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寺大圣塔

天寿寺大圣塔

时代:宋

地址:安徽省宣德市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

天寿寺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葺。光绪26年(1900年)毁于火,仅存砖砌塔体。1983年10月,发现一“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

宫内有石碑一块,刻记塔之渊源。1986年重修。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链式塔顶,总计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风铃,风拂铃摇声声悦耳,七级浮屠再现风光。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鸟瞰山城风光。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异草,盆景山石,陈列室展出历朝的文物古迹。供游人参观。

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天寿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年左右),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

保护范围:塔院四周墙基外,东1米,南5米至迎春街道北侧,西3米,北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100米,南100米,西80米,北60米。

2020年大理旅游景色: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

洱海

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呈狭长形,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素以“高原明珠”著称。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的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泛舟洱海,给人一种“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画般的意境。

崇圣寺三塔

大理的标志和象征。是大理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人文景观,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是由1大2小3个塔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为9.9米,凡十六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西有苍山十九峰如屏风耸立,东有250平方公里的洱海像镜面展开,山海之间田畴万顷,白族村庄星罗棋布,崇圣寺三塔旅游区,就坐落在这如诗如画的名山胜水之间。三座塔变化中有和谐,对立中有统一,互相依衬,浑然天成,背后是终年积雪的苍山,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与“玉洱银苍”浑然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典雅的东方美。

天龙八部影视城

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东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会场0.5公里,距崇圣寺三塔2公理。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占地面积700余亩。整个天龙八部影视城由三大片区组成: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与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元世祖平云南碑等现有景点相辉映,形成集中展示大理历史文化的旅游核心区。

大理古城

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起初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时,护国路西段的红山茶宾馆被定为涉外宾馆,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日渐增多,外宾云集,有休闲游览的,有品尝名食的,有打工、找女朋友的,各施所好,热闹祥和。中西风味店、茗茶坐、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满目琳琅,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古城第一门”。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南名邦”匾两侧有清代邑人周仁所写的长联:“朔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洧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鹤桥小路,鹫岭夕阳,熙来攘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驻于平世界中”。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中段北侧,占地28亩。在大理古城建花园,是大理的文化传统,曾有默游园、吴家花园、杨家花园等。明代大理文人李元阳《咏吴家花园》诗称:“叶榆城在碧江涯,城里园林爱种花;韦向杜陵荒草满,莫嫌践步入君家。

圣寿寺塔旅游攻略 寿圣寺砖塔

1. 寿圣寺砖塔

小吴塔:又称吴广塔,该塔位于县城西逊母口小吴村内。

塔高14.8米,系六角实心的六级砖塔,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二两层为束腰式塔檐,余为仿木结构式样出椽头塔椽。四、五层有佛龛,龛内均有瓷佛,共计12尊。上为宝瓶式塔刹。该塔建筑技艺较为别致,属民间地方手法,在诸塔建筑中较为罕见。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城西北23公里高贤集。系明代建筑。该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实心灰口,平面呈六角形,上有宝珠塔刹。第一级每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均施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对研究明代绘画,雕刻艺术有一定价值,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圣寿寺隋塔

一、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位于西安市西南30公里,西安市长安县城南15公里处,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200余里,雄峙在古城长安(西安)之南,成为长安城高大坚实的依托、雄伟壮丽的屏障。终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等,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她舒展青苍秀美的双臂,捧起长安城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奉献给古往今来的人们。长安城无疑是终南山的重心、终南山的灵魂。终南山也因长安城而姿颜焕发,名扬四海,是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人们乐于游览的胜地。

二、公园门票: 翠华山70元(成人),南五台50元(成人)开放时间:全天

三、主要景点

1、翠华山

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这里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举行翠华庙会,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现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都有庙会。这时,游人如潮,十分热闹。

2、南五台。南五台位于西安南约30公里,海拔1688米,为终南山支脉,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现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凉,灵这,舍身五个小台,也是五个小山峰,称为南五台。山形峭拔,林木苍翠,风光秀美山顶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座山峰,是佛教圣地之一。由山下乘车至山顶仅需二三十分钟。若沿山区小路步行,越溪河、过小桥、穿竹林、过庙宇、山花夹道、野鸟高飞、景色十分宜人。山腰有一座仿古建筑的避暑山庄,名“独松阁”,供游人休息用餐。山中古建筑分布各 ,著名的游览景点有圣寿寺、胜宝泉、紫竹寺、观音台、五佛殿等。它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特级开发景区,这里群山起伏,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其内森林景观优美,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季节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是西安近郊不可多得的天然动植物园。这里有圣寿寺隋塔,西林寺,五百罗汉堂等60余处,让人心旷神怡。

