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坛子肉

汉源坛子肉

四川省汉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汉源县人民政府关于汉源坛子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汉府函﹝2012﹞104号

四川省大渡河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21110000-1.002-2010《汉源坛子肉》

一、品种

本地黑猪及其与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杂交后代。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755.7mm,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空气干燥;以河水、溪水为主要饮水来源。

(2)饲料条件:当地野菜、谷糠、玉米、红薯、土豆、大米等为主要饲料,高温煮熟后喂食。

2.饲养方式:舍饲。

3.出栏标准:12至18月龄,体重110kg以上。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

1.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的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2.静养待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尽量减少应激。

3.烫毛:烫毛水温58℃至63℃,烫毛时间为8至12分钟。

四、加工工艺

1.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选用符合检疫、检验卫生标准的猪肉,切成8至10cm见方的小块。猪膘切成大小3至4cm的小块备用。

2.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原料前处理→腌制→清洗→炸制→包装和杀菌→标识标志→储藏→检验出厂。

3.工艺要点:

(1)腌制:猪肉与盐按照100:1.5腌制24小时。

(2)炸制:将沥干的猪肉放入由猪膘炼制的油窝中炸制,温度130℃至160℃之间,待猪肉表面变成黄色后,温度降到110℃至130℃,时间60至80分钟,待猪肉呈现金黄色,且具有浓郁的油炸肉制品香味后,停止加热。

(3)坛装和杀菌:猪肉炸制好后,连肉带油倒入由当地白鳝泥烧制的陶罐中,猪油至淹没肉块为止,加盖密封杀菌。

(4)储藏:封坛后在温度为10℃至20℃左右环境下,存放1至2个月,之后在卫生、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隔墙离地常温贮存。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与肉不脱离,外观呈微黄或金黄色,色泽鲜亮,口味咸淡适中,醇香浓郁、皮耙肉糯,有独特浓郁而原始的肉香。

2.理化指标:

指标项目 指标

食用盐(以氯化钠计)%≤ 2.5

水份(% ) ≤ 40

脂肪(% ) ≤ 60

蛋白质 (%) ≥ 5.5

酸价 (以KOH 计)(mg/g)≤ 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

央视科教频道今晚播出:中国影像方志 | 汉源:川西咽喉 文明交融互通;花椒香浓 坛子肉承载乡愁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CCTV-10

2020.6.30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汉源

汉源篇 预告片

川西咽喉 文明交融互通

在这张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100多年前的汉源,城墙逶迤,阡陌纵横,屋宇鳞次栉比,一派祥和安宁的样貌。照片中的小镇,名为清溪。

清溪古镇唐朝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清代最为鼎盛。

汉源自古就是川中走康藏的必经之地,清溪镇是这条要道之上的咽喉。这里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接乐山,西通康藏,旧时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道、盐道都在这里交会。从秦汉开始,作为“旄牛道”的重要驿站,清溪古镇既是过往马帮歇息、补偿给养的必经之地,又是躲避蛮烟瘴雨、毒虫兵匪的好场所。

眼前的清溪文庙建于清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古旄牛县治迁至现在的九襄镇,九襄自古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如今的九襄老街依然保持着那一份古朴与恬静。

华丽而庄严的石牌坊,一百余年依然屹立如初,是当之无愧的“成都南门第一坊”。

古琴悠远婉转 民歌鲜活深情

近年来,汉源县政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民间多次举办了庆祝彝族新年等活动,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借助这个契机,赵崇毅和朋合史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汉族、彝族组合的乐队,因为汉源古称黎州,所以他们的乐队也叫“黎人组合”,他们将传统的彝族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借助汉源独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创造出了《茶马古道》《相约汉源湖》《贡椒摇》等一大批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音乐。

在汉源,与“黎人组合”一样纵情于这片山水的还有另一个人,他就是斫琴师谢家良,他的家就在汉源湖畔。家传的斫琴手艺在他的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他所制作的古琴也是远近闻名。

