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桃叶橙

桃叶橙是我国三大地方良种之一,原产于湖北秭归,曾多次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被誉为“峡橙三秀”之一的桃叶橙因其叶片似桃叶而得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滑、色橙红、脐部有圈纹、果肉橙黄、质脆化渣、富有香气,曾多次在全国和地方柑橘鉴评会上夺魁。

在秭归屈原镇龙马溪村,秭归县青滩桃叶橙产销专业合作社让该地特产的优质桃叶橙走向了全国,成为备受现代都市人追捧的高档水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宝贝”。

秭归县青滩桃叶橙产销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7月登记注册,拥有500亩集体生产基地,253户社员,同时带动680余农户发展壮大全镇的3000亩桃叶橙种植面积。合作社先后荣获“2008年度秭归县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9年度秭归县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宜昌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地域范围

秭归桃叶橙盛产于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归州镇、屈原镇、水田坝、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郭家坝镇、周坪乡、杨林桥镇等11个乡镇。面积1000公顷。秭归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0°18′-111°00′,北纬30°38′-31°11′。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东连宜昌县,北接兴山县,西毗巴东县,南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总产量1.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多属砂壤土、紫色页岩土或泥质岩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5-2.1%,pH值5.5-5.6。基地无工业“三废”等污染。秭归县为川东褶皱及鄂西八面山坳会合地带。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分县境为南、北两部分。沿长江河谷往南北延伸,海拔逐渐升高。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6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全县平均海拔约800米。

(2)水文情况:水系比较发育,境内长江流长64公里,溪流网布,135条小溪汇成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

泄滩河8条水系注入长江,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境内流长247.8公

里,河网密度(不含长江和135条小溪河)0.1公里/平方公里。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水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

符合NY5016的规定。

(3)气候情况: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但由于受地势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类型垂直变化明显。县内历年平均12月18日为初霜日,次年2月13日为终霜日。12月20日为初雪日,次年3月2,日为终雪日,年均降雪3.9天。年均风速1.2米/秒,多偏南风,次为偏北风。年均相对湿度71%。年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6.4℃。7月平均气温28.9℃;平均气温年较差22.5℃。年均日照时数1619.6小时,夏多冬少,春秋适中。年日照1300小时以上,≥10℃的年积温5500℃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年降雨量1000毫米-1500毫米。

(4)人文历史情况:秭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里,是著名的柑桔之乡。其种植柑桔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乡吟咏出不朽《桔颂》诗篇。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桃叶橙生产较其它作物品种对气候、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要求更具特殊性。年平均温度18—22℃,绝对最低温度≥-2℃,1月平均温度≥7℃,≥10℃的年积温度5500—6000℃。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60cm以上,地下水位1mm以下,其它条件均按NY5016-2001执行。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桃叶橙品种选择应遵循市场导向。适地选择树的原则,在最适宜地区选择果大、色艳、皮薄、无籽(少籽)质优的良种发展桃叶橙生产。目前重点推广桃叶橙良种有:桃叶橙139号、18号、8号。桃叶橙以枳作砧木为宜。

(3)生产过程管理:秭归桃叶橙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橘

生产技术规程》(NY5015)、《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和《秭归桃叶橙》(DB42/431-2007)。尤其注意以下环节:a、土壤管理。果园实行生物覆盖、梯壁种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b、施肥。采取平衡施肥,以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全年施肥2次-3次。c、修剪。

在采果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以大枝修剪为主。大年树适当重剪,小年树轻剪,逐年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以抹芽摘心为主。d、保花保果。采取控梢、花期复剪及喷施符合NY/T5015规定的保果剂等措施保果。e、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化学、物理和生物治理措施综合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NY/T5015的规定,全年用药控制在3次以内。

(4)采收及采后处理:在11月中、下旬适时采收。采收前30天停止喷洒农药和追施化肥,采收前15天停止灌水。采收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保鲜处理,预贮3天后进行商品处理,处理后的果实必须符合NY/T5014的规定。

(5)生产记录要求:一本农事操作记录手册,将农事操作和使用的肥料、农药等记录在案。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春梢叶狭长似桃叶,故名“桃叶橙”,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50g左右,果面橙红光滑,脐部有印圈。

(2)内在品质指标: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富香气,含糖量一般在13%左右,极耐贮运,有的贮藏后风味更佳。