3、圭峰山。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落差超过 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唐岑参有诗云:“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是高冠瀑布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环绕而成一潭,称车厢潭。潭清见底,细石如鳞,历历可数,为寻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势平缓,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镜,湖周青山似屏,为嬉戏野营之佳地。

四、最佳旅游时间:陕西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最适合春秋旅游。

五、交通

1、公共交通工具:(1)到南五台:215路、905路、地铁2号线(2012年下半年开通)到韦曲北站(票价1元/人,刷卡5角),换乘韦曲到南五台4-04路公交车即到,3.5元/人(节假日10分钟一趟)

(2)到翠华山:由西安市内乘坐905路旅游专线,到达太乙镇的翠华山旅游车站后,再上行约200米就可以到山门了。905路首末车时间:6:00-19:00,票价6元,如从始发站“科技二路中段”算起,全程约需3小时。

2、选择西安——太乙宫——五台镇南五台西安以南30公里。3.山门至景区交通:买票后可乘景区面包车至景点,距离10公里,4人以上,每人15元,4人以内60元每车次,步行约需3小时。

3. 巷口寿圣寺砖塔

高贤塔建在高贤的寿圣寺遗址上,所以又叫寿圣寺塔,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公里的高贤集。

它为明代建筑,是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平面呈六角形,上有一宝珠塔刹。第一级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都饰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 在明弘治年间,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小城堡的郑俊,在高贤集做生意,并常年住在高贤集。一天夜里他做了个梦,梦游到该寺院,看到寺院里殿堂破败得不成样子,他许愿说:“我以后如果发了财,就把这寺院恢复起来。”经过他21年的努力经营,果然发了大财,为了还愿,他从明正德13年7月(1518年)开始修整寺院,建后殿5间、观音殿3间、天王殿3间、伽蓝祖师殿6间、钟鼓楼1所、僧房数间,并在寺院东南边增建楼阁大实心砖塔两座,且一大一小。大的七层六角高28.3米,除底屋和顶屋外,每个转角上悬挂风铃30个,无论刮哪个方向的风,都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身上还刻有石雕佛像211尊。在大塔西50米远处,还建有一座小塔,1858年清政府因防止捻军经过这里被扒掉,用塔砖修建了高贤集的4个寨门。

4. 寿圣寺塔的简介

叶氏庄园附近有汉代白果树、刘秀饮马台、宋寿圣寺塔和千年古刹宋庙。

叶氏庄园位于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是中原腹地清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 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

5. 长安圣寿寺塔

山西的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过全国的五台山并非只有山西才有。在山西的邻居陕西省,也有五台山,还不止一座,同样也是旅游景点。

在西安南边的长安区,有一座南五台山,位于秦岭北麓,海拔1688米,是秦岭终南山的一部分。南五台山也是一处佛教圣地,因为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座山峰而得名。之所以得名南五台山,是因为与之对应的北边还有一座五台山,也在陕西。

陕西的另外一座五台山,位于铜川的耀州区,早在北宋时期,就因山有五峰,顶平如台而被称为五台山。不过这座五台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药王山。因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于此,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而得名。

回到南五台山,现在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同时也是佛教圣地。

山上原有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

既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五台山的生态环境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6. 河南圣寿寺塔

荥阳千尺塔景区不耍门票。

千尺塔又称曹皇后塔,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西南大周山顶之原圣寿寺内,修建于北宋。源自一段传说故事。北宋仁宗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选纳曹家女子做了皇后。日子久了,皇后思念家乡,仁宗便命在其故乡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乡之塔,以解思乡之愁。

7. 圣寿寺塔建在什么年代

(1)古文化游。木兰祠、商丘古城、宋国故城、蒙县故城、应天府书院、月老祠、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张巡祠、八关斋、归德府文庙、壮悔堂、无忧寺塔、圣寿寺塔、白云寺、开元寺、庄子文化旅游景区 、华商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

(2)红色游。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等。

(3)生态游。河南柘城容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睢县中原水城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虞城周商永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 、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芒砀山地质公园 等。

知识扩展:

