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荞面凉粉

甜荞面凉粉,在寿阳地区常为食用,是夏天的口味凉面其一。

白凉粉的甜品做法?

白凉粉是一种著名小吃,以植物凉粉胶等原料制成,产品具有品质嫩滑、晶莹透澈、清爽可口等特点,风味怡人,诚为夏季消暑佳品。 搭配各种水果或坚果,口味更佳,即健康又简单快捷。

白凉粉水果布丁的做法

用料

白凉粉50克

清水1200克

冰糖70克

水果适量

步骤

1、准备好喜欢的水果,切丁备用。

2、水果装入喜欢的器皿里。

3、用100克的凉水化开50克的白凉粉,搅拌均匀。

4、锅里加入1100克清水,70克冰糖煮开,直至冰糖全部融化。

5、冰糖融化后倒入搅拌好的白凉粉,大火煮开约半分钟关火。

6、装入水果里,凉了凝固就可以吃了,冷藏口味更佳。这是做50克白凉粉的量,大约5-6人份,根据自己用量增减。

7、冷藏口味更好。

白凉粉鸡蛋布丁的做法

准备食材

牛奶 鸡蛋 白糖

步骤

1、白糖50克放入锅中小火溶化。

2、溶化到深色的时候(不要过了啊,我这次感觉颜色就有点深了些),加入热水搅拌就好了,这个就是焦糖。

3、焦糖倒在准备的容器里,放入冰箱冷藏一会儿。

4、蛋黄2个,牛奶240克,,qq 糖50克,我用的是香橙菠口味的,放一块儿。

5、隔水溶化qq糖就行了(蛋黄 牛奶 QQ糖放在容器里,再放入有水的锅 里,水烧开,关火,不停的搅拌,QQ糖就溶化了)

6、过滤倒入有焦糖的容器中。

7、放冰箱3个小时后就可以了。

8、取布丁的时候,用牙签转一圈,将模子扣在盘子上,也可用热毛巾捂一会,然后将模子拿走。

首先我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茫茫问题中刷到了这个问题,也是一种缘分。接下来我们进入主题,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白凉粉的甜品做法:

白凉粉的吃法有很多种,我们老家就直接用白凉粉做成凉粉,加一点薄荷水和醋直接开吃了,但是今天我分享一个用白凉粉做西瓜果冻的做法,希望你能够喜欢。

1、把西瓜切成两半,西瓜肉挖出来,西瓜皮不要丢了,留着有大用处

2、挖出来的西瓜放入榨汁机榨成果汁。

3、果汁用滤网过滤一下。

4、过滤好的果汁放入一些白糖,喜欢甜味的可以多放一点,不喜欢的可以不放或者少放。一斤的西瓜汁加入30克左右的白凉粉。然后烧开

5、西瓜汁烧开,使白糖和白凉粉融化,搅拌均匀。放凉一点再倒出来过滤。直接过滤倒入刚才留着的空瓜壳里面

6、等再凉一点放入冰箱冷藏两个小时就可以啦

变成果冻状态以后是不是很漂亮,看起来很诱人啊。这个夏天吃起来最爽口了,小孩子也喜欢吃,做法也简单。希望你能够喜欢。

最后,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开开心心,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美食,享不尽的乐趣!也谢谢大家的阅读,谢谢大家的关注哦

成都甜水面里的配料是什么?怎么这么好吃呢?

成都甜水面里面的配料是什么?怎么这么好吃?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

作为一个北方人,面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我很喜欢吃面条,以前经常吃的有刀削面,炸酱面,打卤面,抻面,拉面,但甜水面一直没有吃过。记得有一次去正定出差,经常在一个四川饭馆吃担担面。吃了几次以后,吃的有些腻了。这时老板给我推荐了甜水面,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甜水面。甜水面入口微甜,有嚼劲儿,再配上辣椒油和花生碎,既辣又香,感觉相当好。

甜水面好吃关键有两点:一是面条筋道有嚼头,而且面芯不能硬,而且面不能寡淡无味。二是复合酱油甜中有咸,香料的香味不能盖过甜酱油本身的味道。

甜水 面的具体做法:

(1)甜水面的面条怎么做?