(3)安全要求:农药残感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感官检验按NY5014的规定执行。重量、数量、规格检验按GB/T8210的规定执行。卫生安全检验按NY5014的规定执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可食率的检验按GB/T8210的规定执行。固酸比的计算按NY5014的规定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规格:按果实横径大小分为60、65、70共三个规格,果实横径为60≤d<65(毫米)为60规格,果实横径为65≤d<70(毫米)为65规格,果实横径d≥70(毫米)为70规格。

(2)分级:分为一级果、二级果、三级果三个质量等级,果实横径小于60毫米的果实均为级外果。串级果不超过10%,隔级果不得有。到达目的地,允许有7%以下的缺陷果,但腐烂果不得超过3%。一级果标准:感官指标为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实高度自然着色,着色经90%以上;果面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2%;味甜而浓,细嫩化渣,富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二级果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实自然着色,着色经85%以上;果面较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3%;味甜浓,细嫩化渣,有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三级果标准:果实均匀,果形较端正;果实自然着色,着色经80%以上;果面较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5%;味甜,化渣,有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

(3)标识:在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秭归桃叶橙)、产地、果实规格、果品等级、净含量、执行标准代号、小心轻和防晒防雨警示等内容。

(4)包装:按GB/T13607的规定执行

(5)运输:装运仓应清洁、卫生、无异味。运输时应快装、快运、快卸,严禁日晒雨淋,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丢乱扔,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6)贮藏:按NY5014的规定执行。

秭归桃叶橙、武穴佛手山药火了!一大波湖北美食被央视点赞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厉害了!秭归桃叶橙武穴佛手山药霸屏央视!又在全国火了!

近日,央视播出的一部寻味纪录片《源味中国》于2月28日重点介绍了秭归桃叶橙,又于3月1日晚重点介绍了武穴佛手山药。那它们有啥厉害之处?凭啥被央视选中?小伙伴们可别小瞧了秭归桃叶橙和武穴佛手山药!它们可是节目组从全国2242种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精挑细选30种最有代表性的地标产品之中的2个。每一种都是具有明确限定的地理身份的,产量都是有限而稀缺的,营养和味道都是特别的。秭归 桃叶橙

桃叶橙是秭归柑橘的晚熟品种之一,因其春梢叶片狭长似桃叶,由“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命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滑、色橙红、脐部有圈纹、果肉橙黄、质脆化渣、富有香气,曾多次在全国和地方柑橘鉴评会上夺魁。秭归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秭归就已栽培柑桔。桃叶橙是秭归县1956年-1965年在新滩镇(现为屈原镇)龙马溪村从普通实生甜橙中选出,是我国三大地方良种之一。武穴 佛手山药

武穴佛手山药,由于酷似手掌,故称之为武穴“佛手山药”。其特点醇香绵厚,糯味悠长,营养丰富,集营养和保健于一身。武穴佛手山药生长在大别山南麓,因其生长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苛刻,仅在武穴市(广济县)北部局部地区生长良好。经过200多年的人工种植,已成为武穴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除了秭归桃叶橙和武穴佛手山药,近几年,火上央视的湖北美食还真不少。那些年,火上央视的湖北美食襄 阳就在今年春节期间,襄阳特色美食在央视节目《记忆中的年味——襄阳年味》中出境。

襄阳牛肉面

看一碗襄阳牛肉面正不正宗,就看这面汤是不是地道,牛油熬制的面汤,一半油一半汤浇在面上,香气逼人。让牛肉面成为襄阳人最喜爱的早餐

大头

襄阳大头菜又名孔明菜、诸葛菜,是襄阳的传统名吃,相 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

大河红鱼

大河红鱼来自襄阳人的母亲河——汉江,因身体呈红色,当地人便把这种鲤鱼称为红鱼,并附以吉祥喜庆之意。

腊肉粑粑

襄阳有制作腊肉的传统,腊肉粑粑便是众多腊肉制作手法中最讲究、口感最好的,不仅有着腊肉的熏香气息,而且在面粉的包裹下,经过一番煎炸,让腊肉粑粑酥脆可口。

炒河虾

这种依汉水而居的河虾,壳薄肉厚,有着咸香脆的特性,虽没有油焖大虾的名气和“霸气”,但却是襄阳人过年少不了的美味

酱爆黑猪肉

酱爆黑猪是襄阳谷城的特色美食。黑猪肉来自当地放养的野生黑猪,由于生长期长且运动量大,这种猪肉的肉质跟市面上的猪肉大有不同。不仅瘦肉多,而且肉香纯正,口感更佳。

襄阳缠蹄

襄阳缠蹄是襄阳独有的美食,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这种做法了。制作精细、色泽红润、肥而不腻的襄阳缠蹄,可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媲美,也是襄阳年桌宴上的主角。武 汉去年8月,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将武汉的夜市夸了一遍,一票网友发弹幕要来武汉吃宵夜。说起武汉美食,怎能少了热干面面窝还有豆皮。