商丘,河南省地级市,简称商、宋,位于河南省东部,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衔接处。 东临淮北、宿州,西靠开封,北接菏泽,南襟周口、亳州。截至2014年底,商丘辖睢阳、梁园2区,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6县,及永城市(省直管),面积10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5.8万人。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重要古都 。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人工取火;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先后在此建都。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两宋、金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享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两宋龙潜之地”之称 。芒砀山被誉为“汉兴之地” 。东周华夏圣人文化圈 、西汉梁园文学 、北宋应天文学 、明清雪苑文学均诞生于此。 商丘也是一座红色城市,曾是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两大总前委所在地。商丘古城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 商丘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6万 处。2014年被评为“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自古为长寿之乡 ,拥有4处国家湿地公园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 ,商丘常年粮食产量在12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

8. 西华寿圣寺塔

梁山

梁山

合阳县梁山

横亘于合阳与黄龙交界处,最高峰为磨镰峰,海拔1543.8米。合阳人平时所说的梁山指梁山东峰,即小飞峰。梁山向为风景胜地。民谣曰:“千佛洞,万佛塔,照影碑,睡看黄河风打碾,七十二个金水担。”今山腰大佛殿遗址尤存,矗立的石柱和精美的雕塑都可说明其历史的悠久和昔日的繁荣。2000年夏天,当地群众在清理山腰的红宝塔塔基时,发现十余尊的佛雕。经省上文物专家鉴定,为宋代所雕。

武帝山

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对上山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苍苍,古柏极多。武帝祠东侧一株古柏,粗可几搂,远望如同蹲狮,故名“狮子柏”。

魏长城遗址

战国时期,合阳属魏西河之地,魏国所筑之长城遗

魏长城遗址

址犹存。魏长城遗址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处梁山南麓,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和杨家庄三个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西经大浴河入澄城县境,东入韩城市境。其中杨家庄乡的木场、杜家塬,甘井的城后,皇甫庄的河西坡等段,长城残迹仍高1-6米,夯土层清晰可见。尤以东杜家塬村西一段保存完好,村东北尚有一座较为完整的烽火礅,为陕西境内魏长城遗址中仅存的一座。长城残迹蜿蜒越过徐水沟,延伸至木场村。河西坡一段依崖坎而筑,村中有一巨大的木瓜树,树龄有1700余年,高12米,树围6.3米。魏长城遗址为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地段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百良寿圣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位于合阳县城东北16.8公里处的百良中学校园内,俗称百良塔。塔建于晚唐,为密檐式方型多层砖构实心塔。属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西安圣寿寺塔

首先不是圣朵寺而是圣垛寺又名法云寺,内有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北约13公里处的圣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这里位居深山,祟山俊岭,层峦叠障,古树参天。在碧绿松杉翠竹荡漾的林海之中,古塔隐若隐现,更显得格外俊秀壮观,令人留连忘返,赞叹不已。

10. 寿圣寺塔在什么地方

  周口旅游  周口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A级景区2家(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1家(关帝庙),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平粮台古城  位于淮阳县境内,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遗址规划整齐,防卫设施严密,有公共下水道,还有较高级的房屋建筑,手工业作坊区。考古工作者对大量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平粮台古城就是太昊故墟——古宛丘都城。《诗经‧陈风》中的《宛丘》和《东门之枌》所描写的正是此处。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陵庙  太昊陵庙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淮阳县境内。据《陈州府志》记载,该陵始建于春秋,唐宋时期不断扩建,形成规模。元代祀事不修,庙貌渐毁。 明太祖朱元璋颁诏重建,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整修和重修,规模宏大。  鹿邑太清宫遗址  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帝王追认老子为始祖,推崇道教,在老子祠基础上,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正式改宫名为太清宫。  周口关帝庙  该庙是清代山西陕西等地旅周的商人集资营建的一座雄伟富丽、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旧时又称“山陕会馆”。始建于1693年,于1852年全部落成。庙宇为三进院落,占地21600多平方米,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1996年,作为“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水寿圣寺塔  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边形。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该塔建筑风格独特,给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太康文庙  始建于1426年,1642年毁于战火,1667年重建。其南方建筑风格,为中原地区少有。  吕潭学校  又名吉鸿昌学校,由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创办。1921年,时任营长的吉鸿昌,与父亲共同筹资,利用镇上的龙王庙兴办了“吕北初级小学”。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该校旧址已经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 寿圣寺图片