【原料】:面粉400克,

【辅料】:盐3克,碱1.5克

【步骤】:

(1)将面粉、盐、碱混合均匀,加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用手揉成面团。(那个时候面团偏硬,一开始很难揉光滑,不要紧,先把面团盖上,钖10分钟左右。)

(2)然后取出面团,继续揉面,用力揉匀揉透。最好把面团儿揉光滑,再钖10分钟。(tips:揉面团时可以揉一会儿,歇一会儿面条只有多揉才会筋道。)

(3)把面团取出,案板上铺上玉米淀粉,把面团擀成圆饼,大概8厘米厚即可。然后把面片折叠几叠,用刀切成约8厘米宽的面条。下锅时用两手抓住面条的两端往外抻拉一下,放入锅中煮熟。

(2)复合酱油怎么做?

【原料】:老抽100毫升,生抽150毫升,红糖200克,水100克

【香料】:陈皮、桂皮各一小块,肉蔻一个,丁香两粒,八角两粒,香叶两片,小茴香半小勺,山萘两个

【做法】:

锅中加入老抽、生抽、红糖、香料,再加入些水,小火熬15分钟。直到红糖融化 ,香料熬出香味,酱油变得粘稠为止。(最好把所有香料都放入料包中,一会熬好后,容易捞出。如果没有料包,也可直接放入,但捞出时需再加热一下,因为酱油凉了以后会比较粘稠,香料会粘上许多酱油。)

(3)辣椒油怎么做?

(1)辣椒的选择。要选择含水量较低的辣味足的干辣椒,切成小段。

(2)用菜籽油放入锅中,大火把油烧开 ,油放在室温下晾凉。

(3)把辣椒放入凉油中,不停的搅拌,浸泡30分钟,用小火把油熬制沸腾,这时辣椒的颜色变成黄褐色,油晾凉后,把辣椒捞出。

小贴士:

(1)做甜水面用家常用的中筋面粉即可。和的面团不能太软。俗话说“软面饺子,硬面面”,所以做面条的面要和得硬一些。另外因为甜水面的面条比较粗,所以里面加入一些盐和碱,使面条更加筋道。

(2)煮面条的时候应该用大火防止面条粘连,并在水里加少许盐,烧开后加些凉水,面条更筋道。

(3)熬制复合酱油的时候一定要加一些水,不然的话在熬制的过程中容易糊锅,且熬制的时候要不停的用勺子搅拌。

(4)如果喜欢吃芝麻酱,可以放入一些芝麻酱,但和芝麻酱的时候不要用水,最好用香油和出的芝麻酱味道更好。

★★★【甜水面制作相关问题解答】★★★

面条应该怎样保存?

暂时吃不了的面条可以撒上一层玉米淀粉,防止粘黏。可以抖掉多余的玉米淀粉,分成小袋,放入冰箱冷冻。吃的时候可以从冰箱拿出直接下锅,不用解冻。

复合酱油只能做甜水面吃吗?

甜酱油口感甜鲜是制作甜水面的必不可少的调味料。甜酱油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凉菜,和红烧菜还可以用来做蘸汁。熬制甜酱油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多做出一些放在瓶子里,保存几个月也不会坏。

【结语】:

甜水面面条像筷子般粗细,有男人的粗犷,复合酱油又甜中有鲜,又有女人的甜美。甜水面正是男性与女性的完美结合。吃甜水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些辣椒油、芝麻酱花生碎等,而且各种调料能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既彰显自己独特的味道,又不掩盖其他调料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天地食方,认真做好每一个问答。欢迎与大家交流美食经验,做一个爱吃会吃的美食主义者。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果你对本文不同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

谢邀~~

每个成都人的童年记忆,都应该有一碗甜水面,油辣子、白糖、花椒、麻酱、酱油、花生碎……这些调料按照完美配比 混合后,满满的厚厚的裹在粗面条上。这道汉族特色小吃,因重用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

甜水面的面条大概有筷子头那么粗,所以这个面入口有嚼劲,还有花生碎和花椒的香味,入口会觉得微甜,最后会辣上那么一下,香味会在嘴里停留很久。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道小吃的具体做法吧,看看这碗面都有哪些配料吧。

准备食材面粉、水、食盐、干辣椒、生抽、老抽、冰糖、红糖、香叶、八角、桂皮、丁香、炒花生、黄豆、芝麻酱、芝麻油、红油辣椒、味精、蒜泥、花椒面等

制作过程:1、将面粉、水和食盐充分地混合,不断揉搓至面团表面光滑,让后盖上保鲜膜醒面半小时;