谢家良力求恢复古琴旧制,从选料到合琴,200多道传统工艺中,每一道又有着上百次的反复修改、尝试,精益求精。

坛子肉承载乡愁

汉源坛子肉的制作历史已经超过千年。相传,诗仙李白经过古黎州,即今天的汉源县,留下了"尝尽天下千般肉,唯有雪山香坛鲜"的佳句,赞誉的就是汉源坛子肉。

汉源坛子肉选用农家过年用的土猪肉为原料,经过选、腌、洗、炸、捞、贮六道工序,选用土法烧制的陶罐进行保存。制作好的汉源坛子肉,就算存放一年也不会变质。

201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汉源坛子肉开始借助电商等渠道,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从此,这罐坛子肉从大渡河边远传他乡,将汉源味道带给四方食客。

昔日“天梯上的村庄” 今日“云上乐园”

1939年,一位名叫孙明经的学者行程万里,用相机胶卷和电影胶片对茶马古道进行了一场科学考察。这些照片上的人们就是当年从汉源到康定运送茶叶的背夫们。

乐西公路,全长525千米,被誉为“血肉筑成的长路”。1938年至1940年,20多万川康地区的彝族、汉族等各族筑路民工,以伤亡3万人的代价,历时两年多建成通车。

在大渡河峡谷的绝壁之上,有一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名叫古路村。

自下仰望,山峰插入云霄,而村庄高踞峰顶,距离地面近千米。村里人曾经世代靠着藤梯攀援进出大山。古路村因此被称为“天梯上的村庄”。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来到汉源,用血肉之躯,打通了大山中的人们与山外世界往来的道路

这座位于汉源的铁路桥,被当地人称为“一线天”,是成昆铁路上最为险要的地段。铁路桥桥长63.14米,跨径54米,从两座巨大山体的山腹中穿越而过,在当时,是中国铁路大跨空石拱桥之最。

时代的步伐带来了路网的飞速发展,2003年,古路村终于有了一条从绝壁上开凿出的山路,村民们也第一次走在了能踏踏实实脚踩的路上。

与这条山路一步之遥的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大渡河大峡谷

如今的古路村,因为这样的“古”与“险”、“惊”与“美”,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人们在这里游骡马古道、观峡谷风光、吃生态食品、品彝家风情。“天梯上的村庄”,变成了“云上乐园”。

美景如画 花椒香浓

春分是汉源最美的时节。从清溪到九襄,如雪的梨花,染白了一座座山头,装点了一个个村庄。2012年以来,一年一度的“阳光汉源花卉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汉源物产丰饶,最著名也是汉源人最为引以为傲的物产还属花椒。在唐代元和年间,汉源花椒就因果实饱满,色浓味香,被列为贡品,故称贡椒。

如今在汉源,种植千年的花椒不再是皇室专享的贡品。广泛种植的花椒给汉源农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汉源花椒的美名也随之传播四海。

汉源县以“后山朴院”为样板,与村民、果农合力共建,形成了艺术工作室+民宿、乡村博物馆+民宿、农耕体验馆+民宿的百里花果长廊,打造当地最美的诗意田园

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使得如今的汉源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汉源篇》

播出时间:6月30日 23:06

来源:央视科教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 (ID:scsdfz)。

投稿邮箱:

2.工作信息:scsdfz@qq.com

3.《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com

在水浒好汉城吃孙二娘的“人肉包子”是什么体验

说起《水浒传》,恐怕是无人不知,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将忠义二字贯穿始终,也造就了民间兄弟之间肝胆相照的侠义之风,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属于杜撰,但却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史话,很大原因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白话文故事集,并且契合了人性中的忠义情怀,作者施耐庵也就此占据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席之地。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北宋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了,朝廷昏庸,宋徽宗贪图享受,导致官逼民反,四处起义,祖籍山东菏泽的施耐庵根据种种故事,撰写了《水浒传》,其中的人物至今也无从考证其是否存在,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故事发生地的对于水浒文化的深厚情结。尤其是宋江故里山东郓城,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些人物的真实性,并且当地还有一条河流叫宋江。相对于人物以及故事的真实与否,我们更关心的是,郓城的水浒好汉城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水浒好汉城如今已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山东省郓城县西门街南段。郓城完全称得上是千年古县,史料记载,自隋代(公元1034年至2013年)开始称这里便称作郓城县。同行的人介绍说,这里集古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为一体,附带宋江武校以及狗娃艺术团、水浒情景剧表演等形成综合性人文景观,每到假期,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我到的时候阳光正好,建筑在光影下呈现出古典韵味,这些建筑所有木材,全部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从全国各地收集运送到此,历经十几年,终于建造成如今眼前这般雕梁画栋。其中郓城酒楼、及时雨茶楼、孙二娘客栈、忠义庙、郓城县衙、牢房等等,构成了景区重要的观赏点。