顾渚山是要门票的,门票价格为4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顾渚山景区主要有忘归亭、贡茶院(遗址)、霸王潭、寿圣寺、虎头岩、斫射山五大景区和境会亭、金山摩崖石刻景点组成。中心景区为顾渚村,主要景点有:陆羽山庄、忘归亭、金沙泉、贡茶院、清风楼、枕流亭、息躬亭、木瓜堂、圃里茶园等景点。顾渚山景区山清水秀,修竹苍翠,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已成为海内外人士追寻陆羽足迹,研究茶文化真谛的绝佳游览胜地。

长安寿圣寺塔旅游攻略「寿圣寺塔在什么地方」

陕西名胜古迹有什么

1、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2、大明宫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

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3、大雁塔

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4、张骞墓

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1956年张骞墓被列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张骞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千米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

陕西境内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大雁塔 唐 西安市小雁塔 唐 西安市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黄帝陵 黄陵县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昭仁寺大殿长武县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县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长陵 西汉 咸阳市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桥陵 唐 蒲城县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魏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韩城统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武侯墓 三国 勉县泰陵 隋 咸阳市永陵 西魏 富平县仙游寺法王塔周至县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县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水陆庵蓝田延一井旧址延长县甜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县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唐代帝陵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鸠摩罗什舍利塔户县公输堂 明 户县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县泰塔 北宋 旬邑县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八云塔周至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韩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澄城城隍庙神楼澄城镇北台榆林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洛川会议旧址 1937 年 洛川县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县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县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东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县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杨家村遗址眉县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秦东陵 秦 西安市张骞墓 汉 城固县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蔡伦墓和祠洋县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百良寿圣寺塔合阳县昭慧塔高陵开明寺塔 唐 洋县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太平寺塔岐山武陵寺塔永寿县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县扶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玄武庙青石殿合阳庆安寺塔渭南盘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姜氏庄园米脂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县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杨珣碑 唐 扶风县万安禅院石窟黄陵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

陕西旅游的好地方有那些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

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

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

黄帝陵陵县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

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

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

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

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

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县

昭仁寺大殿 唐 长武

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

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

长陵 西汉 咸阳市

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

桥陵 唐 蒲城县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

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 、韩城市

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

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

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

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

武侯墓 三国 勉县

泰陵 隋 咸阳市

永陵 西魏 富平县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县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

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

水陆庵 明 蓝田县

延一井旧址 清 延长

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县

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县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

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

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

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

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

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

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

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

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 县

公输堂 明 户县

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

泰塔 北宋 旬邑

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

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

八云塔 唐 周至县

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

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

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

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

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

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

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

澄城城隍庙神楼 明 澄城县

镇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县

洛川会议旧址 1937年 洛川县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

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市

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

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

杨家村遗址 周 眉县

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县

秦东陵 秦 西安市

张骞墓 汉 城固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伦墓和祠 清 洋县

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

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

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寿圣寺塔 唐 合阳县

昭慧塔 唐 高陵县

开明寺塔 唐 洋县

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

太平寺塔 宋 岐山县

武陵寺塔 宋 永寿县

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

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

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

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

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

玄武庙青石殿 明 合阳县

庆安寺塔 明 渭南市

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

姜氏庄园 清 米脂县

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

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

杨珣碑 唐 扶风县

万安禅院石窟 宋 黄陵县

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

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

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各位驴友请问陕西旅游好玩且实惠的地方

太多了,看你要去陕西哪个地方了。每个地方都有好玩的地方啊。你最好下去爱自由看看,旅行网上有很多信息的。

【特色产品】

兵马俑,唐三彩,青花瓷器,剪纸,青铜器,石雕

【地方风味】

西凤酒桂花稠酒、杜康酒,肉夹馍、饸珞面、水晶饼、火晶柿子临潼石榴羊肉泡馍、蒲城蒸馍、岐山臊子面、五香驴肉蓼花糖小米、陕北红枣、炸油糕、汉中米皮凉粉、黑米、猕猴桃、富士苹果

风景名胜】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渭河南岸。昔日不少帝王以渭河流域为根据地。秦始皇统一中原,也靠这里供应粮草和马匹,这片土地因而号称“八百里秦川”,又因东有潼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金镇关,所以又称为关中平原。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平原成为“四塞之国”,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秦川八百里得天独厚,既得渭河灌溉,又有秦岭留住热风,因此热量充沛,土地青葱。当地人喜欢歌唱:“烙饼当锅盖”、“好女不嫁外”,说的是米麦好,女儿也不愿离乡了。