2、制作复合酱油:将生抽和老抽以1:2的比例混合,加入冰糖、红糖、香叶、八角、桂皮、1-2粒丁香、干辣椒,加一大勺清水小火慢熬5分钟即可;

3、手工将面揉成团后擀成将近1厘米厚度的面饼,然后切成同样宽度的面条。抓住面条,抻长成约半厘米直径的面条,煮到刚刚熟,便捞起来晾凉。加一点菜籽油拌均匀,以防面条粘连;

4、将面条装在碗里,淋上之前准备好的复合酱油、少许食盐、味精,再撒上一把花生黄豆碎,浇上红油辣椒和芝麻酱,放蒜泥、葱花、花椒面即可。

总结:甜水面与其他面食不同的地方有二:一是面条,二是调料。面条是“棍棍面”,粗壮的面条,具有硬朗、坚韧的风格,一上嘴就能感觉它的劲道。调料则是使用的复合酱油,入口会觉得微甜,最后会辣上那么一下,香味会在嘴里停留很久。

过去销售甜水面的小吃店很多,而甜水面尤其爱与凉粉、凉面为伍,一个店家常常同时出售这三款小吃。虽同为辣味,但凉粉的细嫩、光滑与甜水面的硬朗、弹韧大异其趣,各尽其妙。

最后,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记得点赞分享哦,感谢支持。

灵丘:平型关大捷威震太行,罗罗腔高亢激昂,苦荞凉粉健康美味

灵丘博物馆内,有一方仿制的汉代烙马印,上面刻有“灵丘骑马”四个大字,这枚铁质印章,是我国古代官方专用于烙马的印章。有学者推测,这枚汉代印章距离赵武灵王时期仅有一个多世纪,因此,从战国时期到汉代,灵丘很可能是一个训练军马的重要地点。

公元前295年,已退位的赵雍在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谥号“武灵”。灵丘县新华街西段,这座规模宏大的墓冢正是赵武灵王墓。《前汉书》的注释中,引用了应劭的话对灵丘县注释道:“武灵王葬此,因氏焉。”这片曾见证赵武灵王兵戈往事的土地,也因此得名灵丘。

平型关大捷威震太行

1937年9月24日夜,由林彪、聂荣臻率领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顶着狂风暴雨,很快进入预设阵地,在乔沟一带埋伏下来。25日早上7点,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21旅团的后卫和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地区。八路军预伏部队突然发起猛攻,日军的汽车、大车相继被炸翻,道路堵塞,被围困在乔沟西段的日军,企图占领公路北侧的老爷庙高地。

老爷庙高地的争夺,是这场伏击战中最激烈的一幕,686团3营向老爷庙高地发起冲锋,经过一次次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这个战略高地,全营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主攻的9连140多名战士,最后仅剩下10余人。

这场伏击战,数百名八路军战士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平型关,他们用热血和信念换来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击毁汽车一百余辆,并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成为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场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这次伏击战中,灵丘百姓帮助八路军 运缴获的军用物资、给部队作向导、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他们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的热情。

位于灵丘县城东南部平型关烈士陵园,安葬着556位平型关大捷及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烈士陵园修建期间,灵丘县政府发动全县群众,在全县境内,将抗战时期各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骨迁到了这里。

金饰璀璨夺目 曲回寺钟声回响

在灵丘县博物馆内,藏有一批元代金饰,工艺精美、生动灵秀,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水平,这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国家一级文物,源自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偶然发现。

其中,长约9厘米的金飞天头饰,仙人头戴金冠,裙带以金丝和金箔条制成,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据专家推测,这些金银器应是皇家贵族的用品。

在曲回寺村,建成于2013年的大雄宝殿格外引人注目,它所处的位置曾经屹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曲回寺。曲回寺曾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座重要的寺院,自唐代初创,宋、辽、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最终于1939年被日军烧毁。

出生于灵丘的慧明和尚是元代一位颇负盛名的高僧,他结识了成吉思汗的孙女独木干公主,独木干公主不仅为慧明法师加赐了“佛日圆照”的徽号,很可能还送给寺庙一些金银器件,被慧明法师保存了下来。

曲回寺虽被焚毁,但分布在曲回寺周边的数十座石塔却被保留了下来,因其形如墓冢,当地人称之为“石像冢”。

据《曲回寺碑记》记载,这些石塔修建于公元751年,共建有三百余座,如今大多已消失,这些风格独特的石塔建筑放眼世界也实属罕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唐代石雕组群,2001年,国务院曲回寺石像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罗腔高亢激昂