热干面、面窝、豆皮

热干面、面窝、豆皮几乎成了武汉人早点标配,制作简单,遍及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汤包

过去吃蟹黄汤包是很富的人,一般的人吃不起。目前来说汤包在武汉的夜宵当中占比很高。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是有故事的鱼,主要是食材独特,它产自长江梁子湖之间的一个地方叫樊口,所以它也叫樊口鳊鱼,毛泽东写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就是指这条鱼。

龙虾

武汉小龙虾特色餐饮,从味型上衍生出本地派、潜江派和四川派三大派系,在全国的江湖上名头都很大,其中本地派的代表是巴厘龙虾、靓靓蒸虾和小亮蒸虾,潜江派的代表是虾皇、小李子,川派代表是肥仔。地道武汉人夏季必撮虾子,就算不是武汉人,包括明星大腕也会跑来武汉尝尝小龙虾。

2012年,高晓松就被网友拍到在武汉路边大吃武汉小龙虾。除了以上这些耳熟能详的武汉美食,还介绍了一个很有特色的粥。

一品海鲜砂锅粥

节目选中了雪松路的一家主营砂锅的饭店,这家饭店最有特色两道菜,一个叫做一品海鲜砂锅粥,另一个是黄颡鱼泡饭。这道粥是向广东潮汕学习的产物,但是它增加了武汉的财鱼片和本地的肉蟹,食材有本地化的趋势。熬制这个粥之前要先把大米浸泡八个小时左右再进行熬制,这样才能保证这个粥的粘稠度,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碗功夫粥。

黄颡鱼泡饭

黄颡鱼泡饭的特点是酱香浓郁,肉质鲜嫩。用浓郁的汤汁泡饭吃是武汉比较独特的一种饮食习俗。此外,很多明星也会不计“特殊”身份和粉丝的“骚扰”,来到武汉的知名小吃街——吉庆街或者户部巷品尝美味。周笔畅、苏友朋等明星都去过吉庆街吃夜宵。荆 州再往前追溯,2017年,央视《源味中国》对荆州大白刁进行了专题拍摄。

荆州大白刁

荆州大白刁学名翘嘴鲌,其体型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荆州大白刁久负盛名,杜甫曾赞曰“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切如玉,朱橘不论钱”。荆 门2017年12月,专题片《河垱村里的生日宴》了在央视播出,展示了东宝八角雪枣肉糕鱼糕、馅饼、八月炸葛根松菌等传统美食。

荆门鱼糕

鱼糕以长湖产鲌鱼为上等,入口鲜香嫩滑,清香可口,鱼味悠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乃民间宴席待客之上品,并有“无糕不成席”、 “无席不见糕”之说。

雨菌子

形状像雨伞,呈黄色。只有在下雨天才长出来,雨下的太大或是太久,雨菌子就会坏了。一般来说,下两三天的雨就能见到雨菌子。

八月炸

八月炸,九月黄,炸开了,随变尝。一般当水果吃,成熟了的会炸开,香甜软糯,营养丰富。八月炸一般指预知子,中药名。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或切成片状晒干,也可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

八角雪枣

雪枣,是因为其外形如枣,色泽雪白晶莹而故名。八角雪枣是明末清初八角街上民间老艺人刘之芳首创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

喜饼

喜饼是婚嫁的传统食品,此饼以烧开的热水和油倒进面粉揉合为皮,面粉、熟猪油为酥,再用熟面粉、砂糖、桂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经擀皮包馅成形后,入温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松清香,绵软不腻,风味别具一格。

南瓜粑粑

色泽金黄,香甜味美,软糯可口。以南瓜,糯米粉等制作而成。宜 昌2016年,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摄制组来到了三峡人家录制特别节目《长江两岸是我家》,来看看舌尖上的三峡

江鲢火锅

干炸刁子鱼

清炒南瓜丝

家常豆腐

原来咱大湖北有这么多美食都火上央视了,吃货们赶紧都去尝个遍吧!

