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蜜饼

香山蜜饼产于重庆忠县的传统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蜂蜜香油。制作方法是,先和成面团并加入蜂蜜揉搓成胚。然后,锅抹油经烘烤而成。色泽黄亮,香味四溢,入口外皮酥脆焦香,内里酥软甜美,备受食者喜爱。相传,香山蜜饼与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关,香山蜜饼因诗人白居易二声名远扬,当地人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遂给这种麻饼取名为“香山麻饼”。

中文名:香山蜜饼

口味:酥脆焦香酥软甜美

主要食材:面粉、蜂蜜香油

难易程度:简单

传统美食录之唐山麻糖、唐山棋子烧饼,酥香甜美,与众不同!

唐山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和“华北工业重镇”之称,其陶瓷、钢铁、水泥等工矿产品闻名天下,但是除了这些赫赫有名的工业品,唐山的传统美食在中国美食林中也是熠熠生辉。唐山地河北省的东北部,西靠北京,南接津门,历史上是中原地区联通东北、朝鲜半岛的必由之路,地理位置显耀,来访商贾众多,再加上北依燕山、南跨冀东平原、东临渤海的地理特征,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正是基于多种优越条件的叠加,人民富足,进而衍生出了多元灿烂的美食文化

今天的唐山市包括唐山现辖7区5县2市: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丰润区丰南区曹妃甸区乐亭县玉田县滦南县滦县迁西县遵化市迁安市。唐山的地貌多元,遵化市和迁安市和迁西县委燕山山区,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丰润区、丰南区、玉田基本是平原地区,其他县区则为临海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它们的美食也各有特色。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聊一聊发源于丰润一代的唐山知名美食——唐山麻糖唐山棋子烧饼

1、唐山麻糖

唐山麻糖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传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排叉是一种北京小吃,是早年间回族群众喜爱和待客的重要点心,是用面炸制而成。丰润是明清以来的京东地区,是京城通往关外的必经之路,所以排叉也随着繁密的人员交往传至丰润。后来,有一张姓人家由冀中的深州迁居到丰润七树庄,并以制作糕点为业,他们以排叉为基础,通过改进工艺,用糖和面,经油炸,再浇上蜜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冀东排叉,后来张家人又结合著名糕点"蜜供"的浇浆方法,几经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就形成 今天赫赫有名的唐山蜂蜜麻糖

传统的唐山麻糖经过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块、炸制、浇浆等工艺,所制麻糖色泽鲜亮,呈淡黄色,片薄如纸,形似花状,清香甜脆,营养十分丰富,是京津冀地区享有盛誉的甜点名吃。

今天,唐山麻糖随着唐山综合实力的持续增长也名扬国内,它不仅成为逢年过节唐山人走亲访友的标配礼物,而且也成为来唐山商务、旅游人士必带的唐山特产。唐山麻糖以其独有的蜜甜爽口传递着流淌四百年的宜口之美,演绎着京东富庶之乡的香醇之魅!

2、唐山棋子烧饼

唐山棋子烧饼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它一般内包肉馅或者绿豆沙、枣泥等馅料,表面有芝麻,酥内爽口。

棋子烧饼的起源年代已经不详,其起源的故事也是多种多样,一说是清光绪年间,丰润城关的西大街有家做裕盛轩的饭店,进京和出关的客人都会经过这里歇歇脚吃个饭。裕盛轩的老板善做各种面食,特别是缸炉烧饼

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学子饭毕想再买一些干粮路上吃,这时裕盛轩的老板正在与人对弈。学子就拿着几个缸炉烧饼对老板说,你这缸炉烧饼要是再加点馅进去,做得像这棋子就好了,那样既好吃,又便于携带。这个建议启发了裕盛轩的老板,事后裕盛轩饭店的老板就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用鸡油和面,加入料馅,经缸炉烤制的烧饼制作新工艺,并成为棋子烧饼的雏形。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清光绪年间,裕盛轩的大厨牛朝彦因厨艺在京东一带非常有名,后来他奉命进京专为慈禧太后做御厨。他为了讨好慈禧,煞费苦心,在缸炉火烧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小如棋子,香甜酥脆的新式烧饼,并受到慈禧的喜爱。后来,牛朝彦告老还乡回到丰润,又把这门技艺在丰润传承广大,棋子烧饼在民间开始流行。