罗罗腔是流传于灵丘县及其周边区的古老剧种,其唱腔旋律优美,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是灵丘人喜闻乐见的剧种。

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成立于1960年,剧团成立之初,灵丘县的老艺人们就对传统罗罗腔剧目进行改革,创作出《赤叶河》《审土地》《公仆》等一系列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现代剧目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现任灵丘县罗罗腔剧团团长李永香,延续着前辈们创作现代剧目的传统。

在长期的演出中,灵丘罗罗腔不仅剧目不断创新,也渐渐在唱腔吐字、念白里糅合了雁北地方色彩,音乐声韵和艺术表演都形成了独特的剧种风格。

背宫音,即在尾音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凸显着古老唱腔的风韵。现在,灵丘罗罗腔去掉了众人后台帮腔,演员在演唱时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吐字也显得格外清晰。

新剧目《大家小家》讲述的是灵丘百姓创建家园的故事,也投射着创作者质朴的初心、美好的愿景。

2006年,灵丘罗罗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每年下乡演出高达两百多场,风雨无阻。

苦荞凉粉健康美味

灵丘冬春干凉,夏秋温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结构,赋予了灵丘苦荞特有的品质。20世纪80年代,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灵丘县为“国家优质苦荞生产基地”。

苦荞是自然界中少有 的药食两用作物,富含微量元素硒,更是有着多种氨基酸,被誉为“五谷之王”。灵丘人充分利用苦荞的营养价值,将苦荞制作成凉粉、挂面、烧饼、茶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苦荞成为灵丘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它的滋味,已然成为灵丘的小城味道。

“雁北灵丘有一怪,苦荞凉粉冬天卖”,这是流传于灵丘当地的一句俗语,无论什么季节,苦荞凉粉都是灵丘人餐桌上不变的主角,这种价格低廉,健康营养的美食,是灵丘人记忆中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

钟灵毓秀,鸾翔凤集。灵丘,把岁月的沉淀揽入怀中,在三山环抱中,寒耕暑耘,静待新生。

围观|布里亚特包子、石磨莜面、托县米凉粉……这个美食节让你解馋!

内蒙古旅游报官方帐号

布里亚特包子呼伦贝尔蓝莓果汁

非遗武川县石磨莜面、马家精点心...

小伙伴们看到这些美食

有没有直咽口水呢

盛夏时节

吹着空调来一顿美食

那真是一件开心事

7月28日,“香”约罕格尔,马上惠青城——呼和浩特市罕格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体验基地首届美食节在呼和浩特市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开幕。活动为期3天。游公子列举的这些美食都可以在美食节上品尝到。

当游公子来到现场时

这里已是人声鼎沸

舞台上还有文艺表演为此次活动助阵

舞台下是非遗美食展示

身着蒙古族服饰的蒙古族女子

正在包布里亚特包子

非遗传承人正在娴熟地搓着莜面

造型精美的马家精点心让人垂涎欲滴……

同时,店内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示,皮画、马头琴、牛角弓箭、烫画、蒙古族妇女头饰、马具等。此外,现场还展出了呼和浩特地区具有特色的清水河小香米清水河米醋、托县米凉粉等。

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店(八一店)作为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联合授予的“呼和浩特市首家非遗美食体验店”,经过近1年的运营,在非遗文化传承和蒙古族餐饮推广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成为大众了解非遗 品尝内蒙古味道的一扇窗口,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所使用的食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比如西旗羊肉南屯牛肉、博克图豆腐野生韭菜花大兴安岭野生蓝莓汁等。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促进会、内蒙古蒙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内蒙古罕格尔餐饮有限公司承办,内蒙古旅游产业协会协办。活动主办方介绍,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递健康饮食文化,主动加入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来,为呼和浩特地区非遗事业贡献力量。

这里除了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还融入了以反映蒙古马精神的文化产品展示。内蒙古地区知名艺术家创作的以马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精美的马鞍马具等陈列其中。

品尝美食的同时

又可以了解内蒙古博大精深的文化

这收获也是大大滴

小伙伴们,开上车带上家人

去美食节上瞧一瞧看一看吧

地址:海拉尔大街鑫和盛宴商业楼东二层罕格尔传统蒙古火锅(八一店)

内容来源:内蒙古旅游报

作 者:郭伟伟

编 辑:季旭颖

声 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旅游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