫墙"。进门的水池,叫"泮池",凿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

孔庙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现占地17亩左右。


7. 文庙百度百科

1、敦煌莫高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等,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隋唐时期古城址。

3、嘉峪关长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玉门关是长城西端重要关口。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

5、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6、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武威雷台,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

8、武威文庙,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9、天梯山石窟——中国石窟鼻祖。

10、武威鸠摩罗什寺,译经大师舌舍利塔。


8. 文庙有几个

中国一共有41座孔子庙。具体是:

1、山东曲阜孔庙

2、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

3、浙江磐安孔氏家庙

4、北京孔庙

5、南京夫子庙

6、西安孔庙

7、天津蓟县文庙

8、江苏江阴文庙

9、上海文庙

10、上海嘉定孔庙

11、浙江宁波慈城孔庙

12、浙江黄岩孔庙

13、福州孔庙

14、福建安溪文庙

15、福建同安孔庙

16、广东德庆学宫

17、广东番禹学宫

18、海南文昌文庙

19、湖南岳麓书院文庙

20、安徽桐城文庙

21、郑州文庙

22、河南府文庙

23、河南汝州学宫

24、河南新乡文庙

25、河南永城文庙

26、河南辉县文庙

27、河南辉县百泉孔庙

28、河南鲁山文庙

29、河南许昌文庙

30、陕西耀县文庙

31、陕西旬阳文庙

32、山西平遥文庙

33、四川资中文庙

34、四川德阳文庙

35、四川广汉文庙

36、四川富顺文庙

37、贵州安顺文庙

近仰北斗 化育万民

38、甘肃武威文庙

39、河北平山文庙

40、辽宁兴城文庙

41、哈尔滨文庙


9. 什么样的文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10. 文庙是什么地方

在古代,每 州府县都设有文庙,它是孔庙和官学的合二为一。它们建在当地官府的生旺方(东方、东南方)闹市中。文庙曾经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读书人云集的地方,自有一种特殊的气场,他们成为秀才后在此学习,从这儿出发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

  不出状元不开正门

  按文庙惯例,一个地方出了状元,当地文庙才打开正门。不出状元,就永远不开正门。起初是显示状元的尊重,后来也变成文庙鼓励学子的一种手段。武威未曾有状元,文庙的正门看来永远打不开了。

  为什么文庙会有这种惯例?翻阅历代古籍,发现文庙是礼制庙宇,必须符合礼制规范中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原则。就像故宫,平时正门也是不开,只有皇帝才能从那里出入。

  科举制,使儒学与权力、利益发生密切关系。统治者们用一座文庙,一个考试制度,像一张巨网笼罗天下读书人。


11. 文庙是谁的庙

不是,孔子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苏州文庙与杭州文庙

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文庙

杭州文庙即杭州孔庙碑林)。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现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57号、西湖东南侧的吴山脚下,占地约4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摄于2017年9月苏州、杭州

附游历其他城市文庙:

漳州文庙

漳州长泰县文庙

泉州文庙

潮州文庙

龙岩长汀县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