【关中盆地】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 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陕北山地】

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陕南山地】

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

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秦岭、巴山的西部汉中盆地东部为安康盆地。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

陕境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太白山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由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

川陕间的大巴山走向西北——东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汉江谷地1000~1500余米,东西长约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预山。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为集中。宁强、南郑、西乡、镇巴镇坪等县由灰岩组成 的山地,岩芽、溶沟、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发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的水陆通道

著名的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也是陕西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

陕西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

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

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

黄帝陵 黄陵县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

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

陕西境内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

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

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

陕西境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

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县

昭仁寺大殿 唐 长武县

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县

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

长陵 西汉 咸阳市

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

桥陵 唐 蒲城县

陕西境内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

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 、韩城市

统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

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

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

武侯墓 三国 勉县

泰陵 隋 咸阳市

永陵 西魏 富平县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县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县

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

水陆庵 明 蓝田县

延一井旧址 清 延长县

陕西境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甜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县

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

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

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

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

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

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

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 、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

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

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 户县

公输堂 明 户县

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县

泰塔 北宋 旬邑县

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

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

八云塔 唐 周至县

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

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

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

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

韩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

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

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

澄城城隍庙神楼 明 澄城县

镇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县

洛川会议旧址 1937年 洛川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1948年 米脂县

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县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县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

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市

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县

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

杨家村遗址 周 眉县

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县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县

秦东陵 秦 西安市

张骞墓 汉 城固县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伦墓和祠 清 洋县

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

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

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寿圣寺塔 唐 合阳县

昭慧塔 唐 高陵县

开明寺塔 唐 洋县

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

太平寺塔 宋 岐山县

武陵寺塔 宋 永寿

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

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

北营庙 元 韩城市

五门堰 元 城固县

吴堡石城 明至清 吴堡县

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

榆林卫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县

扶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

玉皇后土庙 明至清 韩城市

玄武庙青石殿 明 合阳县

庆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阳文庙 明 咸阳市

盘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

姜氏庄园 清 米脂县

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

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县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

杨珣碑 唐 扶风县

万安禅院石窟 宋 黄陵县

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

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

吴旗革命旧址 1935年 吴起县

保安革命旧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县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3-11月是旅行陕西的最佳时间,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3-5月份,总体来说气候不错,但一定要注意天气预报,别在陕北和关中碰上风沙天气,否则你找旅馆时开口就会问能不能洗澡。而且,如果你看黄河的话 这个季节正是黄河的枯水期,她会比较纤细,不过看壶口瀑布倒是不用太担心,涓涓细流在这里都能发出激昂的咆哮。

6-8月份,如果你是去关中以及陕南一些地方,可以消夏避暑,如果去陕北徒步,那就要带好齐全的防晒用品、墨镜、足够的水、换洗衣裳,在大太阳底下,老实说,有些自虐。

8-11月份是黄金季节,要注意的就是天气有些转冷,昼夜温差会加大。

另外,冬天除了冷点,也没其它麻烦,尤其过年期间有许多民间庆祝活动,是看安塞腰鼓、洛川鼙鼓、宜川胸鼓和陕北秧歌的最好时候。

陕西真的很美。陕西人民热情好客!

今晚看了湖南卫视的中华经典诵读-端午《我们的节日》,又让我很深的触动,因为这个节日很不一样。从来没有这么深深的感受过这个节日。为感念屈原士大夫而延续的端阳节,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自省团结的节日,是作为爱国节来对待的。尤为是在今年这特殊的时候,我们更是要感念先辈,发愤图强。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今晚节目朗诵了很多古今的诗词,再听来,每一首都比往日听时更激荡我的内心。

屈原士大夫啊,你可曾看到。在经历数次劫难的中华民族,都会在苦难中奋起团结。犹如涅盘的凤凰再生。今次虽然灾区的亲人们还在苦难当中。可是全国人民都凝聚到一起来了。

虽然今年天灾人祸都向我们袭来,我们不怕,由您的精神指引。我们会坚强会努力。会团结起来。

相信,我们国家会渡进劫波的。否极泰来,多难兴邦。

请您注视着我们吧,看到我们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吧。