不管是哪一种故事,都说明棋子烧饼应该起源于丰润,但是是不是光绪年间,并没有史料记载。今天的唐山丰润一带明朝以前应该说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讲地处寒偏,人口较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明朝建立以后,随着明朝迁都北京,再加上这一代地处通往关外的要地,出于防御北方满足和蒙古族人的战略需求,明朝开始往这一代大批移民,进而迅速促进了这一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记载,在移民中有来自山东兖州山西洪洞一带的移民居多,这两 都以面食出名,不可否认,棋子烧饼的起源很可能源自于这些山东和山西的移民。因为在《金瓶梅》这部小说里,就曾出现过潘金莲口尝棋子烧饼的情节,虽然棋子烧饼在山东一带已经没有,但不能怀疑它最早来自山东的可能。

不管棋子烧饼起源于哪,创建何时,棋子烧饼事实上是在唐山发扬光大,在唐山扬名发展的,今天它不仅在唐山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也颇具知名度,据说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出访还特意以它作为伴手礼,可见棋子烧饼不仅是民间的最爱,而且它的美食特性和文化特征也足以登上大雅之堂。

唐山麻糖和唐山棋子烧饼是唐山市中心区域(路南路北、丰润丰南)一代的传统美食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在工艺上包纳了中国北方面食甜点的众家之长,既有面点的韧美,更有糕点的甜润,符合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味,可谓一品可解千口需!

朋友们,如果你有幸到了唐山,唐山麻糖和唐山棋子烧饼值得去一尝究竟,相信一定会让你味蕾大开,赞不绝口。

饼子里的山东美味,绝对香到没话说!

山东文化旅游厅官方百家号

漫长的岁月中

勤劳的山东人

研究出了众多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

很多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江湖上曾流传一句话叫“大饼卷一切”

于山东人来讲

饼子的魅力可不止主食这么简单

无论煎饼、烧饼都可以用来做成美味

今天,“舌尖上的非遗”

就来盘点一些饼子里的山东味道

周村烧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村烧饼

源于汉代,成于晚清

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周村区而得名

来源|齐鲁粮油

周村烧饼的香脆

只消吃过一次

就一定会深深印在你的记忆中

一片正宗的周村烧饼拥有

“酥、香、薄、脆”四大特点

外形圆而色黄

正面贴满芝麻,背面酥孔罗列

薄似杨叶

拿起一叠,有唰唰响声

如风中之白杨

吃起来,入口一嚼即碎

香满口腹,酥脆异常

且久嚼不腻

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

这样的小吃

老少咸宜

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山东煎饼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山东美食

就不能少了山东煎饼

明朝万历年间

山东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煎饼

就连明朝的“分家契约”中

都记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

能被当做财产分家

可见煎饼的重要地位

山东煎饼有多好吃?

咱山东老乡蒲松龄就对煎饼一往情深

可谓煎饼的铁杆“粉丝

并专门写下一篇《煎饼赋》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

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

“三五重叠,炙烤成焦,

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

山东煎饼怎么吃?

可以干着吃,泡着吃

但精髓还在于“卷”着吃

一张煎饼

可以包裹鱼肉青蔬

可以容纳酸甜 辣

能够卷下整个世界

组图来源|福桃九分饱

煎饼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山东人

在贫困年代

它曾经是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主食

老一辈闯关东的山东人还把它带去东北

作为最初踏入东北的谋生手段

一张张煎饼,滋养了亿万山东人

赐予齐鲁儿女走南闯北的胆量

也体现了齐鲁儿女海纳百川的宽厚

……

这最踏实、平凡的味道

却是最持久的回味!

