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霉豆腐

宜丰传统米点,具有制作简易,细嫩爽口,清醇芳香,去腻消食,四季皆宜等特点。用大米、石灰水、猪油、味精、生姜、辣椒粉为原辅材料。将米洗净滤干,加入适量沉淀后的石灰水,浸3~4小时,磨成米浆,倒入锅中,升火搅拌,熟后盛入盆内冷却,凝固后划成大方块,用清水浸漂。吃用时将米豆腐切成蚕豆大小的方形小块,置锅内煮沸,捞起盛入汤碗内,再加入熟猪油,辣椒粉和姜葱等调料。

不容错过的美味,霉豆腐和霉鱼你吃过哪一种?这样的美味如何制作

走在美食的风味小街上,有两种不容错过的美味霉豆腐和霉鱼,这样的美味它们是如何制作的呢?

豆腐又叫作豆腐乳,是豆腐在经过发酵后制作出来的大豆类食品。因其具有滋味鲜美、风味独特、方便携带等特性,所以虽算不上美味佳肴,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霉豆腐的制作工艺虽不复杂,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从做豆腐到变成霉豆腐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春天太潮湿,夏天和秋天太热,食物容易变质,不适合做豆腐。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新鲜豆腐才能长时间发酵,才能制成柔软可口的霉味豆腐。

因此,在吉安的很多乡下,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做霉豆腐,但以永丰的最为好吃。做霉豆腐很讲究鲜豆腐的细嫩、干湿。豆腐太老了(水分流失严重,豆腐板结),做出的霉豆腐口感不行;太嫩了(水分太多,豆腐水汪汪状),做出来的霉豆腐不成形。因此要选好材质合适的新鲜豆腐,将其放在通风处晾放几个小时,让水分自然滤干后再切成二厘米见方的正方体,找个干净的抽屉或箩筐,在里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稻秆,把豆腐块铺在稻草上,一层豆腐铺一层稻秆,这样依次进行,到最上一层再盖上一层稻草,放在阴凉处让其慢慢发酵起霉。十天或半个月左右,掀开铺在豆腐上的稻草,就会看到原先新鲜的豆腐“发霉”了,满身长满了黄白色的兔毫样细毛。

这时就可以将准备好的辣椒、盐巴、甘草末、八角粉等磨成粉末状的香料混合在一起,用筷子夹起霉豆腐,放在香料里滚一下,满身黄白色细毛的霉豆腐坯子立刻蘸上五颜六色的佐料。然后把蘸好佐料的霉豆腐放进事先用热水烫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已经“杀”死了杂菌的瓦罐或是玻璃瓶里。装满蘸好佐料的霉豆腐后,在上面加一些清油(茶籽油),把里面的空气完全排出来,就可封口保存了。密封发霉豆腐在阴凉处长期存放都不会变质。

两天后,取出一小瓶霉豆腐,夹上一块就着稀饭、面条等早点,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瓦罐或玻璃瓶里的霉豆腐吃完了,在剩下的汤水里面放些晒成半干的菜兜肉、柚子皮、白萝卜干等,也是一道上好的小吃。记得小时候,上学时需要住校,爸爸妈妈唯一能为我准备的菜就是霉豆腐了。虽然我们一周可回家拿一些生活必需品,但霉豆腐往往是一次就会准备一个学期的。那时候,同学们的小抽屉里最多的就是霉豆腐。即便如此,我们一群小伙伴还是会聚集在一起,交换着品尝各家不同的霉豆腐,那滋味是不是真的有所不同 如今已经无法言表了,只是依稀记得,这样交换着吃,我们都很愉快。如今回想起来,那份记忆依旧清晰如昨,回味绵长。

除了永丰,在万安县宝山乡和遂川的一些乡镇,这里的客家腐乳因其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等特征而闻名,也是当地人喜爱的佐餐食品。由于产业的发达、市场需求份额的增加,霉豆腐制作慢慢实现了企业化生产,没有了明显的季节特色,一年四季里到商店超市都可以买到,其味道或许更为丰富,包装也越发精致,可孩提时的那份感觉却无法再拾起了。

而在吉安的另一道美食就是霉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在吉安城内的赣江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井冈山儿女。他们靠水生活,在汹涌的赣江中捕鱼,在清澈的赣江中洗衣服、嬉戏玩耍。作为母亲河的赣江,发达的水运不仅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繁荣和繁荣,而且用甘甜的河水喂养和保护着赣水的后代,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水产品。霉鱼,就是吉安人一种很好的菜肴,佐酒下饭皆宜。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在吉安的大多数县市,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渔民,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组织,渔业协会。也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吃定销粮【介于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间,可以获取一部分商品粮,但还要靠自己的产业捕鱼(也有种菜的)挣取一部分工分】。这些渔民每天早出晚归,在赣江或其支流的小船上唱着渔歌,撒网数十米甚至数百米,从河里收获鱼虾,过着美味快乐的生活。

在那些日子里,每个家庭的鱼都不能出售,因为它必须交给渔业协会,该小组将统一记录工作点,然后渔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将鱼分发给每个家庭。当他们吃不完时,有经验的祖母会根据鱼的大小把它们分开。小鱼会直接剥去内脏,用盐、姜、胡椒等调味品,把鱼内外擦干净,装在坛子里,一层一层的罗列堆积起来,等蔬菜短缺的时候再把鱼拿出来吃,就会变成非常美味的发霉鱼。较大的鱼在开胃后被切成大小约3~5厘米均匀的小块。它们被放在容器中,与调味料混合,并用塑料纸密封三到五天,然后变成发霉的霉鱼鱼块。这是吉安人最喜欢的一道菜,他们把腌好的发霉鱼拿出来放入油锅煎炸5成熟,就可以和新鲜的辣椒或芹菜烹制,味道回味无穷。