郓城酒楼在水浒中仅出现一次,但因为与宋江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在好汉城主街道左侧,这座酒楼格外醒目,如今是景区重要的餐饮场所,二楼有一个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大餐桌,可同时容纳80人就餐,坐在那里,你看不到对面人是谁。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一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

我看到“”孙二娘客栈”几个字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走进去瞧瞧,里面有卖一些小吃,当然还有“人肉包子”,不少人乐于在这里尝试一下,买两个包子品品。和我同行的一哥们出来时候一边吃一边自嘲这是“人肉包子”,我们附和着打趣他说,人肉吃起来其实和猪肉没啥区别,一句话差点没把他说吐,原来,在这里吃包子你还需要过自己的心理关。

郓城县衙也是游客重点游览之地,县衙始建于北宋,后经多次恢复和重修,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设有大堂、二堂、六房、后宅和监狱等建筑。在这里宋朝服饰和县衙内的仿古设施可让人们感受到遥远的肃穆。县衙大院内大堂县丞署等办公机构一应俱全,走进去,仿佛置身于升堂情境,似乎有衙役拄着廷仗在两侧“威武”。

虽然这些建筑是后人翻新复原,但是静静感受,还是能够察觉到宋代的建筑艺术和政(法)治文化,尤其是后者。或许是彼时朝局混乱,社会民众被官兵镇压,各种律令使得那个时期的记忆更为绵长,以至于后世在演义时,只剩下暴行、起义、刑具等传说。

在诸多刑具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莫过于“木驴”,尽管经历千年的光阴,但依旧无法阻挡那种酷刑给当事者带来怎样灵魂战栗的疼痛,想像一下,就教人心肝发颤。

“木驴”是北宋时期针对女犯的酷刑,一旦女子“不守妇道”被抓且拒不交代罪行,就得骑“木驴”游街,木驴背上的那根约二寸粗、一尺余长的圆木橛子向上直竖,象征驴球,直插女犯下体。。。。。。。。。

当然,在偌大的好汉城内,自然不止只是这些古典的建筑或者政治文化,还有民间艺术,如果你有兴致,完全可以坐在水浒书场里的板凳上,免费听一场山东落(lao)子,在这里进行表演的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贾如生,他告诉我说,他这一生从来都没离开过这个艺术形式,每天到这里来听的人很多,通常是听完一曲后,听众们散去,很快又有一拨人进来落座,然后他继续开唱。

贾如生以左手打单镲,右手打竹板,一人自演自唱,他的唱腔粗犷豪放,句未拖长腔,呐喊一声,直达肺腑。唱的内容全部来自于水浒情节,每一曲段,大约三五分钟,据说,来这里的人没有不听上一曲的。

身处这样的浓重的水浒文化氛围,加上飘荡着的《好汉歌》,似乎有一些硬汉霸气地立于天地之间,而深藏在每一栋房屋里的水浒英雄的传奇故事,令人浮想联翩。

《鬼子来了》取景地,长城脚下的龙井关漂流——迁西县汉儿庄乡各村地名来源

长城脚下的龙井漂流——迁西县汉儿庄乡各村地名来源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汉儿庄乡位于迁西县西北部辖三十个行政村,18973口人。汉儿庄乡所在地汉儿庄村为一古城遗址,因古代设车营等称汉儿庄营。后改成汉儿庄。现存石刻狮子二座南城门及碑文。传统民间花会有高跷、秧歌等。

该乡是板栗之乡,在日本享有盛誉的四大峪全在该乡境内,四大峪之首杨家峪,糖炒栗子全国闻名,栗树湾子集贸市场贸易额达亿元,太阳峪网箱养鱼远近闻名。

北水峪该村因地势得名,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九分山场半分田,半分流域和庄园的小山村,