泰山驴油火烧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油火烧历史悠久

相传汉武帝东封泰山

有食官在蒸“馍”时

依照当地民众只有在庆祝丰收时

才特意制作的贡品——“驴油火烧”的做法

也在面团中加用当地产的驴油等调料

成熟的“馍饼”奉于武帝品尝

膳毕,汉武帝龙颜大悦,拍案叫绝

一时间,“泰山驴油火烧”名扬天下

直至今日

泰山驴油火烧逐渐形成专门烤焙工具

秘配佐料,由多种粉面揉合而成

泰山驴油火烧

色泽金黄,外松内软,酥香味浓

横断面层次清晰,厚薄均匀

咸香适口,回味悠长

滨州锅子饼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锅子饼滨州传统名吃

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传说北宋时期为宫廷御食

金宋战争爆发

宋皇帝被俘,幼帝被迫迁都

御厨们四散流落

从此锅子饼落户民间

滚烫的炉火之上

一张张绵薄筋道的面饼平摊开来

一大锅荤素搭配的馅料翻炒方罢

待饼入锅烙熟,馅炒好拌匀

厨师便将色香俱全的馅料

裹进精致小巧的面饼卷起

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几段,盛盘入席

组图来源|滨州美食团

夹起一筷品尝

初入口时松软滑嫩,鲜而不腻

细细咀嚼,味美料足,唇齿留香

口镇方火烧

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莱芜民间四大名吃之一的

口镇方火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形如其名

口镇方火烧整体呈方形

四角中有两角突出,形似古代的库币

寄寓了“招财进宝”的吉祥之意

口镇方火烧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主要分三步骤:

第一是和面, 二是揉制成形,第三就是烧烤

看似简单却内有千秋

其间的每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

烤制好的火烧表面手感坚硬,但入口酥

内里松软可口,嚼起来筋道有力

枣庄菜煎饼

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大众网·枣庄

菜煎饼是枣庄地区

独具风味的地方传统小吃

菜煎饼以麦面煎饼为主料

配以二十多种蔬菜、野菜、海带

豆腐、粉条、鸡蛋等煎烤而成

其样式五色俱美,六味飘香

三餐均可,老少皆宜

摄影|朱华伟

菜煎饼营养丰富,吃起来方便快捷

既可当早点,也可作正餐

薄如单纸的面皮

再配上满口流油的菜香

这才是最地道的枣庄味道!

石村兵圣烧饼

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兵圣烧饼是广饶本地常见的地方特产

据说当年齐景公与晏婴共观渤海

孙武敬献五香烧饼

晏婴尝后说

“五声之变,不可胜听,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孙武受此启发,才创兵法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因而,这种烧饼被推演成为历史名吃

来源|广饶县文化馆

兵圣烧饼原始秘方工艺,纯手工制作方法

口味有咸、甜两种

特点以“酥香薄脆”著称

兵圣烧饼与其他地方烧饼不同之处是

用祖传的烧饼引子来制作

具有天然发酵的麦香味

它外形圆美,黄白相间

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

入口一嚼就碎,香满口腹

烧饼微咸,久食不厌,开人食欲

令人爱不释手

潍坊肉火烧

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肉火烧

是每个潍县人心中

永远也割舍不下的故乡情怀

“潍坊肉火烧”一般是外地人的叫法

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

他乡的火烧是烤的

而潍坊的肉火烧是用火烧的

是用和成泥的无烟煤

在封闭的泥土炉子里烧出来的

如此的烤制工艺不同于其他地方

所以也就有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味道

在潍坊,吃肉火烧必须要“烫”!

刚打出来的肉火烧膨胀的圆圆的

里面充满了香香的热气

会不会吃肉火烧就体现在

是 否趁热把圆鼓鼓的火烧吃掉

潍坊火烧馅料多样

韭菜鸡蛋、西葫芦肉、海带

.....