>>>推荐阅读年度超燃大片《厉害了,我的国》上映,湖北元素次第登场,导演是黄石老乡!湖北一批干部公示、任免,涉武汉、宜昌、襄阳、荆门等地129所高校大幅撤销340个学位授权点!湖北撤销12个,新增6个长江委换帅,国务院任命马建华!还有武汉任免一批官员武汉12大城区中小学对口划片一览表,你家变学区房了吗?

来源 | 三峡晚报、地理标志服务、长江日报、荆州新闻网、荆门日报等

声明 |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旅游 | 秭归橙甜桃花香 屈原故乡春光美 不醉不归

西陵峡春行

——画报君

乱花渐欲迷人眼,绿草才能没草鞋。

最爱西陵行不足,桃李深处花落堤。

三月芳菲,写意西陵, 醉美秭归……

(王罡 摄)

(李生云 摄)

3月23至26日,由秭归县文化旅游局主办、湖北画报社承办的"花开李好 醉美高潮"2019屈原故里春季旅游摄影采风盛装开机,来自湖北各地市约30名摄影大家齐聚屈子故乡,开启秭归春季摄影之旅。

(王罡 摄)

(李生云 摄)

让我们随众大咖的摄影镜头去欣赏美景、徜徉春光;去听风听雨听夜空,寻花寻草寻春风……

(张学伟 摄)

(李生云 摄)

上午十点四十分,摄影家一行从宜昌乘中巴车向屈原老家秭归进发,沿着沿江山路崎岖曲折而行,十二点到达秭归县城,经过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眼前江面视野开阔,江水清澈碧绿,仿佛置身于山画廊,不由得忆起伟人毛泽东"高峡出平湖"豪迈设想变为现实……

(石焕林 摄)

(张学伟 摄)

沿江而上,两岸青山高耸,峡谷尽显,山坡梯形茶园随地垄起,采茶女点缀其间,村舍农庄分布山间,一垄垄金黄油菜花青山掩映下,像黄色的绸缎格外惹眼……

(石焕林 摄)

(李生云 摄)

下午一点四十,摄影家一行顺利到达西陵峡口的链子崖风景区,湖北画报近年来重磅匠心打造的集文化、旅游、研学、艺术、绘画、修行为一体的漫云文创基地就在于此。石板路,桃花边,橘树旁,吊桥直通白墙黛瓦小户人家;粉红的桃花、雪白李花次第盛开,一簇簇一大片,村舍旁、白墙边黄橙挂树上,青黄分明,一幅田园牧歌景象……

(付华 摄)

(付华 摄)

下午4点,我们溯江而上前往西陵峡口小青滩,沿途峡谷徒峭如立,似刀削斧劈一般,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造物无言、鬼斧神工之妙,不远处即将竣工的西陵峡长江大桥成弧形建造,在夕阳余辉照耀下有如一条彩虹……

(周国强 摄)

(张学伟 摄)

(杨志贤 摄)

阳西下,带着醉意踏归途,浮想连翩……情不自禁地篡改了白居易的千古名篇,拙诗一首《西陵峡春行》结束今天的行程:乱花渐欲迷人眼,绿草才能没草鞋;最爱西陵行不足,桃李深处花落堤。

文 = 曹 巍

设 计 = 小 i

审 稿 = 殷恕忠

© 本文版权归湖北画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怀念秭归桃花鱼

怀念秭归桃花鱼

文|王志敏

本文由三峡广电公众号首发

小时候桃花开时,在归州古城,正是舀桃花鱼的大好时光。

花鱼不是鱼,是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表面淡水中的水母,科学家取名桃花水母,拉丁学名Craspedacusta。清代诗人林鸣莺写过一首《桃花鱼》小诗:“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

小时候,我以为桃花鱼只有秭归才有。后来才知道中国许多地方,如秭归、宜昌四川新津忠县重庆珊瑚坝、成都乐山河南信阳江苏太湖西岸杭州西湖西泠印社等地都有桃花水母。科学研究发现,桃花水母起源于长江中上游,随着水生植物的传播而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桃花水母形态特征各异,共分9种。秭归桃花水母独立为一种,拉丁名为Craspedacusta ziguinensis,主要分布在秭归叱溪河畔与香溪河畔。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归州志》中“桃花鱼”记载,是桃花水母在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由于生活经历,在众多桃花水母中,我独爱秭归桃花鱼。