家庭承包生产实施后,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富裕。虽然贫困的日子早已过去,吉安市中心的吉州区清远区的人们仍然沿袭着先人做腐鱼的习惯,这不仅节省了家政,而且代代相传地传承着母亲的品味。如果有外国人来我们家,他们也会把这道菜 到桌上,自豪地向客人介绍:这道菜啊,只有在吉安才能买到。

小编总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陪伴着我们的特色美食身后一定有一个让你至今难忘的故事,不知你是否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家乡的特色美食。

美味四喜豆腐的做法(不仅好吃还营养丰富)

豆腐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它营养丰富,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今天,我们来介绍一道美味的豆腐菜——四喜豆腐。

豆腐、鸡蛋、虾仁、火腿肠、香菇、葱姜蒜、盐、酱油、糖、淀粉、高汤。

1. 豆腐切成小块,放入热水中焯水备用。

2. 鸡蛋打散,放入适量的盐和淀粉搅拌均匀,煎成蛋饼备用。

3. 虾仁洗净去皮,香菇洗净切片,火腿肠切小块备用。

4. 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虾仁、香菇、火腿肠翻炒。

5. 加入适量的盐、酱油、糖翻炒均匀,倒入高汤烧开。

6. 将豆腐块放入锅中,烧开后转小火煮约5分钟。

7. 加入蛋饼,煮汤汁浓稠即可。

8. 装盘后,撒上适量的葱花即可食用。

1. 豆腐在焯水时,水温不宜过高,否则容易烫烂。

2. 煮豆腐时,可以加入少量的醋,不仅可以去腥味,还能使豆腐更加嫩滑。

3. 烹饪时,可根据口味添加适量的辣椒油或豆瓣酱,提升口感。

四喜豆腐是一道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菜肴,不仅适合家庭日常食用,也是宴席上的佳肴。大家可以尝试着亲自动手 *** ,享受美食的乐趣。

江西分宜县双林豆腐,舌尖上的美食老味道!真香!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相传,豆腐发明于西汉时期

淮南王刘安的母亲喜欢吃黄豆

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

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

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

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

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

病势好转

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

……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明代诗人苏秉衡写的《豆腐诗》中对豆腐的发明、制法、特色和食俗予以简明、灵活、形象的描绘,赞叹之情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江西新余分宜县双林镇的豆腐

秉承了传统的制作方法

再加上有泉水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品在外型上“金镶白玉板”

食之鲜香、味有余美

坊间有“双林豆腐,制作得味,远胜燕窝”的说法

美味不仅成了双林人眼中之最

也吸引了分宜其他乡镇

乃至新余美食爱好者慕名而来

走过、路过双林的游人或过客

都会在点菜吃饭前问一句

“你们这还有豆腐吗?”

双林豆腐

吃豆腐虽易,做豆腐却难。而说到做豆腐,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张秀英的人,她是制作豆腐的老手艺人,据她介绍,24年来她一直都是延续着传统,这样才能保留豆腐最“本真”的味道。

凌晨3点,家住双林镇宋家村丰木组的村民张秀英早早地就起了床,开始忙碌的一天。

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便是浸泡豆子,将颗粒饱满且整齐均匀的黄豆筛选出用水浸泡约5~7小时。可别小看泡黄豆,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浆会‘跑’水里;水温不够或时间太短,浆会留在豆渣里。”张秀英指着浸在盆里的豆子告诉我们。

张秀英正在磨豆浆

黄豆泡好后,便是磨豆浆,1斤豆子用10斤水,这是她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如今磨豆腐基本上都是半机械化生产,省时省力,将豆子倒入机器,紧接着就有雪白豆浆流出。

将磨好的豆浆进行过滤

接着就是泡浆(过滤的意思),将热水与豆浆混合,架好晃浆布,手扶木棍,上提下放,浆渣分离,浓浓的浆水从纱布下滴滴渗出。

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煮

之后 是煮豆浆了,煮豆浆是个精细活儿,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心急也做不出好豆腐。在煮豆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整个过程张秀英的眼睛始终盯着漂浮的豆沫不敢怠慢。

将煮好的豆浆倒入磨具中等待凝结

再之后便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点豆腐”,“点豆腐”火候和卤水的量都要把握的很好,这样出豆腐多且口感鲜嫩。将一定比例的卤水点在豆浆上,过一会,桶内豆浆便凝结成豆腐花。

把做好的豆腐花切块

最后将豆腐花舀进用纱布垫底的豆腐模块里,盖上纱布,再放上木板、石头等重物,将多余的水分压出来,取掉豆腐模盖,掀开包裹豆腐纱布,用刀切开,润滑爽口、豆香怡人的豆腐便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张秀英的豆腐

这时天色已渐亮,张秀英便匆忙洗漱了一下,随意抓些吃的垫垫肚子,然后赶紧将做好的白豆腐、油豆腐装上三轮车,骑着车来到农贸市场,找到摊位,卸货、放桌子、摆货。“当闹的时候我都是在双林闹上卖,平时我儿子会拿到分宜去卖。虽说挣钱不多也蛮辛苦,但大家爱吃倒也是值得。毕竟也是门老手艺,希望之后也能传承下去。”张秀英笑呵呵地说道。

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分宜的特色美食

结合了湖南的“香”、“辣”

又掺杂着分宜独有的“鲜”、“醇”

这令人垂涎欲滴、百吃不厌的分宜美食

你想不想吃?

赶紧来尝尝吧~

来源:双林镇 姚明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