似乎一切都可以包进火烧里

“皮酥”、“馅多”、“味正”、“真香”

这就是潍坊人对肉火烧最朴实的评价

兖州大烧饼

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兖州大烧饼

是鲁西南兖州民间饮食风俗

其做法并不复杂

操作的技艺却要求精而又精

面要发酵适中,和起面来要均匀

水分要适度,火候要精确

将面摊在石头上

用手研抹成外厚内薄的饼胎

抹上糖浆,用手指轻轻一弹

芝麻天女散花般粘在芯上

用刷帚把饼胎送进烤炉

烧饼烤制用木炭

木炭又分多种

有梨木、松木、枣木等

不同的木炭

烤制出的烧饼气息也不一样

制作好的烧饼越嚼越甜,香脆可口

乳山大喜饼

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

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喜饼一箩筐。”

这首广泛流传在胶东地区的民谣

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

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

却在乳山沿袭至今

乳山大喜饼采用纯正花生油制造

外观大方,原料上乘,做工精良

入口香、滑、绵、软

甜而不腻,滑而不黏

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马蹄烧饼

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茌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马蹄烧饼”

是家家户户餐桌上不可缺的主食

马蹄烧饼起源于博平镇成庄村

相传乾隆二十二年

南巡路过博陵县(现博平镇)

看到满大街金黄的烧饼

吃过后,顿觉外酥里嫩、香味十足

赞不绝口

便起名叫“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的制作材料并不复杂

精选的鲁西高筋小麦

甄选颗粒饱满的芝麻

就可以制作马蹄烧饼了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马蹄烧饼又名“吊炉烧饼

把做好的烧饼放在特制的“吊炉”里

下面枣木烙,上面炉子烤

烧饼呈金黄色即成

吃就要吃刚出炉的烧饼

一边烫得直吹气,一边狼吞虎咽地吃

才能领会其妙处

徐家吊炉烧饼

单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吊炉烧饼

始创于二十世纪初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其表面呈圆形

比正常烧饼直径小良多

其制造精巧、用料讲究

外酥里嫩,香酥适口

香山寺景点 香山公园香山寺介绍

1. 香山公园香山寺介绍

云寺——西山风景区中最精美的一座古刹。这座寺院创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香山寺——香山寺遗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所建之大永安寺,原为金代行宫。

昭庙——从玉华山庄往北,经芙蓉馆即到昭庙。这是一座大型藏式喇嘛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

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2. 北京香山公园香山寺介绍

是的。香山-就是满山红叶花木,花开季节百里漂香,故名思义香山。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历代为皇家园林,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景观,皇帝题词,御用建造的寺庙,天然形成的像型景观,宗教文化浓厚,环境优雅迷人。香山寺依山而建,严整壮观,已经全面开放参观。

3. 北京香山公园香山寺开放了吗

北京香山海拔575米。山脚到山顶431米。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买卖街40号,北京市区西北郊,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

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两次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焚毁,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香山公园有香山寺、洪光寺、双清别墅等著名旅游景点。

香山公园于1993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景区,2002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园。

4. 北京香山公园有哪几个寺院

北京寺院有塔的有戒台寺、雍和宫、潭柘寺、卧佛寺、红螺寺、等。

一、戒台寺

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二、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北京市一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三、卧佛寺

卧佛寺又称十方普觉寺,位于香山公园东侧。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四、红螺寺

红螺寺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古刹,有着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它的开山缘起,可以追溯到中国佛教初兴的东晋时代,是中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和佛教丛林。从东晋后赵帝王到清朝的多位皇帝,每个朝代的皇室都与红螺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千余年来在佛教界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5. 香山公园里面的寺庙

  确切地说,平顶山只是一座山的名字,在我国有三处平顶山,一个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个是抚顺市平顶山村,一个是重庆市平顶山文化公园。其中,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火珠山(香山)的香山普门惮寺,是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传入中原最早的一座大香山寺,是观音文化的传播地。  据北宋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载,楚庄王三女妙善公主,俗称 皇姑,曾在此葺宇修行,得道正果为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香山寺由此成为观音证道圣地,并早已被佛教界和海内外信众所认可。  2015年4月香山寺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动员会召开,这对于打造平顶山香山寺观音文化品牌、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平顶山市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6. 香山公园的香山寺