秭归桃花鱼在归州古城瞻夔门外鸭子潭便有。叱溪与长江汇合处,枯水季节在石梁边沙滩上形成几处小潭,因常年有野鸭嬉戏水中,人称“鸭子潭”。别看鸭子潭小,每年三四月间桃花开时,水中总有一种水母生物,人们叫它“桃花鱼”。

俯拍桃花鱼

侧拍桃花鱼

浮游的桃花鱼

秭归桃花鱼守信

秭归桃花鱼与桃花相约:桃花开便现身,桃花落便消失。每年叱溪河畔桃花开时,它浮出水面而可见;桃花落时,它便潜入深潭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治《归州志•土产•水族》曰:“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1921年《湖北通志》也有记载:“以桃花为生死,桃花即尽,则是物无有矣”。归州鸭子潭的桃花鱼,古人之所以叫它桃花鱼,是因为它出现消失与桃花开谢同步。亘古至今,守信如初。

秭归桃花鱼珍贵

桃花鱼对水质、水温、水的酸碱度均有严格要求。通常秭归桃花鱼在自然界水温6℃时活动正常,水温8℃时,伞体张合38-46次。当水温达到20℃以上,伞体张合频率迅速减小。当水温达到34℃,它即死亡。若水的酸碱度改变,它也会立即死亡。桃花鱼对生存环境非常讲究,如果水质稍微污染,它们便会绝迹。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黛玉《葬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2003年3月召开的我国物种红色名录研讨会上,桃花鱼被列为中国濒危物种的最高级——极危物种。对于物种的珍贵程度而言,桃花鱼堪称水中大熊猫

秭归桃花鱼美丽

秭归桃花水母有4个生殖腺,很对称。个体较大,一般伞径为17-24毫米。它体型大而柔软,张缩姿态优美。我们通常看到的“须”,是它长短不一的平衡囊管,数目约有126-156。桃花鱼有浅浅的颜色,大多色泽洁白半透明,少有其它顔色。透过玻璃仔细观察,可以看见桃花鱼体形如降落伞状,多须。这些5亿年前的小精灵游动起来,伞体一敛一舒,须体伸展飘曳,像透明纱幔,犹碧空跳伞,似桃花吐蕊,如天女下凡。

清代有一首诗赞桃花鱼。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

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

花开正值游鱼塘,鱼嬉转疑花影移。

渔人不敢下钓丝,怕逐春风上旧枝。

每年归州古城瞻夔门外桃花绽放,正是归州儿女去望江村观花舀鱼的最佳时节。城里的大人小孩会用纱布做成小网,三五成群,来到鸭子潭。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潭边都有很多人。这些人或划船、或挽着裤脚站在潭边寻觅,透过清澄见底的潭水,期待着桃花鱼出现。

秭归城关小学的师生们去鸭子潭舀桃花鱼

站在鸭子潭边,只见偶尔几只水鸟掠过水面。和煦春风吹过,水面上泛起阵阵鱼鳞般细波。黄色油菜花铺满叱溪河畔的沙滩,飘来阵阵花香。粉红色桃花在望江村青翠柑桔林中盛开,显得格外艳丽。走近鸭子潭边,俯身找寻。从水面上看下去,若清澈的潭水中有一团团乳白色的浮游体,那便是桃花鱼。捕鱼者须小心翼翼地把网移到桃花鱼下方,然后轻轻提起。把网提到眼前,只能看见一小涎团。把网浸入带来的小桶里,桃花鱼便立即上下浮游起来。只见它们一张一缩,自由上下,十分可爱。

春日鸭子潭舀桃花鱼(秭归何怀强摄)

鸭子潭舀桃花鱼

飘飘悠悠的桃花鱼,在鸭子潭里成片成片地出现,与岸上千万朵桃花相辉映,陶醉了无数捕鱼人!潭边松软淤沙层上,走过三三两两腰里系着自身鞋子、裤脚挽在膝盖上、扛着自制小网的男生女生。他们赤着脚,一片欢歌笑语,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兴奋的喊叫声此起彼伏,“看,舀着了,舀着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此刻,望江青翠的山坡上、人们喜悦的脸庞上、鸭子潭清澈的水中——一片桃花盛开!

小时候,家乡的那情那景,如在眼前,着实令人怀念。

版权归作者所有

主编:李瑜(北美宜昌同乡会会长)

责编:刘慧艳(三峡广电)

三峡广电整理发布

编辑:刘慧艳

商务合作:0717—6862151

投稿热线:0717—6862153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