北峪子村因地势得名,北靠谷山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村

岔沟清朝光绪年间村中有五道庙和土地庙两座,文革期间被破坏。分为四个自然村,北面是脖子梁,南面是叉沟门,西边是岔沟。中间是石界口,岔沟村中人口最多的是王氏家族,相传王氏家族的祖籍是山东宋朝年间胡延庆打擂火烧大王庄,王氏家族的祖先为逃避灾荒,迁至此地。岔沟村村民王香存创建高标准的围山转工程在全县推广。迁西县年产黄金万两,该村也占有一定比例。

常胜峪又名狗捎书,据记载很久以前一位高丽人带着一条狗来此挖金,一天他病倒了无人照料,便写信让狗捎回家去,几天后家人来这把他接走。后来人们就取村名为狗捎书。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此地是老革命根据地,日本人对这里实行三光政策。房屋被烧毁,杀害七十八人,但人们继续配合八路军作战,取得了很多胜利,故改村名为常胜峪,沿用至今。

大韦庄据传1682年广西壮族两位渔民流落至此以打鱼为生,天长日久定居撒河山坡,称村名为临河庄,后以姓氏改为大韦庄。村中有一古槐,至今约有三百多年树龄,在日本进关时被日本飞机炮弹炸裂,现今仍枝繁叶茂,是村民夏季乘凉谈天的好场所。村村西红家峪山脚下储有大量铁矿石,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韦井珠、韦俊印、韦井路等很多的抗日英雄。

二道城子明代戚继光长城时,有一管理工程的小官吏,因偷工减料贪污工程款而被处以死刑,死后葬于村西,故取村名为小官岭。又因村位于二道长城处而得名,这里也是京东板栗产地之一,年产板栗六万公斤以上。

鸽子峪因峪中鸽子成群,故建村时得现名,分为大小鸽子峪两个自然村。该村是京东板栗四大峪之一。

汉儿庄据记载,唐初大将张士贵,在此镇守并修筑城池。当时名为汉马营。据《迁安县志》记载,金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曾在此设滦阳县,女真族称汉人为汉儿,故此设汉儿司和汉儿行宫,这些办事机构统称为汉儿馆,金灭后改名为汉儿庄。明代在此设车营,万历十年设置步兵营,因此又叫汉儿庄营。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城池,城高二丈,周围五百二十六丈。北城台有黑白藏军洞,利用关于光学原理建筑而成,是古代先进的城防工程。城内官府门口有两个巨大的石刻狮子,现仍保留在乡政府门前,此外今存南城门及碑文。

尖山峪村中段有一座名为玉皇顶的尖山,山顶有玉皇庙,因此山陡峭,峪深沟多故村名为尖山峪。此山脚下有一株百年奇松,被国家定名为珍稀树木,招来了许多远近宾客。该村也是京东板栗四大峪之一,该村属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李运昌率十三团在此与日伪周旋,涌现出了许多抗日烈士。

冷沟因自然地势而得名,该村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栗树湾子因盛产板栗和地势得村名,位于兴隆交界处。该村集贸市场和商饮服务一条街有名。

龙井关据碑文记载,建于宋朝原名龙井雄关。关址位于汉儿庄乡西南八公里的承唐交界处,古时就是辽国和宋朝的交界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村庄一面环水,两面环山,交通方便。远近闻名的三个龙潭得名,三道龙井坐落于两山之间,山水清凉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现已建成了龙井关漂流景区。

路庄该村在清朝中期建成,村西有百里驰名的龙王井,井两旁两山对立,甚为可观,传说此井是一福瑞井,在一干旱年间,时至端阳仍未下雨,农民们到井处求龙王降雨,以播种谷物,果然不负众望,真的天降大雨,农民赶紧播种了谷物,获得了大丰收,人们欢庆之余取井名为龙王井,后谐音改为路庄沿用至今。