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

景区景点: 香山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 鬼见愁也就是香山的主峰,又叫香炉峰,海拔557米,因山势陡峭,攀登不易而称鬼见愁,站在主峰放眼四望,石景山、颐和园、玉泉山历历在目,天气晴朗时,还能清楚地看到北京城呢

友情提示: 进门之后,在香山唯一的古建筑前,大家可以选择左右,我是以左到右游玩的,因为我要去双清别墅,这条路到香炉峰也是香山中最远的一条路,香山的岔路口很多,一不留神就会多走几里路,一定要随时查看导游图

赏红专线: 香山红叶林区主要集中在南山,游客进公园东门,途经静翠湖、双清别墅、香山寺等景区,后到达和顺门,沿和豫路抵达山顶,这条赏红专线是最深入红叶林区的观赏线路,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红叶,游赏约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路程较长,要做好登山的准备工作,应适当带一些食品和水

游览路线: 南路:东门-勤政殿-静翠湖-璎珞岩-双清别墅-欢喜园-香山寺-栖月崖-森玉笏-朝阳洞-香炉峰。这是香山最为幽静、路势最为平缓的道路。沿途林木茂密、景色清幽,这是香山最佳旅游路线,也是经典线路

御道:阆风亭-和顺门,是历代皇帝游览香山与八大处的必经之路。沿途有静宜园垣墙、山神庙、香山古道和顺门等多处古迹。

中路:东门-勤政殿-玉华岫-多景亭-香雾窟-豫泰门-香炉峰。人文色彩浓郁,品茗休憩有玉华岫、见心斋、问松轩等茶苑,用餐有香山别墅、松林餐厅。

北路:北门-碧云寺-眼镜湖-昭庙-索道沿线-香炉峰。长长的台阶一气贯通,挑战体能和毅力,最受登山健身人士欢迎

点击查看

开放时间: 香山公园开放时间:6:00-18:30,碧云寺的开放时间:8:00-16:30 香山索道:红叶节平日:8:30-17:30;红叶节双休日:8:00-17:30,并可视游客乘坐情况适当延长运营时间

门票信息:联票15元、成人票10元、半价联票7元、半价票5元 到达香山交通攻略: 1.到达巴沟,然后转乘西郊线到香山公园地铁站 2.到达地铁北宫门站,乘331路14站,香山站下车,步行740米到香山公园 3.到达地铁北宫门站,乘坐香山旅游专线,经过3站, 到达香山站,步行约740米,到达香山公园

7. 香山公园香山寺图片

香山公园因香山寺而得名。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寺,却因遭受外侵焚掠变成一片废墟沉寂了百余年。历经五年修缮,香山寺景区正式对市民游客开放,再现乾隆鼎盛时期的建筑格局,堪称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上乘之作。几处乾隆年间的石碑石刻,逃过了大火和掠夺,现如今依然保留在香山寺景区中,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具有270多年历史的珍贵文物。今后,香山公园会对这些文物加以保护性修缮。

在《香山永安寺记》中曾有一段记载:“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兴废莫详……”由此可见,香山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也是北京城最早的人文景观之一和香山的文脉源头。寺院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2012年,本市正式启动香山寺修缮工程,主 建筑于2016年修复竣工。木制建筑使用了落叶松、非洲红花梨、菠萝格、杉木等木材,其中柱子、梁架等结构以松木为主。今年,香山寺又启动了匾额楹联、文化展览、佛造像、环境整治等工作。

8. 香山公园有个什么寺

1、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篱,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后经明清扩建。

2、香山寺。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两寺。

3、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位于香山公园见心斋以南,地处半山,坐西向东,原为清室皇家之鹿苑。

9. 香山寺位置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还搜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规划 》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 》,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除此以外,香山寺与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香山寺接待中外游客达五万余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参观香山寺,给予高度评价,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 美,光彩夺目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