孟子岭据传唐末宋初,山东大汉舒强和孟义结为兄弟,因不满官府的苛捐杂税,怒杀差役,躲避官府追杀,至此定居。二人不忘故土,以孟子之名取村名为孟子岭以示纪念。村东南有破子山,相传很久以前,有位白胡子仙人告诉山下一家贫穷的夫妇,用长了一百天的葫芦,开启此山可取山里的财宝,可这对夫妇却用了长了九十九天的葫芦开了此山,夫妇进山取宝,未等他们撤身出洞。未长成的葫芦支持不住了,关闭了山门,今天破子山已成为孟子岭村的主要铁矿产地,应了山中有宝的传说。

脑峪,据说该村西北角山上有一高丈五,粗三尺,全身分三节,顶上一个大脑袋的石柱,远看像人站立,故取名为大脑峪,后为方便改名为脑峪,唐朝有个叫盖苏文的山大王,在该村一座叫三十二客楞的山上。此山方圆几十里山峦起伏,树林茂密,是迁西第一高峰。盖苏文后被薛礼赶跑,现今山上盖苏文的住址痕迹,寨墙和井依然存在,传说井中有盖苏文的飞刀。1944年冀热辽军区遵照叶剑英总参谋长的指示,在三十二客楞建起了冀东最早的气象站。

漆棵岭该村三面环黑河水,很早以前村西南角崖缝间长有一棵茂密的漆树远近闻名,故取村名。现漆树仍为村中一大奇景。

台山传说大宋年间曾有新科状元谢井伍死后葬在此,并建有庙宇称老爷庙,土改时被毁,庙前有两株不知年轮的古树,至今仍是人们盛夏消暑的好场所。

沙窝店南面是棵露关山,据传,清乾隆在此打猎,走得精疲力尽,刚要小憩,忽然看见十六只猛虎,乾隆大喜力气倍增,和大臣奋力追捕。追了一里多只捕到老弱母虎一只。因此发现老虎处取名为十六虎沟,捕到老虎处取名为十五虎沟,现为了叫着方便只称十六沟和十五沟。

上洪寨、下洪寨因地势得名

石门子因村边大石如门而得名,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是八路军根据地和制药厂,曾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四楼沟据说秦始皇第二次修筑长城,在长城上修了五个楼,该村正位于第四楼的沟里,故称为四楼沟,这里有黑河水,由村北缓缓流去,村路东南方有耸立的高山,有一条龙环绕半个村庄,据说是秦始皇用一座楼将龙压在此地。

苏朗峪碑文记载该村原名苏朗谷关。明末年间曾有两名御史镇守此关,该村人皆由山东迁来定居,以关名定村名为现名。

太阳峪据史记载此处历史上,名关喜峰口、潘家口是长城文化的精华,特别是现有的水下长城,似两条巨龙闹海,构成了长城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1933年抗日将领宋哲元部在喜峰口一带迎战入侵之敌,用大刀砍杀装备精良的日军一千余人。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产生于此。这里鲤鱼肉质鲜嫩,曾受到大清历代皇宫贵族的称赞,被称为滦河鲤鱼,远销承德内蒙辽宁吉林等地。该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前景广阔,潘家口水下长城是潘家口水库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太阳峪度假村位于水库长城脚下。度假村青山碧水与名关古城融为一体,北方雄奇,南园秀美之景相互映衬,是暑期旅游度假观光的好去处。

王家圈清明入关时王爷跑马圈地占为己有而得名。王家圈是革命老区,该村曾有齐进弟、齐进印两位先进人物获过奖,为家乡争了光。

西城峪因位于长城城堡以西而得名。北依燕山山脉,西有黑河,东有滦河,著名的潘家口水库坐落在村边。姜文拍摄的《鬼子来了》就是在这里取得外景。

小关庄 中国乡村旅游网站www.zgxclywz.com暂未找到该村地名来源,欢迎给我们提供地名线索。

龙湾这里山清水秀。村居河湾,有一条山脉逶迤嵯峨,绕村一周。犹如一条巨龙,小龙湾由此得名。据西山三里有一座寺庙朝阳寺,建于明代,现在仅剩残址。清代此地曾出一名进士叫赵光辉村北有其陵墓。

杨家峪该村三面环山,地处山谷,杨姓最早建村。是京东板栗四大峪之首。

庄子这里有一山名八宝万层山,因此山看上去给人感觉是一层一层的,故取此名,相传唐朝名将罗章妻子红玉娥曾驻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